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都看完了 相比来说 更喜欢第一季 因为我会更喜欢偏向于剧情化的题材对于刚开始看动漫的我 第一季第一集能立马让我入坑,整体来说,最吸引我的是剧情的连接和人物的刻画第一季打斗较少,第二三季增加了很多,但能让打斗不枯燥是要建立在剧情的基础上,剧情关联不强对于我这种选手,太容易睡着了,整体来说处理的还是很好的第二点也是我更喜欢的一点,就是关于人物的刻画。
出现过的人物性格和人设都很清晰与细节,能让人感受到用心,不会存在一带而过的模糊感。
宝宝的刻画,无比喜欢,超越其他所有理由,成为继续追下去的全部动力,这个人设太喜欢了,超神大爱宝儿姐,为宝儿姐五星完
朋友推荐的,看完第一季,又马不停蹄跑去看第二季。
第二季看完,不过瘾,一查,竟然还有漫画,去看漫画吧。
再一瞧,还没完结。
陷入了淡淡的忧伤之中,想起了当初追《盗墓笔记》的日子,追个什么东西的滋味真不好受,太TM折磨人了。
更关键的问题是,要是烂尾了或是太监了怎么整哦?
比如今年的权游,我竟然还看了,好后悔……我老老实实等小说多好。
纠结啊纠结!
转念又一想,都已经看了两季了,还纠结个屁!
这坑我跳了。
天师就是天师,绝顶就是绝顶!
相比漫画,我还是更喜欢动画。
为嘛?
动画里有方言啊,时不时出现的方言,真是太有感觉了,尤其是宝儿姐的四川话、红发小哥的陕西话,太有意思了。
进行文化输出,还是带有民族特色的东西有生命力啊。
——他们该是有多喜欢你,才会给你取名叫宝宝❤(受哥哥安利看的这部动漫,随笔感想) 第一季我是一口气看完的,两个字,舒服,无论是在配乐的制作上,还是说在剧情的内涵上,说实话,我真的非常高兴能看到这样的一部作品,有泪点也有笑点,有传统文化也有现代文化,这些年来中国动漫不再吃他国的老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一人之下》就是一部充满中国色彩的动漫,无论是在故事的内核文化上,还有配乐上, 先说配乐吧,说实话,刚看这部剧听到片头曲(异人)我都吓了一跳,这是什么鬼,又是民族乐又是现代,居然还有英语结合,这样混出来的歌不炸耳朵吗?所以连片尾曲(黄杨扁担)我都直接跳过了,听多了流行乐,说实话,民族风的歌曲总觉得土的掉渣,再加上现在某些作曲家对于中国风的胡乱解读与应用,胡乱的给它添加内容,导致我对于中国民乐的好感一直不佳。
可自从第二集开始,这种感觉发生了很彻底的变化,我开始跟着片头曲(异人)慢慢的哼了起来,开始慢慢的发现其实民乐它具有它自己最独特的美感,它的感情比其他形式的歌曲感情更加的浓厚,悠长,美好,直白,好像那样淡淡思念恬静的岁月就在眼前,没有难懂的词,不解的情愫,就像一阵山间的风轻轻的拂过,带来稻田的香味,树林清新的味道还有阿妹清脆的歌声,我终于理解了很多导演为什么总是在作品里极力添加一些民风的成分,我相信,他们都在想去尽量的找寻这种传统文化的美感,流行的元素一茬接一茬的过,而传统的东西,将会一直流传,但片头曲并不是简单的只有民乐,还有电子与摇滚的参与(不太懂,简单评述)其实仔细想来,从民乐—电子加上中国风的词—摇滚,这种顺序其实这也是这部剧甚至是动画或者其他的东西的发展历程,从民族自己的,再到民族与世界的文化接触,最后走出世界,内涵深远,不过要我来说,我还是喜欢最开始民风的部分。
