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b站上看到这部剧时眼前一亮,立马看了已经更新的7集,只不过带给我惊喜的剧集并不太多。
明日以后打着国产科幻的旗号,包裹着科幻的外衣,但从电影场景中并没有看到太多对于未来世界的构想,感官上也并没有带来很大的冲击。
总的来说,比较喜欢《杀死时间》和《下乡的塔可夫斯基》这两部。
很喜欢《杀死时间》的拍摄风格,营造的电影氛围也最具未来感,女主李蔓瑄的齐刘海很有科技感,在章宇身上看到了孔刘的感觉,他俩一起喝酒一起发疯那段很有意思,想一直看他俩待在一起,很希望最后男主能找到女主,用爱情去对抗虚无。
《下乡》故事比较完整,回归乡土,看到了对于乡村的人文关怀,最后结局搞笑中带着些许心酸,不知道他俩工作还能保住不哈哈哈。
对子枫妹妹无感,郭麒麟看着很讨喜,只是在我看来《你好,再见》不知所云,十句话权限的装置感觉也很多此一举,明明可以直接对话,为什么要点来点去浪费时间,关键还给点错了造成误解,我不理解。
《状元》中规中矩,反映了一些社会现实。
《地球最后的导演》看到了两位幕后的导演自己演自己,从男性视角叙事。
《一一的假期》实际上就是讲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下要关爱老人。
《心理诊疗》前面是剧本杀,后面突然跳转相声,让人猝不及防,无力接受……相声之前有个一切真凶都是心理咨询师的小反转还吸引到了我,但万万没想到结局是个这啊……最后竟然还能升华到规劝年轻人少熬夜少吃外卖的层面,也真是让人没想到……刚看了一眼b站又更新了,《危险之吻》是我关注的女演员史策的作品,去看看。
其他的剧集,有时间了再看吧。
如果有人看了更新的,给我推荐下好一点的剧集啦,不想再看无聊的片啦!!!!
(评分是个人喜爱度)🎥地球最后的导演:是写给电影艺术、电影导演的情书吧,虽然对于电影本身我还是个门外汉小学生,但是这么多年观影体验,这个短片像是点化了我一样,深深瑞思拜所有电影导演,光影的艺术,镜头的语言,延长我三倍的寿命,太厉害太敬仰了。
谢谢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电影导演,谢谢这个世界有电影。
🎥杀死时间:3前半段我还挺喜欢的,孤独的独白,向死而生又向生而死的设定,在没有人会死的世界里做一个杀手,漫画的加入也很出彩。
但是整体来看,导演的设定对我来说接受的还是有点吃力。
男女主的对手戏很精彩,章宇真的是为电影而生的演员,太帅太会演了。
还有那个吻戏,确实在近几年华语片里好久没看到那么激烈且高难度的吻戏了,挺有艺术感的。
🎥一一的假期:1作品没太有想象力,演员表演也有点一般。
大人不像大人,小孩不像小孩的。
(看其他友邻的短评我真的深深认同,好像大学生毕业作品…好稚嫩…)🎥你好,再见:3我个人“明日之后”的最佳,作品整体比较流畅,未来设定的“十句对话权限”我也很喜欢,子枫妹妹一以贯之的稳定发挥,为电影而生的演员我夸一万遍!
郭麒麟比想象中表现的松弛和自然,也很贴这个角色。
唯一有点突兀的是王美美的死,真的太突然了,作品节奏感觉垮了一下。
“你不要太难过”是殡仪馆上班小哥的自动回复也狠狠刀到我。
全篇最喜欢子枫涂脚趾甲油那段,粉红、梦幻、少女心事,好会拍好会演。
🎥状元:3.5我目前为止感觉最流畅的故事。
对于中国大多数高中生来说,应试没有尽头,成绩的提高是无底的黑洞。
最感动的是最后妈妈看着不断降的分数,含泪告诉小满去吧,又涨了二十分。
太会演了,倪虹洁真的可以光彩照人也可以收进家庭,小演员也演的好好,很喜欢中间几段想象中的喜剧情节,俩人都很会演搞笑的情节嘎嘎。
🎥心理诊疗:3看到现在的第一部纯纯粹粹的喜剧片吧,还不错。
张海宇从今夜百乐门到现在气质真的变化了好多,演技也细腻了,吸血鬼扮相竟然还挺好看。
这部算看到现在最不像电影的一部了吧,感觉别的作品都可以扩写一下拍成长片,这部感觉本来的故事是被扩写过后才将将到这个长度,有点像小品。
🎥下乡的塔可夫斯基:3.5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很完整也很有导演自己的表达。
学电影的青年因为被弄坏了母猪产仔的母带所以被迫留在村里找种猪补拍,渐渐爱上这里的乡土人情,并拍就了一部关于村子的片子的故事。
其实故事还是之前见过的套路,但我格外喜欢导演镜头下的村子和村民,可能算取景地选的好,真的让人感受到淳朴和纯粹。
个人认为的小瑕疵大概是演导演的那个演员,整体相貌气质有点太偶像和精致了,和村子和整体风格略有点格格不入,看见他就有点出戏。
本片祭出了极为致命的官方吐槽——“中国电影不好看,都是你们导演没能耐!
