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第25集,我才发现《心战》比我预计的有内涵。
对这部悬疑惊悚剧,我其实一直抱着支持TVB创新,走多元的路线来看。
尽管我承认没有太强的娱乐性,看得比较压抑,但是我仍然支持监制和编剧的魄力勇气。
这是一部很小众的剧,借鉴了《沉默的羔羊》《致命ID》《神探》等的模式,但是并非山寨剧。
如果说之前的《天与地》是揭露人性的自私,那这部更是以人性扭曲做主线。
我已经不想说什么“18岁以下不宜观看”,因为如果已满18岁,却仍没有成型的价值观、世界观,我还是劝你不要看。
一直觉得tvb剧和日剧不同于国内和台湾/韩国剧, 他们经常会在编剧的同时考虑到,如何传递给观众一些正面、健康的信息:日剧很多励志剧,tvb这方面多表现在每天20多分钟的情景剧,和定期推出的家庭剧。
这次如此灰暗的尝试之作,编剧看来也强调了变态杀手自身的痛苦。
我可以猜想这部剧很不对tvb的主要观众--师奶们的胃口,包括一些追tvb的年轻人也对我说,她们觉得太恐怖,可能不会看。
同情于收视率的如此牺牲,我就不挑剔它的硬伤和不足,只说说好的方面:整部剧(截至到25集)的基调维持得很统一,虽然主线开始不明显,但是仔细看的话,和暗线还是很协调,整个框架没有杂乱无章的感觉;整个剧的质感好过很多电影。
剧情有惊喜。
尽管我猜到了杀手,但是我没有想到编剧还在如此复杂的悬疑线上,加强了感情线。
不仅不狗血,还让杀人动机更有说服力;就算坊间已经有些剧透了,但是观众仍会发现编剧在细节上的出彩之处。
每集结尾的沙画和独白,据说这部剧一直遭受两极化的评价,而这处是唯一大家都称赞的地方。
沙画表达感情宣泄真的很恰如其分,而独白尖锐残酷得有时直戳到心头肉;25集戏剧张力的爆发,就是这集Ivan和Esther那段,让我觉得陈豪真的应该拿今年视帝了(不过这部剧的人气那么差,到时候评选他很吃亏)。
编剧伏笔已久的挣扎和欲言又止终于在这集来个大宣泄,我确实没想到这部剧还可以当爱情剧看。。。
我仍然承认这部剧并非能成为经典,只能作为一个阶段性创新的里程碑。
它因为如此曲高和寡,而遭受众多观众投诉,也确实情理之中。
但是我激赏戚其义等人的剑走偏锋,正如他们说的---很多观众已经习惯接受所谓的消遣剧,因为她们就是长期如此被“填鸭”的。
就演员阵容方面,除了郑少秋外,很多都是《天与地》的演员,我不知道他们是欣赏剧本愿意演,还是被指派来演的,但是我觉得郑少秋至少有句话说对了:“应该支持戏剧多元化”。
《心战》是一部心理题材侦探剧,传统侦探剧以犯罪手法及剧情为主,心理描写和分析只是作为破案手段。
而本剧则是以构建人物心理世界为主,案件只是推动人物心理进程的外驱力。
《心战》是一部心理题材侦探剧,传统侦探剧以犯罪手法及剧情为主,心理描写和分析只是作为破案手段。
而本剧则是以构建人物心理世界为主,案件只是推动人物心理进程的外驱力。
剧里面的主要角色都进行了立体构建,并非扁平的脸谱化的设定。
这样的处理,对故事讲述会造成了一些困扰,容易让人看得云里雾里。
故事走向朦胧而缺乏方向性和目标性由于故事的发展动机并不是外在世界。
故事里的人追求的也并不是权力、金钱或爱情这种显性目标,更不是正义法理道德传统这些社会意识形态。
整个故事的动机都是以心理为驱动的,就像男主角章世炎的黑化原因也并不是来源于现实世界的目标,而是源于心里的恐惧和执念。
所以剧情走向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不符合现实逻辑。
故事的矛盾冲突缺少戏剧性在这部剧里我们不会为正义的胜利而欢呼,这里也没有智勇双全的侦探打败邪恶的犯罪者,大多数时候我们会为犯罪者感到悲哀和感叹命运弄人,世事无常。
我自己很喜欢这样的故事讲述,里面人物戏剧化的人生经历似乎暗藏着现实的人性规律。