接下来,再说说片尾曲——《黄杨扁担》,第一季一看完,我已经彻底被这首歌俘虏了,我从来没想过民风竟然能美成这个样子,好像山间的清风,树林悠远的鸟鸣,田间随风倾倒的稻苗,潺潺的河水,还有那背着小背篓,扎着辫子,揪着路边的树叶,带着情思的姑娘哼着歌儿走在山间的路上,你能感受到她的美,她的热切,可就是捉摸不到,她的喜悦,她的孤独却又是那样清晰,你的脑海里,只有孤单的一座山,还有哼着歌儿的姑娘渐行渐远的背影,随风飘起的裙角,我终于体会到了王小波写给他的爱人李银河的信里那种深切的情感——(我真的不知怎么才能和你亲近起来,你好像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我捉摸不透,追也追不上,就坐下哭了起来。
)我第一次看完一部动画片,有了想认识配音的冲动,还有编剧,他的审美着实是让人喜爱,他知道什么是美得东西,而这一点,我着实差的多,总之,这部剧在选曲上与配乐上,的确独树一帜,我看的是国语版,也挑选了一些日语版有音乐的部分看了,片头片尾曲是不一样的,日语版的片头曲和片尾曲是重新日语做的词曲,但是,插曲的曲子和词(黄杨扁担)却是没有变,但是,国语版的插曲带来的感受,我在日语版里不是太感受的来,所以,推荐还是国语版更加好看。
在剧情上,这部剧也是亮点颇多的,第一季从头埋到尾的伏笔,却没留太多疑点,除了主线依然是迷,其他部分该说清楚的说清楚,不拖沓,这点也很好,有深度,却不故作高深。
且从一开始轻松的画风,到后来情感的升华,一切都很自然,不突兀,内容多是诙谐有趣,绝不让人会因沉闷的剧情失去兴趣,主人公张楚岚与冯宝宝一开始就相遇,直截了当的揭出伏笔与高潮点,看的的确是让人爽快,随着张楚岚对异人世界了解的加深,到他与冯宝宝的矛盾,再到最后矛盾的解开,在冯宝宝,也就是阿无,她傻乎乎的受那个香港马仔的毒打,被解救后她第一次见到徐翔,也就是当年的狗娃子,一如当年的她满身血污倒在了已满头白发的狗娃子的怀里 “阿无阿无阿无,这么多年我终于找到你了” “气味没变嘛,狗娃子”他一遍遍的叫着“阿无” “对不起,他们说你认识的那个人,是我” 于是阿无放松了神经,受尽折磨也不敢睡去的她倒在他的怀里,不在拒人身外,那么娇弱,满脸血污,疲倦的睡去。
此时我已泪目 可以想象阿无这一生对于狗娃子的重要。
她是他年少的风光,她是他最初的热望,她是他一生的美好,是一个男人这一生遥不可及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可此时他面容憔悴,白发苍老她容颜依旧,柔弱可怜 又是多年后,当年在阿无面前少不经事的狗娃子已经老得不行,而趴在床边的阿无依旧美好,弥留之际他躺在病床上 “阿无,我不想死,我想看着你,我还想照顾你”阿无抚着他的脸,唱起狗娃子母亲教的歌谣,他和她这一生的一幕幕浮现眼前,再次泪目。
君生卿长我,君死卿依然。
感谢你陪伴了我的一生,一个男人的情深,就此落幕。
第一季几乎就在这样的一种气氛中完结,有遗憾,有圆满,有了然,当然,也充满期望,我们,罗天大醮见。
“黄杨扁担软溜溜啊~ 姐哥呀哈里耶~ 挑一挑白米下柳州啊~ 姐呀姐呀,下柳州啊~ 哥呀哈里耶,姐呀姐呀~ 下柳州啊哥呀哈里耶~ 人说柳州的姑娘好啊~ 姐哥呀哈里耶,柳州姑娘会梳头啊~ 姐呀姐呀,会梳头啊~ 哥呀哈里耶,姐呀姐呀~ 会梳头啊~ 哥呀哈里耶~”
首先,这部动漫连续剧是由中日合拍的,画面也是有够血腥的其中骚话连篇,没被禁我是挺意外的
片中女主屡次朝笑男主是一位“处男”处男有什么值得被朝笑的地方吗?
我是很搞不懂,当纯觉得恶心,毁三观。
排去以上这些,这部动漫的设定也有问题,男主是位异人,而动漫中说异人在普通人面前不能使用异能,无论怎样那被欺负也不能还手呗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宝儿姐人美路子野!
宝儿是一个身世非常神秘,而且遭遇比较坎坷的女孩子。
她出场的时候还是蛮诡异的,当她说着一口非常地道的四川话时,瞬间变得呆萌。
最喜欢的一段是在学校里扁张楚岚,让张楚岚做她的奴隶,还给了他一部很老旧的手机,真是太爆笑了!