”对此我只能说…还是大娘看的比较透(狗头保命)。
最后送上今年我在国产片里看到的最美的情话,前两句本来就让我想拍掌叫好,最后补上的后面几句更是让我感觉无比浪漫。
“我的青春只剩下两根黑色的猪毛了,一根盖房子,一根送给她。
”
🎥危险之吻:2这个作品整体有点扁平吧,可以猜的出故事的走向,除了男女主角之外的大部分演员感觉都有点不太会演戏,有点生硬和游离,并且新郎全程对周围人说的话心不在焉只关心自己的事情的这个设定我很不喜欢,但是之前我实在是太喜欢张弛和史策这两个演员了,他俩表现也算合格,我也好喜欢中间姚婷准备的VCR。
这个作品对我来说有非凡的意义,我是因为这部作品才关注的大世界扭蛋机,并且一个月前就开始期待,所以导致《危险之吻》带给我的冲击远远多于导演想表达的本身(当然不负责任地揣测,可能也暗合了导演的一些预期),还有很多感受是和作品无关,导致我没法特别客观中肯地表达我对这个作品的喜与厌。
我补充一点吧,从这个作品开场就有对剧作影响不太大的吻戏,到花絮是全爱情主题唯一刻意引导cp向的,我问一句:就非得炒个cp是吧?
但凡再花点心思打磨一下剧本和表演呢?
当代网友不是嗑药鸡更不是二臂,作品好了,演员有火花、有磁场了自然会共情会喜欢,但是暗戳戳引导,不把该有的心思放在该放的地方,本末倒置了只会觉得反胃😇。
作品!
作品!
给我打磨作品啊!
🎥期末:3.5孙天宇演的好好啊,我感觉是一喜三位参演演员里表现最好最自然的。
也很喜欢这部片子里导演的剪辑和镜头语言,一整个代入进这个紧张的氛围里了。
🎥你好,机器人:1编剧对失恋的女性认识都不够吧,女的怎么会失了恋就一哭二闹三上吊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看到最后我也没看懂到底啥是失爱症😇。
女主演技太差了。
个人扭蛋机倒一😇🎥你看起来很吓人:2.5救了个大命男主也太帅了吧。
经过此片感觉到,在爱情主题小短片里,cp感可能比演技还要重要。
两位小演员演技其实比较稚嫩,但无奈这该死的cp感,就算是拍一些无剧情镜头俺也愿看!
主题我也很喜欢,结合了密室逃脱这种新事物,看一些年轻的帅哥美女tla!
最后感觉也有种没有讲完的感觉,快来个有眼光的大老板投资一下拍个密室NPC爱情长篇,俺愿意买票嗑cp!
🎥新生:4.5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故事也好,镜头语言也好,全员演员演的好,藏民演员表现的太太太出彩了,女主太会演,仁科也没有拖后腿哈哈。
“新生”的寓意太太好,是生命的延续也是福泽的延续。
小瑕疵可能是感觉有点戛然而止,丈夫那边到底怎么想没交代清楚,可能也是导演的设计吧。
个人大世界扭蛋机第一,跟别的(伪)毕设/试水作品放在一起简直鹤立鸡群。
🎥一夜:4喜欢,电影感很足的作品,三个主演演的也很不错,尤其是女主,好适合演电影,感觉未来可期。
故事也比较有意思,不问由来也不问归途,萍水相逢又萍水离散。
🎥决战狮虎山:1粉丝向的中二漫感,但是俺不是盟丝贷丝也不是二次元,没法太get到💧
1.贾樟柯和宁浩的自白书 话剧已经不行了2.杀死时间 很酷!