我很想深度的分析一下里面的人物。
借鉴一些占星学和心理学上的概念,我构建一个心理模型,来分析里面的人物行为,探索其背后的动机以及命运走向的必然性。
心理模型想象人的内心是一个旷野,人生的重要目标就是在这片旷野上搭建自己的堡垒。
我们的手上会有一张蓝图,随着年龄的成长,我们会依据蓝图(我们出生星图或者说是童年经验的整合),收集资源一点点建设这个堡垒。
堡垒的下面隐藏着魔鬼(心结或者是被压抑的情感),堡垒的周围有很多资源,但也暗藏着很多危险的野兽(外界环境的映像)。
人物心理分析利用这个心理模型,我对文中的三个主要角色进行了分析,他们分别是:话剧演员靳兆楠(郑少秋饰)、魔术师章世言(陈豪饰)、女白领李楚荞(邵美琪饰)。
靳兆楠
他的心理蓝图是一座恢弘的城堡,他的心理堡垒建设的很完整,它美丽富饶,宽广无边。
城堡的周围,有天使围绕,这些天使保护着他不受外界侵扰。
他本可以是这个城堡里最和善的帝王。
从剧中的形象来看,他好像一颗太阳,人们都想靠近他取暖,因为他虽然理性,但温暖和善。
他有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也能够充分体察别人的处境和思想。
只有内心宽广无畏的人才能做到。
而更强大的是他甚至可以带入别人的角色,完全体察别人的内心世界。
这需要他的内心世界非常干净和透明,没有顽固的黑暗的本性或者执念才能做到。
他是一位仁慈的君王。
可是他却失去了自己最宠爱的公主。
他完美的堡垒有了一个永远无法弥合的缺口。
章世言
他的心理蓝图还没有画好就被擦掉了,只留下模糊的影子。
他只能依照这样的蓝图勉强搭起了一间四面透风的茅草屋。
地下的魔鬼蠢蠢欲动,周边的野兽嘶吼咆哮。
从剧中的形象来看,他具有一种不同于靳兆楠的魅力。
他神秘而完美,专情。
擦掉他蓝图的就是年少时亲人所做的犯罪事件,他背负起这个原本不属于他的愧疚。
他的心不得已的封闭起来。
强烈的不安全感,让他渴望爱,他的爱也疯狂而执着。
他的确是一个魔术师,他变化出了一个虚拟的心理堡垒,和自己爱的人一起住在里面。
他把自己变成一个充满爱和力量的大哥的形象去照顾自己的妹妹,可惜这一切都只是表象,内里的空洞早晚会显露出来。
李楚荞
她的心理蓝图是一间小木屋。
她已经建设好了自己的小木屋,虽然有一根代表妈妈的主梁有些不稳,但却足以可以让她遮风避雨。
可是一场暴力事件(遭遇变态杀人狂,被砍断一只手臂),她的木屋被人从中间劈,一半的空间破碎毁灭。
命运交响曲三个心理破碎的人在故事中逐步的交缠在一起。
他们原本的生命主题都应该是消化自己遭遇的痛苦,可是他们都失败了,只能选择了自我欺骗。
故事的开始,章世言(陈豪饰)与楚荞加上章世炎的妹妹组成了一个小家庭。
三个人抱团取暖,勉强的撑起了一个温馨安全的小木屋。
对于章世炎来讲,这个小家庭是他活下去的全部意义。
这是他的救生船,却不是他真正的内心世界。
因为天叔(参与绑架的长辈)的到来和楚荞妈妈的奚落,他来到一间酒吧。
这个酒吧才是他真实的心理世界。
不同于每个人内心的心理堡垒。
这个酒吧代表的是黑暗的地下精神空间。
是那些被压抑的魔鬼的居所。
他在两个心理世界徘徊挣扎。
最终他选择了直面自己的恐惧。
可是却选错了对象。
他真正的对手在自己心里,他却把靳兆楠作为假想敌,以为只要打败他,就能够保护三个人搭起的小家庭。
所以他从原本的愧疚感,转为对抗与愚弄。
某个角度上他是勇敢的,可是却选错了方向,最终走向了毁灭。
故事的女主角楚荞生活在章世炎所营造的幸福骗局里。
只是这并不是一种有意的欺诈,因为他连自己也骗了。
楚荞的内心世界在巨变之后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扭曲。
她的心理空间急需一个支撑。
