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伪善的蠢人。
参赛前,他有一个赛季的钱,韩国就那么点大,他可以gps雇佣兵船工翻个底朝天。
结果只换来第二次参加游戏的机会。
他可以用钱做好事,帮画家孩子那些真正需要钱的好人,却偏要救一群无可救药的赌鬼。
明知道游戏组织者有多残忍,却不告诉帮他做事的黑老大,让帮手白送命。
投票时,他可以说,大家投离开,我给大家钱,不用送命。
但他没有。
他只抛出理想,却没有抛出利益。
一些人出去只会面临更稀碎的人生。
起义成功后,他可以说,大家跟我打土豪,分田地,去总控室抢钱,肯定会吸引o团亡命徒加入,但他只喊着崇高理想。
他的理想真的崇高吗?
有一幕让我对高赞影评无法苟同:为了起义,男主只把计划告诉关系好的主角团,不让x团反抗,也不让救人,牺牲弱者生命。
主角团正是在被牺牲弱者的尸体上,抢到了枪。
他说出【这是必要的牺牲】之时,001嘲讽的笑几乎压不住嘴角。
你既已默认丛林法则,任由身边屠杀发生,那和游戏开发者有什么两样。
就像每一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为了自己的理想,牺牲别人的幸福和生命。
就像【救猫还是画】那个命题,总有人用崇高理想,说得你热泪盈眶,很燃,最后却让世界和小猫陷于战火。
我们最应该警惕的,就是这种人。
至于稀碎的剧情,刻板无新意的隐喻,都不想写了……第一季的尚佑哥,我们都错怪你了:
…熬夜看完第七集吃了一坨大的大家都指着看你那个游戏环节…结果全剧被疑似ai随便写的逆天文戏铺满了,甚至某一集的文戏就是全员立flag,这个立完那个立。
最后一集男主逆天魔怔想法直接把选x的人背刺完了,给我气笑了,让选x的女人做男主伟大计划的牺牲品,然后抢枪再把主角团壮丁全部坑死,让选o的一帮啥卵和选x的怂龟男爽活。
抛开剧情,最后枪战戏更是幽默到了极点,感觉不如真人cs真实。
剧组把小游戏拍的比枪战刺激,枪战拍的比现实小孩玩bb枪还唐。
前半段枪战还算有十分之三枪战的感觉,后半段直接在墙角呆住,把所有角色拍的和低成本游戏npc一样,疯狂重复一个动作。
收集弹夹更是闻所未闻,太有想法了编剧。
警察那条线更没法吐槽了,纯纯凑数用的。
第一季的剧情量是第二季的三倍还有多第二季玩游戏和投票时长过长,而且每个游戏过后都要投一次,越到后面越无聊。
李秉宪一出场,就能猜到后面投票走向了,他就是来控票的。
他每次看男主的表情,都像是小样儿,看我玩不si你,他真的是第一季出场时间太短了,这次要过足戏瘾演到爽了一次性出7集,看似很多,可人物刻画除了一两个比较突出,大部分都很模式化,也可能是出场角色太多了,都想露脸,结果导致没有谁特别有记忆点,第二季更像是第三季的预告片
《鱿鱼游戏》的第一季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因为新鲜感足够,从来没有一部剧构建了这么变态的世界观,而且非常反乌托邦。
它设计了一个法外之地,把一群赌徒聚集起来,来玩一场更大型的赌博游戏。
这个设定很有社会意义,也很有新鲜感,尤其是游戏都非常变态,明明是很童趣的游戏,但是输了就要被杀,更显得这个世界特别残酷。
第二季播出之前就造势很大,粉丝们都很期待这部剧播出,而且空档的三年里还有同款综艺节目上映,整体效果也非常好。
但是第二部播出了之后,一夜间有5万豆瓣网友访问,但却最终给出了6.4的评分。
失望!
太失望了!
给我的感觉是拍到最后资金链断了,然后草衰收尾。
导演编剧黄东赫也感觉写不动了,编不出来了,所以整体看上去很拖沓、无力。
都在骂,那么《鱿鱼游戏2》为什么挨骂呢?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01套路重复第一次见到一部剧拍到第二季就黔驴技穷的。
这一季完全没有任何惊喜,就是在重复第一季的套路。
上一季就是把一群赌徒聚集在一起,展现赌徒心态,人性的复杂,大家为了赢可以不择手段,出卖队友,甚至连自己的好朋友都能出卖,这一季也同样如此。
人设上就非常雷同,比如124号参赛者南奎欺软怕硬,他在游戏中通过这种方式来讨好那些更有力量的玩家,以期获得保护,而对于弱者就各种嫌弃,他在剧里硬生生拆散了一对母子。
这个角色有点像第一季里的101号张德秀,总之情节都非常类似。
还有第二季里男主角的好朋友正倍为了主人公而死,第一季的曹尚佑也是如此,这两个角色很重复。
那么第二季的游戏也有些重复第一季的操作,“一二三木头人”这个游戏没有变过,而“六条腿”虽然是新游戏,但是显得非常乏味,并且就是把童年的游戏整合了一下,也没有新意。
在拍摄的时候更没有刺激的感觉,后面就完全在草率地拍摄有些队伍失败被打死,有些队伍赢了比赛,没有把那种刺激的感觉拍出来。
还有选择叉还是圈这个环节也是第一季就有的,按理说,主人公的目的如果是阻止这个游戏让大家都选择叉,那么就像辩论赛一样,结果是浮动的有变化的才惊险刺激。
但是每一次选择全都是均衡的,完全没有悬念感,人物的挣扎也没有第一季足。
很多环节都设计得没有必要,和第一季比真的差远了。
02人设塌了其实塌了,又没塌。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第一季里的主人公成奇勋是草根,他可以笨,他可以傻,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他在第二季的时候已经经历过一次“鱿鱼游戏”了,他该表现出来的智慧完全没有。
可能是因为第二季换游戏了吧!
不过也是换汤不换药的,除了第一个游戏完全一样以外,其他的游戏都是升级版,比如第二轮游戏是把之前的几种小游戏都整合了一下,变成了新一轮的团队挑战。
还有第一季火的抠枫糖饼的游戏也被取消了,主角还做梦梦到了十分复杂的三角形图案。
但实际上这个游戏压根没有,观众白期待了一番。
如果成奇勋的梦境变成了现实,真有这么高难度的挑战,可能效果会直接拉满,悬疑性更高。
而第二季的主要矛盾在于成奇勋又加入了鱿鱼游戏,想要带领大家破坏这个游戏,观众应该看的是他怎么带领大家破坏的。
然而换来的,却是大家的不信任。
也难怪大家不信任,因为成奇勋除了第一个游戏猜对了玩法之后,后面的游戏全部猜错。
信任是一点点建立的,但是不信任是一下子就崩塌的,所以成奇勋从一开始就没有建立威信。
主要因为他在获取大家信任的时候也没有策略,第一个游戏里只要谁动了谁就会死,干说大家自然不信任。
后来发现真的会死人以后,逐渐开始听成奇勋的。
而成奇勋想出来的策略就是让小儿子躲在大个子后面,因为背后的操纵手是真人也不是机器,只要躲过了枪手的视线就能存活。
那么这让大个子怎么办?
