最近几年,主旋律剧层出不穷。
《我们这十年》算是其中比较出彩的。
我只看了第二个单元,当然,是冲着白宇帆去看的。
足球教育方向毕业的张雷,为了得到教师编制,远赴新疆,带领学生成功组建足球队,改写学生命运。
说实话,主旋律剧大多数都是类似的剧情,但是因为主演不同,所以给观众的感觉也不同。
对白宇帆最初的印象,是《山海情》,再加上他本身就是陕西人,所以总觉得他就是个陕北糙汉,随时都可以高原蹲。
1995年,白宇帆出生于西安。
他的父亲是退役军人,受此影响,他以在校大学生的身份参军入伍。
2016年,白宇帆跟随所在的部队在南京参加了4天3夜的抗洪救灾,这段学生兵经历也造就了他的性格。
2020年,因为《山海情》,白宇帆正式走红,随后参演了《我在他乡挺好的》,和周雨彤的cp到现在都很火。
2022年《开端》,短暂客串的白宇帆成功出圈,被誉为“开端最惨的人”。
非常爱看这部剧的单元片《一日三餐》,拍的真好,尤其是侯勇制作肠粉的那个片段。
喜欢广东早茶的点心,更喜欢肠粉。
当年常出差广东,每天的早茶是必不可少的。
小笼里的叉烧、虾饺…令人垂涎,更爱的是那盘中的肠粉,尤其是鲜虾肠粉,甜脆的虾、糯滑的米皮…。
看广东茶点做的好不好,先品尝肠粉的滋味便知道这家餐馆做点心的水平。
多年前北京希尔顿酒店广东早茶的肠粉不错,很久没去了…。
创业类的电视剧确实太容易悬浮了,特别是技术细节方面,如果专业术语太多,过于复杂,观众会因为听不懂而不愿意看;如果不够专业,则又会容易悬浮,让人觉得主角们的成功都是靠金手指。
《前海》看到第3集,里面主角展示创新技术的亮点真的有点拉垮,老实说,不太看得出它脱颖而出的理由。
他前期展示的心率监测和血压监控能力从当前看属于普通功能,而实时监控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问题,没有看到这些问题被提出并给出解决方案。
当他给出半年内达成量产目标的时候,并没有给出阶段性小目标,以及半年的计划,感觉半年的目标给的太随意了。
中间的风险和问题也没有在初期的报告中提出,也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尤其是他拉拢第一个员工的时候,根本没有提自己产品的亮点,也没有给出半年的具体计划,凭着合伙人这一点,应该还不足以让一名优秀的营销人员合伙加入吧。
讲个细节上的问题,主角妈妈第一次来看他的时候,他说自己熬了好几个通宵了,镜头切到住处的桌子上摆着果盘,上面摆的是葡萄和苹果,特别新鲜,葡萄特别容易坏,一般经常加班的人会把水果放冰箱里,等想起来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吃,免得想起来发现已经坏了。
几个主角的口型有时候对不上,看得好不爽……主角的形象一直特别光鲜靓丽,确实不太像熬夜加班的样子,有点像压榨员工的光鲜老板( ̄O ̄;)还在看,继续看完再来评论,希望后面越来越好。
《我们这十年》于2022年10月10日首播,主要展现了2010~2020这十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国防等方面的发展,一经播出便引发热议。
而作为这部电视剧的第一个单元《唐宫夜宴》,更是迅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有一段时间感觉到处都可以刷到相关视频或文章,不过因为前段时间比较忙,一直没有机会欣赏。
本来以为《唐宫夜宴》内容挺多的,点开后才发现居然只有短短的四集,而在这四集中,人物形象塑造得特别好,她们不再是电视剧中的演员,而变成了特别真实的人物,像极了我们身边的那些普通人。
易文艳,她刻苦努力,却花费了很多年才从群演跳上领舞,又从领舞跳上了首席。
本来正是发展的好机会,却又开始遭遇公婆催生,一边是孩子,一边是事业,她就这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好在最后丈夫还是站在了她这一边,一路守护,终于成功完成了《唐宫夜宴》的所有拍摄。
林蓓蓓,是一个很有天赋的舞蹈演员,轻轻松松就跳上了领舞,但她却并不是很珍惜,常常迟到早退,甚至打算辞职嫁给富二代,这样就没有那么辛苦了,也可以早点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不过一次和男朋友参加聚会,男朋友在朋友的起哄下让她上台给大家露一手,让林蓓蓓意识到了,如果她真的辞职了,以后就变成了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再也没有自由了。
所以她果断和男友分手,开始认真跳舞。
王宝圆,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子,积极向上,愿意吃苦,为了参加排练坚持减肥,但却没什么舞蹈天赋,尽管已经很努力了却还是成了拖后腿的那个。
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奶奶在电视上看到自己表演,可惜一直没能实现。
参加排练是她求来的机会,甚至一度失去,好在陈冉改变了思路,重新将舞蹈进行编排,最大程度地展现了每一个舞者的特点,宝圆也终于上了电视。
除了她们之外,还有很多舞蹈演员的故事并没有被写出来,但也能感受到,每个月领着三四千的工资,训练起来却是没日没夜的,他们都有自己无法言说的苦。
在这种情况下,陈冉多次参观河南博物馆,通过一次又一次与唐俑对话,最终获得灵感,从《唐俑复活》到《唐宫夜宴》,作品越来越完善、灵动,虽然没能在荷花奖上进入前三名,但却被河南卫视看中,顺利参加其举办的春晚,十四位唐宫小姐姐也在元宵晚会中成为了串场人物。
因为时间有限,其实电视剧一直没有呈现出完整的舞蹈,但每次看片段的时候都会有忍不住想要落泪的冲动,为陈冉的认真,为小姐姐们的努力。
而且也真的能够感受到,这个节目真的很棒!