当他遇到章世炎的时候他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其实他们在某个心理层面是同类。
都遭遇过巨大的心理伤害。
所以他们可以理解彼此的恐惧与渴望。
她以为自己找到了保护伞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他们是同类。
她的选择是全局最震撼人心的。
一个原本善良,理性的女性为什么会为了一个劈腿的男人,不惜用自己作为烟雾弹,欺骗自己的好朋友,甚至杀人,最后牺牲自己,自杀保护对方。
这其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她缺乏自爱。
因为妈妈的重男轻女,加上生理的残缺,她自己也许都不爱自己。
所以那个给予她爱的人,比他自己重要百倍。
二是,她内心的恶魔因为暴力事件已经被释放出来,她的道德底线已经崩塌。
所以才会采用极端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爱和执念。
靳兆楠作原本是一个心理王者,可是因为女儿失踪打开了他通往邪恶的大门。
他逐步的靠近犯罪者,这其实也是一种勇气,他也在面对自己的罪恶感。
女儿的失踪,他感到愧疚,他因为演戏而晚接了自己的女儿。
如果他选择遗忘女儿,就是在心理上杀死女儿,对于一个善良的无杂质的心来讲这是很难做到的。
其实他内心深处的魔鬼已经在下面窥视,可是他的心理世界太强大。
只有当他带入另一个人的角色和身份的时候,那个魔鬼才能够显现出来。
故事的最终,我相信他打败了自己生命中的魔鬼,走出执念与幻觉回归真实的世界。
清醒认知,打破幻想任何人面对痛苦,都会激发出内心的魔鬼。
在《法证先锋2》里有一个案件,犯人因为自己的女儿死在火灾里,接着妻子也抑郁自杀而爆发出了内心的魔鬼,他觉得消防员因为另一名女孩是残疾人所以先救她,放弃自己的女儿。
他专门杀害有残疾的人,最后也杀死了消防员。
这样偏激的思想,在现实中也比比皆是。
对痛苦的错误认知所导致的错误补偿,是很多心理疾病的根源。
故事中靳兆楠的前妻是一个完成自我救赎的人。
她善良、有同情心,但是她清醒的认识到问题所在,斩断幻觉构建更美好的人生,她的心理构建可以说是完美的。
我们都应该定期审视自己的心理蓝图和心理堡垒的建设,审视内心的魔鬼和周边的野兽。
让自己处于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之中,不会因为错误的认知和惯性的心理状态,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
去年的天与地被禁播了,不过我还是看完了,相比较天与地,我觉得心战整个基调更为阴暗,也许也更为真实吧,所以我看了没几集就开始觉得心情很差,心情很不好,只要是静下心来看,就一直被那种情绪围绕,但是又无法停下来。
其实天与地被禁还是挺莫名的,就人性的探讨而言,还算是比较阳光的,特别是最后一集,我很受感动,广电总局的各位领导坐到那个位置,应该能够理解吧,所以被禁,我依旧很困惑,我相信看天与地的是小众,看心战的更是小众。
而这些小众,什么话都听过了,不会随便就很激动的。
所以同样的探讨人性,我觉得天与地的基调能接受一点。
但是这次陈豪演的Ivan说实话,这样的人,已经超出我能接受的极限了,而且771还这么赤裸裸的剖析出来,让我觉得实在太难以接受。
看过一些剧透,他这样有着病态而又毁灭性人格的人,如果在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着,那真的是无法想象。
其实每个人都有若干的阴暗面,可是都汇集到一身的时候,让人恐惧万分。
所以说一个健康的环境成长出健康的人格。
病态的环境,病态的人格,看来我要抑郁好一阵子了。
我每天都记得看前面几个的评论,所以更加不好意思再细细分析了。
