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

原乡

主演:张国立,陈宝国,马少骅,冯恩鹤,潘丽丽,杨千霈,宋晓英,朱德承,周凯文,奚美娟,李耕,高天,杨怀民,王家梁,张琼姿,陈慕义,何曼宁,傅雷,颜嘉乐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4

《原乡》剧照

原乡 剧照 NO.1原乡 剧照 NO.2原乡 剧照 NO.3原乡 剧照 NO.4原乡 剧照 NO.5原乡 剧照 NO.6原乡 剧照 NO.13原乡 剧照 NO.14原乡 剧照 NO.15原乡 剧照 NO.16原乡 剧照 NO.17原乡 剧照 NO.18原乡 剧照 NO.19原乡 剧照 NO.20

《原乡》剧情介绍

原乡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惨烈的八年抗战结束,随之而来的是国共两党阋墙之争。国民党逃亡台湾岛,也让许多戎马在外的游子远离了家乡和父母,遥望故乡,惟有泪千行。路根生(张国立 饰)便是这百万退到海岛的老兵中的一员,他们匆匆离开,没有等到“反攻大陆”的时刻,反而在陌生的土地被迫扎根。许多年来根生在江西的结发妻茶嫂(奚美娟 饰)都不知丈夫的死活,他有心回家,但高压的政治环境让他和伙伴们动弹不得。曾经血气方刚的老兵陆长功(陈宝国 饰)如今是警总官员,却反过来监视老兵的一举一动,防止他们有任何企图叛逃匪区的僭越之举。所谓的“荣民”,没有一丝光荣可言,心中的酸楚只有自家清楚。 娘盼儿归,浅浅的海峡怎么就阻隔了数十年的回家之路啊……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第二季Part.2吉米·卡尔:笑点狙击手双腿生风超级魔术师情暖谊长了不起的甄高贵当你拯救完世界恶魔的尾巴肮脏的爱情抓住大运天堂岛疑云第一季尸舞典范天天和街浪子神探狗狗比老虎可怕的冬季客人塞巴斯蒂·曼尼斯卡科:是我的问题吗?灵丹妙药不及你脐带欧巴,我入戏了德瓦:恶警再临蓝色时期梦回少年时神之水滴第一季二郎神之三目丧家之女子弹就是上帝恋爱操控师美丽足球魂

《原乡》长篇影评

 1 ) 这个思想当然是剧中隐藏着的,比较隐晦的一点。而正是这一点,才是它真正深刻的地方。

深恨大人物们因为一己之利益而任意操纵小人物的命运,人为造成骨肉分离的人间惨剧。

大人物们因一己私利、个人荣辱而肆意发动战争,拆散骨肉亲人,让硝烟弥漫于人间,让生命、亲情受到无情的摧残,更因为个人的恩怨而不顾人性伦理,人为阻隔分割骨肉拆散夫妻。

在电视剧中,借路长功个人的荣辱升降将这一点表现得非常生动而透彻。

无论是那些急切回乡探亲的底层老兵还是积极为两岸沟通搭桥的将军还是一心想要“有所作为”向上爬的路长功等,斗不过是老潘等大人物要建功立业整倒对手的“棋子”,一个棋子的命运完全是掌控在那些大人物的手中的,可笑的是,他们口口声声地说”为了党国的利益,为了伟大的事业,我们必须牺牲个人的利益和情感。

”“放弃小我,成全大业”这样的口号整整糊弄了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啊!

或者可以说,整个民族!

为了某些大人物活某些阶级某些集团的”大业“,我们这些小卒子必须牺牲家庭、亲人和自己,必须不顾自己的情感。

忘掉父母,忽略孝道;舍弃妻子,不顾家庭责任。

”一将功成万骨枯“,屁民的万骨何足道哉!