我其实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就是觉得它们很好,但我自己却不是很感兴趣,博物馆什么的也从来不是我所向往的地方。
但看完《唐宫夜宴》之后,确实有一种想要去了解这些历史的冲动,尤其是陈冉和唐舞者的隔空对话,真的太有感觉了。
也希望这样的作品可以再多一点吧,我们是中国人,如果一直沉浸在快餐文化之中,而让那些美好的文化都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实在是太可惜了。
1、电视剧《我们这十年》以文化自信开篇,唐宫夜宴以通过出圈的电视节目开头,以画面和题材吸引年轻人的目的很明显。
2、白百何从小妞走向少妇味,他和娄艺潇扮演的院长都显得年轻,我熟悉的省级歌舞团都是中年以上的人在当家,不知是郑州歌舞剧院领导也比较年轻,还是剧情追求受众的选择。
3、感觉张慧雯和苗苗比较撞脸,当年两部电影出道的谋女郎和冯女郎,或许张冯有些同样的审美爱好。
4、张慧雯应该是戏路不太宽的谋女郎,小巧玲珑眼睛有光,说十八岁都信。
5、上歌领导推荐了舞剧《朱鹮》的成功之路,我在成都看过两次,美尔精彩,但即便是这样头部的市场化案例也不是商业化的优选,而是政府购买成分比较大。
6、不管是小艳还是林蓓蓓这样的省级歌舞剧院首席,如果没有欣赏艺术的土豪,她们的感情波折比较多。
7、会所的歌舞表演比剧场演员赚得多,当然有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大剧主演除外。
8、水月洛神和唐宫夜宴通过电视和短视频出圈,但这并不是剧院最理想的收益。
不止好看,还接地气。
《唐宫夜宴》又火了,这回是白百何新剧《我们这十年》第一单元推动的。
舞蹈编导陈冉,天天在河南博物馆里,守着千年前的唐俑不说话。
保安受不了,一口河南话,来赶人了。
这就是白百何饰演的陈冉最平常的生活状态。
一个舞蹈编导,天天去博物馆,她美其名曰,是在和千年前的舞蹈同行对话。
那些唐俑都是唐朝的舞者,一个个活泼灵动,身姿绰约。
难道,她创作出来的《唐宫夜宴》灵感就来自于此?
还真是!
河南是一个充满着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原大省,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故事。
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爆款舞蹈,最初的灵感就来自河南省博物馆里的唐俑复活!
