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为喜剧,但是没有任何一段剧情只为搞笑服务,这个颇为难得。
每一段故事都在踏踏实实地描述八轩和同学朋友的生活点滴,把农业生产这个背景下八轩作为一个青少年的迷茫焦躁刻画得立体生动,并且非常可信。
这种可信使得整个故事异常的朴实,但同时又因为一般观众对农业(或者说日本农业)的无知而带来了神秘感新鲜感,从而合成出一种既接地气又充满活力的特殊气质。
尤其是面对畜牧业屠宰牲畜这种社会经济与人道的两难问题,故事情节的展开也是别具一格。
这段剧情既没有走向“圣母”的对动物同理心泛滥的一端,也没有走向看似冷血的将牲畜仅仅视为商品的一端,而是真正站在了一个富有同理心同时又富有理性的年轻人的视角上去推进故事的发展。
如果将“屠宰并食用自己倾注感情的动物”视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某种重大考验的话,荒川弘为年轻人给出了一种鼓舞人心的思路——个体的思考可能有悖于社会的运行规则,其行为大概率也是薄弱的、无法扭转社会现状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的思索和努力是无意义的。
面临这些考验的时候,无论是彻底突破心理上的障碍并接受社会现状,或者直面内心诉求、坚持不屈服于既定规则,亦或是探寻折衷的解决途径,甚至是波折地在逃避和突破之间折返,只要不是盲目地随波逐流,这些都是成长的有效途径。
不管是怀抱梦想、努力掌握农业技能的农家子弟,还是没有梦想、即使努力摸索前行依然迷茫的八轩,还是爱马但毕业时随便有个公司给份工作就行的马术部前辈,或是热爱农业但是不愿意继承家业的御影秋,都在以自己的思考去面对各自成长路上的重大考验。
每个人即便处理态度、手法以及结果各有差异,但是终将获得独有的成长体验。
牛姨的这部作品,可谓纠正了人们对农民的偏见。
豆瓣红人姜有鱼曾在广播中说:“拍不好艺术照的人,就滚回去种田吧!
”无论在三次元“现实”,还是二次元影视,或者2.5次元的网络,向来少不了有人对农民持这样的先天印象:落后、肮脏、粗鲁、浅薄、愚昧、知识匮乏、没有艺术细胞、没有信仰和理想、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野蛮……于是在网络吵架、影视小说中,要鄙视一个人没水平时,“农民”就成了最频繁出现的辱骂字眼之一,其频率堪比“婊子”。
当然这些人往往还不承认他们对农民是打从内心鄙视的,但是,最严重的歧视往往是“不自觉”的。
事实上,一个知识不够丰富的人无法成为农民。
插秧的必须比坐在电脑前的你更熟悉天气的规律、土壤的地质、阳光的照射、肥料的种类、利用各种渠道对水资源及时补给、以及还要时时对野生动物的多加预防……缺少了以上任何一种知识,等待你的就只会有颗粒无收的结局。
畜牧的必须懂得很多医学知识、必须明白蓄养动物的各种复杂原理、必须了解动物的身体结构、必须有堪比医生忍耐血腥的心理素质、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起早贪黑……他们是保证作为食客的你生命安全的第一道关卡,否则一不留神你就得喝着一堆瘟疫全家躺进医院里呻吟去。
可见农民并非“没有知识”,只是没有你这样用来矫情的知识。
他们的知识范围和你并不在同一个次元里,却不见得比坐在电脑前嚼着各种农业产品的你更“浅薄”。
牛姨并没有把《银之匙》写成先进的城里人改造落后乡村的故事,也没有写成主角在神圣之地得到升华之类。
八轩和乡村人一直是平等、但不同次元的存在,他们的区别是足球与围棋,而不是先进与落后。
所以我们能在剧中看到八轩的成长,也能看到城里人和乡里人不同价值观的碰撞。
牛姨的视野很广阔,对各种看似立场不同的人都予以平静的描述,而这绝不是建立在所谓的“中立”之上,只是没有强迫站队,并强调正确的答案并不只有一种。
御影秋善待自家养的牛,但她也会尊重现实主义的多摩子(她会毫不犹豫地处理掉所有出小毛病的牛,以减少开支和传染病),通常影视作品或者嘲笑前者天真、或者讽刺后者冷酷,但牛姨只是呈现了两种处理自己财产的方式,对待经济动物态度的不同,从来没有成为小秋和多摩子的友情障碍。
对经济动物投入感情是不理智的行为,八轩给必定待宰的小猪取名字为自己日后的痛苦埋下伏笔,但负责做培根的学长却没有强行“纠正”八轩的“错误”观念,相反他告诉八轩这是人之常情,你可以为此烦恼。
从心理上一步步开导他,而不是一下子强迫八轩接受完全相反的立场。
这一特点贯穿了《银之匙》前两季的创作风格。
八轩和校长说到自己来农业学校并不是因为热爱这个科目,而是想离开一直给自己施加压力的父母,所以选择了这个他原本不感兴趣、但远离父母的学校,然而校长并没有责怪八轩逃避现实之类,而是说了一段话让我很有感触的话:你对“逃跑”是持否定看法的吧?