 2 ) 年年花开,儿的心不开

看了几个晚上到凌晨两三点,《原乡》基本看完了,陈宝国,张国立的演技非常棒,台湾女演员也特别的赞。

有些集数是看着哭着,电视剧里他们哭成个泪人,看的人也是哭花了脸。

这个题材这么多年没人碰,总算是出来了电视剧,且不说戏里的他们,造成共鸣的是这些故事也发生在我身边,当然不是台湾,是这头,我小学时以一个孩子的眼光观察的画面。

第一个从台湾回来的老兵,是我村子里的同姓长辈。

准确时间我记不清是1990年的秋天还是1991年的秋天,那天大概是星期天,中午饭刚吃过,街西头有一辆小轿车,90年代的农村街里面小汽车是非常少见的,一条街不过二三百米长,所以孩子们很快就跑过去围上去了,故事刚刚开始。

车里面下来的那位老先生,一米八几的大个子,戴一个金丝眼镜,尖尖的皮鞋,特别像个大官的样子。

然后我就清晰的记得他们母子抱头痛哭的样子。

儿子那年60岁,母亲75,。

回来那位先生边哭边说,没想到还能见到老娘,一直往家里写信,寄信,寄钱,都是托自己当年的一个同学转交。

见到母亲后才知道钱根本没收到。

然后就听他慢慢说,1949年的时候他在开封高中上学,后来就跟着学校队伍撤走了,最后就到了台湾,在那里结了婚,生了子,在台国防部与中央银行都任过职,开过饭店,看状态要比《原乡》里这些个老兵经济要好的。

他坐下来慢慢讲,80年代初期特别想回来,想家想的不得了,后来没办法了,就辞职了。

然后去美国了,在弗吉尼亚州三年也拿到了绿卡,然后就赶紧回老家,没想到还能见到老娘,他说他离开台湾第二年,台湾就解禁了,允许老兵回乡探亲,他自己折腾了一圈子总算回来了。

其实他见到是两个母亲。

他父亲当年在西北军西安当副官,娶了两房妻子,她的生母是二房,15岁就生了他,所以他能在自己60岁的时候见到75岁的老娘,她的大妈那年是78岁,身体也硬朗。

全村的老少爷们都在抽他从美国带回来的雪茄烟,听他诉说一辈子的坎坷。

他至今还健在。

幸运的两位母亲在人生暮年还能见到漂泊在外的儿子,也算是有福气吧。

另一个回乡的老兵是我爷爷的一个堂哥,他回来的时候是1998年。

那年夏天暑假还没开学,听一个堂爷爷说他要去前边村接他大哥回家。

这位从台湾回来的堂爷那年是68岁了,我见到他的时候,正听他一嘴乡音的说回来的经过。

他说他回来这是第三次了,前两次都没找到家。

1948年的时候,他跟着父母在徐州讨生活,从开封的乡下到徐州好几百地呢,他们是推着独轮车一步一步走过去的,父亲给了他两万块钱(当时的法币两万块钱估计也就是现在的一两百吧)做小生意,没一段时间他就赔光了,然后特别害怕父亲打他,就偷偷的参加了国军部队,然后当兵不久就跟着部队撤,他说的时候还说自己是挺幸运的,当兵基本没打仗,一直就往南撤,最后撤到了越南的富国岛,好像是98军黄杰的部队,在那里待了一两年,就撤到了台湾。

没想好到这个赌气的一走,再没见到爹娘。

他一直在军中,到了53岁才结婚,就是我的这位堂奶奶,当年才20出头。

隐约记得这位堂爷爷说,他当时80年代末期没回来是因为还在部队,妻子也在部队的一个部门,不允许回来。

等到退役了,一双儿女正是上小学需要照顾的时候,没办法又缓了几年,等孩子读中学了,才有时间回家见老娘。

第三次从台北到香港转机,然后直接飞到了南京, 因为前两次都是在当年逃难之地徐州找,爹娘哪能还在那儿呢,都回到了老家开封乡下几十年了。

然后他从南京坐火车到开封,再转大巴,公交,下了公交车,找不到回家的路,坐街头哭开了,别人一问他,他报上自己老父亲的名字,大家都摇头,有一个老先生指点说,都是一个姓,前后村的,远不了,你去后面那个村问问,二里地不远。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到村里了,却找不到家,没人知道老父亲的名字,坐街头满眼流泪的时候心肯定如刀扎一样吧。

就这样,我的一位堂爷爷听信就去了,接回了白发苍苍的大哥,年逾古稀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回家来他是没见到我那位太奶奶的。