1 唐俑复活,和千年后同行对话当初赶陈冉走的保安没想到,这个影响他下班的女人,竟让河南博物馆迎来排队看唐俑的年轻人。
因为出圈的唐宫夜宴舞蹈,吸引了太多年轻人。
他们都来看博物馆看复活的唐俑本尊。
陈冉创作的舞蹈,最初名叫“唐俑复活”。
不过,唐俑复活的版本是传统的优雅美女版。
我们听过博物馆奇妙夜,也知道很多博物馆复活的人物。
可让唐俑复活,成为一支吸引人的舞蹈,并不容易。
正如陈冉初创作品获得的评价,“脑洞很大,但美得不突出,如果和北上广的舞蹈比美,不一定能赢。
既然不能赢在美上,那只能比出奇”陈冉又去看望唐俑同行了,想从她们的故事再找灵感。
有位唐舞蹈女俑的故事,像杜甫的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这位唐朝女舞者,曾是官员的宝贝女儿,却因家中生变,远离家人,流落世间。
她在宫中跳舞,只为见到亲爱的母亲和姐妹。
陈冉的《唐俑复活》想说是舞者的孤独漂泊和美丽。
可是,这种悲剧美在古典舞中,很常见。
唐俑复活,有灵魂有美感,却还需要突破。
2胖乎乎的唐宫舞女,干脆表达有趣的灵魂吧既然第一次的灵感来自唐俑,那么第二次也可以。
陈冉已经找到了这支舞的魂,讲述千年前唐朝舞者故事。
再找一些新的亮点,也可以。
果然,那个唐朝舞者告诉陈冉自己最开心时刻。
竟然不是在皇帝面前跳舞,获得最大赏赐此留在宫中。
唐舞者说,她最快乐的,其实是和姐妹们一起第一次进宫表演,一路上开心又雀跃,充满对未来的希望。
她期待可以因舞蹈,重见家人,让家人过上安宁的生活。
来自唐朝的舞者同行,不再是干巴巴的陶俑,而是一个个活着的人。
她们有喜怒哀乐,有活泼的表情调皮的动作,还有憧憬未来。
“不如重编一个舞蹈,讲一个个胖乎乎有趣的唐宫舞女故事”陈冉,又一次从唐俑身上获得了灵感。
她和千年前的唐俑,真是好同行好朋友。
3 传统文化想接地气,舞者就要有人味有了灵魂,又有升华。
接下来,就要考虑舞蹈的形式了。
这唐宫夜宴的舞蹈,要想不按部就班,就要接地气。
习惯了传统古典舞的舞者们真能做到?
《我们这十年》剧中的舞者,她们不容易。
首席舞者小艳聪颖又勤奋,为了热爱的舞蹈,没空生孩子,和丈夫吵架了。
林蓓蓓有天分却总想离开舞团,做全职太太。
只因舞蹈太苦,父母生活不易没有天分,却很想为家人争气的王宝元,怎么练也够不上唯美的主角。
理想美好,现实骨感。
舞台上的绝美身姿,是舞者日复一日练习磨出来的。
他们的日子,和唐朝舞蹈同行的命运,有共通之处。
一个个鲜活的人,可以从舞蹈中找到自己,瞧,傲娇的林蓓蓓,爱美的易文艳,活泼的王宝元还有不肯照镜子,宁可泼水的女孩。
这些现代舞者的生活,就是唐宫夜宴的魂,是唐朝宫女来到现代。
真实有人味的舞蹈,才能出圈。
《唐宫夜宴》不完美,她没有获得荷花奖,只是得到提名。
因为荷花奖是业内顶尖专业奖,从评委的角度,这支舞蹈强在创意,弱在技术。
技术难度高度还不够获奖。
这支舞也没有特别深奥的审美,似乎只有简单的喜悦和快乐。
可是,这支舞蹈的独特创意和接地气,赢得了河南卫视的肯定。
经过河南卫视春晚制作团队的再创作,这支传承传统文化的创意舞蹈,成功破圈,成了备受现代年轻人喜爱的舞蹈。
因为这些舞者活泼灵动又可爱,像极了身边的少女。
这样的唐朝舞者赢得了年轻人的心。
写在最后小人物大时代,小切口大主题。
真实接地气的小人物故事特别打动人。
白百何饰演的舞蹈编导陈冉,痴迷舞蹈编创工作,虽然身材走样,却依然热爱舞蹈事业,更有成为顶级编导的潜质。
“用一点点光和爱,照亮更多人”正是她带动着一众舞者们,寻找舞蹈的意义,从现代人视角传播传统文化,让远在唐朝的舞者来到当下。
表现一种由内而外的美。
河南卫视曾因《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等作品,频频出圈,成为特殊的文化现象。
有人说河南卫视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破圈的流量密码,是因河南原本文化底蕴深厚。
可是,如果只有传统,却没有时代解读,是很难真正破圈的。
每一座城,都有他独特的精神内涵,值得我们去珍惜挖掘,传承和发扬。
《我们这十年》似乎还有更多城市的故事,比如新疆、深圳等等。
接下来,我们一起追剧感受城市的独特气息吧。
怡儿想问,你能感受自己所在城市的独特气息么?