就一定要有人负重前行吗?
而且排成一排很容易相互影响,这样的智慧导致牺牲了一大部分人。
后面大家发现死的人越多奖金越高,自然希望死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又不希望死的人是自己。
还有就是每一轮游戏结束之后都可以选择圈或者叉,选择圈就是游戏继续,叉就是退出游戏。
成奇勋想要阻止这个游戏,让这个游戏结束,方法就是大家都选择叉,这个游戏就可以终止。
问题是,他的目标不是抓到幕后凶手吗?
就算这次鱿鱼游戏结束了,难保幕后黑手不会再组织一轮,难道他要每一轮都参加吗?
所以人物的动机从一开始就不对,主人公在形成动机以后没有任何计划。
最后大家杀红眼的时候,选择游戏继续的这帮人害怕选择叉的这帮人阻止自己赢得更多的钱,所以在熄灯后开始厮杀。
成奇勋倒是有点策略,让大家躲在床底下伺机而动,等到那帮蒙面人前来镇压的时候再挟持、夺枪。
这当然很理想化了,况且是在拍电视剧,主人公也真的在编剧的神笔之下做到了,然而后面的剧情也很奇葩,他们登上了粉色的城堡,遭遇到了埋伏和射击……这又要聊聊另一个问题了——烂尾。
03烂尾成奇勋的动机目标是歼灭鱿鱼游戏的幕后组织,结果最后也不知道大boss是谁。
第七集的结尾非常草率,让我一度以为这一季没有拍完。
其实这一季里的001就是黄仁昊,也就是第一季里的面具男。
但是在上帝视角的观众始终都知道,而主人公却没有发现,还和他组队变成了好朋友,这个智商观众也很难指望他得到什么真相。
另外,相比第一季来说,第二季加入了一些幕后人员的镜头,比如藏在“一二三木头人”后面的枪手,还有那位女枪手被其他几位工作人员强暴的时候幕后大boss在冷眼旁观。
成奇勋挟持面具人的时候撕下了面具,发现是一个00后小伙子。
但是既然给了这些人存在感和镜头,编剧却没有把戏花在这些人的身上,没有具体探究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枪手,他们的身上经历了什么。
还有,这一季的节奏整体都很慢,前两集还没有开始鱿鱼游戏,都在铺垫成奇勋找幕后黑手,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没有结果,最后只能再参加一次游戏。
既然铺垫了,总要有一个结果,而不应该仅仅只是为了第三集开始继续参加游戏。
成奇勋花费几十亿韩元雇佣了一群社会哥去调查游戏组织,自己前往鱿鱼游戏之前还种了一颗芯片在牙上,方便位置追踪。
但是警察找到芯片的时候却发现这个芯片早就丢失了,而成奇勋到了游戏现场才发现。
真不知道导演铺垫了这么多是要干嘛?
只是证明主人公干这事儿很难?
而且还采用了双线结构,可是两条线都没啥用,警察查了半天没有结果,成奇勋干了半天也没结果。
至少第一季还有一个最终赢了所有奖金的结局,第二季甚至都没有结尾。
这么草率的吗?
总之一口气刷完了7集失望透了,看了一眼豆瓣竟然还有第三季……
求求了,别拍了!
我突然想到了主角的人设是“人傻钱多”,难不成导演是在隐喻Netflix吗?
这么烂的剧还要投资第三季吗?
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审核放过我
倪匡多次自豪地憶述女兒某日清晨五點拍打他房門,罵他寫的女黑俠木蘭花故事狗屁不通,倪匡笑道:「狗屁不通的讓你通宵追看了」。
爽文爽劇令人愛恨交織,《魷魚遊戲2》大概就是這樣的作品,教人既要罵又要追,我一晚上才看完都輸人九條街,出片兩小時就寫好評論的才是大神,畢竟Netflix最快播放速度才1.5倍速。
Netflix選Boxing Day上線《魷魚遊戲2》挺值得玩味的。
但與三年前對比,這一季口碑弱了些,畢竟第一季的影響力強到可以突破三八線,叫北邊七名高中生冒死觀看而獲罪終身監禁。
這一季節奏拖沓,光看廢物警察黃俊昊就佔去不少時間,他東奔西跑,不知道忙些什麼;作為道具的無人機也跟著很忙,被放了又收、收完再放,被人拆了再裝、裝完又拆,屁用沒有。
再者,新遊戲帶來的壓迫感也不如第一季了,要知道,雖然第二季的玩家大多是新玩家,可第二季觀眾早就不是新觀眾了,眼見本劇變警匪片,處處暗示主線任務是搗破犯罪集團、警惡懲奸,看男主角遊走黑白兩道,這邊教警察做事,那邊無端和孔劉玩俄羅斯輪盤賭命,然後以睜眼玩家身份再上島、駕輕就熟地過關——或多或少誠意不足、想象力乾癟了。
然而,劇集的魅力席捲全球是有道理的,連《搏擊俱樂部》的導演大衛芬奇都有興趣拍一部美版《魷魚遊戲》。
這類型的片子之所以風靡歐美,大概是因為對西方人來說這是某種異域風情——包括但不限於 儒家式內捲焦慮、 東亞式的叢林法則、體制崇拜、對權威的恐懼、不要問為什麼的絕對服從、對成功的執著、失敗的羞恥感,乃至離他們很遙遠的集體主義和強權文化。
現代商業文明帶給我們的文明邏輯是共贏,買賣雙方在你情我願的情況下各取所需,形成良性社會互動,但在東亞叢林中所奉行的——借用趙善軒博士的說法——就是「他者仆街主義」,只有看到別人倒霉,我才高興;只有別人過得不好,我才過得好。
在本劇裡,玩家們在遊戲中的競爭就是你死我活,偶爾合作也不過通關需要而暫時互相利用,到第二天的遊戲,隊友也可以一百八十度轉變為死敵,因為每局遊戲的倖存者可以直通下一個遊戲,而輸掉的玩家即時槍決。
亞洲明明地大物博,難道資源會比其他大洲匱乏,匱乏到需要如此慘烈的競爭才能換取體面生活?