老太太80多岁的时候,成天坐在家门口念叨还有个儿子,会回来的。

《四堂探母》里杨延辉唱到:老娘亲请上受儿拜,千拜万拜也是折不过儿的罪来。

儿在番邦一十五载,常把我的老娘挂在儿的心怀,胡地衣冠懒穿戴,每年间花开儿的心不开。

闻听得老娘征北塞,乔装改扮过营来,见母一面愁眉解,愿老娘福寿康宁永和谐无灾。

”千拜万拜,还是没有见到爹娘。

我的这位从台湾回来的堂爷爷 回乡的第二天去给父母上坟,跪那哭的一塌糊涂,几个兄弟也是眼泪巴巴的陪着哭,爹娘都已经去世了整整十年了。

《原乡》里的故事很像我隐约听到我这位爷爷说的一样,他的战友们,同乡们的回乡的情景。

他的妻姐丈大概是一个军级干部,就是《原乡》里的这位岳将军一样的职位吧,所以也是罩着身边一群人的。

他快70岁的人了,身材倍直,一米八几,精神矍铄,围着他听他讲往事。

他回来的几天里,还有我一位同学的父亲过来拜访,这位同学的三爷也在台湾,国民党老兵,已经回来一次了,一打听,原来他们在台湾还都认识。

只是我同学的三爷一辈子没有娶上媳妇,很像《原乡》里的八百黑,一辈子勤勤苦苦的一个老光棍。

看《原乡》之所以落泪,除了这个题材的催泪,也是我一想到我同族这两位爷字辈的老先生回家后的泪流满面,就禁不住要哭。

人生不过百年光阴,长寿的还难活到一百岁呢,父母儿女一场,几辈子修来的缘分,生不能见是人生最大的残酷吧。

其实想想他们,又会记得村子里其他人的故事,就是当年村子里参加革命队伍新四军的几位老先生,还有两位后来都做了到将军的位置,位列司令之职,听村里老人说,他们除了淮海战役胜利后回乡一次,从没回来过,包括他们的爹娘去世都是自己的子女回来祭拜的。

他们实在太忙了吧。

如今这两位革命的将军,就一个在自己晚年,回到出生地住了一晚,再没回来过,听说都已经去世了。

在台湾的这位堂爷爷,在美国的那位老先生,农历甲午年的今年都已经满85岁高龄了,身体都挺硬朗。

他们受了半生离乡之苦,爹娘是生不能养,死不能葬,受尽身心折磨,愿他们都长命百岁,安度晚年。

 3 ) 让人动容的剧

《原乡》以老兵思乡为情感主线,该剧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台湾老兵与故乡亲人之间的分离、思念和团聚的故事。

这是一部让人动容的电视剧,几乎每一集都有情节能戳中泪点。

《原乡》中入木三分地展示了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思乡归宗的最为朴实的情感。

而在当代社会,从某种角度来说,绝大多数人也都是心向原乡却身在异乡,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依然有增无减。

 4 ) 隔断亲情的不止是那一弯海峡

历来政权交替,受伤害的都是最底层的士兵和老百姓。

就像剧中的一句台词“我们在这场政治博弈中,只不过是一枚棋子,而绝大部分人连棋子都配不上”。

记忆中,1993年的夏天,村里本家的一个爷爷从台湾回来探亲。

他是1949年初安阳解放前夕被抓壮丁走的,那天有人看到过他在离村三里地的大路上捡粪。

随后是一路败逃南下,直到被迫登上前往基隆港的运兵船。

那年他不过17岁。

他被抓走之后,他爹为了找回他只身一人踏上了寻儿路,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他娘在建国前夕哭瞎了双眼。

后来在“文革”初期被批斗死了。

现在还能想起来他回村那天,站到村口那棵已经快两百年的皂角树下,哭的像个孩子。

17岁被抓壮丁,61岁才回家。

阻隔两岸亲情的,真的不仅仅是那一湾海峡。

 5 ) 共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归来,是何等不易呀!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