不过人为了好好活着,逃跑也是一种可以的选择。
好吧,你对自己“逃跑”有罪恶感,那么在之后遇到的那些帮助你的人呢?
你对遇到他们感到后悔了吗?
《银之匙》很多时候谈的是责任,而不是强行说教和嘴炮。
而其中强调得更多的是现实(财力)与责任,领养小狗没关系,老师没有阻止,同学也都支持,但高昂的养狗费用、以及定期的疫检(你不能让小狗的传染病传给其他动物和人类),你得自觉承担下来。
你不能像很多影视主角那样,用“道德”就掩盖掉这些现实问题,仿佛没有给别人添麻烦过。
而八轩对这些责任问题都没有回避掉。
责任感与梦想常有冲突,但坚持梦想还是对现实妥协都是正常的选择。
一郎喜欢棒球,梦想是能够进军甲子园,但家里破产,他必须面对这个严酷的现实。
小秋则为了马术梦想,放弃了继承家业,但她会对自己的爱好负责。
两人的选择看似相反,却都是遵从自己的个人意愿,并且都承担了相应的责任。
逃避不代表懦弱,逞强也不等于坚强。
答案不是唯一的,大概只有选择最适当自己的那个,才是最无悔的吧。
很佩服日本编导们一贯正视社会矛盾的责任感。
从《入殓师》、《编舟记》到《银之匙》,这些主人公所从事的职业,是做着最令人尊敬的工作,却受到最多的鄙视(或者漠视),但日本的编导和作者们,一次次地利用影视和小说努力消除社会对这些职业的偏见。
而这些作品难得的地方,就在于努力去展现这些职业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地批判观众有眼无珠,这种试图沟通、而并非以道德绑架强迫站队的表述,才是最好的辩护方式。
真是一部难得的贴近现实的动画。
不起眼的名字,偏僻的话题,没有一下子抓住眼球,更没有让人觉得会是一部有吸引力的片子。
但就是带着这样的淡淡的,试着看的心情,一下子看到了抓住内心的东西,对,生命和理想,这部并不华丽也不奇幻的动画,讨论了这样一个较为奢侈的主题。
我们已经习惯了吃肉,却很少去思考结束动物的生命满足人类的胃口是否合理这样的问题。
而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把宠物和食用动物分开,不吃宠物,而食用饲养的动物了呢?
区别在哪里?
或许机械化的生产割裂了人与动物的联系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但小农场里或个人饲养的用来食用的动物呢?
跟男主一样,我一直都没有答案。
而这个动画,其实刚好对于杀戮有天然恐惧的我,有那么一点治疗作用。
小时候看到杀鸡杀猪杀羊,大人们忙得手忙脚乱,吃得不亦乐乎,而我,只有躲在一边瑟瑟发抖不知所措的份。
对于肉,几乎也没觉得有多美味过,已经快要到可以轻松地成为一个素食者的程度了。
现在想想,或许与小时候的这种经历和困惑有关。
大概在大人眼里,动物只是一堆用来食用的肉,他们饲养它们,只是用来食用,不能说完全没有感情,但那种感情,是用来食用、取得回报的,跟生命本身并没有太大关系。
或许,他们也从没这样考虑过,这已成为一种理所应当和习以为常。
其实这个也折射出人们对于生命的态度。
到底什么样的生命应该得到尊重,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就会是合理的吗?
同样是生命,他们却只有被宰杀被食用的命运,而人,真的可以主宰其他动物的命运吗?