當然不是,只不過,東亞尚有很多未開化的蠻荒之地,正如劇中困住所有玩家的神秘封閉小島一樣,資源往往以「集體主義」的偉大名義全部上繳到「一個人」手中,必須遵守近乎黑社會的「家規」,去討得「那一個人」的歡心,或者討得那個人的二三四五六七層下線代理人的歡心,才能分到更大的喘息空間;當人們永遠掙扎於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底部,求生存已經花費大量力氣,就沒有空子去想象更多需求,權力因此得以鞏固。
《聖經》的《主禱文》有一句祈求:「不要使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馬太福音6:13)可惜,人間總有魔鬼利用人的貪慾和恐懼,變出不同的把戲把人當牲口玩弄,譬如劇中每回遊戲結束都由所有玩家投票是否繼續玩下去,只要得票過半,所有人可以獲釋並瓜分當前獎金,免於一死,但玩家們每次抬頭,看到天花板的小豬撲滿被注入一沓又一沓鈔票的時候,總有人覺得獎金積累得還不夠多,希望再玩幾局多賺一些;玩家死得還不夠多,希望多玩幾局再死一些人,那樣就能瓜分得更多獎金。
每個人都堅信眼前的鈔票最終是自己的,而死的一定是別人。
遊戲負責人黃仁昊化名吳寧一,成為001號玩家,混入遊戲裡和其他人一同闖關,他在第一輪投票中讚成遊戲繼續;之後,他為了博得其他玩家信任,投票反對遊戲繼續,假裝自己想退出;再之後,他甚至站出來請求大家退出遊戲——他對受到試探的人性十分自信,作為莊家,他深信就算勸大家別賭下去,賭徒們都不會答應退出。
很多人或許都有過一剎那「退出遊戲」的理性動念,但當看到更多的錢以及別人死亡帶來的更大利益時,個體選擇就受集體情緒的影響而妥協。
這種設計令人不禁反思:我們的決策有多少是自主的?
我們如何分清目前所作的決定,是出於自己的本意還是被環境操控?
從根本上來說,魷魚遊戲的機制就是一個壞的制度。
壞的制度無時無刻不在勾引人的惡,它如同一個放大器,將人性中潛藏的陰暗面,譬如貪婪、恐懼、自私,放大到難以忽視的地步。
它不僅誘發這些特質,還設計環境和規則來激化它們,讓人不得不順應遊戲的邏輯,甚至被迫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遊戲中,玩家看似有選擇自由,但實際上,制度的運行已經預設了大多數人會選擇繼續參與,規則的設計使他們始終受控於主辦方。
小豬撲滿是制度設計的符號,它無時無刻不在提醒玩家:貪婪能帶來回報,而退出則意味著失去機會。
這種設定讓人性的魔鬼一面被合理化和正當化。
到第七集,男主角想出一個餿主意,糾集退出遊戲的玩家起義,趁亂搶槍,奪取控制權,進攻控制室。
必須吐槽的是,搶槍這一情節在第一季其實已經用過,只是當時是一個閒角獨力去搶,很快就被制服而已。
說這是個餿主意,是因為這個主意沒有深思熟慮,首先不知道建制的人力多充足、火力有多猛;其次進攻的路線不清晰,連控制室都要抓一個俘虜帶路;最失敗的,還是不知道起義軍裡混入了內鬼。
起義需要強大的內部凝聚力,但遊戲玩家本身就是一群因利益結合的陌生人,他們之間的信任極其脆弱,反抗失敗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這當然也可以解釋說:男主角本來想混進神秘小島後,援軍隨後跟上攻入犯罪窩點,而結果身上的GPS追蹤器被偷走,幾天遊戲下來,他精神崩潰,破罐子破摔,希望趕緊結束遊戲才慌不擇路、出此下策。
男主角試圖通過這個起義讓莊閒翻轉,跳出機制,但作為底層,反內捲失敗,倒也寫實。
建制一方其實並不害怕反抗,因為反抗反而能強化制度的合法性:當反抗者被擊潰後,餘下的玩家就更容易順從了,那些沒投入反抗、冷眼旁觀的玩家已經見識到抗爭的代價,並可能認為反抗者的失敗完全是咎由自取,這種責任分離感讓他們可以對死亡視而不見,甚至感到慶幸自己沒加入愚蠢的起義。
這一點也和投票的集體行為呼應。
投票遊戲是否繼續時,立場搖擺但最終選擇遊戲繼續的玩家,為了安撫自己,心裡會想,反正是壓倒性大比分的,就算自己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就算投退出遊戲一票,投票結果也不會逆轉。
你看,個人的責任感就是這樣被群體行為所稀釋的,大家都在玩,每個人似乎都不必為後果負責。
就這樣,個人理性就被慾望的集體共振輕易吞沒。
這種革命後的虛無,令我想起魯迅小說《藥》。
小說結尾的烏鴉「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然後「張開兩翅,一挫身,直向著遠處的天空,箭也似的飛去了」烏鴉彷彿對革命結果冷酷地宣判:切,果然又是一場無意義的流血與犧牲。
第2季一如既往的精彩,一点不拉跨,甚至在高度上超越了第1季,探讨和引发思考的维度也更广。
比如第2集,小猪(001)和456在车里的对话。
对话很短,但很精彩,将权力和人性的张力值拉满。
剧照:小猪(001)与成奇勋(456)
剧照:PUA Round 1理解001和456此处的对话,需参考第一集里西装男给公园流浪汉设计的面包vs彩票的选择游戏。
剧照:西装男给公园流浪汉的面包vs彩票面包可以解决一时的温饱,即时满足。
彩票代表一个全新的可能性,未来的潜在收益。
面包vs彩票的选项表面上公平,但实际上并不对等。
因为一个(面包)是人本能的直接需求,而另一个(彩票)是人性中对希望的心理渴求(哪怕它是一种虚幻希望)。
西装男将它们放在公园流浪汉(社会弱势边缘群体)执行。
这便已经注定,流浪汉被剥夺了的选择自由性,他们从一开始面对的不是真正的选择。
流浪汉选择彩票的结果确实揭示了人性中可能存在“劣性”,如目光短浅、逃避现实、贪婪和冒进。
然而,这些“劣性”更多是人类在极端困境下的被动体现,而不是主动的恶意。
可以说,这些所谓的“劣性”往往源于环境的压迫与资源的匮乏,是在特定情境下被放大的普遍人性弱点。
从心理学上讲,人在处于绝望的困境时,常常会倾向于选择能够延续希望的事物,哪怕这种选择是非理性的。
所以,流浪汉选择彩票并非完全非理性的行为,而是一种人在绝境时对希望和渴望改变的心理诉求。
这也说明了,在特定情境下,人的行为决策受人性牵引的心理本能主导,而不是生存本能主导。
真正的选择应该以平等、尊重和支持为核心。
然而,面包vs彩票的选择设计故意利用困境中人性的弱点去操控人的行为,不尊重(甚至忽视)个体的现实需求。
这种游戏在本质上是一种诱导性、限制性的机制,是伪装成“自愿”的操控手段,假慈悲,真恶意。
剧照:西装男对流浪汉的隐性操控。
表面上,西装男踩踏面包是给流浪汉所做选择的一个“教训”:你们的困境是由于你们自己的选择,不是我的问题。
实际上, 西装男的这种行为是一种对权力的炫耀,暴露了权力不平等和对他人处境的漠视。
西装男不关注人性的复杂性,而是利用人性弱点进行“试探”,结果往往加剧了弱势群体的被动和无助,用这种选择设计将资源的分配与人性的审判混为一谈,形成了一种隐形的操控模式。
真正的选择应该是尊重人性的手段,不是惩罚或控制人的工具。
剧照:001对于456的反PUA不装了,摊牌了😂001看456识破了他们的游戏机制,也不装了,承认游戏的操控实质和选择群体的针对性,即“社会垃圾”。
001(或是“西装男”,他们都是掌控资源的权力者)的话非常直接地反应出,他的社会理论倾向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为避免**,以下简称为SD),游戏设计也是基于一种SD思维。
SD的核心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强者胜就主导,弱者败则被淘汰。
SD理论认为,社会不平等、阶级分化、贫富差距等社会现象是合理的,压迫和剥削也是正当,因为它们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他们反对政府用社会福利政策、进步税制和政府的财富再分配举措进行干预,主张【最小化政府干预】。
SD理论认为,如果政府通过外力强制干预(如运用福利政策、补贴或社会干预数段)来帮助在竞争中失败的群体(被淘汰的弱者),就会阻碍“自然选择”的过程,这可能导致资源的“非最优配置”。
如果通过税收等方式支持弱势群体,则会减少对“强者”或“有生产力的人”的激励,进而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
SD理论里严重忽视社会道德、人类合作和制度等相关因素。
001的话还表露出:他对人类本质的厌弃、对社会运行的悲观,以及对改变可能性的否定。
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权力与不平等的真实运作逻辑。
001的话表面看“有理有据”,一种“话不好听,但确实如此”,但是,果真如此吗?