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面有命令,纵是天涯海角刀山火海也得去呀。

没办法呀。

执行中,口号喊的山响,下来还得给兄弟们做思想工作,“就去去一下了,没多久就回来了,我不骗兄弟,我不是一样的吗,”。

雄壮,整齐,有序,混乱,尊严,等待,拥挤,失去尊严,对不起,吃饭,吵闹,安置,失业,被歧视,讨生计,活首,等待,等待,失望,抱团,等待,等待---。

谁知道那些老兵,那些曾经腰背挺直威风八面的将军、连长、勇士们经历了什么。

这剧没有说这些,可这些是必然的,洪根生:每天吃力的拉着个破旧的三轮车,收旧家电,不是收破烂,胜是收破烂,变得胆小,爱吹牛,事事不如意。

八百黑:眷村的房子都没分到,在一个破窝棚里每天累死累活蒸三五百个馒头为了口饭吃。

混的最好的也只是开了个出租车:每天风里雨里的讨生活。

连退休的将军也只留了一个老兵当仆人。

可就一群被现实打的破破落落的老人们,心里存了一个信念:回家。

家的那头有老父老母有老婆孩子。

他们是血有肉的忠孝之士。

此剧的表现手法是欲扬先抑,表现突出一个回乡之难,因为容易了就不值得了重点是回乡的经历,历乡心更怯。

杜守正回到村里,都不敢向村里看,只得先去庙里,让他人去看他的家。

他在怕,怕这不是真的,怕不知该如何面对。

剧中的两岸结亲,更是一个希望。

 6 ) 骨肉天情、原乡情长

《原乡》是一部重大的海峡题材电视剧,所讲述的“骨肉天情、原乡情长”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两岸一家亲”的血脉联系,对于沟通两岸同胞感情、凝聚民族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剧积极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体现了创作人员自觉的文化追求。

儒家的仁义礼智孝等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

剧中的老兵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这些文化传统已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了。

 7 ) “生而不见是人生最大的残酷”

从台湾老兵视角出发的,情感真挚的一部良心好剧。

一周连续着追完了,真的很有感触。

很煽情,但是老戏骨们的表演就是赚眼泪啊。

先来谈谈故事背景。

1949年,国民党战败,带领百万政要、残兵败退台湾。

这一退,就是38年。

38年里,当初跟随的老兵思乡之情日益浓厚。

他们之中有自愿的,有被抓壮丁的。

故事就围绕着这一群老兵寻乡来展开——以董家强案件为开端,交代了警总的绝对威慑和老兵们被唤醒的思乡之情。

以杜守正带着老兵录像重返大陆寻找亲人为全剧高潮,深刻、细腻,讲述了老兵们家乡的情况,宣泄了老兵的乡愁。

以路长功案件为转折,最终升华了“思乡是每个人的本能,思乡无罪”的主题。

(虽然我感觉晓梅和台生的感情线有点老套,而且晓雄完全成为了爱情线的工具人。。。

)叙事节奏上,详略结合,明快干脆。

尽管有时觉得某些情感宣泄情节太慢了,但是过了后常常又接一段警总线的紧张叙事。

快慢结合,有种港剧的快感。

在第一集就已被吸引。

果不其然好剧三分见。

另外演员们的演技实在精彩,情感的表演很好抓住了观众的心,情感真挚而不做作,每个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

(根生见到茶嫂时的复杂感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最后一点,从台湾的角度出发看大陆,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是一种“外”的视角。

剧集开头一直只是通过老兵们的讲述来展现大陆,于是 形成了一种“未知”的氛围,“38年”的感觉通过十几集形成了,因此当杜守正到达深圳的时候,一种“新奇”的感觉油然而生,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接下来谈谈主题,“思乡不该有错”

“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再来谈谈居中的人物塑造,有的人觉得三观不正,比如洪根生,在台湾有家庭还想着阿茶,甚至在现任女儿妻子面前表现出来;当晓雄出事时,自己包括整个家都好像不怎么在乎一样。