哪怕是自己在饲养它们吗?
想起办公室里的小鱼。
看到它在鱼缸里悄悄地死去,有那么一点伤感,想写一篇悼文来祭奠下,写几句诸如“逝者已矣,生者前行”之类的话,用来怀念喂它鱼食,为它换水的日子,也用来感慨一下生命的虚无。
但终究什么也没写。
我不过是兔死狐悲罢了。
想来那么多物种那么多生命,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每分每秒都在进行着生命的交替。
出生和死亡这一动作,像是一双前行的脚,维持着世界的生生不息。
可是,随着这个生命的消亡,有关这个生命的一切就这样消失了,了无痕迹,也没有谁会记得她\他\它来过,活过,经历过,被记住的只是太少数。
也想到了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的话。
只是,对于生命,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就像动画里的猪肉饭,它是一只猪,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但同时,它也是被饲养的、用来食用的猪,它的命运是既定的,是利益关系里的一环,是众多食用动物中的一员,是男主所无法拯救的生命。
也想起了春去春又来的电影,或许人类的天性里就有残酷与虐杀的部分,或许对生命的悲悯与尊重,是慢慢培养起来的。
也或许,这两个部分是相反的。
于是我们通过动物的生命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也会对饲养的动物建立起情感的联络。
可是有的时候,你不禁会去疑问,为何那个生命还是被屠杀了?
真的有命运这个东西吗?
会有轮回吗?
生命是一条长河,却不以个体计数。
名字是个很奇怪也很有意思的存在。
通常,人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要为之取一个名字,用以标识,也用以建立联系。
仿佛名字是一个桥梁,越是简短亲昵的名字,越是表达了关系的亲密,所以动画里的男主给食用猪起名字这件事,会让大家觉得他是个矫情别扭的小鬼。
但最终,猪肉饭还是成为了食用的肉,伤感的同时,也会去想,被人在意过的生命,总比被冷冰冰程式化的加工成肉要好吧?
即便只是用来为人服务,生命仍需起码的尊重,比如,不被虐待和减少杀戮带来的痛苦,等等。
生命之外,还有理想。
可近可远,可飘渺可具体,可模糊和真实,理想,大概怎么说,是什么都不为过吧。
大概只要为了什么而努力着,就不能说不是理想。
不同的家庭和环境,不同的背负和伤害,人生这条路,总是有很多的望而不能与求之不得。
像歌词里唱到的,小时候所期盼的世界,和长大后的世界可能不同,但也没关系了,向前走吧。
回看年轻时的理想,那些实现的未实现的,以及现在仍在努力的,能一直保持着对生命的期许和人生的憧憬总是好的,也和年轻时的朋友聊一聊这些理想的续篇,讨论下梦的续集。
课本里总有太多生命体验里没有的东西,所以前行吧,在生命的道路上去经历去寻找,会有大量的成长和风景。
我曾经骑着你陷入泥里,也有时跌到沟中。
我记得从前在太行山上,我和你在崎岖的山石中前行,天色苍茫,路途遥远,头顶的碎石欲倒不倒,脚下的悬崖万丈深渊,直到下山,我还是吓得魂飞魄散。
又记得我和你在长江边,那时你不肯上船,我推你向前,你不肯走,蹬着蹄子原地徘徊。
我叫人在后面推你,自己拉你往前走,结果旧缰绳一扯就断,我这个穷书生一下子跌倒,踏碎了舢板,船舷也被我撞破,我的鞋子湿透,衣服撕烂,旁人都在笑我,现在想来,真是寒酸。