武功超级高,又美又飒的宝儿姐,能动手解决的坚决不啰嗦,直接把对手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看这部动漫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很爽。
女主强大又很可爱,很单纯,冯宝宝就像水,不过她不是温柔的溪水,而是那冰川上的瀑布,有棱有角,喷薄汹涌,异常澄澈。
超级喜欢冯宝宝这个角色!
看不下去,画面太粗糙,处理也不干净,片头曲也是……山歌很好听,但融合英文rap电音乱七八糟就像大杂烩一通乱煮。
看了一集,男主咋咋呼呼直接劝退我,是留了十足的悬念,但丝毫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女主开头挖东西,埋男主跟玩儿似的,铲两铲子就去打僵尸了,我理解不能真的杀了男主的点,但转折过于生硬。
还有冒充男主亲属的那段,没有必要,直接等月黑风高直接铲土就行了,又是为了男主强行搭建的桥段。
配音也是,女的男的都是一如既往地没味道,听腻了不会再看,所以直接选择看过
这是和小白熊一起看的第九部影片。
看前几集的时候你还跟我讨论过,你说有的动画只是借用了含有中国元素的故事,套在了好莱坞或者日本动画的模式上。
比如哪(la)吒(zua)之魔童降世(对了,这个发音也是搞笑得很,回头我说给你听)。
就像按照老派的商业片的制作法,计算好每隔多少分钟有出现一些喜剧、煽情或者官能刺激的东西。
太过注重商业元素的堆砌,就会忽略了人物的塑造,比如太乙真人这种主要角色,在片中的作用好像仅仅为了制造搞笑的戏份,全程萌蠢但看不到有任何真材实料的人反而被元始天尊委以重任,显得有些突兀和功能化。
还有哪吒反抗的天命,显得虚无空洞,不知道他是要反抗谁,仅仅是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个人主义感动吗?
所以看到最后,往往会觉得只是借用了中国神话的人物,讲了一个好莱坞式的励志故事79年版的动画片《哪吒闹海》之所以经典,是它能传达出有力的内核文化,又能表达出丰富的人性。
它的改编让哪吒反抗父权的形象更加鲜明,或者说它更充满了当代的政治性,整个精神内核非常大胆和反建制,你能感受到这才是有着灵魂的有着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片看《一人之下》前面几集的时候,因为有你的以上这些观点的铺垫,我也就没有抱太大希望去期待它,可最后两集看到冯宝宝回忆杀的时候,却措手不及的被感动了(接下来转换成四川话)勒是我第一次想用四川话来写一篇短评。
可能是天天儿都在用到的方言,我从来没有觉得它好听也没有觉得它不好听,完全斗没有去想过勒个问题。
有天,你勒个外省人告诉我,你黑喜欢四川话,我还有点好奇,为啥子你会喜欢听四川话呢。
当时你还给我分享了《黄杨扁担》这个歌曲的片段,看起来很朴实的民风,山里头的清风和鸟叫,田里头随风摇摆的稻苗,于是我就决定我们两个每天晚上一起看一集 直到昨天看完第一季的时候,我终于晓得是为啥子了。
四川话没得啥子音调变化得,声调黑平,甚至冷漠,黑适合面无表情的冯宝宝,从有气无力的话语中也听不出她的喜怒哀乐,但还是隐隐约约的感受得到一点啥子。
也正是四川话的勒个特点,让白发苍老的徐翔用平淡朴实的方言讲述一段几十年的回忆的时候,充满了沧桑和悔恨,一点都不煽情,却让人禁不住落下泪来。
阿无抚着他的额头,唱起狗娃子母亲教的那首《黄杨扁担》,他和她这一生的一幕幕画面浮现眼前,情深至此,我又哭了。
啥子是喜欢,啥子是情义,是做出来的,时间长了,做到做到,就慢慢晓得了该是有多宠爱哦,才会给你取宝宝勒个名字
(个人言论,情绪过激,如有冒犯,算我抱歉)难以想象我已经为《一人之下》这个难看的动画贡献了这么多的时间:每周定点等更新,把制作组相关的微博账号都关注了一遍只为了等资讯,去刷B站的评论,为几乎每一个同人剪辑作品贡献点击率……但这一切该到头了。
看完了昨天晚至十点五十才更新的第八集,我先是怀疑人生,再是头疼到没怎么睡好觉,最后终于大彻大悟……只可惜还没到立地成佛的地步,挣扎着作为一个原漫画真爱粉,要烧尽最后一点热情,为这部我曾经满怀期待,最终无奈认栽的国产动画片,写下一点东西。
老实说,我还真的没有看哪部动画片看的这么难受,真没有,《大鱼海棠》也没这功力,但《一人之下》,大概让很多原著的真爱粉都看的比较痛苦。
除了一二集还算惊喜的开局,之后几乎每个星期都是一哭二拖三加油的路数。
制作组哭日方敷衍,哭自己人工作量大,哭水军太多广大网友不理解。
好嘛,导演辛苦,监制辛苦,大家都是理解的,所以每个星期更新越来越晚,我们也是可以等的,只要你出片就好了。
但是我们等到了什么?
