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视的配音听的我都要疯了,故事发生在香港和美国,好歹配个原声吧,结果我听粤语版的,老外也全是讲粤语……我通篇除了打戏全是快进的,央视啊,这不是上个世纪的电视了,这也不是只给老头子老太太看的电视吧!
有些人说放英文你听的懂吗?
我真的想说一句,观影不听原声的,就别看了!
至于配乐就不说了,内地电视剧一向的烂,超级烂!
选的配乐有些都和场景情绪不搭。
电视剧里故意安排的错误很多。
众所周知,李小龙没参加过当时的任何搏击比赛,陈国坤版的李小龙在电视剧里一路所向无敌,这里参加一场,那里参加一场,拿了好几个冠军。
这是考虑到可观赏性,不然李小龙从开武馆到回香港这十年时间,其实是没有什么戏剧张力的,天天刻画陈国坤练功、看书,观众不爱看,参加比赛虽然假,但可以包容。
考虑到很多当事人还健在,对一些比较敏感事情做了回避,如他和丁佩的关系,丁佩是有北方性格的女人,两人很投缘,两人的确关系不错,但丁佩为李小龙尝试自杀后,李小龙也有意识控制关系,但当事人还在,而起这段剧情也没那么重要,还有咏春门下的矛盾。
丁佩和他大学时的女朋友合并为一个人,黄淳梁成了敦厚的大叔,在李小龙的成长中,重要性举足轻重的严镜海,也没有刻画,严镜海是李小龙很早认识的华人,对李小龙很多付出都是无私奉献,李小龙刚结婚,就是借住在他家,结婚时没钱买戒指,还是和严夫人借的戒指。
在李小龙去世前不久,严镜海去世,李小龙脾气暴躁,在严去世不久还写信斥责严,后来非常懊悔,这个人物很重要,可能是考虑到电视里李小龙的跟班已经很多了,就删掉了这个人。
不说李小龙身上的优点就凭他的那让人讨厌的自信。
狂妄 甚至是自大。
看到45集的时候就明显有些反感。
不许别人指着他的脸说话。。。
而他自己呢;都是竖着跟指头指着别人现实中的李小龙是这样的么。。
要是这样的话,李小龙我想还是会有人讨厌他的吧。
每个晚上都在追着看的李小龙,好像突然成了心中的一份力量,做什么事都要力求坚持,直到最后可以大声的对着外国人说,我是中国人。
这种骄傲值得学习。
一帮NC拍的东西(主演不算)零碎看了点 风中凌乱了 OMG 李大师 您要是泉下有知 也会含泪吧导演 编剧 后期 一群SB炮制了这么堆SHIT
当初我对这剧有些期待,归结于它的成功宣传,以及海外销售的顺利,制片方不遗余力的借助了李小龙的影响力,但是剧集一经推出我肯定大部分人都感到货不对版。
本片的制片面对大众声讨的言论辩护中,经常用斯皮尔伯格都会有穿帮的话遮掩自己。
首先穿帮不穿帮我们要看它谬误的欠不欠扁,斯皮尔伯格电影中所有的穿帮好像对电影本身并没有任何影响,无论是《辛德勒名单》还是《拯救大兵瑞恩》都有大量穿帮,但都不影响它在影史上的无量价值,这些诸如一个闪回镜头里的火柴盒不是那个年代的产物一样是名副其实的瑕疵。
一个电视剧还硬要和电影比,那么我们看看这个号称大投资精良制作细致考究的《李小龙传奇》的穿帮是什么样的?
电影的穿帮往往对作品本声并无大碍,找穿帮是影迷出于兴趣集思广益的消遣活动,而这个电视剧的穿帮则给人生理心理上的极大排斥,用东北话说,让人抓心挠肝的,是最低级的,香港满大街都胡同和简体字,还好意思说是去香港实地拍摄,我觉的这不是斯皮尔伯格会犯到的错误,甚至不是小孩子该犯的错误,导演的解释总是避重就轻的让我们去问斯皮尔伯格,好像这片子是斯皮尔伯格监制的一样。
我觉的大家讨论这个片子穿帮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普通观众都在绞尽脑汁的想找出它到底哪里没有穿帮。
制片方的又一解释是:我们找了好多地方都找不到那个年代的场景,没办法!
听了这句话我恍然大悟,原来一个科幻电视剧是在火星上拍摄的。
不要说一个几千万的电视剧连搭建个小场景问题都无法解决,音效处理的也是极为落后,来来回回就那几个配音的,拿腔拿调和朗诵课文似的。
第一集在“XXX其人其事”般的字幕与解说中,配合着小霸王学习机的打字声很缓很缓的开始了……我就看了半集,听到李小龙他爸语重心长的说:“小龙啊!
要好好学习,将来……!
”。
看到这里实在接受不了,所以放弃了花2000分钟在这半虚构的电视剧中。
此文写于10多年前,今日一看言辞过激,而且由于只看了开头,有失公允,故删减大半,以上文字纯粹一个往昔的一集观感。
20世纪40年代,一位世界级武术明星在美国旧金山的一所医院里诞生了,但仅仅过了32年,这颗闪耀在东方的武术之星却在一夜之间离开人世。
他的一生是短暂,但他却为我国的武术方面和电影方面的成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就是中国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功夫明星——李小龙!
当我津津有味地看完了《李小龙传奇》这部电视剧,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李小龙真是我国武术界的骄傲!