人在啥也不缺的时间里相反会灭亡 25号实验 4个小白鼠很正常 2000只之后就是灭绝 很有话剧艺术感 我们到底是真实还是虚拟 3.一一的假期 我也很怀念那些童年的美好4.你好再见 生命里只有你5.纵使得了状元又怎么样 不开心的话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6.下乡 人文关怀 重要的是人本身7.心理治疗现代年轻人的熬夜焦虑现状如同吸血鬼8.危险之吻拍的还不错,结婚前的焦虑,看到短片的感动,还挺感人的。
纵使生活都是狗血但我还有你,有你陪伴就好。
好羡慕9.两个npc的美好爱情 女主看的好可爱有想恋爱的冲动。
全程慈母笑10.张全蛋的心理治疗 有个小反转 以为是治愈女生没想到是被女生治愈11.中二少年的空气吉他之战开心最重要12.最棒的一个戏!
替考孙天宇结果被威胁,生活不易很难有最好的答案,自己与自己的心理戏好评。
做人还是要坦坦荡荡13.一夜。
一夜发生了很多 被抢劫到抢劫到被质朴的烧烤店老板感动。
感觉烧烤店老板真的是高危职业想到了最近唐山事件…神奇的友谊,神奇的一夜,挺有共鸣的。
年轻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冒险。
14.新生。
以直报怨,撞死了孩子可是却说希望对方的孩子能平安降生。
只有西藏才会有这么质朴的事情吧。
伟大的母亲。
积福报,只有佛教徒才会这么伟大吧
“不知是为谁的挽歌,他们就那么唱着,而且是开心地、手舞足蹈地唱着。
”未来的世界电影几近消亡,年轻人们不知电影为何物。
(不知为啥,总觉得在我有生之年能赶上这个时代)贾、宁两位已经头发花白的“老艺术家”使尽浑身解数,争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电影)的传承人的位置,那时传承人的候补里年轻人是缺席的,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两位导演住进医院,“电影死不了咱俩也挂不了”,话音未落,一个或许姓孟的导演被盖上了白布,那么先死的会是谁呢?
电影最后两位导演穿着病号服,在海边揶揄着对方的电影审美,在一堆双方喜好并不重合的影库里选了一部世界电影人梦想的开始———火车进站了……
《状元》讽刺效果还可以,倪虹洁和邬家楷都演得挺好的。
★★★☆☆-20220912《你好,机器人》什么垃圾玩意儿?
有反转都救不活。
★☆☆☆☆-20220914《决战狮虎山》三室一厅,一起鬼畜。
★★☆☆☆-20220914《你看起来很吓人》公费恋爱甜度高,有惊悚元素。
★★★★☆-20220914《一夜》晃感好评。
★★★★☆-20220914《地球最后的导演》给单个条目8分了。
★★★★☆-20220914《你好,再见》她好适合拍电影!❤️ 模式开关细节可以啊,编导也不错。
★★★★★-20220915《杀死时间》笑死我了,搁这集梗串烧呢!