O(∩_∩)O
一个拥有多重人格的人自己就能拍长篇连续剧。
陈豪已经尽力了,除非他精神崩溃,不然最多只能接近多重人格,绝对不可能完全呈现出多重人格。
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看看《24重人格》。
黑和白之间,总有个灰色地带,它比黑白两边更加要广,更加能够包容,我们绝大部份的人就是生活在其中。
所以,无人可以是永远的好人,或者坏人,这就是人世,这就是你和我的宿命。
少时最爱的便是武侠故事的魔道中人,常常刀光如风,杀人如麻,但又执着守护自己坚守的人,始终不放弃。
比如沧月笔下的萧忆情,坐拥江湖,最后所希望拥有的不过是那个绯红色的女子。
又如金庸笔下的杨逍,风流如他,能够万花丛中过,片叶不留,却也能为慈父,给不悔一个完整的人生。
放下仁义道德包裹的外衣,直拨人的内心,其实不论你,还是我,都有着人性恶的部分,并无什么差别。
章世言,这个人物的塑造就借鉴了传统武侠中魔道中人的手法。
有时候不能选择的父母也许是我们宿命中最不可预知的劫数,当年的少年被迫拿起屠刀的那一刻,已陷入魔道。
而对妹妹的守护对爱人的不弃则是拯救他的稻草。
想做一个好人,又是否真的能做到一个好人呢?
章世言努力过了,篇首的时候他已是一个优秀的魔术师,对着女友深情款款,对着妹妹爱护有加,还去医院做义工。
但是天叔出现了,被压抑下去的魔性开始蠢蠢欲动,当那四个象征邪恶,色欲,暴力,阴险的分身出现的时候,章世言已经深陷魔道,无法回头了。
对于章世言而言,他的宿命在他的出生的时候似乎就已经决定,有那样一个父亲,这样恶的因种出了后面的果。
李楚荞,或许爱上章世言的时候,宿命的罗盘就开始旋转了吧。
为爱不悔,生坠魔道。
当第25集,楚荞回到章世言的身边,泪眼婆娑之时,心底忽然柔软起来,如同看到白夜行中的亮司君,如果我爱你,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又如何?
Angela 对他儿子说活的简单是一种本事。
确实这是一种拔了尖的本事。
这种人没有心魔,没有斗争。
章世言做不到,李楚荞做不到,靳兆楠也做不到,他们释放了心中恶念,与心一战,穷途末路。
与少时看武侠一样,心战看完也依然爱着章世言,李楚荞。
我的爱带着三分动容,七分可怜。
为爱赴汤蹈火,也有执着守护,让人动容,释放心中恶念尽管有命中劫数的驱使,自己无法战胜他们所造成的悲剧又让人可怜。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不过是那些逃避现实的人用来安慰自己的废话。
失去就是失去,失去的东西不会再出现,上天不会因为你失去重要的东西而特别眷顾你。
这么重要的箴言第一集就告诉我们了,如果生活欺骗了我,我也不要伤心,更不要愤怒,你看,这本就是人生常态,上天的游戏,没有人能逃得过。
我心已有猛虎,却在细嗅蔷薇。
很喜欢这部剧,前五集看了粤语版的,从第六集开始看国语版的,看有同学说两种不一样,请问哪位是看了两个版本的给我讲讲国语版删节的部分可以么?
香港警察在TVB里头一回这么弱智傻×没脑子,大概是因为警察不是这部剧主角的缘故?
不得不说,曾经是冲着郑少秋的演技来看这部剧的,结果演技是看到了,又觉得太多了。
或者什么东西都是过犹不及,想来也是,一个丁蟹就够麻烦的了,更何况这次是N个丁蟹打乱了和和捏成一个,情绪、思维、人格、性情、精神都分裂到不行。
以至于最后让我认为这部戏就是为了给秋官秀演技来的,这点让我不爽,很不爽。
也因为这样,整部剧过于浓烈,倒像是从头到尾都在演舞台剧,丢了荧幕剧集的自然流畅。
那啥,谁说TVB现代剧情节老套?
单看这破案的思路就晓得人家编剧明明白白一直是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嘛!