呼兰脱口秀里的“玩笑话”纵观车里的整个对话,001 是一个很厉害的PUA大师。
甚至很多观众也不自觉地被001的话术牵引理解。
不得不说,001是一个xn大师😂一些观众吐槽456无脑,但在这个对话里,456简直是反PUA的王者。
接着看456如何反PUA 😎
剧照:456反PUA Round 2456立刻指出001的腹黑操控逻辑:权力者的这种逻辑常常应用于维持现有权力结构,主人与马。
主人(权力者)通过制造悲观和绝望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让所有马(人)都放弃对改变的追求,削弱马反抗的可能性,最终巩固了现有的不平等结构。
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受益者是主人。
001的逻辑谬误在于,他的逻辑陈述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唯一可能性。
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即便面对最绝望的处境,人类也总能通过团结、反思和行动,找到突破的路径。
剧照:456 PUA Round 3001继续对456 PUA,设法引导456的注意力不要脱离“赛马场”之外。
但是,001的话同时无形中点出一个问题:真正能叫停比赛的力量是什么?
通过001的话,456意识到,权力的倾斜让马根本无法真正与主人平等对话。
主人主动叫停比赛的可能性取决于主人是否能意识到,控制的本质不是剥夺他人,而是要创造共赢的可能。
可是这种权力的反思仅通过对话行不通(更何况还无法平等对话),必需有外力或极端条件的干预。
456意识到的关键是,改变的发生是不能依赖掌控规则的一方。
因此,真正能叫停比赛的力量其实并不在于主人是否愿意停下,而在于得把重点放在改变自身。
如果马群集体主动停下奔跑,比赛将失去意义。
只有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选择主动停止奔跑,才能从根本上打破比赛规则。
马得认识到自己不仅是被主人操控的奔跑工具,更是有选择和反抗能力的存在。
马可以选择建立自己的游戏规则,不再依附于主人的设计。
通过合作,马可以找到新的生存方式,创造一种新的公平规则,让每个马都有平等的选择权和希望。
456知道,必需得有马的觉醒和团结。
456也知道,发生改变的过程是艰难的。
不是所有马都会觉醒;即使觉醒,也不必然保证团结;即使团结,也不必然保证合作成功。
因此,456 对001 说:
剧照:456要重新参加比赛,进入“赛马场”。
456选择重新参加游戏不在于他有多大把握成功,多大信心改变马,一切的重点在于:只要有一匹马试图叫停比赛,它就为所有被迫奔跑的马点燃了希望之光。
有人或许对001这种“希望之光”不屑一顾,发自内心地质疑:有用吗?
回头看看面包vs彩票和456个玩家的鱿鱼游戏。
西装男和001代表的掌控者们所利用的人性“弱点”不正是对希望的渴求吗。
流浪汉和游戏玩家舍弃本能需求(吃饱/活命),也要选择/投票心理需求(希望和改变),这已经证明,人性里对希望的渴求蕴含的力量不可小窥。
人性里对希望的渴求如同南橘北枳。
在某种情境下,这种人性看起来就是“劣性”,然而在某种情境下,这种人性是人类的宝贵品质。
人性的复杂性正是于此。
剧照:456 反PUA Round 4
剧照:456 反PUA 策略:激将法001的犹豫暴露出他确实有担忧之处。
456乘胜追击,对001使用激将法。
456先直接指出这是001在害怕,紧接着用吴一男的例子强化激将,确保001让他参加游戏,他能进入游戏场。
因为吴一男的例子反驳了001对人类本质是“劣性,厌弃”的悲观定义,这可能会动摇他的信念,随之会激起001的挑战欲望(人性使然)。
001虽然是权力操控者,但他本质上仍然是人。
人超脱不了人性,人的行为决策必然受人性驱动。
剧照:001 PUA Round 5001的蓝红药丸回答已经证明了,456反PUA且激将成功。
001不放弃,继续PUA 456,让他放弃。
001嘲讽456“扮演英雄”,实际目的是想设法让456放弃改变的希望,回归到主人既定的赛马场规则中。
001的话术策略是,他希望通过一种虚无主义的逻辑,瓦解456想改变,想反抗的信念,促使他屈从于现状。
但001的PUA话术显然无力,逻辑漏洞和谬误很多。
看我全剧时,我想到,不知道001在说这些话时有没有想过,曾经的他不也是因无法负担妻子的医疗费用而彻底被压垮了吗。
在主人与马的环境里,即使顺从地屈服于现状,也未必能真正获得安宁,因为本质上赛马场的规则是为了剥削和控制而存在。
【安生过日子】的“安逸”只是权力者为了操控所营造的幻觉,这种安稳的生活其实并不存在。
鱿鱼游戏从456个玩家开始,最后只剩1个玩家(所谓的赢家),游戏结束。
游戏结束不是001代表的掌控者们想要它结束,根本原因是没马了。
呼兰脱口秀的“玩笑话”SD理论的“强者胜主导,弱者则被淘汰”是很不切实际的。
因为没有人能成为最强者,永远有比自己更强的那个存在。
如果马们/游戏玩家坚信的只有“强”是生存不二法则,“不强”就要被击溃淘汰,结果必然是“当狼把羊吃光,狼就是羊”,破坏生态平衡。
没人能无时无刻是强者,但每个人都会经历自己是弱者的时刻。
善待帮助弱者不是阻碍“自然选择”,恰恰是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像SD的“优胜劣汰”机制根本不可持续。
最终都将是无马可跑的结果。
如果面包vs彩票的选项象征剥夺了人们的选择自由,那么蓝色药丸则是代表屈服于主人与马的规则。
虽然选择红色药丸意味着承受痛苦,但它也意味着拥有了真正的自由意志和改变的可能性。
众所周知,也不可否认,改变是非常艰难的。
但正是这种要改变的努力让人类在历史中不断得以进步。
对希望和自由地追求是人性中最宝贵品质的一部分。
选择红色药丸不仅是为456自己,也是为更多马争取希望。
破解001这种心理操控的话术在于,重构001话术里的偏颇逻辑。
去质疑001的意图:001为什么要嘲讽456?