★★★★☆-20220915《期末》★★★☆☆-20220915《一一的假期》如果是女性主角我会更喜欢。
★★★★☆-20220915《下乡的塔可夫斯基》确实不错。
★★★★☆-20220929
6月23日晚间,由B站和坏猴子影业打造的电影短片集《大世界扭蛋机》开播。
与首周主题“明日之后”相关的四部电影短片,目前已经全部上线。
尽管短片集名字看起来有些古怪,但短片的质量,却属实不赖。
虽然只欣赏了第一部电影短片《地球最后的导演》,就匆匆写下这篇影评。
但依然敢大胆地向大家保证,《大世界扭蛋机》真的值得一看,哪怕只为第一部短片。
从1896年第一部电影短片《火车进站》问世至今,电影这门艺术不过区区百年历史,相较于其他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电影真的很年轻。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终有一天,电影这门艺术,也会逐渐走向没落。
《地球最后的导演》这部短片,讲的就是未来的某一天,当电影逐渐被人们遗忘之后,曾经那些深爱电影这门艺术的人,又该何去何从的故事。
《地球最后的导演》这部短片,最具特色的一点,就是它请了现实生活中,两位知名导演宁浩和贾樟柯,在短片中本色出演自己。
由自己出演自己,为自己最心爱的艺术,献上最后的挽歌,真是一个绝佳的创意。
短片的前半段,满是荒诞与笑料。
看着荧屏上年迈的宁浩和贾樟柯,用方言相互拌嘴打趣,委实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愉悦。
也许是从未见过两位导演直面摄影机,认真演戏的缘故,也许是庆幸有生之年能够目睹两个最喜爱的导演,同台飙戏的缘故。
总之,真的很开心。
看着年迈的贾樟柯,在未来的电影博物馆里,以普通工作人员的身份,为游客还原电影拍摄过程。
看着年迈的宁浩,在自己的田园里,给四个小孩指导哭戏。
只能感慨道,英雄暮年。
可是看着两个老头张口就来的方言式吐槽,以及下班之后,拖着年迈之躯跑到夜店撩妹的全过程,却无论如何也让人悲伤不起来。
直到短片的剧情,推进到电影将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那一刻,全篇的故事基调,才突然有了一丝严肃感。
短片中,宁浩、贾樟柯这两个老头,为了成为“非遗”代表,使出浑身解数。
看着两人又是送礼,又是主动干活,一边和领导套着近乎,一边表示自己身体特别棒,能吃能睡能担大任。
没理由的让人鼻头有点酸,两个老人想要争取的,不过是为了电影再贡献一次余热。
当然,这俩老头在短片中吐槽管虎导演的那些话,不知道有没有提前和人家打招呼,毕竟又是血压高,又是腰不好的,天知道管虎导演看到这一段,会不会找宁浩和贾樟柯兴师问罪呢。
电影的尾声,充满了对电影的热忱和敬畏。
两个卸下来所有重负的老头,在傍晚的海边,挑选着年轻时错过的好电影。
从《小城之春》到《少林寺》,从黑泽明到安东尼奥尼,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挑选着心仪的电影。
直到宁浩导演的手,点开了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
让地球最后的导演,为观众打开电影最初的绚丽,让满屏的观众泪目,才是独属于电影人的浪漫。
文/石一图/源自网络
真的太难看了,从独白出现的第一次就开始暴露导演对内容的力不从心。
情绪只能靠独白和慢镜头长镜头。
全片设定很奇怪,50年后全人类选择把声带落家,交流靠手点虚拟屏幕语音播放,科技第一次没有带来便利……真的太难看了……白瞎张子枫 …………………………………………………………………………………………………………………………
小破站和坏猴子捣鼓的这个厂牌我关注了很久,这次一上线就火速围观。
刷完首周更新的四部短片,我意犹未尽,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地球最后的导演》“明日之后”主题下的首部短片。
徐磊导演,贾樟柯、宁浩主演,这阵容我真的可。
和凯奇那部《天才不能承受之重》一样,两位导演在片中也是“自己演自己”。
短片体量不大,只有不到39分钟,但它承载的信息与元素却特别丰富:喜剧、科幻、迷影、怀旧……全片设定在了一个荒诞的背景下——如果电影没落了,那些过气导演该怎么办?
对照当下的影视环境来说,这无疑在荒诞中夹杂了几许真实。
说实话,这短片不说别的,光看贾导、宁导聊天吹水、内卷申非遗,就能让我乐半天。
两人精准拿捏住了那种微妙的竞争心态,为了获得唯一的申非遗名额,他们使劲挥身解数,证明自己老当益壮,结果最后名额被“母猪的产后关怀”取而代之,看上去又讽刺又好笑。
除此之外,他们还玩梗玩到飞起,从吹捧、揶揄彼此作品,到挑选经典电影,他们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带出了他们对电影至死方休的热爱,有种举重若轻的既视感。
两人最后躺在沙滩上观影的桥段,就像两条离了水的鱼,对大海(电影)发出最深沉的怀想与感怀,看上去既悲情又浪漫。
《杀死时间》特酷炫的一短片。
片名帅,题材帅,风格也帅。
导演温仕培彻底颠覆了我看《热带往事》时对他建立的印象。
没想到他玩起赛博朋克可以这么带感!