——最初,警察是依靠不在场证据跟杀人动机的,抓犯人、破案,凭的是真刀真枪的功夫。
后来走情感动人路线了,出动谈判专家,让犯人自动放下武器,立地成佛,乖乖戴上手铐坐在局子里述说那些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的故事。
再后来剧情紧紧追随基因工程进步之路,法医跟鉴证科上台唱戏,罪犯啊罪犯,你只要敢留下一个脚印、一个指纹、一滴血迹、一根头发丝甚至比芝麻还小的一粒皮屑,DNA就会让你无处遁形。
再再后来开始学《lie to me》,读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分析疑犯“无法伪装的本能反应”,只要尾巴一掉出来就可以引导你将犯罪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再再再后来,警察、法医、专家都弱爆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还有大真相,一切案件只要物理学家算几个式子、做几个实验就OK了,所以多读点书比练降龙十八掌有用哎。
进化到今天,编剧们突然意识到,咱演员累死累活的把个法医、警察、检察官、物理学家什么的都整得那么出神入化干嘛,据说就因为这样港警港医一度成为东方之珠挤破头也要上的热门高薪八面威风职业——呃,我是说在我们这班忠实剧迷心目当中。
估计是剧组唯恐演艺事业后继无人,所以这次怎么说也得让咱演职人员也神化一回,不能演了半天,肥了别的行当对不对。
所以派了个老戏骨隆重登场,演话剧揣摩心理,多人文多艺术多高水准啊,关键还实用,一个人演演戏比几十个警察日夜查岗查身份证查出入境都有效,让全港人民忧心忡忡的变态杀人狂也只需演员进入角色一下下,人家就自动浮出水面,投案自首。
所以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已经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福尔摩斯才对。
说点题外的——情结进行到靳兆楠跟前妻有点小火焰复燃的时候,就感觉那个后夫总归是《2012》男配角的宿命:原配总要破镜重圆的,后来的人嘛只是一个过渡,时辰到了,总要离去的。
TVB果然是TVB,坚决不回避“博采众长”的宗旨,《心战》还是延续了港剧一贯爱好:放几粒中西老典故、撒几片韩剧小情节、淋几滴美剧小桥段、下几块英剧小造型,把个香港特色电视连续剧煮成一锅看了随便不看不行的佛跳墙。
心血来潮,随手写两句,留个纪念。
看之前就听说看这剧需要动脑子 看了几集后 我就懵了 怎么突然之后看不懂了 是我太笨了吗 后来发现。。。
我点错集数看了后面的剧情哈哈哈没有看过郑少秋年轻时候的作品 结果。。。
老了居然也挺帅杨明演的警察也不错 好吧他就是适合这种亦正亦邪的角色陈港姐好漂亮陈豪的几个人格都很精彩 黄德斌的眼线简直了 妖媚陈豪被邵美琪铐起来那场戏印象深刻 特别当时的bgm 简直起鸡皮疙瘩 不得不说tvb的bgm运用的都很好
《心战》作为TVB进来较另类的刑侦剧集,以丰富的内心独白,强大有哲理的旁边和沙画,展示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结局也留下了靳兆楠生死存疑的悬念,虽然众多连环杀人案件有不合逻辑之处,但作为探讨人性的片子,表现的张力较强。
当然,假如结局变为开放式的多结局模式,那也许会将本剧带来更震撼的效果,此处纯属个人YY:)1、结局阿靳在医院中醒来,前妻来看望,并得知原来阿靳早在二十五年前因不愿意承认女儿被绑匪撕票后分尸的惨剧而早已经发疯,所有剧情仅仅为他自己的幻想。。。
2、结局阿靳在医院中醒来,众人来探望,靳兆楠言语恢复正常,当众人离开后,独自留下的靳兆楠嘴角扬起一道诡异的微笑。。。
3、结局阿靳在医院中醒来,摔断双腿,经历了之前种种之后,其自身修为更上一层楼,看破人世间红尘,更加理解人性与人生。。。
4、正统结局,只出现旁白,阿靳生死存疑(偏向于已死)5、阿靳摔死,众人参加其葬礼,之后李楚荞的助手将废弃酒吧卖掉,装修队在装修的晚上,工人突然听到有人欢乐的笑声(原来章世言的五种人格实为多年前酒吧烧死之人的鬼魂附身,之所以后来阿靳也出现幻觉,是章世言死后这六个灵魂(包括章世言自身的)继续附身的结果)工人看到章世言、靳兆楠等人诡异的笑着,然后一边说“一起来玩吧”,最后伴随着惨叫声,结束全剧。。。