又比如说朱晋,多次出卖自己战友等等。

初看觉得诧异,但仔细一想这也许这就是当局压迫下的现实。

当人人自危,随时随刻都担心警总对自己出手时,棱角自然就给磨平了。

对洪根生这种老兵来说,大年三十都可以给抓到警总去审问,活着、平安就已经是奢求了。

另外剧中一大看点就是长功和将军的情谊了,真是塑造得太好了,针锋相对又惺惺相惜。

长功会帮将军躲避香港的杀手,杜守正事件中将军也会顾及到长功而不愿独自逃亡美国。

他们都有自己的立场,也都能理解对方的立场,但是在重要关头,他们还是会以彼此为重。

服化道上,这一点是真的好,很有乡土气息。

旗帜、字体、取景都很讲究,很有80年代的感觉,而且色调上也很自然,代入感强。

台词上,一些真实存在的人名、地名、事件,也大大增强了代入感。

总结:深夜看完,久久难眠。

我没有离家远行过,更没有试过被阻挡归家。

但是也从剧中可以感受到老兵们的悲哀和无助。

颠沛流利三十八年,来到一个陌生岛屿,被监视、被排挤。

和熟悉的那个故乡没有了任何联系,只能随遇而安,重建自己的家庭、亲人。

但这个时候,令人更加绝望的事情就来了。

家乡带来的音信,并不一定都是有利于新生活的,对国家来说是一种畸形的分裂,对个人来说更是一种痛苦的无奈。

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年的德剧《暗黑》,由于一群人误入的时空隧道,引起了众多伦理上畸形的关系。

只是,那只是科幻,而这对国家来说却是现实。

恳切祝愿祖国早日统一,这群漂泊在外的游子,需要疗伤。

奉仙好有气质,马莉也好可爱MvM

 8 ) 难得的精品剧,没有浪费一个老戏骨的演技,题材独特、情节温馨、感人、有趣

由衷说一句:真是好片子。

千万不要以为就是烘托悲伤氛围的哭哭啼啼主体剧,这是一部题材独特、温馨感人,看起来又让人觉得兴趣盎然的剧,很难得啊。

要为所有老戏骨的表演鼓掌,没有一个拉胯的,年轻演员也不错,剧情并没有一味的渲染苦情悲痛,反而从头开始就是在紧张、思念的情绪中展开温馨幽默可爱的生活画卷,接下来老杜探乡的过程让人感动、紧张、揪心同时又觉得可爱可亲,最后香港部分的团聚百感交集、五味陈杂,拍得也很精彩。

几位老兵在台湾眷村相依为命又思念故土的生活也很真实感人。

陈宝国塑造的路长功这个人物充满矛盾、极其出色,最后一幕脱下外衣融入游行队伍的场景真是催泪,结尾打出1987年打破38年两岸隔绝的一行文字说明,居然可以让人眼泪掉下来。

很成功的电视剧,每个人物都出彩,岳将军、于夫人、台生、符天,魏先生、阿茶、老马、力奇、马丽、小梅……都亲切得不像影视人物了。

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剧。

没有浪费这些好演员,并不像一些剧仅仅是把好演员凑在一起演绎无聊剧情而已。

没有任何说教,很多特殊历史问题和对普通人的深刻影响就这么于朴实平淡中传达给了观众,编剧和导演都很高明,希望一些主题剧的主创人员都能来看看这样的剧,不要再拍一些虚浮无趣的剧来浪费资源。

越是大主题剧越从生活细微处入手,从小人物入手,才能让观众看进去、喜欢看。

 9 ) 原乡

  《原乡》这样的讲述1949年退守台湾老兵返乡题材电视剧的出现似乎让看惯了抗日、宫廷斗争、现代婚恋题材的大陆人耳目一新,有一种极为清爽的感觉。

虽然在剧中导演有夸大大陆好的嫌疑,但不影响整部影片的质量。

我们可以理解为张国立讲述的只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无关任何政治,政治只是背景而已。

  《原乡》是一幅琐碎的生活图景,老公与老婆的吵闹,儿子闯的祸,女儿的爱情,余夫人赴港寻田夫,宝岛台湾宾馆……再加上台湾人就像网市那样絮絮叨叨的说话方式,让我觉得它包容了好多好多东西,极琐碎,但每一件事都紧扣主题,推动情节发展。

这幅生活图景大概就包含着导演对生活的理解吧。

  在电视剧结尾,洪根生一家人团聚之时,很凑巧的,网市遇见了自己的前夫林水泉,好像是巧得不能再巧了,有点不自然的地方,但导演的安排另有深意。

如果网市与林水泉、洪根生和阿茶重新成为夫妻,这样就没有人再落单了,多年的思念与等待也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岂不是更好?