比如上海的时尚,深圳的速度,河南的文化等。
本文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
作者王小怡儿,16年城市媒体人,《怡儿话书影》主笔。
@怡儿话书影,这些人这座城,探索故事生命力。
开篇《唐宫夜宴》,对演员没意见,导演拍得也是中规中矩,但是剧本立意却雷到了我。
尤其体现在对于中歌和上歌的碰瓷上。
我们看剧中郑歌面临的问题:缺乏有知名度的作品,人才储备青黄不接,剧团效益不好演员收入也不高,这也加大了演员流失的风险。
怎么解决?
除了努力创排新作,剧中的郑歌还想了两个办法——找中歌的顶尖舞者和导演当外援,给自己的新舞剧打名气;以及请教上歌的商业经营之道。
这些路子都是对的,可是剧中对于这两家给郑歌助力的“师傅”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把中歌呈现为舞者只顾炫耀技巧、导演则偏心偏袒;而对上歌的呈现就像一个俗气的商人,更是出现了两家艺术院团的领导当着一线舞蹈家的面公开攀比项目营收和演员待遇这种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雷人剧情。
细节是魔鬼,不要以为在台词里写些“外来的大神功成身退”、“方团给我们描绘了辉煌的前景”等zzzq的台词就能糊弄过关了。
编导对中歌上歌的塑造,就是把他们塑造成对立面,然后踩着这两家中国顶尖级别舞团来抬高郑歌。
可是一个讽刺的东西又来了:现实这东西,撒谎没法长久,尤其在这个“现实”还没被时间湮灭的时候。
中歌的顶尖舞者明明是给郑歌作嫁衣,郑歌需要她把《水月洛神》跳出名气后再由自己团内的舞者接手(而且剧中透露水月洛神演出近十年才回本,那么就说明在“外来的大神功成身退”之后,接手的郑歌首席,也就是剧中“小艳”的原型,她的舞台表现力,并不像剧中所呈现的那样受到观众的高度认可)。
另外《唐宫夜宴》的火爆,靠的是新时代网络媒体和上电视台春晚而“出圈”,那么请问这种网红炒作,又有什么资格去踩上歌?
你可别告诉我郑歌当网红只是为爱发电,没有商业考量的因素在里面。
所有努力都值得肯定,就算技不如人,好好想办法也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可是剧中却大卖廉价苦情,搞得好像只有郑歌的编导在努力搞创作、只有郑歌的舞者在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跳舞——请问其他院团的编导和演员难道不是这样?
中歌和上歌不是这样?
郑歌明明只是做了一个舞团的分内之事,有什么资格去碰瓷拉踩无论是业界地位还是艺术成就都远高于自己的两家舞团呢?
我本以为这种廉价拉踩的剧情,只是编导为了增加戏剧冲突而设置的,与现实中的郑歌无关。
但是这几天去看郑歌的社交媒体,其中并无对于偏颇剧情的任何挽尊之言,反而是在趁着剧播大炒热度,“陈冉”原型的那位郑歌导演还不失时机地透露《唐宫夜宴》将改编为一部舞剧……如此种种,就说明剧中这些对于中歌上歌的拉踩,是得到郑歌的默许的。
而《唐宫夜宴》尽管已经出品且“出圈”两年,仍缺乏作为独立舞剧带来可观商业价值的能力。
那么郑歌目前的做的,就是依靠电视剧炒作自己维持热度,以增加在市场上不算火爆的《水月洛神》的票房,直到《唐宫夜宴》舞剧的诞生。
媒体时代,炒作没有错,可是踩着比自己更优秀者来抬高自己,真low剧集质量本身还可以,值三星半。
但背后的立意和现实拉踩太倒胃口,扣去一星半。
谁叫你号称是基于现实的作品呢?
撒谎拉踩被戳穿,就是这个下场。
昨晚,《我们这十年》播出了第5个单元:谭松韵、聂远、翟子路主演的《心之所向》。
这是一个带着泥土芬芳的新农村故事,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重新回到家乡创业,回馈家乡,也找到了自己的“心之所向”。
故事好看,我目不转睛地看完了两集,意犹未尽。
谭松韵演技清新自然,聂远沉稳,翟子路搞笑担当,三位老戏骨黄品沅、董勇、王永泉幽默风趣接地气,为年轻演员托底,保驾护航。
谭松韵在剧中饰演李心遥。
一个有想法有抱负的姑娘,一个扎根新农村的创客新农民。
聂远饰演方新桅,一个在城里开农贸公司,但是心系家乡的生意人、企业家。
翟子路饰演陈楚江,一个既搞笑又有个性的新农村创业青年。
三位老戏骨,董勇的名字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前段时间,他刚刚在《罚罪》中饰演了常征的父亲常非。
黄品沅和王永泉,说演员的名字大家可能不知道,但一看见他们的样貌,一说起他们所饰演的角色,你肯定非常熟悉。
黄品沅,算是一位黄金配角了,在多部电视剧中都出现过,就说一部现在正在播出的,《追光者》,他在里面饰演女主角展颜的父亲展青山,追光救援队的创始人。
王永泉,他是《琅琊榜》里的大反派夏江,是《欢乐颂》里曲筱绡的父亲。
在《心之所向》里,黄品沅饰演谭松韵的父亲李根富,王永泉饰演聂远的父亲方学农,两个人都是村里的种粮大户,也是一对整天斗嘴拆台的好兄弟。
董勇则饰演原镇委书记,现在的农业联合会会长米爱国。
该剧堪称全员演技派!