当然,根据电视剧名字《心战》而言,电视剧结局较好地切题,把人性的多面性和丑陋性展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说以上结局仅为个人出于好玩的YY ,仅供娱乐。
一个是城中颇具声望的戏剧演员,一个是生活平凡却手段高超的魔术师,两个生活原本毫无交集的人,却因为一起二十多年前的绑架案产生了冥冥中的联系,他们亦敌亦友,虽然他们有过开怀畅饮、引为知己的情谊,但更多时候,他们总是处在暗中交锋、揣摩对方的思想,直到其中一方露出破绽,再给对方送上致命的一击的“心战”当中。
然而,即使击败了宿命中的对手,良知的拷问和对未来的迷茫却远未结束。
“心战”是人与人之间心理的交锋,也是内心深处无法回避的挣扎。
靳兆楠,一个优秀的演员,他曾经饰演过成千上万个角色。
对他来说,一段戏剧,便是一个世界,一个角色,便是一次人生。
他什么样的角色都尝试过,世间的苦痛他大抵都品尝过,然而即使是这样,二十多年前的伤痛仍未消失。
当他扮演《李尔王》中痛失爱女的老国王时,那悲怆的神情和几近失去常性的哭号不仅让台下的观众失神,也让屏幕外的人为之动容,谁又能知道他投射了多少靳兆楠本人的感情在里面呢?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靳兆楠绝不会像李尔王一样,承认女儿离世的结果。
二十多年来,他不间断地请私家侦探,去寻找女儿的踪迹,就连年迈的老侦探也感动于他的坚持,即使已经退休也要查下去。
他甚至从未去过女儿的灵前,因为他害怕当他面对墙壁上黑白色的相片时,自己会忍不住放弃希望,放弃二十多年来不被认可的坚持。
其实莫说其他的人,就连靳兆楠自己大概也明白,自己的这份坚持可能注定没有结果,只是事到如今,对女儿的寻找成为他无法舍弃的信念,甚至在他的梦境中,女儿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学业、家庭和爱好,一想到女儿可能还生活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心里多少得到一点安慰,正如他自己所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如果你对一个人的思念,深厚得连时间亦无法冲淡,那对方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而你,就是全世界最悲哀的人。
”但谁又能说他是最悲哀的呢?
有多少人能有一个坚持二十五年之久的信念呢?
如果没有意外,靳兆楠这辈子是无法接近事实的真相的,但章世言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毫无疑问,在当年的绑架案中,年幼的章世言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尽管我们知道,当初的罪行是迫于无奈,这些年来他备受良知的谴责,尽力去扮演一个世人眼中好好先生的形象,其中多少有良心不安的原因。
可是当他选择杀掉那个叫天叔的男人时,丑恶的本性终究还是暴露出来,其中固然有受天叔要挟的原因,但更多是因为他从小就被灌输了一种粗暴的思想:杀人,是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不管平时的他多么谦逊温和、处事有方,一到关键时刻,浮现在心头的第一个想法都是杀人。
当我看到他熟练地杀人、运尸、烧毁尸体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刘建明”式的人物。
就好像电影《无间道》系列里的刘建明一样,章世言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一个好人,他知道自己过去犯了错,他备受良心煎熬,甚至有意去弥补受伤害的人,就好像刘建明到陈永仁墓前看望一样,但如果有人敢探究他不堪回首的过去、揭露他充满罪恶的往事,他就会露出最锋利的爪牙,抹杀一切的威胁。