因为001确实害怕改变的发生。
一旦改变发生,便会威胁到001的权力地位,损害他的利益。
还要转移视角看待001话术。
例如站在456的角度去看:456想反抗不是想“扮演英雄”,而是想停止游戏,要改变,要让所有马摆脱被操控的命运,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价值,而非个人英雄主义。
剧照:456 反PUA 完胜
剧照:001让456重新参加游戏。
456在车里对001操控话术的见招拆招,完全不留任何机会给001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最终达成自己的目的:重新参加游戏。
001和吴一男都是通过权力利用人性的“劣性”操控人们的行为,满足个人私欲和喜好,自认为这就是世界运转的方式。
吴一男临终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或许不是人性本善或本恶,他不想承认的是人性不是二元论,人性是复杂的。
吴一男输的事实是,人性的复杂性大大碾压权力操控的力量。
456想要证明的正是:世界的运转由人性驱动,而非权力决定。
456想要的不是“英雄论”,而是要让001知道,即使面对强大的权力,人的自由意志不可被束缚,未来由马共同决定。
他来了他来了!
全球大热的《鱿鱼游戏》迎来了第二季!
昨晚看了2集,全是进入游戏的铺垫。
可恰恰这种没有过度急功近利地让演员们开始厮杀,让我觉得第二季大概率会好看。
如果说第一季探讨的是“选择”:在面对生死时,不同环境中长大的人会做怎么样的选择,他们会如何高尚、如何残杀、如何牺牲、如何耍诈。
第二季从前两集猜测后续的发展,可能会重点探讨的是:“面具”当戴上面具后,面具下的你是谁?
还会是你自己吗?
1 两种面具“面具”这个词,在心理学上,是精神分析师荣格所提出的精神分析概念之一,指的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它是个体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分界点。
我们通过身体表现、语言、外表等包装“面具”,去告诉外部世界“我是谁”。
通过借由“面具”,我们在不同的人生舞台上扮演不一样的角色。
由朴桂瑛主演的游乐场员工,就是这种面具隐喻下的关键人物。
仅在前两集,《鱿鱼游戏2》中出现的面具有2种。
一是游乐场中的面具:讨好型面具。
通过将自我塞进封闭不透气的玩偶服中,用可爱的形象去给孩子带去欢乐。
可实际呢,在玩偶服中的那个人早就已经大汗淋漓。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孩子进入了化妆间,玩偶扮演者们慌忙戴上了面具,去继续那个给孩子带来欢乐的角色。
即使他们内心满是怨言,身体早就被汗水浸湿。
讨好型面具的背后大多是善意,带着一丝无奈。
它的本质是希望他人开心,而忽略自己的感受。
这种“面具”背后不一定是无私,一定程度上是有所图。
就像游乐场的玩偶扮演者们,大多是为了碎银几两。
在很多生活场景上,我们会用上这种面具,比如在辅导作业时,扮演一个温柔开明的妈妈,压抑住自己想揍人的心,只希望孩子能成绩好一点点;比如没日没夜加班出成果,只为了获得上级和周围人的一个赞;再比如因为他人的一个请求,拉不下面子,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讨好型“面具”在东亚这种“委屈往肚子里咽,微笑留给他人”的文化下,十分普遍。
一旦有人心直口快一点,就会让人觉得冒犯。
一旦过于诚实正直,便在团体中成为一个异类。
另一个面具是:“群体型”面具。
在鱿鱼游戏中,三种符号化的面具成为了鱿鱼游戏icon化的视觉锤。
• 圆形面具:代表着杂役,他们主要负责协助维持现场秩序等基础工作,手中一般不持有武器。
• 三角形面具:代表士兵,他们是规则的执行者,负责枪杀被淘汰的参赛者,掌握着参赛者的生死大权,是维护游戏规则的重要力量。
• 正方形面具:代表着管理者,类似企业里的高管,负责管理和指挥三角形面具的士兵以及圆形面具的杂役,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和领导权。
面具抹去了人的个性,他们成为了一个符号,一旦戴上了面具,他们只代表一个工种。
这种面具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比如网络上的momo,基于真实身份的抹去,相较而言更可以表达真实的想法,可能是善意,也可能是恶意。
这两种“面具”恰恰是两个极端。
前者通过隐藏本我,无条件满足他人欲望。
后者则是通过隐藏身份,让自己归于群体去做服从。
电视剧中,当女主烧掉了小女孩送给她的那幅绘画,意味着她决定放下那个讨人喜欢的面具。
随后穿上三角形面具,去做一个隐藏在面具背后的执行机器。
2 面具与人格在不同的面具之下,人格会展现出不一样的形象。
人格(personality)的词根便源于“Persona”,在古希腊语中指的是舞台上演员所佩戴的面具,人格本身就有面具的成分。
可当人戴上一种人格面具久了之后,当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认为自己就是自己扮演的角色,以致于真实人格的消失。
在《鱿鱼游戏》第一季中,游戏参与者都有一个编号,而非以自己的名字去参与游戏。
名字会提醒他们是谁,而编号便只是个数字,它不仅起到好记的目的,更能帮助自己和他人去做出更残忍的事,当杀害他人之时,就像抹去一个数字那么简单。
在第一集中孔刘饰演的角色便是这样,他陈述自己在鱿鱼游戏中做执行者久了之后,他杀掉了自己的父亲,并且深深认同他欺骗和杀害的人都是“垃圾”这件事。
行为影响认知,认知影响人格。
人格的扭曲,大多是佩戴“面具”下的“不真诚”太久了。
孔刘害怕成为男主口中“主人的狗”,居然一枪给自己爆头。
3 面具与神经症真诚是心理健康最大的敌人。
很多“神经症”的产生,大多是在面具人格下,人们对自己的不真诚。
“面具”的最大危害不是欺骗他人,而是自欺。
每一次对他人的曲意逢迎,便是对真实人格的一次压抑。
在高压或人际复杂的工作环境下,往往意味着更多“面具人格”的扮演。
真实想法被压抑到潜意识后,便会以其他方式展现出来,久而久之,人便会内耗、烦躁、不安,到了晚上还会睡不好。
而自愈的方法,是停下来,听听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身体,想想自己是谁,想要什么。
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欲望,不对自己感到羞耻,明白以前的经历在自我身上留下的印记,导致自我和外界交互的“面具”是怎么呈现的。
防御机制会牢牢地将面具焊在你的脸上,只有这样你才会感觉安全,可无法解决内心的冲突。
一点点、慢慢的,在下意识展现面具之前,试着不往之前的模式走,或许慢慢的,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接纳ta,并且爱ta。
你便能逃出给自己设置的《鱿鱼游戏》。
看得我厌蠢症都犯了,一个交警都能查到你住在哪儿,凭什么觉得自己天衣无缝呢?