尤其是谭松韵和黄品沅的父女戏份,真实自然,演绎了许多感人的细节。
李心遥,原先并不愿意回家乡种地,她主动放弃了铁路上的铁饭碗工作,准备和好友一起搞化妆品,一起做生意。
结果,好胜的父亲被村民一激将,就准备让女儿回来和自己一起种田。
为了让女儿没有退路,父亲甚至提前在村里放出了风,说心遥已经辞职了,要回来帮自己种田了。
弄得本来只是想回家看看的李心遥很是被动和尴尬。
但是当李心遥听到母亲说,父亲年龄大了,种这一百亩多地已经很辛苦很吃力了,却还想揽过村里其他村民撂荒的田地时,李心遥开始心疼父亲,开始纠结。
经过方新桅的一番开导和启发,再加上高中同学聚会时,同学们对她回家乡种地的质疑,李心遥反而逐渐看清楚了自己的内心,那就是:自己也热爱着家乡的这片土地,很想为家乡做点贡献,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谭松韵演技细腻自然,演出了李心遥从抗拒回乡,到逐渐犹豫和摇摆,再到坚定信念,毅然回乡创业,大刀阔斧开始干的心路历程,非常好。
这姑娘,既能插得了秧,又能开得了拖拉机,还能做得了创业预案,拉得来贷款。
既会种地,又有创新的思想,堪称农村新时代的创业知识青年的代表人物。
如今,中国多数农村都富裕起来了,或者正在走向富裕。
在城里就业困难,难以获得职业成就感的当下,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或者在工作几年后,选择了回家乡创业。
我的一位网络朋友就是一个现实的典型。
她结婚以后,和老公一起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回到了家乡,种田、养螃蟹,创立了自己的大闸蟹品牌,成立了电商公司,业余还喜欢摄影、写文章,用图片和文字,诉说着自己的梦想,同时,也通过文字让更多人认识了她的家乡,认识了她家的大闸蟹。
所以,《心之所向》里所讲述的年轻人回乡创业的故事,并非个别现象,或者是单纯的励志故事,而是很多现实乡村美好创业故事的写照。
当然,创业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
李心遥因为创业,就和父亲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观念传统的父亲李根富,认为父女俩种现有的地,已经忙不过来了,他听说心遥要搞一千亩地,要搞新农业种植,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和科技化,还要贷款搞,他的老脑筋简直无法接受。
可是李心遥和父亲一样执拗。
想好了的事情,父亲反对也要开干!
而且,父女俩还开始搞种地比赛了,哈哈!
有好戏看了!
最后我想说,谭松韵在剧中的草帽造型太好看了。
还有她和高中的班长(好像也是她的暗恋对象呢)聊天时,说的这一段台词,感动到我了:“这次我跟乡亲们一起,在田里干着活,有风吹过的时候,风吹在自己身上,那种感觉很幸福,充实的幸福,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风吹稻花香。
微风拂脸庞。
剧中的乡村景色太美了。
那一大片绿油油的田地,一望无垠的绿,那丰收时的满地金黄,怎不令身处其中的人由衷地喜爱和热爱。
有梦想的人是最美的。
心遥最美。
希望我们每个人,无论身处都市还是乡村,都能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
(文/第一滴露珠)
这部剧真的好牛啊!