我私心想,要是我将来做了官,有了功名,就要好好报答你,就算我买得起良马,也不会把你卖掉。
我要带着你在朱漆大门里走进走出,带着你在我的宅院里欢欣跳跃,我还要买一副新的猪皮给你,换掉你的烂绳索,再买一个新鞍,一个好笼头。
我想和你共享荣华富贵,谁知道你中途却一病不起。
长路漫漫,多亏有你陪我一路前行,但这却让你劳累至此。
我眼看着你胸口岔气,眼中泪流,再好的草也吃不下,再多的豆子也尝不了。
小童凌晨来报,说你昨夜死了,你这一去,让我悲伤不已。
数年来我俩走南闯北,你和我一起担惊受怕,你累的不行却还是带我冒着雨雪前行。
今天,你和木镫,缰绳永别了,我看到你的破笼头丢在墙边,淋了风雨,破鞍仍在槽下,难辨形容。
你生不逢时,来我家中,在家时我没有好好待你,在外面,你却为我日夜兼程。
如果你能生在王武子家中,他一定喜欢听你的鸣叫,如果你生在汉灵帝的时代,一定能够成为他心爱的坐骑。
你将来托生的地方,我想应该有以下几种:我希望不要生在做官人家里,这样的话,你要经常驮很重的行李到遥远的长安。
你也不要生在将军家中,如果他们乘着你打球,你就会累得筋疲力尽,你不要生在行脚人家中,会终日受皮鞭毒打,也不要生在和尚庙里,他们会说你是前世犯了大罪才转世为畜生。
我希望你就生在平常田舍汉家中,他们不富有,会当你是宝贝,当你是他们的子女一样看待。
=================祭驴文(英藏敦煌文献S.1477) 山馆里为觅或醉归而冲夜,亦遣人□□□□□□□□,(也)曾徒步以空駈,也曾深埿里陷倒,也曾跳沟时扑落。
吾忆昔得太行山,一场差样:天色漭漭荡荡,路遥跷跷峃峃;碎石里欲倒不倒,悬崖处踉踉跄跄;投至下得山来,直得魂飞胆丧。
又忆得向阳子江边,不肯 上舩:千堆万托,向后向前;两耳卓朔,四蹄拳挛。
教人随后行棓(掊),吾乃向前自撁。
烂缰绳一拽拽断,穷醋大一闪闪翻。
踏碎艎板,筑损舩舷;蘸湿鞋底,砦破衫肩。
更被傍人大笑,弄却多小酸寒。
吾乃私心有约,报汝勤恪:待吾立功立事,有官有爵,虽然好马到来,也不撁汝买(卖)却。
遣汝向朱门里出入,瓦宅里跳跃。
更拟别买□皮,换却朽烂绳索,觅新鞍子以俻,求好龓头与着。
准拟同受荣华,岂料中途疾作。
呜呼,道路茫茫,赖汝相将;疲羸若此,行李交妨。
肋底气脋脋,眼中泪汪汪;草虽嫩而不食,豆虽多而不甞(尝)。
小童子凌晨报来,道汝昨夜身亡。
汝虽殒薨,吾亦悲伤:数年南北,同受恓惶;觔疲力尽,冒雪冲霜。
今则长辞木橙,永别麻缰。
破龓头抛在墙边,任从风雨;鞔鞍子弃于槽下,更不形相。
念汝畜类之中,实堪惊诃。
生不逢时,来于我舍;在家时则小刨小刷,趂程时则连明至夜。
胡不生于王武子之时,必爱能鸣;胡不生方(于)汉灵帝之时,定将充驾;胡不如卫懿公之鹤,猷(犹)得乘轩;胡不如曹不兴之蝇,尚蒙图写。
若比(彼)为龙被酰,为龟被刳,为虵受戮,为马遭屠;尚得卒于槽下,念汝必保微躯。
《书》云:幤盖弗弃,为埋马也;幤帷弗弃,为埋狗也。
《书》既不载埋驴途,乃付于屠者。
汝若来生作人,还来近我。
若更为驴,莫驮醋大:出门则路即千里万里,程粮贱无十个五个;向屋檐下奇(寄)宿,破箩里盛锉;猛雪里虽(须)行,深埿里虽(须)过;爱把借人,更将撁磨;只解向汝背上吟诗,都不管汝膓中饥饿。
教汝托生之处,凡有数般:莫生官人家,轭驮入长安;莫生军将家,打球力虽(须)摊(瘫);莫生陆脚家,终日受皮鞭;莫生和尚家,道汝罪弥天。
愿汝生于田舍家,且得共男女一般看。
这题目是不是起的有点大,我感觉是,但是这部动漫确实让我看到的是这2个点。
男主原本是名列前茅的普高学生却来了一个地方农业高中念书,这类题材感觉在动漫里还是比较少的,一般动漫不是喜欢讲一个小地方的学生进城奋斗的热血故事?