又买枪又雇人的,抓一个招募人都要几十号人,探岛大决战两队人就够了?
跟踪抓捕也就两辆车,留着剩下的钱给自己享福?
三人小队每队一辆车,交叉跟踪啊。
还带个gps假牙,要有信号,能被搜到,手机都带过来了。
还有大张旗鼓的招新人,招新船,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既然这样一开始就别藏着了,脱裤子放屁。
捡个敌人的无线电拿起来就用,中性女还知道打个摄像头,他是一点都不懂啊,本来就没脑子,还要玩脑子那一趴,牺牲这个牺牲那个的,真是和第一部一模一样,最伪善的人装逼让大家跟着他一起死。
返回来说说剧情,第一部之所以经典,是人性的抉择和未知的恐惧,不知道下一关会是什么,不知道接下来会经历什么,观众代入感极强,游戏惊险刺激。
这部就换成卡时间游戏了?
大部分时间像是奇葩说一样,在那儿打嘴炮,搞个什么降智嘴炮投票,接着所有游戏都是因为反应慢速度慢死人,木头人是,五人四脚是,抢房子还是,一个嗑药的癫货都能活到第三关结束。
怎么活的?
没有交代,就把所有游戏过程缩减,全放到外面那两只脑残小队,部队退伍的正规士兵,被老头船长用冷兵器偷袭,一点示警都做不出来,听见落水动静出来巡视不知道进去清点一下人数,这样的剧情有什么好看的?
关于游戏内容的比重一缩再缩。
导演手法也重的一批,船长出场就知道他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孔刘下线也莫名奇妙,第一季扇耳光为什么精彩,是因为主角受辱许久终于赢了想要把巴掌扇回来的时候,孔刘递出了钞票,那一瞬间就好像在说“你的尊严就值100块,没钱的蝼蚁就像鞋底的狗屎一样”。
这部俄罗斯轮盘赌死了?
变成信守承诺的好人?
到下线前一秒都不像癫狂死的,像是窝囊死的。
后面的剧情推测,反对一方死了很多人,赞成一方大优势领先,反对一方还要怀疑一下为什么所有人都死了主角活着回来了,然后他失去大家信任,陷入自我怀疑,再有个圣母出来鼓励他这都不是他的错,是这个操蛋的游戏。
在主角清醒过来的时候因为游戏死在主角面前。
主角带着仇恨的力量继续窝囊又睿智的活着,直到第六关还在满口仁义道德,直到第六关大决战,大家反目成仇,他含泪赢下比赛,见到幕后黑手,交警登场,互相嘴炮,说着一切都回不去了,如果还要往下拍,还得埋点引子,像什么以为结束但游戏还在继续之类的。
(哦,跟第一部一样,细数中枪镜头,孩子的父亲中枪不直观,后面被11号救了?
11号要么是交警进场的关键,要么是下一季的主要角色)
原贴被和谐了。
原因是评论区中有大量谩骂、人身攻击等违反社区规定的内容。
原贴在3天内浏览量过40万,收获500+点赞和200+评论,荣登「鱿鱼游戏2」影评热榜第一。
我诚惶诚恐,何德何能,能受到各位如此多的厚爱与支持。
我并没有很好的文笔,只是写作中融入了真情实感。
能荣升热榜第一,相信也是文字中的感情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我对原贴各位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个别的侮辱、谩骂评论导致整篇影评被删,但我感谢各位占多数的理性讨论者的克制与忍让,更承受不起大量的赞美之词。
我不是职业写手,本篇影评只是观影后感触颇深,随手一写,所以各位也不需在豆瓣上关注我。
原贴被删实属遗憾。
原贴评论区中有大量优质讨论,大部分我都有认真细心回复。
我的文字被删了不重要,评论区中各位的讨论被删了是非常可惜的。
原贴地址:https://m.douban.com/movie/review/16388541/因此,在此重发。
以下为原贴内容。
太平洋时间26号0点首播,首尔时间17:00,北京时间16:00。
蹲的首播,刚看完。
五味杂陈。
这部剧吧,口碑一定会两极分化。
能get到点的就觉得是神作,get不到的就觉得是个爽剧。
大部分人都是拿它当爽剧看的。
所以有恶评很正常。
第二部和第三部同时拍的,先上第二部。
这个未完结局确实吊胃口,掉观众缘。
抛开情绪化,客观点讲剧情和制作吧。
四个字:依旧惊艳。
因为NF不做大陆市场,SG第一季已经出来一段时间后火爆全球才传到国内火起来。
第一季的创作比较激情和随性,因为NF只管投资钱、资源给够,不干预创作,所以第一季的效果在大逃杀类影片中属实惊艳。
第一季主要是新奇和刺激,剧情上有讽刺现实,但没有深入深挖一些阴暗面。
作者当时也没想好第二季要怎么拍,没曾想第一季直接火爆全球,成为全球的现象剧,才开始着手准备拍第二季。
那么第二季的编剧创作必然变得深入、深沉,主创团队也更加大胆。
第一季爆火全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没有文化障碍。
小孩都会玩的游戏,游戏规则简单明了,人物背景关系清晰,无论你是哪个国家、不同文化的人理解起来都没有障碍,都能代入,都能共情,都能反思。
批判资本主义,讲资本对人性的异化,其实是很黑暗的,但黑暗中的蜡烛才显得明亮,主角和众配角身上有着无数的人性闪光点。
主角废物吗?
是的,确实废物。
人都是完美的吗?
没有完美的人,神也不是完美的,神也降下大洪水毁灭人类。
在浮躁的社会、复杂的人性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是第一季留给观众最大的反思:真善美。
男主主角是个真实到不能再真实的小人物。
所有参与游戏的配角也都是我们生活中身边随处可见的小人物,甚至编剧直接把他自己身边的人套在故事里。
主角赢了游戏,可以说是运气好,可以说是主角光环。
请问换成是你,你在这场大逃杀中独以生存,其他455个人全都死在你眼前,你拿着这笔钱出去,会心安理得吗?
第一季的结尾,主角没上随妻儿去美国的飞机,留了下来,要做什么?
要复仇。
为什么要复仇?
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他很真实。
他有人性。
换作是我,我大概也会这样选择。
妻女离散,母亲去世,人世间已了无牵挂,拿着这笔钱,是莫大的虚无。
人的一生都要对抗这种虚无感。
宗教的出现,一大作用就是帮助人类对抗这种虚无感: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生命的终点在哪里?
这是使命感。
我们如何过好这一生?
遵循某种特定、规律的生活方式。
这是仪式感。
帮助他人,爱他人,爱万物。
这是真善美。
从游戏中出来的主角,有了使命感:他要复仇,要结束这个荒谬的游戏;有了仪式感:花大价钱雇侦探、雇街溜子、买武装、雇私人武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至于真善美,他的存在就已经是了。
这是一个唤醒人性、唤醒良知的自我升华过程,不亚于释迦摩尼的成佛之路。
他拿到这些钱,他拥有了所有参与游戏的善者、恶者、罪者、无辜者、贪者、贪生怕死者、勇者想通过参与游戏拥有的巨额财富。
他被资本异化了吗?