才看了两个单元,第一篇章带给我的是震撼,原来唐宫夜宴背后还有那么非凡又平凡的故事。
第二个篇章“热爱”带给我的是感动。
感动在炙热感情上,感动在民族团结上,更感动在家国同构上。
首先不论是教练的人物、足球、对孩子的感情成长弧光的变化上,从排斥到接纳再到融合,还是新疆孩子淳朴热烈单纯天真的善良,都让我感到了世界的和谐和生命真正的亮色。
其次,隐喻和象征的手法,陈缰和新疆孩子的友谊、教练和新疆孩子的心灵牵系,以及书记对村民们的关爱用心,都是以极其富有暖意的手法刻画了汉族与维吾尔族之间的牵连融合,更是体现了民族团结的深刻意义。
最后,书记是个很重要并且内涵深厚的人物,他勾勒了家国同构的粗粝漫长画卷,一面是大义,一面是小家,突出的不但是肩上沉重的使命,更是伟大爸爸身份的抉择。
再往深层次讲,作为汉族人的他不难看出是教练的投射,教练也会成为这样一个自我的责任以及民族的枢纽。
短短四集,包含的元素丰富,人物的关系深厚,情感的价值浓烈,让观众看到的是辽阔的新疆大地上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现实图景的艺术化极致表达。
那舞蹈如果不能给我想要的生活,那它就是个爱好嘛。
那如果把爱好当成工作,还是这么一个穷哈哈苦嗖嗖的工作,那我觉得它可能就是个悲剧。
我认为专业的评审标准和观众的喜闻乐见,都是文艺追求的方向。
我们的创作既要提高专业标准,也要适应观众的喜好。
我们怎么样把传统文化在当代互联网游戏漫画主导的这个大众舞台,用现代语言去表达出来。
人性上面达到了古代人和现代人的一个共情,审美上达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一个连通。
想法不一致,那就让问题飞一会儿啊。
就是想创新,就是想做一台有特色的春晚,就是想抛开过去一成不变的晚会模式。
王台对于咱们创新的诉求说了四个字,胆大包天。
咱们这台晚会要面对的是各种传播媒体的受众,我们作为选择节目的人,我们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接受市场的考验。
牢牢地把握住两点。
第一,是要做老百姓都能看得懂的东西。
第二,就是要与观众共情。
这样才能打动人心哪。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如何表现?
有的时候我常常在想,并不是说让我们原汁原味地照搬历史原貌,而是让我们用今天的语言现代人的表达描述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当下。
重点不是照搬原貌,不是还原,而是传承。
怎么样传承情感?
怎么样传承仁义礼智信?
电视台要做的是什么呀?
就是利用现场的声光电和后期制作,拓宽传统舞台的维度。
用电视的包装,给舞蹈的呈现加分。
各位,咱们资金有限,没有钱请什么明星大腕儿,更没有无人机群,机器牛,虚拟明星和全息投影。
但是我们可以把钱花在刀刃上。
什么是刀刃?
我觉得就是想象力和内容。
在我们河南,历史文化就是我们的优势啊。
所以我们要用一种创新的表达,给观众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惊艳他们,对不对?
——你好,罗院。
作为舞蹈演员出身的业务型领导,您觉得《唐宫夜宴》为什么能火爆出圈呢?
——我认为就是传统文化找到了现代的表达和中国文化,找到了国际表达。
但我不奢望浪漫。
你有梦想,我们给你翅膀。
新疆有讲究,甩手不礼貌。
机会总是有的,只要你努力。
你看,一定能成功。
困难一定有。
往往难的事,才值得去做。
还是那句老话,给自己一个机会,给孩子们一个机会。
你有梦想我们给你翅膀,孩子们有梦想我希望你能为他们插上翅膀。
到那时候,你们就可以一起飞。
一道飞,一同飞。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任何团队体育项目制胜的关键只有三点。
一强大的体能,二扎实的基本功,三默契的团队配合。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仍没有建立明确的选拔标准。
世界足坛当年也因此差点错过了 C 罗,所以你凭什么说别人不是踢球的料呢?
梅西小时候还险些患上了成比例侏儒症。
哎呀,看呗。
这全世界最新的资料和视频就在那儿摆着呢,这网上也能找得到。
学呀。
我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呀,有没有没当过球员,脚法和技术都不怎么样的好教练那太多了。
我实话跟你说吧,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不太会踢球。
现在也不照样当教练了吗?
你就放心吧。
这不还有斯科拉里和佩雷拉替咱们撑腰吗?