片中的360度长镜头吻戏,是近年影视作品里少见的劲爆吻戏,将男女主的情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不但一吻到底,而且配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带出了若即若离的感情状态。
我愿称之为“年度最强、最高难度吻戏”!
《一一的假期》儿童视角切入的一部短片,探讨了时间的流失、科技对人的异化以及人们对逝去时光(美好回忆)的追索。
刘桦、韩昊霖在片中饰演一对爷孙,看这对相差五十岁的爷孙飙戏带感又过瘾。
这片最吸引我的,是它用坚硬的外壳包裹了柔软的底色,在近未来背景下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让我们内向化地审视个人情感:科技真的让我们变得更好吗?
忙碌让我们失去了哪些乐趣?
《你好,再见》曾赠导演的这部短片,和《爱情》一样,延续了她一贯的细腻与温情。
短片的设定很有意思:人类在未来研发出了一种便携式的沟通装置,将装置贴在太阳穴,蓝色表示开启沟通权限,可任意沟通,红色表示限制沟通,只输出十句必要沟通。
这个设置,有点类似于我们的朋友圈可见:三天可见、一个月可见、半年可见。
导演用这种沟通权限,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
于是,在此情形下,人们化身“社恐患者”,说话惜字如金。
这部短片给我带来的最大感触,就是它的“欲扬先抑”。
短片开始于压抑的清晨,简短、敷衍的对话,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一切压抑而窒息。
但与外部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男女主不轻易示人、隐藏于内的饱满情感。
科技是冰冷的,但人心是暖的。
正因如此,所以该片最后迎来的剧情反转,才显得温暖而有力。
透过《大世界纽带机》这个厂牌,我能看到青年导演表现出的诚意与新意、想法与冲劲。
接下来我会持续追更,关注其他主题序列。
不说了,咱一起拭目以待!
这个系列里最打动人的一部,真的很惊喜。
影片一开始在草原上,年轻的夫妻二人出来旅行。
丈夫显然是对这次旅行有些不耐烦,想要快点离开。
但可能因为对妻子有所亏欠所以由着妻子。
劝告无用以后,他先妻子回去,这里的镜头表现了他的离开,这也对应着二人的距离以及之后的龃龉。
妻子看着远处的牛带着自己的牛犊吃草,这里也是有暗示的。
画面转到车祸以后,导演开始没有让观众知道车祸的细节,甚至没有告诉观众谁是受害者。
一开始给出的就是受伤的夫妻二人对话的场景,车祸的另一方出现倒对男主显得有些恭敬。
当他提出要钱的时候,才让人大概知道原委。
这里有一个细节,丈夫接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很重要,因为它在这个很小篇幅的电影里一下子把男主人公的性格刻画出来了。
“花钱不是为了让你同情被告人的”、“不干就滚蛋”……从男主回复对方的寥寥数语中可以知道很多信息:第一,男主是一个法律相关工作者,而且是领导,大概率是一个律师事务所的领导。
第二,作为法律工作者的男主似乎已经不那么看重司法事件本身的对错。
第三,与第二条对应,男主把钱看得更重一些,或者很需要钱。
后来丈夫没有同意先垫钱,妻子于心不忍,想要让丈夫把钱先垫上,而他却用“这样的人多了”、“到时候钱要不回来还被反咬一口”之类的话反对。
与此同时,他虽然回绝了妻子的话,却一个劲地叫妻子吃药。
看到这里或许男主的形象有些负面,但联系生活实际,似乎男主说得也没错,确实有这样的人,甚至男主也遇见过。
但此时的丈夫竟然听不进妻子的一句“救人要紧”,他一边竭力照顾妻子,一边却漠视着眼前的一条生命,反差中可见人的复杂。
之后的故事人物都是保持一贯的,后面我们知道丈夫拒绝了妻子生孩子的请求,拒绝了妻子说出是她无证驾驶导致惨案发生的事实,都可以看出表面体贴温柔的丈夫实际上仍是一个强势的人。
对眼前生命的不在乎和对妻子腹中自己孩子生命的不在乎也相互对应着。
因此交警在盘查时他会不停地搬出冰冷的法律条文来强势回应,他似乎仍没有意识到那是一个生命。
与男主的警惕和提防映衬,隔壁床让孩子给了女主一个苹果,这个镜头带着温情,女主似乎有些被打动。
但男主来的时候听到妻子提出要“实话实说”时却去把帘子拉上了,并且摔门而去后也再没有拉开。
帘子不能隔音,这里的帘子也是一种隔阂的象征。
后一个场景就回溯了事故的现场。
在车上也同时点明了夫妻二人的矛盾,女人想要一个孩子,而男人却认为孩子带来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如今还有车贷房贷,又怎么养得好一个孩子?