没有。
残酷的游戏反而唤起了他的良知,改变了他这个人,升华了他这个人。
他觉醒了。
他现在是什么?
他是勇者、智者、觉醒者、领导者、革命者、解放者;或者说,英雄——每个人儿时未被社会腐蚀时都幻想成为的那种人。
他蜕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
所以他回来再度参与了游戏。
在第二季的游戏中,他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悲剧性的神。
他像给人类偷来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他像建造巴别塔试图登天以肉身弑神的反叛者;他像「地狱不空,我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萨;他像被犹大背叛,被钉在十字架上,要背负全人类罪恶的耶稣基督。
男主代表的是「真善美」和「神性」。
本局游戏唯二不奔钱来的两个玩家,一个是男一,一个是男二。
男二男二是男主的镜子,是「神圣的对立面」,代表的是「人性」,也就是「混沌」。
拿一个人物比喻,就是「撒旦」,「堕天使路西法」。
这俩人,像阴阳两个对立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二」为「一」才是「全」。
他参与了游戏,是本局游戏中主角团的重要人物。
其实不只是男二,他是共一。
他在所有关键时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没有他,男主的革命在一开始就不可能成功。
他参与游戏的动机、目的,我相信会在下集中解释和揭露。
他是不是真的享受参与游戏呢?
我相信是的,和吴一男一样。
只是这次他既是参与者,又是旁观者。
他向男主坦白自己的经历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
他帮没帮男主,帮没帮其他人?
帮了。
他最后是不是叛变革命了?
是的。
他是谁?
他是背刺耶稣的犹大。
背叛这季几乎所有伏笔都是给第三季埋的。
男主在最后子弹耗尽之际将最重要的一个伏笔道具「弹夹」给了男二。
男二用这个弹夹偷袭射杀了其他两位战友。
这个弹夹代表的是「真善美」的「信任」,男主对战友无条件的信任,正是这个「真善美」和「信任」将男主的「真善美」和「神性」亲手埋葬。
这是伊甸园的苹果。
(不得不说主创团队真的太用心)这个我相信会在第三季有解释的。
内鬼内鬼是老头,这是非常清晰的一个伏笔。
大家都在喷演员演技不好,其实演技我觉得都非常到位。
在船上警察小哥说发现位置了的时候,老头非常轻蔑的瞥了一眼,随后马上震惊状。
这个不是装出来的,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反应。
当然我们在观众视角可以看得很清楚,但警察小哥是没有看到的。
警察小哥过于心急,始终没有怀疑老头是内鬼。
请问老头在这片海域捕鱼二十余年,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小岛的存在?
搞不好这个游戏都和老头有直接关系。
紫发带了项链和药丸进来,老太太头上别着个利器。
男主牙上的定位器这种情报是怎么泄漏的?
男主牙上的定位器也是在这片海域某个岛上的捕鱼人的泥鳅盒里找到的。
而且这种制作的片子不会浪费任何一个镜头,剧情节奏非常紧凑。
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老头给了大篇幅重要镜头,一定不是白白浪费经费的。
这个也等到第三季解释吧。
虚伪的民主韩国的民主化之路是血淋淋的社会革命带来的。
韩国总统没有善终是互联网上一个非常讽刺的笑话,韩国人自己也清楚,大选、民主这些乱象。
所以剧情给了「站队投票」非常多的份额,直接给了一整集展示投票过程。
宪法是至高无上的。
宪法给予人民民主和投票的权力,选出任何结果都是集体的意志。
但这种浮于表面的权力,要不要又有何用?
圈圈和叉叉之间来回反跳的人,意志不坚定犹犹豫豫的人,乱选的疯子,屁股坚定坐在哪边的人,请问谁是真正的赢家?
没有任何赢家。
所有人都要为这个结果买单。
煽动、蛊惑、诱逼、刺杀、暴动种种在剧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还需要明说在讽刺什么吗?
集体之恶。
「乌合之众」。
制度之恶,所谓民主是一个笑话。
混沌的人性护犊子,无条件的护犊子。
老太太在朝鲜战争的枪林弹雨中活下来,因为有这么个败家儿子,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贫困潦倒。
她对主角团的所有女性角色关爱有加,给怀孕的小姑娘鸡蛋吃,抱住另一个小姑娘,对变性人的理解和关怀。
她儿子不断在犯错犯错,选了圈圈,因为还有欠的高利贷没讲实话,老母原谅了他;甚至扔下老母一个人去送死,老母依然原谅他。
她代表的是「母性」。
他儿子是「昏庸之恶」。
他好赌、欠债、欠高利贷、撒谎、懦弱、妈宝,简直是废物一个。
但他是纯恶吗?
他不是。
他和老母亲形影不离,在绝境也展现出了对母亲的爱,也展现出了善良,他这种人是很真实的。
他坏吗?
坏。
他善吗?
也善。
搞数字货币那个男的,把女朋友搞怀孕了跑了,人渣吗?
人渣。
做youtuber,忽悠别人买币;知错不改的那个态度,恶心吗?
恶心。
全局给了无数个镜头,他一直在偷偷望向自己女朋友,直到最后几关,想和女朋友重归于好,一起出去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迷途羔羊知道悔改吗?
知道。
但他说出去了还要继续投资。
赌狗的毛病改不了。
他是盘的庄家吗?
他不是,他也是个韭菜,自己也赔的精光,同时是庄家的镰刀。
真实不真实?
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我们社会上到处都是这样的人。
变性人,不被社会所接纳。
这里的人接纳了他。
主角团的几个人夸她长得好看,姐姐很棒,让她感觉到久违的温暖。
自从出柜以来可能没人这么夸过她。
这里是她心态的重要转折点,直到哭哭啼啼小妹妹死在门口的那一刻彻底爆发。
她拿起了枪,她比爷们还爷们,她是最后一集革命武装里的副司令官、最强战力。
主创团队试图质问自己的内心:变性人是不是也是人?
要不要被社会接纳?
当「集体」拒绝接受你的「个人」甚至攻击你的时候,你拿起了枪拯救拒绝你的「集体」。
性别认知、外在性别,很重要吗?
同为海军陆战队退役,男主的基友其貌不扬却勇猛无比,另一位小哥在最后时刻被吓出了PTSD。
士兵是不是人?
(许多越战荣归的美国大兵患有终身PTSD)其他几位人物画像简单的多。
负债100亿的企业家,「贪婪」之代表。
大神女自以为通天通灵与神同体,实际上也吓得快尿裤子,是「邪教」之代表。
说唱歌手私德如此之差,嗑药、负债、暴力,是「娱乐业」之代表。
祛魅吧,不要追星了。
被霸凌的那个,是「沉默的大多数」之代表。
这些参赛人员,主创想展现给我们的就是血淋淋的社会矛盾、人性之混沌。
这是一个「善」「恶」之辩的哲学思考。
开局铺垫的律师自言自语了句:“怎么今天这么多人送钱给我?