我们保证不会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
理论呢,与实践必须相辅相成。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你先做个标准的战术板出来吧。
优秀的人不是交不到朋友,只是他的朋友里没有你罢了。
别用大人的眼光来看孩子。
打就打呗,我的队员也打过架。
这夫妻之间也闹矛盾呢,更何况足球运动员。
是吧……有时候吧,过分地彼此尊重也是一种生分。
你想想,你对什么人最客气。
陌生人。
这么默契,场上的默契只是结果,过程在场下。
场下大家是朋友,场上才能有默契嘛。
你这句话就有问题,足球场上没有他们,只有我们。
你想让大家成为你的朋友,首先你得要成为大家的朋友。
其实吧,这道理很简单。
就跟没谈恋爱没结婚,整天想抱个大胖小子一样。
那不耍流氓吗,那不是……足球是圆的,真是个好东西。
只要场上是队友,不管你姓什么,不管哪个民族,不管有什么习俗,来自哪个省份。
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团结一致把球送进对方球门。
我这凡事高高在上,不得其法。
我也在琢磨呢,你说我今天教育这个,教育那个,又忍又让的,关键时刻我还没解决了问题。
我们总是自己踢忽略了跟队友的沟通,所以我们想多学一些体育方面的知识打出真正的配合。
所以还是那句话,只有努力过,才知道结果会怎样。
知道为什么要学好文化课吗?
因为只有这样,你们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成为一名真正高素质的球员。
这山啊,把这儿变成了世外桃源,同时也把我们变成了井底之蛙。
山外面的人不愿意走进来,山里面的人也不愿意走出去。
可是车轮滚滚,日新月异,一不留神就会落伍。
我现在迫切地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来,带我们走出去。
从思想上带我们走出去。
我之前总是觉得,我在替你们争取未来。
但是我现在想明白了,其实是你们成就了我。
让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所以我不走了。
朋友,我相信你们,就跟你们相信我一样的。
我不管别人怎么想,但是我张雷觉得,你们可以配得上更好的未来,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未来。
我深信一句话,只有强大的意志,才能成就最艰难的选择。
道歉没有必要,浪费彼此的时间。
做生意什么都不能牺牲,唯独能牺牲的就是感情。
我已经研究过了,普通消费者的记忆只有三秒。
第一秒发现上当,第二秒有点后悔,第三秒接着掏钱呐。
项海以前告诉过我,资本喜欢的是故事。
如果说我们需要钱是为了解决贷款跟公司的困境,那没有人愿意帮我们。
风险投资人想要看到的是我们进入市场的决心。
陈总呢,出身草莽,身上带着这么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服输的江湖劲。
但凡这种性格的人,你要是一味地奉承他,他还瞧不上。
男人身上啊,有一种特性,就是他想彰显自己的力量。
越是遇到强大的对手,他觉得越有劲。
有时候这个挑衅哪,在合理的范围内,没准就会投其所好。
做人不能光想着赢,也要经得起输。
赴通科技的谣言,对我们来说,是无价的广告。
一个好的公关不是要消除谣言,而是要利用谣言。
话不能这么讲啊。
存放了两年的珍桂米啊,能够到我的手上。
这是什么?
缘分。
不能慢待了好的食材呀。
要把好食材的原味发挥出来。
不发挥出来呢,就是对原材料最大的失礼。
好厨子配好食材,这是最佳拍档。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办事前吃吃喝喝,完事以后要喝喝吃吃。
没有吃喝二字,就没有情感亲热。
没有情感亲热,就没有合作信任。
没有合作信任,就没有发展机遇。
都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关系又何尝不是生产力呢。
为了这个生产力,酒局就越来越大,越来越贵了。
生意场上的人从来不拒绝共赢啊。
你是在犹豫,犹豫就意味着心动。
就给了我一个和你合作的可能。
人叫人,千声不到。
货叫人,不请自来。
中国就是个人情社会,无论对谁吃好喝好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最大人情。
想对这个千年的吃请来个急刹车,难。
——是侥幸逃过去了。
可往后过日子,靠侥幸可不行啊。
——我知道。
这次的警钟一敲,也是醍醐灌顶。
——这些年吃吃喝喝已经习以为常了。
要想一下子管住这张嘴,这个警钟敲一次是不够的,要不停地敲,反复敲,经常敲。
警钟长鸣,才会有敬畏之心啊。
老醋讲的对呀,要有定力才行。
不管是老百姓,还是达官显贵,爱吃都是刚需。
——不要以为不贪不拿,就不会犯错误。
有的时候酒杯里面装的不一定是美酒,也许是麻药,也许是毒药。
什么时间,什么方式表现出来,因人因事而异。
大意失小节啊,而小节又是最不能大意的。
——过去总觉得,不能碰高压线。
可现在来看,低压线也不能碰。