从一个丈夫的角度看,男人说得并没有错。
另一个细节是在发生事情之前他一再提醒妻子慢点开,但妻子没有听从,于是出了事情。
但事情发生后,他并没有半点责怪妻子的意思,而是想要解决问题,第一反应是想要承担责任(虽然是用错误的方式)。
而妻子也并不是看不见丈夫的辛苦,她开车就是体恤丈夫开了一天的车而想要分担(虽然也是用错误的方式),从这里也能看出即使他们有矛盾,但他们是爱着彼此的。
车祸发生的真正原因其实还是他们为了孩子的事情发生龃龉,女人生气而加速。
车祸是这个影片的核心线索,而影片的主题则是“生命”,故事对这个重大事件的发生处理得非常好,环环相扣且合乎逻辑。
之后的转场也非常优秀,发生车祸的那一刻转场到了女主手中的苹果。
苹果是平安的象征,那鲜艳的红色又暗示着鲜血,女主把它握在手中,似乎是在感受着在它之上所携带着的陌生人的善意。
影片中更值得拿来说的是两个母亲之间的对话。
她们是能理解彼此的,第一次见面女人想要拿钱给他们,当老人在孩子的尸体前哭泣时,女主也掉下的眼泪。
这里的眼泪是很复杂的,其中有愧疚,却更有同情,因为她能理解一位母亲失去孩子的感受。
影片的结局令人动容,老人在孩子的葬礼上选择了宽恕,理由是女人还怀有身孕,肚子里有未出世的孩子需要抚养长大。
这里两个母亲都对生命的态度和男人对生命的态度形成了对比。
我关注到另一个点是在葬礼上,交警来到,儿子要求“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交警则回复:“我们会秉公执法”。
法律于人确实是很冰冷的,作为律师的男人想到的首先不是如何遵守法律,而是怎样钻法律的漏洞。
那么老人懂法吗?
懂的,她懂的是佛法。
男人学习法律是为了谋生,老人学习佛法是为了皈依,因此才有了他们在选择上的差异。
影片以新生为名,表层的含义讲的是孩子的新生,而大乘佛教讲求渡人,渡人何尝不是自己的新生?
2022年整个上半年,尤其是最近几个月,院线电影不景气,网大电影质量差,已经片荒到快要对华语影坛绝望了。
没想到在上半年最后一周,B站和坏猴子联合推出的这个电影短片集竟然让我看到了华语电影未来的可能性!
最大的感受,就是再一次找回了看电影的氛围感。
近几年,电影的上映量和产量都受到了疫情的极大影响,我已经记不清上一次坐在电影院里是什么样的感觉了。
而这一次所上线的四部电影短片大部分在20分钟左右,最长的不到40分钟,但是的确让我们这些影迷找到了久违的观影体验。
在观影前,坏猴子的厂牌让我充满了期待,而第一批上线的作品也的确让人惊艳。
得益于坏猴子计划所培养扶持的导演在叙事风格上的独特性和各异性,这次的导演阵容和作品阵容都透露着浓郁的全电影节风格。
仿佛B站做了一次电影节,联合宁浩开了个大师班,然后把创投的作品弄了个影展。
各种个性鲜明的作品集体亮相,让人应接不暇,饕餮盛宴了。
继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之后,我们似乎已经没有“一代导演”的概念。
而这一次的影集让我们看到了华语电影人的薪火相传和生生不息,全青年新导演的阵容让影迷们看到了华语电影的后生可畏。
也感受到了老电影人们因为对华语电影的热爱而帮助年轻电影人打开新宇宙、新格局的热忱。
同时也能感受到B站作为最受年轻人喜欢的视频网站对于电影艺术的敬畏,和本土视频平台扶持优化电影环境的使命感。
首批上线的四部电影短片是以“明日之后”为主题,但只提供题材不限定题目,于是四位年轻导演自由发挥的作品也分别带来了不同的惊喜和感动。
《地球最后的导演》(导演:徐磊)第一部电影短片也是目前上线四部电影短片里篇幅最长的,主演竟然请到了贾樟柯和宁浩两位第六代导演来组cp,中间还cue了一次管虎导演,简直是给中国影迷办春晚!