一个普高学生在农业高中当然遇到很多新鲜事和难事。
小伙子从干农活就新鲜,什么杀生,挤牛奶,捡鸡蛋,做各种好吃的牛肉饭和猪肉饭等。
我就一个感觉,在这里呆久了,什么洁癖,矫情都能治好。
但同时呢,这里因为做的各种事情实在太过接地气,所以人也很容易发现自己和自然的羁绊吧,人不止是食物,基本的生存全都仰仗脚下这片土地与大自然。
Ps:我是第一次看以农业教育为主题的动漫,跟着男主也学到很多农业知识,中间涉及到的关于普高和职业高中对比,日本农业发展的部分也很有意思。
整体看下来,比较有喜欢的一些台词和想法:第一集:八轩一边说着鸡蛋是从肛门出来的,一边大口大口吃着鸡蛋酱油拌饭,说是人间美味真的笑死了。
第二集:与自己不同的种族,价值观,生长环境,正因为和这样的未知事物相遇,我们才会有所得。
是这些家畜让我们看到了自己所见不到的此番景色,所以我们人类才会感谢它们,日夜照顾它们。
第三集:怀揣梦想的同时,也意味着要有决心和现实对抗。
第四集:不管吃不吃亏,大家总乐意聚在心肠好的人周围。
会感到迷茫,那是因为你还在寻找出口,不经过亲自体验,寻找到出口的话,就无法让自己变得真正有血有肉。
一心想着必须要成为什么,但完全忘了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第八集:八轩的哥哥,考入了东京大学,后来退学,学了做拉面,他给他爸的回复是,帮你挣面子的事我已经做到了,接下来要做我自己喜欢的事了。
笨蛋会为了那些没用的东西花钱,聪明人会为了自己的成长而花钱,一个人的价值就提现在花钱的方式上。
不要因为区区的一次失败,就自暴自弃哦。
正是因为有价值观不同的异类混入,群体才能进化。
第十一集:骑适合自己的马是很轻松,但配合马的个性去骑乘也很有趣。
(和工作一样)没找到目标,有种明明溺水了却死不了,还在随波逐流的感觉。
不要因为逃避而自卑,把它转化为正能量,你的逃避才会有意义。
八轩看完朋友的棒球比赛,情绪高涨,和其他朋友们一起跑回宿舍,对于八轩来说,跑步既因为受到了朋友逐梦的感染,也因为想利用去消磨自己的迷茫感。
总之,有笑点,有温馨,有迷茫,有思考。
受到最大的启发是,好好地享用食物,是对生命的尊重。
日本版平行世界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容忍度高/下飯劇/適合多元普通孩子們共同成長的陪伴教育劇/結合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看效果更好發現我還真是生性“殘忍”,別說自己養的豬,極端情況下,估計就是死人肉我也會照吃不誤吧。
讓我回想起,佛教課老師講的殺牛的故事,初中生物課解剖青蛙的經歷,還有大學時邊看電影《活著》邊吃零食,被老師開玩笑說:這你都吃得下去?
我卻笑道:更要吃了。
並非像男主的同學,因早已習慣而沒思考過,恰恰相反,我10歲左右就思考過後,決定矛盾地一如既往地活著。
因為這種問題在道德上無法得出答案,在客觀環境上卻早已給出答案。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 說到底,會糾結這種問題,還不是因為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對和自己更相似的哺乳動物等會更容易共情,而對不那麼相似的其它生物就經常視而不見了。
豬肉製品零食(肉脯/肉鬆等)包裝上,常能見到可愛的二次元小萌豬。
如果自動帶入人類,就是另一個故事了:其他高等智能(外星人/AI等),消費著印有可愛二次元小萌人包裝的人肉叉燒包等,人類企圖反抗harvest但終因各種原因大多接受現實,恰如改編《黑客帝國》為無希望結局。
連《我是傳奇》的次結局都難以接受的人們,怎麼可能接受這種設定。
5. S一臉bs說,巨大農機而已,這算啥,還沒盾構機大。
以前進口一台盾構機都是上億美刀的,打破歐洲日本技術壟斷後,國產只要幾千萬軟妹幣了,直徑可達5層樓那麼高,挖個十來公里就報廢了,且國產那個公司還是他們的客戶。
我:…只要(加粗)幾千萬?
挖10km就報廢?