白叔,凡事都要辩证着来看,吃一堑长一智。
这个创意好,云淡风轻之举提升了老街的文化含金量。
这个老醋啊,说话办事情滴水不漏。
做什么不重要了,关键是不管什么时候他都能够审时度势。
这个很不容易。
这才是这米啊,活得最好的样子。
用老醋啊,在它的根部喷一喷。
就可以很好地调节它的酸碱平衡了。
映山红啊,只要根扎牢了,这个叶子啊,它就非常的茂盛,就会红起来的嘛。
喷醋培根。
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的青春不等人。
只有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才能做好。
能扛得过去的难,就不叫真的难。
不过呢,这两年农业发展的势头挺猛的。
但是呢,缺点也挺明显。
投资大,周期长,不可预测的因素太多了。
我还告诉你,这人生方向的事情啊,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
我们都要很清楚,自己的内心想去哪儿。
你自己坚定了,做什么都不会差的。
不过呢,不管是你还是我,都要很清楚自己的心之所向。
我呀,我的人生就是把该做的事情做完,再做自己想做的。
说什么来着,这富贵险中求。
求到了是富贵,那求不到,那就是个心碎呀。
爸,你不要觉得我很完美。
我也有很不自信的时候,会患得患失。
会担心我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会觉得很压抑。
我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坚强真的。
好的东西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
——冥想就是一种健身。
对于这个提高自己的这个精神力和专注力,然后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
——我知道冥想。
艾达她也会做瑜伽。
政策和制度都是为人服务的。
我们义乌之所以有现在的光景,也是因为从上到下一直秉持着高效和便捷化的操作流程。
我们的目的都一样,都是希望义务的商业环境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好。
唐宫夜宴值得。这么好的题材和制作,有些演员能不能珍惜啊(生气)
作为一个因为工作去过5次新疆的梅西球迷,看到能拍出《热爱》这样的故事,真的很感动,泪目,有点想念在伊犁的日子了。真诚是影视创作最重要的,热血青春永远动人
全片唯一亮点,新疆的风光真不错,其他剧情漏洞雷点尬点满满不一而足
《唐宫夜宴》8分,《热爱》7分,《前海》3分
喜欢这种一部剧好多个故事单元的剧,单纯讲故事多好。
拍的非常好,真实感动的生活。我们没有钱,但是我们有爱。
看了唐宫夜宴、热爱、心之所向、沙漠之光、未来已来和坚持。我心中的排序是热爱>唐宫夜宴,其他的单元感觉从剧本和呈现方式上都达不到我心中的标准。因为肠粉那个太长了没看完,我感觉如果看完了也是很不错的一个单元。
前两个故事多好,结果从第四个开始就觉得略悬浮,第五个更是急转直下只觉得假,甚至恶心,别说女性了,男性看到也会不太舒服啊,这不就是PUA自家心软的女儿吗?你要是不沉下心去了解那些真正有理想有思路发展新农村人的想法,就别来写这个单元,明明骨子里也看不起不去了解,就整些亲情绑架,然后再生硬转折下,这会是好故事吗?明显选新桅视角更好。你别告诉我就前面后面好看,中间的单元全是凑数的。看完了,四星给前两个故事,后面普遍一般
我好喜欢林蓓蓓的家人,他们用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劝导自己的孩子不能依附于别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有这样的父母真的好幸福。
影视剪辑片段里经常看到一日三餐 于是看了这个单元剧 怎么说呢亮点都在剪辑里了 看似挺真实的 其实联想到现实不然…
不喜欢这种拼故事的电视剧 感觉太刻意了 但是唐宫夜宴这个题材特别好 就应该多拍一点这类的题材
喜欢足球单元哈哈哈
看到第二个单元《热爱》,想起了自己新疆支教的经历,真的很能感同身受,果然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只评给热爱单元,其他没看👀。
评分只是给《热爱》,我也只看了这一章。新疆足球的故事终于被拍出来了,现在国足U21的主力基本就是新疆的小孩,尤其是我很关注的艾菲尔丁。看到现在青训资源能给到有身体优势的新疆人,国足慢慢走吧。
有两个单元确实不错。但好些地方台词就想念新闻联播稿似的。扫黑部分能再敷衍点吗!
也就第一二个故事好看一点了
前海,这个单元拍得太可笑了。。。当创业是过家家吗?!什么导演,什么破编剧。。还有演员的表演,简直一言难尽。柯蓝简直就是灾难,男主角就是个小白,他都不知道自己玩啥呢吧
虽然一日三餐里的广普尬到能抠出一座城,但是我还是挺喜欢这个故事的,听久了蹩脚广东话都顺耳了😂😂😂最后北京路实景出境~情怀满分~
看了十分钟 非要粤语和普通话交互说对白 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