很多导演经常会形容自己的作品是献给电影艺术的情书,这次导演直接给电影艺术写了一封遗书。
故事竟然发生在电影已经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代,电影人和电影技术竟然被收藏进了博物馆,真是荒诞至极!
(而且我觉得当电影真的退出人类世界的时候,贾樟柯和宁浩应该不会还活着了~嘻嘻嘻~导演,对不起!
)但即使在电影中没有电影的时代,华语电影人依旧坚持着对电影艺术至死方休的热爱。
我想这不仅是华语电影人对电影的热爱,也是华语影迷对电影的热爱。
电影也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电影会怎么样?
”这部电影的出现,不仅解决了我看电影的求之若渴,也提醒我们更加爱护电影艺术的发展,因为当有一天真的没有电影的时候,我们的情感表达和历史记录将何去何从?
《杀死时间》(导演:温仕培)开头是国产赛博朋克的王家卫,后半段变成了未来光怪陆离的骇客帝国。
论荒诞,四部短片最荒诞的就是他。
但某种程度上,这又是当下网络世界的现实问题。
当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日渐加快,看似琳琅满目的繁华琉璃背后却是敏感易碎的空虚无聊。
就像你有多少次夜深人静的时候问询自己“这到底是为什么”一样,烟花多灿烂就显得夜幕多暗淡。
我们总在忙忙碌碌的间歇里,瞬间坠入空虚落寞之中。
电影仿佛是一盘游戏拼图,并不需要观众去影片中拼凑完整的自我,恰恰是去找寻那个碎裂的本我。
被称为“最性感男演员”的章宇撑起了全片,也在电影里贡献了华语影史上最性感的吻戏。
这段长达2分40秒、跌宕起伏的吻戏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刚开始会觉得浪漫,但随着男女演员的旋转(没错,真的是旋转),好像在他们拉车的过程中,看见了一段感情发展的全过程。
这份窒息式浪漫,堪称全片的点睛之笔,把全片的撕裂矛盾和荒诞莫名推到了顶点,也把整个叙事节奏的张力往前猛推。
当然,我更希望章宇吻的是我,吻到我想逃。
《一一的假期》(导演:吴辰珵) 家庭伦理片可能是东方文化系统里逃不开的话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庭里人与人的情感羁绊却永远是大家共同的矛盾。
不同时代的家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的生活难免会又碰撞和和解,而这种情感上的摩擦和磨合在未来的世界里会以什么样形式的问题存在,我们也不得而知。
见招拆招和相互拥抱,可能就是家庭问题永远的出路。
老戏骨刘桦和小戏骨韩昊霖的对戏充满火花,爷孙俩的互动细腻生动,尤其是韩昊霖,很多细节的处理不输很多成年演员。
《你好,再见》(导演:曾赠)曾赠导演的作品是四部电影短片里我最喜欢的,我觉得是最具个人特色的,最与众不同的,也是最贴合当下的。
她的贴合当下,是她讲述的故事所反映的问题其实就是根植于当下社会正在发生的问题,也是四个故事当中最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生的。
电影的陌生人之间只有设定好的十句话的沟通权限,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可能就是现在的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下一步吧。
电影关注的社恐问题,其实社恐是当代人的通病,但真的不是当代的人变了,而是时代变了,信息的海量爆炸似乎让我们的每一次社交都被迫地投入了太多的份量,这种压迫感让我们本能地对过量社交产生了排斥。
但是在这种社恐中,我们又不得不做着各种各样的社交,如果真的有一天可以斩断一切陌生社交,我们会真的这样做么?
如果只能对陌生人说十句话,我们又会说什么呢?
没有了陌生社交之后,我们真的能够获取社交安全感么?