他一生创作了许许多多的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龙争虎斗》……让人百看不厌。
而且他所创作的每一部影片,都是自编,自导,自演,所以创作过程十分艰苦。
但他从未放弃过,而是将这些转化为力量,不断地向上“爬”,不时地勉励自己:“即使你是天才,也需要奋斗!
不能因自己是天才而不奋斗,那你的人生是失败的!
”他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武术家,他一生酷爱武术,夜以继日练习武术!
他说过:“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运用;光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
”他就是凭着这种意志,靠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地向自己的梦想“攀登”!
后来,他成为了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
他之所以能打出这么杰出的成就,和他那伟大的武术精神是不可分割的!
同样的,他为我国的电影事业和武术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可估值的贡献!
他创造了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截拳道”!
用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天赋让中国武术在世界人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还通过“咏春拳”的演变创造了“李小龙无敌寸拳”,使中国武术在世界武术史上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他为中华民族的付出和努力,时刻铭记在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头!
时刻鼓励我们勇往直前,不向困难低头!
“一个人有了自尊心,他才可以明确地去指导自己向正确的道路迈进。
所以,人应该不断地维持自己的尊严,尊严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促进自己的工作效果。
不但这样,我们每天要重复估计自己的潜能,看看是否有所增加。
”这是李小龙对人生的感慨!
让我们以李小龙为奋斗目标,好好学习,不轻易向困难低头,信心十足,不屈不挠地去面对困难,做一个永不放弃的“成功之人”!
片子是宿舍一哥们以排山倒海之势耗时三天三夜从网上下载来的,我也因此得以沾光一饱眼福。
值得称道的是:戏拍的挺恢弘,服装和室内设计都尚地道,尤其真枪实弹的国术着实令人刮目,但遗憾的是,值得称道的也只有这些了。
恕直言,片子哗众嫌疑过重,剧情方面即僵且碎,彩头分配的太过平均导致故事情节进展的蹩脚与唐突,导演忽略了这是一部由地道二三线演员大集合的戏,每个人物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单薄,当然,于观者这也许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我们不求玄。
然而低质的配音实在令人抓狂:“哦,亲爱的琳娜”这一句“情话”几乎成了功夫巨人的口头禅,变了调的幽默只能是滑稽。
驴唇马嘴式的配乐亦是片子的一大内伤,曲不能尽其意,装酷必然受挫。
不了解剧情是否具备扎实的可考性,但看片子的时候一直在思索李小龙这个走下神坛的天人对于生活乃至人生究竟是怎样一种态度,然而入耳入目的只是功夫巨人性格上的瑕疵被如此具象化的放大,他的嘴比拳头硬 。
我只能说,这至多是一部象征性的致敬记录片,也许能得以不朽的只有李小龙这个纸上名字:)
不特别了解李,不过好歹一套播出,难得有大片,就搬椅子慢慢看.但那个配音,有好多次让我恨不得去把声音关了,怀疑是不是英文版的啊,配音太烂了,口型似乎都没对上,另外,听那个配音,总觉得和电视里的人不是同一个,人物剧情完全被影响了....
谢谢《李小龙传奇》,让偶回到20年前的琼瑶阿姨和《渴望》时代,拖沓的剧情,缓慢的节奏,狂妄的自大,老套的调情,沉闷的武打设计(小龙居然还使了下流的“仙人偷桃”),最要命的是,无论黄白黑亚非拉7大洲4大洋的人民都操一口比本姑娘还标准的国语!
片中,高中生小小龙底气十足的说:“我不要上学,我要学武术!
”哇,家有儿女! 而昨天则彻底被他1句台词打败了:“我是男人,我是有底线的!
”唉,不是在美国拍的连续剧都可以叫“美剧”不过如果大家想每晚度过2小时的快乐时光,此剧可不容错过,19:55 CCTV1 2集连播,晶晶姑娘强烈推荐哦!
小时候看也没觉得怎么样,每次打戏没几分钟就开始谈恋爱,10集里面一半是水,如今有了更多的阅片量后又看了几集,简直厌恶,不谈它屎一般的剧情,那动作!什么鬼!这样的动作已经完全有辱龙哥追求真实的武打效果的精神了好吗!他要还活着不气死才怪!至于“截拳道”和他的哲学,还是算了吧,好意思提吗
可贵的版权,拍出了辣鸡
真不错
可惜了李小龙 可惜了陈国坤 导演李文岐应该被通缉
万人空巷
情怀很好,我开始甚至刚打开这个电视剧就打了个8分。但是这电视剧不给力啊。连主角李小龙的角色刻画都不行,更别说其他角色。这部电视剧直接把李小龙刻画成了一个傻子。还有就是60.70年代的香港居然和00年之后的内地一模一样,一点看不出差别。情怀真的救不了这部电视剧。辣鸡。
那时我真八岁
童年
“我爱你...”“我是中国人!”
唯一的看点是陈国坤的模仿,只是为了怀念李小龙,但这个片子真的很囧!!
零几年拍,主创还这种心理?!投资人和主创撞死得了。
受不了配音
不给一颗星,因为陈国坤的态度,而中央电视台拍得不伦不类!
很经典
已经烂到无敌
童年回忆
呢个故事教训大家,够钟训觉千奇唔好偷懒,饭食均衡,健康生活啊,唔系噶话就会无命了
小时候点燃了我对武术拳法的热情,可惜直到如今也没正式拜师学。
高中看的,觉得陈国坤很帅,还真有点像李小龙。
拍的跟中二病偏执狂一样,简直侮辱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