唯有一声叹息。
皱着眉头不快进地完整看完,费心费力找每一个出彩的地方,重点表扬;实在忍不住想骂一句,还等憋回去,不,不能这样,想想制作组的辛苦吧,各行各业都不容易不是?
于是只能委婉措辞,纡回指点,当然最后还得故作乐观地保持期待,嗯,希望你们下周加油!
看看B站的评论区,所谓的理智粉真爱粉哪一个不是这个套路,这一丁点没有喜欢的作品和人物动起来的喜悦和激动,反而像冬夜里抱团取暖互相安慰鼓励的小动物,分享着星火仅存的爱和热情:“我们真的非常喜欢这个作品!
我们真的希望它做好看!
”是的,我们是观众,我们期待的是好看的作品,我们不需要其他的任何东西!
别再讲什么传统文化深刻内涵高超伏笔丰富情节形象真实社会……这都没用!
再精妙绝伦的故事由不善言辞的人口中说出也让听众味同嚼蜡,再简单俗套的故事在充分的艺术加工之后也能让你听出新意。
动画,是动画啊!
我在乎的是我的第一感官啊!
我看到了什么,我听到了什么,这些画面,这些声音,能不能让我爽啊!
很遗憾,看《一人之下》这部动画的大部分时间,我感觉平淡无奇,内心毫无波动。
我是看过漫画的人,我不指望,甚至根本不期望动画重新将漫画的内容一字一句一图一镜地重复一遍;如果这就是所谓的还原,我要你绘梦动画化干什么,直接让燃也做动态漫画嘛!
我想要的,是你的重新编排,你的匠心独具,你将《一人之下》这个连载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话,动画第一季甚至第二季的主要情节都很明确的漫画,用不同的角度,以总领全局的方式,再现一遍。
我想看到漂亮的铺垫,巧妙的照应,欲说还休的情绪,似断不断的人情,和深蕴其中的精神……我还记得我在上一篇评论里面重点提到的,动画第一集那个精细漂亮的乌鸦的镜头,类似的场面在之后的剧情里再没出现,不要说精细漂亮的细节了,连人物的刻画都是帧帧不同。
也没什么坚持了,也不说什么理解了,反正我就是个动画的观众,那我能说的,归根到底,只有一句,《一人之下》的漫画原著引人入胜,但它的同名动画,真不好看。
动画漫画不是一家,它们其实类似网络剧和小说的关系,看不下去动画的诸位,也别伤心了,我们退散吧!
第一集第一句话就是骂娘。
而主角出来后更是脏字不断。
剧情看似模仿日系动漫,实则缺乏日系动漫普遍提现的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不是讲几句方言,弄一些国内山水风景,而是几千年以来的主流文化。
可惜没看到这剧具有这些文化上的传达。
和其他大部分国内动漫一样,低俗,模仿,传达无底线的社会恶俗文化。
一言不合即开打,日漫的确也有,古龙的小说也有,作为后起之秀国漫是否一定要跟随这些,其实是可以考量的。
社会上的确有不合理,国漫没体现出如何面对不合理,而简单粗暴化。
当然,不过是漫画呀,何必斤斤计较呢。
我想说这种话的一定大有人在。
可以啊。
如果漫画制作者觉得自己就是根植于低俗,媚俗,也无所谓,那就继续吧。
我期待真正与众不同的国漫制作者出现!