《大世界扭蛋机》首批四部电影短片已经在B站全部上线,每周四都会更新另一个主题下的四部新电影短片,都是来自B站和坏猴子之间的合作作品,也都是年轻导演作品。
后面还会有青春、爱情、悬疑等主题,真不知道下次扭蛋机又会给我们开出什么样的惊喜?
前三甲:《新生》《地球最后的导演》《下乡的塔可夫斯基》。另外《期末》与我的想法有轻微重合,其他一无可看,令人失望透顶。
皱眉,看不下去
什么缝合怪
看完《一一》的短片后,只觉得这个小机器人太可爱啦!好想要一个
吃饭时连看了几部。一系列颇有意思的短片。说一下目前印象很深的几部,一部是《地球最后的导演》,全程在笑,到最后忽然间就感动了。别出心裁的短片,从事电影的和热爱电影的人们,看到片中埋下的各种电影梗和各种“内涵”,都会忍不住会心一笑。贾樟柯与宁浩的山西话对白,带劲。一部是《你好,再见》,不愧是我喜欢的张子枫,其表演能力真不错,希望未来看到这部的长片版本。《杀死时间》能看到很多元素,王家卫、杀死比尔、赛博朋克,亲吻跳舞,章宇可以的。
对比下来徐磊等其他导演视觉上就没风格可言;突然觉得温仕培视觉上有点感觉,虽然《热带往事》不大爱看
《你好,再见》挺不错,子枫slay全场
第一集还挺好笑的然后又有一种悲哀,观望一下。
国内开始尝试限定剧,大部分很烂,剧本差距太大,音乐和音效很明显不行
有惊喜也有失望,惊喜大于失望
《杀死时间》杀死比尔的栗山千明,蜷川实花的花,梅里爱的月亮,喜欢那句我们做爱吧,360拔火罐之吻,杀死无意义的时间,不断奔跑的四百击。《一一的假期》致敬杨德昌,虚拟养老院缸中之脑,异化的人和压榨的空间,真挚感人。《你好再见》软科幻讲真实与虚假,未来人际疏离,故事讲得高级。看到年轻团队作为“明日之后”,用碎片书写拼贴、戏仿所形成的后现代互文性,悲观中有拯救,冰冷中有温度。
《下乡的塔可夫斯基》看的我又哭又笑,又要优雅又要接地气,下乡的艺术,欧亨利式结尾,塔可夫斯基在农村怎么致敬?照搬横镜头的荒诞,和接着雕刻的亲切。《状元》看得我哭,妈妈看得见的分数,也是内涵妈妈看见分数后做了改变,更开始关注孩子了,所以孩子分数在涨,一直到妈妈打心底认同孩子在做的一切,直接满分小孩。《你好机器人》好烂,像小品一样。《你看起来好吓人》今晚月色真美,密室冥场面情侣妆 好甜
王美美铭记心中的那一句“你不要太难过”也只是一句公式语,电影的结尾又冰冷又心酸~
只能说,过分男性化已经不适合这个市场了,不过是所谓电影人的自说自话罢了。地球最后的导演相当不错,但那显然也是圈地自萌。我能看出来的就是卖弄创意和小聪明,基本没考虑过观众是谁。真的很令人烦,花了12块钱,别人还要不停告诉你他有多聪明,咱是为了这个花钱的么,醉了……在真正现实意义上着力的,在观众共鸣点上着力的,少。唯一还具备作为短片媒介可看性的,也就只有曾赠那部。
除了第三个,其他的想法都不太行。
回想起看新片场 幸福59厘米系列的日子,那时短片的确更多是为爱发电,现在至少是新尝试,挺好的,14个盲盒,更多的选择,也意味着更多惊喜或者糟心,通常新导演会从短片开始,虽初登舞台但处于表达欲旺盛时期,放低预期,同时保持个期待
拉炸了可以说,中国电影完了。
太特么烂了,看了一集张全蛋,快手短视频都不会这么粗制滥造
没看完,但是就看到的而言,都比较尬。
看得有点累 一直很好奇国内短片是怎么尝试营造自己的电影质感 在我看来这些作品在一些时候和学生作业质感相当 只能说是砸钱更多了而已 或者说电影质感本身就是伪命题//20220714《一夜》里女主的形象参考应该是莎莫帕拉斯里的郝蕾 多半没有猜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