但现实怎么能这样呢?

洪根生与网市之间是相濡以沫的爱情、亲情,与分别三十五年的阿茶之间是思念与牵挂,网市与林水泉之间亦是如此。

洪根生本来也是动了跟阿茶回大陆定居的念头的,他说“前半辈子陪网市,后半辈子我想陪你”,可能也是一时冲动的念头,在后来的剧情里,他再也没有这样提过。

现在,林水泉的出现似乎给了大家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但他们都选择按既定的生活轨迹继续生活。

三十五年前,他们没能选择自己的命运,三十五年后,他们有机会回到以前,但他们没有,他们选择了继续,不再辜负任何人,带着爱继续生活。

  个人认为,影片中最出彩的演员应该是陈宝国,从一个冷漠的像“鱼”一样的警总,到为了见老娘放弃自己的身份,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孝子,陈宝国的表演丝丝入扣,无懈可击。

看完整部电视剧,路长功开始变成一个冷漠的人大概就是因为石宝恒的死,因为内疚,他封闭了自己的内心,成为了一个为政府工作的机器,对是非没有了自己的判断,是老娘的录影带让他的心渐渐暖了过来。

其实路长功最幸运的一点是他有一个而且只有一个朋友,岳知春。

他们之间知根知底,掏心掏肺,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价值观截然相反(一个提前退休,一个争着向上爬),虽然他们因为杜守正的事情斗争,但他们都信赖对方,尤其是岳将军,他似乎一直深信路长功本是个好人。

朋友,就应该这样,不求两肋插刀,但求相互信赖。

顺便提一句。

陈宝国那段看到母亲录像时痛哭的表演和跟母亲通话的表演真的让我的眼泪刷的就下来了,这只是挺普通的镜头,但让陈宝国演的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不知道用这两个词语合不合适,但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原乡》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记得看过电影《逃离德黑兰》、《窃听风暴》之后,觉得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应该就是历史的魅力吧。

《原乡》同样如此。

我的公众号:normalgirl136,任性码字的地方,希望你能来哦!

 10 ) 如果有删减,想看完整版本!

最近又翻出来看了,虽然大家说煽情但真的被煽到了,因为剧里的确处处讲情,处处动人洪根生在湾湾娶了网市,茶嫂在大陆仍然默默守候林水泉和网市又是曾经的夫妻,林水泉心心念念着网市立苹和宝恒曾是相爱的一对,却因私藏大陆家乡画报而死亡,同时也没有供出画报是路长功的,宝恒死后,路长功娶了立苹余夫人在湾湾天天等田夫,他没有来,余夫人最后在湾湾嫁人了,田夫在大陆始终没有成家...........还有很多,以上的爱情纠葛,看的真是混乱,却不狗血,都是实打实因年代而发生的事情,纠葛的一切只让人心疼;山之上,国有殇;山之上,家更殇!

剧中还有很多地方很感人,特别是杜守正回大陆时候,每到一个地方都是感人的故事情节,不知道这几家人故事背后是中国多少家的浓缩,那个年代的被隔在海峡两岸却不能相见的亲人(>_<)这种悲剧希望以后不会再有了看完此剧,不能亲历那个年代却稍有了体会到那个年代的意味,这也要归功于演员,没有演技也无法撑起一部剧,两岸的演员阵容算很不错了!!

先说大陆方面,真是都太有演技的人了,什么茶嫂、余夫人、八百黑、杜守正、朱晋等等,随便一个都不错啊,这也只能说张国立叔叔人缘好好,当杜守正回到八百黑家乡看到的八百黑母亲,居然是王丽媛!

真真都是一堆演技派的。

湾湾的演员也不弱,网市表现的可圈可点,她国语发音不正可恰恰需要就是这个,演出了湾湾的味道感觉很萌,家庭小妇女的一切演的也很到位;其次是陈宝国剧中的妻子立苹,湾湾的张琼姿阿姨,哇!