……只要(加粗)……你們這些工程人還真是出口驚人啊((유∀유|||))
どんなことでもね、夢を持つということは同時に、現実との戦いを覚悟することだと思う。
バカはロクでもない物に金を使う、賢いヤツは自分の成長のために使う、男の価値は金の使い方で分かるもんさ。
でもここで何もしないと、何か後悔しそうだし、もしかしたら何か見えてくるんじゃないかなって。
分かったふりしてスルーすることだって出来るはずなんだよそれなのに、あいつは真面目に受け止めて、周りにも真面目に返してる真面目にやってると、いつの間にか人が集まってくるんだよな価値観が凝り固まっている群れに、八軒のような異物がまざることによって、普段やらないようなディスカッションが起こっている、価値観の違う者が混ざれば群れは進化する溺れながら死ぬことも出来ずに流れされてる感じ生きるための逃げ何かやらなきゃ 何かやりたいここでいいと決めつけてそこに居座り続けるなよ
一开始看一集的时候,没有被吸引到,直到第三集开始,我才慢慢被抓住了。
整体是种田风格,非常中立的讲述态度,故事的流程和引人深思的节奏都把握的很好。
好的作品能讲好的故事,好的作者能通过作品传达出自己的三观。
听朋友说当年这个动画播放后日本务农的人员激增,着实让人体会到了这个动画的魅力所在。
其实在追番的时候,我想起了《灵能百分百》里面,mob问超能力者,这些东西用超能力能做出来吗的场景。
这部番更像是对这句话进行了补充。
它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劳作的过程,看到了生命的诞生和成长,看到了人类的创造力。
从第一集开始,到最后一集我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食物的来源。
我在现实里见过摔鱼和杀鸡的场面,让我难过过一阵,在当时也会和男主一样纠结。
我有想过如果不知道食物的起源,甚至不知道鸡蛋从哪里面世的人是不是吃得更心安理得。
但是渐渐的我也感觉到,了解过食材的来源,才会更加对食材怀有敬畏之心。
另一个让我感触的点是老师说,男主和农家子弟的思维不一样,群体思维会因为有他而改变,就像水里投下一颗石头。
这句话让我瞬间想起了全职猎人的副会长,当选理由就是可以给会长添乱。
如果一个团体里都是同一个思想的人群,那才是真正意义上将走向灭亡吧。
仅代表个人观点
牛姨赛高!!!
高中的时候在看,感觉好励志的一部漫。
那个时候记得一条弹幕这么说,日本的动画涉及的范围太广了,连这种农业高中的题材都可以变成一部。
不管是美食也好还是排球,游泳,音乐演奏,以前追网王的时候就是了,因为看了网王就超想学网球的,后来拿了球拍和球在楼下的网球场练发球,然后还想象着什么迹部的破灭的圆舞曲什么的来发球😂银之匙的话看了应该就是啊!
那种各行各业都有一片天都可以超棒的感觉吧。
然后就是良平平233也是我看的一大原因啦,写长评就是就是会讲偏掉,身边的舍友同学没有什么动漫同好,所以就来豆瓣说说哈哈哈
周五更
主要好在题材新颖.等价交换十分认同。|2021.6.20被荒川弘实实在在恶心到了。
被侮辱后一切治愈喂了狗
比起漫画节奏差太多了……监督给牛姨跪下吧
嗨,牛姨,要脸不?
当初想看漫画一直拖到动画都出来了。从第一话就被抓着心。这才是年度治愈系啊。
农业学校,很接地气,背景音系列。
其实也还好吧。。。对我来说略煽情。。。看的时候好想吃肉。。。ED美
荒川老师脑残粉
家禽与牲口不会懂得人间冷暖
只有我看得好无趣吗囧之前还很期待的说~搞笑的地方戳不中笑点,振奋的地方很老套,生鸡蛋啊杀鸡啊猪扒饭啊之类的桥段都好小孩子……【又坚持看了两话决定提高一星,杀鹿还有养牛那里还是蛮真实的
他们全都努力得闪闪发亮
“也太对不起你的体重了吧!!!!”
>3<
坐等第二季w
吔屎啦 伪善者
每集都非常轻松地不知不觉就看完。很温馨,而且有《白熊咖啡厅》的科普气息和超物种伦理观:宠爱、伤感、泰然、喜悦地吃。
没看出萌点
看不下去,五集弃
我家的田,差不多一台Macross那么大吧。X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