那个在医院风趣幽默,给病人表演魔术,奉献无私关怀的章世言,那个在黑夜中悄无声息夺人性命、面容冷酷的章世言,无比割裂,又无比自然,人性的极致矛盾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章世言来说,一切救赎的希望和毁灭的契机都来自于两个女人:李楚荞和章世婷。
李楚荞自然是可怜的人,当初因为一时善念招致杀身之祸,不仅失去左臂,还亲眼目睹杀人犯在自己面前自尽身亡,原本平凡的人生被摧毁得一干二净,幸好心灰意冷之际遇到章世言。
这个魔术师似乎并不只是会小把戏的骗子,和他在一起,李楚荞居然有了这样一种感觉:失去的左臂似乎重回身上,原本破碎的人生也变得完整。
章世言知道,观众很清楚魔术只是谎言,更知道只要你把谎言说得漂亮,观众便会心甘情愿地被你欺骗,对于这一点,他从不避讳。
作为章世言的女友,李楚荞又怎么可能不清楚这一点,只不过她也和那些观众一样,心甘情愿沉浸在爱情中。
也许章世言对李楚荞的爱做不得假,但失去的左手已经坏死,更别论心中无法愈合的伤口。
人们常说塞翁失马,但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失去的东西无法追回,唯有握紧眼前为数不多之物,才能有所安慰。
只是李楚荞将章世言的爱意当作救命稻草,章世言这个溺于苦海的人有何尝不是将李楚荞视作救赎的绳索,平凡生活和爱情婚姻是以往的他想都不敢想的。
至于章世婷,这个单纯的女孩倒没有上述三个人这么偏执、复杂,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章世言多年以来对这个妹妹毫无保留的爱护。
大概是因为自己经历过太多险恶,章世言反而更加注重对章世婷的养育和教导,以至于章世婷的心智一直以健康的状态成长,丝毫不见其兄长的内敛和阴沉。
毫无疑问,章世婷是一个热情、开朗、善良的女孩,与人相处时她总是能热情地说说笑笑,所做的工作也是辛苦却有意义的“树医生”。
这样一个过于美好的人物无疑与章世言的罪恶形成鲜明对比,但他们偏偏就是最为亲密的家人,章世婷对兄长章世言有一种依赖的情感,而章世言也把自己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寄托在章世婷身上,这种奇特的感情却为之后一系列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靳兆楠、章世言、李楚荞、章世婷,这四个人物的塑造无疑是《心战》的重中之重,他们都有着摆脱悲剧的想法,但一次又一次因为自己的天性挣扎在地狱当中,只有经过人间的炼狱,才有可能登上天堂的阶梯。
在故事的结局,挣扎在生死边缘的靳兆楠在恍惚间找回了真正的自我,过去压垮身心的悲伤也化为穿越时间的思念。
“我心灵上的枷锁已经解脱,天神,你就为我吹一口和风,让我们的船可以鼓满帆篷,慈悲的神明早已经赦免可怜万民的过失,你们的罪过,无人追究,你们的宽大,也给我自己。
”
只不过是心魔难摆脱
阴沉残酷的剧。人心是复杂的。想要代入他人的角色,就会看到许多你不想看到的令自己都害怕的部分。
史上最难看的tvb!
其实挺扯的,但是还算不错吧!!
我,我究竟是谁。。。。
暗黑系 太重口味而且不喜欢陈什么茵
771很用心在创新,比师奶剧好看一千倍。没有按牌理出牌。很像电影《神探》。陈豪弱了一点。
看了发噩梦。。。
爱上魔鬼的结局只能是变成魔鬼吗?
风格太像TYD了,不是剧荒的话早就弃了……剧本故作深沉,拿去拍电影还不错,电视剧实在太拖沓了,造型也太猎奇,沙画什么的感觉也是为了文艺而文艺。简直是电影舞台剧连续剧四不像……
终于看完了,只能说,很复杂的片子,但是看了很沉重。。。。。。
十分复杂的剧情啊~一般人看不懂吧。编剧辛苦了。
当她为了所爱的人变成恶魔,但其实也就已经立地成佛。
开创新纪元
好拖沓,就跟tian与di一样,前面还行,怎么越到后面越烂尾,连看大结局的兴致都没了
故弄玄虚事实上无聊哭了 不过沙画很好看 还有每集末的话很揭露人类心底 我还等你一起看第10集呢 2012.6 haydon+hassell
开头没看懂,中间貌似有些看懂了,最后又没看懂。沙画不错,但是有点为了文艺而文艺的感觉。
真是大赞!!!
虽然还是有一定的水准,但我真的觉得这剧不接地气,更喜欢大俗大雅型的。
一群神经病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