动漫不代表低档,恰恰相反才看到日漫不断发展,改变,内涵,深度,不断加深对人性的追求和讴歌美好的人性。
这才是文化作品应该有的。
你们都说我瓜,其实我机智的一批。
冯宝宝真的是又机智又可爱,看着呆呆傻傻的却能深彻洞悉人内心的想法。
一个不知道活了多久的女孩,从有记忆开始就是被一家人捡到,在那个平凡朴素的地方,学着耕作,慢慢懂了一点爱。
“黄杨扁担软溜溜,挑担白米下柳州”极具特色的歌曲。
但没有什么是一帆风顺的,在大家最快乐的时候,一切戛然而止,山匪的到来,让这个小村庄变得不平静,养父死了,养母的恨,让她动了杀意,可当她解决了山匪,大家却没有把她当英雄,而是畏惧她。
养母把宝宝送到深山,承诺过段时间就来接她,可在两人对话之中,因为宝宝点出了是养母让她杀人的事实,养母也害怕了,带着儿子走了。
傻傻的宝宝就在山里等了好久好久。
16年给出了国漫一个发展可能比如下流+恶搞
语言不是中文么,怎么顾问还是徐静蕾,国产类关于盗墓题材蛮多的,配音水平高低不平分分钟出戏
到底有什么好看的。这么傻叉的东西……
说实话是有点失望。部分台词的中文语法捉急,最出戏的就是明明设定主有本国的传统文化元素,编剧给的一些展开安排和台词却总用日式表达,如果能去掉那些彻底本土有多好。
原作开头一段确实不太精彩,不过动漫表达的更烂,尬cv,尬画质。动漫强忍着看了3集,我又回去看漫画了。
看着烦
无论是狗娃子还是徐翔老爷爷,从遇见宝儿开始就一心对她好,宝虽然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表达自我,但其实老爷爷离开时她是懂那份感情的,所以她唱了那首歌。
国产动漫里还不错,宝儿姐很讨喜,一口气看完第一季。
好看!
怎么说呢,对这个国漫的心情还挺复杂的。它对「异人」的建构蛮有意思的,将玄幻、仙侠、道的概念,与现代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宝儿姐的设定也有意思,没有记忆,身世成迷,缺乏感情波澜,非常呆萌,几十年样貌如一,能力超强,很难让人不喜欢。可里面又充斥着太多关于「处男」等的黄段子玩笑,里面女性角色的画风带有男性凝视,不仅仅是「大胸」的形象,更是看待「胸」更多是俯视或仰视,而不是平等的视角。还有故事节奏很慢,等徐三和夏禾等出场,才初见眉目。但世界观确实难吸引人的,我点开了第二季,这也证明了它对我有吸引力。
片头曲扣大分,烦死了。
超级喜欢的一部动漫,故事很吸引,人物性格鲜明,很期待。
前面说盗墓题材的也太搞笑了 异人是盗墓题材?!excuse me?!(白眼)
3q台词太啰嗦了,剧情也普通
7/10。打斗的画风略显粗糙,人物动作僵硬、画面崩坏时有发生,生硬的配音让角色性格荡然无存,只有看日配版才代入故事氛围。叙事重点不是战力的提升,而是对谜团的探寻(张楚岚当年爷爷死去的真相,找回冯宝宝缺失的记忆),看似无厘头却峰回路转的主线铺陈比较吸引人,第一集冯宝宝哼着一首民谣,在郊野挖着坟墓,面对丧尸群,手拿菜刀冲过去,呆萌又透着杀气的亮相让观众充满好奇,半夜挖墓的举动不仅引出了异人的世界,也破坏了张楚岚的大学生活,当张楚岚成为各大门派争抢的对象,他向世人展示了隐藏十几年的特殊能力炁,这间接表现出此人超常的心机和耐力。最后两集揭开了冯宝宝被村里徐翔一家收留的历史,天真的冯宝宝在杀死贼人、吓得徐翔一家搬走后,在山里等待了几十年和熊猫抢竹笋吃。两个主角之间映衬和相互保护的模式,至少角色魅力是有的。
宝儿姐美强惨… 张楚岚确实大男主人设但很有魅力,狗娃子最后讲故事那一段看哭了
第一集感觉还可以,打算追一下。如今看完第三集,基本就是个不入流的小黄片儿。道不同,还是算了吧。勉强给个3星鼓励下好了。
感觉情节走向很迷,主角还一惊一乍的
漫画的故事进展,人物对话都很合理。怎么一到动画就一股浓浓的智障气息?
一人之下动画版还是比较喜欢第一季,画风 一些小黄色 动作 台词都很好笑,而且第一季的压力也小,制作组可以以一种相思轻松的方式来做动画。张楚岚这一角色更是好玩,兼具实力 傻缺 不要碧莲 耿直正义等特点。但最有特点的还是宝儿姐,像空气 像水一样无形无色无味,所以她可以做出任何改变,学习任何东西,但又随时都能保持质朴,动画版和漫画版在这一设定上都是比较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