好美的说,端庄的妻子棒棒哒!

这个角色到最后几集还有个小故事,其实这个故事也还可以深究深究再演点东西出来,至于有些年轻演员有点演技不足,我觉得也不算太差,而且合在整体剧里,也还好,正好符合剧中年轻人情节感不足的是最后几集,太赶了吧,特别是最后一集,我觉得有删减耶,如果真有删减,呼吁张国立叔叔,以后出个完整版吧!!

《原乡》短评

台湾眷村老兵回乡路(20140411)

6分钟前
  • minson
  • 还行

陈宝国那段看到母亲录像时痛哭的表演和跟母亲通话的表演真的让我的眼泪刷的就下来了

7分钟前
  • Reloplay
  • 还行

超级主旋律 “是时代的错”这个conclusion算conclusion吗 时代本身又没有agency

10分钟前
  • 方觉夏深
  • 还行

眷村是个很好的切入点,用得好能打一个很好的统战牌。但是在我们伟光正的春晚主持人的导演下,又成了如《东京审判》那种除了题材分一无是处的浅尝辄止之作。

11分钟前
  • 神枪沙子龙
  • 推荐

虽然有八点档那种狗血剧情,也充满了满满爹味,但是这个时期大陆台湾可以拍这样的片子真是不容易,都是老戏骨,尤其陈宝国那演技,绝了,茶嫂一出现我就想起我那可怜又坚强的太太,一个人守了一辈子。剧中bug也挺多,小雄就是个工具人,根生后来完全忘了他还有这个儿子,剧中的晓梅很讨喜,像安以轩。根生只想大陆的亲人,忘了他儿子还在被追杀😂这样的乡愁现在看好像不是个事,那代人也基本凋零了,共同的记忆一旦失去,认同感也就逐渐消失了

15分钟前
  • 猪没狼马疯
  • 力荐

可以

17分钟前
  • 懒惰的鱼
  • 还行

这种题材好催泪啊,情怀很感人。但是剧本节奏太拖沓,台词太水。

20分钟前
  • Sputnik
  • 还行

烂片,三观不正

21分钟前
  • 清欢
  • 很差

台湾老兵的题材真的很少很少,里面也真的很有台湾的感觉,很喜欢的一部剧,演员也都很喜欢

22分钟前
  • 鸭的看点
  • 推荐

除了国产剧,请告诉我哪儿的电视剧能拍出这种浩然正气?

26分钟前
  • 闲人
  • 力荐

真是一部感人有颇具现实意义的电视剧啊,最近几年基本没看过电视剧了,但是这一部真的是很值得看,也很庆幸自己遇到了

28分钟前
  • 卡卡呆瓜
  • 力荐

眷村是个很好的切入点,用得好能打一个很好的统战牌。

30分钟前
  • 精灵2号
  • 还行

无聊

31分钟前
  • 皮卡丘
  • 较差

最大的委屈就是问出“有什么错呢?”但就算是这样的问题都需要勇气。男人都很明确,他的来处,他的思念,他们很清楚能握住什么,失去什么;女人却只能包容此刻,理解模糊的过去和未来,被动着爱。

33分钟前
  • JessicaPeggy
  • 还行

没有深夜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35分钟前
  • 推三
  • 力荐

只有从大陆过台湾的国民党老兵才有乡愁。这种人死一个少一个。现在湾湾年轻人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37分钟前
  • 一块屁萨饼
  • 推荐

光看演员表就吓尿了

40分钟前
  • 沈精病
  • 力荐

虽然剧情婆妈了一点,台湾乡土气息也不浓,但还可以看看的,因为有浓浓的亲情味道

42分钟前
  • Allie
  • 推荐

傅友诚盯着叶子回想往事的的时候,深情的背诵日记,真的好感动,这部剧真的好多感动哭。

44分钟前
  • 紅中
  • 推荐

很多优秀老演员的表演,希望台湾能早日回归。不过,故事真是太浅了,像给初中生讲的。

46分钟前
  • 烟雨红尘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