果然做人还是要善良才行吗?
”游戏游戏简单易懂,几乎是韩国人从小每个人都玩过的儿童游戏。
大家基本都能看明白,我也就不废话了。
第一个木头人游戏已经清晰的展示了,团结就是力量。
但在后面的找队友游戏中,明明大家都放下成见,就近拉人,就都不需要背负背叛、杀人、帮凶的罪孽,但群众就是团结不起来。
这个游戏的寓意是「政治」。
人是社会性动物。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化,就是「政治」。
第二个游戏从糖饼人变成了五人四足,展示了存活者在经历了死亡造成的巨大心理震撼后,明知马上就要死,依然沉迷在幼稚游戏里乐在其中,如此割裂。
这是「奶头乐」。
反抗与革命因两边利益不一致而大打出手、互相残杀。
这就是政治的残酷性,尤其讽刺某些两党制国家。
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我在第三局就基本猜到,要么选叉叉的多但主办方毁约不给走,要么是平局开启全体吃鸡,果不其然)。
熄灯吃鸡这个游戏是主办方的常规项目,主角知道,男二知道,其他人并不知道。
但并不需要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会自动开始互相残杀。
本季安排了个突发事件,在厕所,双方大打出手,寨币男最先用事先藏好的叉子爆杀了疯批说唱男(喷子的下场,嘴上要留德啊)。
每个战争都会有一些先导的黑天鹅事件,就像历史书上都学过的,莱克星顿的枪声,萨拉热窝刺杀斐迪南大公,啤酒馆暴动。
这种黑天鹅事件顺理成章的点爆了战争导火索,在广播宣布吃鸡开始之前,大家已经蠢蠢欲动,自发预备吃鸡。
而战争的发起者,往往两败俱伤,第三方获利者赚的盆满钵满,比如二战中的美国。
这个第三方是谁呢?
就是主角团队。
主角团队在主角的指令下,全体隐蔽在床下,保留力量,然后在红衣进入清场时直接暴动革命。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愧是全民服兵役的国家,男性都军事素质过硬,直接歼灭清场团队,缴获大量武器和弹药。
这个革命过程中主角团所有人都发挥了作用,尤其是变性人小哥,简直是MVP。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所有中国观众都能直接理解。
红衣代表的是秩序、是暴力,但被解了武装,他们一样是肉身,甚至主角团队素质更过硬点。
为什么?
因为真正的力量不是什么秩序,也不是什么岗位,是他们手里的枪。
随后主角作为领导者、革命领袖,揭竿而起:谁要加入?
加入的来!
革命队伍武装了起来,有组织,有纪律,有信仰。
这一举动直接干懵逼了管理员团队。
其实在关灯前主角宣布计划时,男二的神态已有震惊。
但男二没有阻止,不但加入了,还是副领导人。
为什么?
因为他动摇了。
他何尝不想结束这荒谬的游戏?
(这里应该是个伏笔,但男二的心理挣扎没有过多描写,要等到第三季揭露了。
)主角团队革命队伍的军事素质相当过硬,直接清空了两波增援。
他们主要失败在哪?
我认为是男二故意拖延。
在主角要求来人上去增援的时候,男二阻拦了。
(这里男二的心理活动一定非常动摇,但还是没有给任何篇幅描写。
)还有就是弹尽粮绝之下,动摇的人心。
这里的枪战其实已经是战争烈度了,描写的很真实。
真实的攻防战就是这样的。
找个老兵问问看,绝对对这段有不同观感。
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给大家无限的遐想空间,吊足了胃口,其实第三季已经拍好了。
结语有些人抱着看爽剧的心态看,结尾确实不爽,要骂,烂片,演技烂,反正要喷一顿。
我不这么认为。
剧中有许多精彩的镜头,构图极为震撼。
在男主和男二初和解时,左边蓝色的001,右边红色的456,是完全可以当宣传海报来用的,绝对是最重要的镜头之一。
有些镜头切的有点突兀,不好。
BGM采用了剧中人物主动播放的形式,很新颖。
美学、色彩运用一如既往的韩国水准,优秀。
前面几集的铺垫有点漫长,但情绪非常细腻,我多次眼眶湿润。
街头画家,患绝症的小女孩,兔头,有些人可能共情不了,但我共情了。
我和小孩,脱北女,父亲,都共情了。
我看到参与者都是负债几亿的小人物,想想我们的社会,多少人为婚姻、房市、生意被迫负债,断供,带老婆孩子一起跳楼自杀的,少吗?
为什么这个社会让人如此绝望?
韩国的社会矛盾也在激化,并不比我们好到哪去。
NF给了主创团队极大的自由度,他们才能将这些社会现状融入在片中呈现给我们。
观众可以喷主角傻,莽,无脑冲。
请观众记住,历史正是这些人改写的。
如果人人都是主角这种傻缺,不为钱,参与游戏只为解放大家出来,这个游戏在第一局结束就已经戛然而止。
他这种人受到大家的唾骂、坑害、不理解,请你们记住,历史会给他公正的评价,就像现在历史书上写的那些无数的革命先烈。
小时候都扫过墓吧。
不少烈士,年纪轻轻十来岁,一腔热血闹革命,为了什么?
如果我是成奇勋,我也要摧毁他们老巢。
为什么?
因为我是个人,我是个有「心」的人,我有情感,我不是畜生。
我死在中控室门口,我不在乎牺牲。
我是要让所有人知道,我来过。
红衣人、黑衣人,缴了枪,他们不过也如此。
我能做到,你们也能做到。
我是一个图腾。
我的肉体死了,我的精神永垂不朽。
这就是真正的革命者。
棋手姓Kovalev,时年18岁,军衔为一等兵。
从1939年出兵波兰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苏联损失人口多达2780万,总伤亡人数超过4600万人。
苏联以牺牲一代男性的代价,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惨胜。
你没见过的东西,不代表它不存在。
你不相信的东西,不代表它不真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了一个成奇勋,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成奇勋站起来。
怕的就是死了一个成奇勋,世间再无成奇勋。
大家都是乌合之众,大家像在游戏里一样一起玩完。
这就是我们真实的社会。
我们要思考。
我们有很多东西要思考。
这个社会病了。
我们都病了。
如果你拿这当爽剧看而没有任何思考,对剧中任何一个人物都无法共情,无法代入,你也病了。
真的不如第一季好看,可能这种剧情第一次看是不错,第二次再来看就只是情怀,不懂为什么最后几集每集都要投票
延续了第一季的构思,每一位负债的人都是整个韩国社会中的“例外个体”,失去尊严且任人宰割,成为资本娱乐下的玩物。士兵们端着枪进行大屠杀,都带有着一种战争伦理的意味。遗憾的是,自始至终都缺少影视剧该有的创新,人设延续了上一季的构思,并且看不到剧作上的起承转合。对“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滥用令人发指,升格镜头的出现都在损害该有的紧张感。更多剧情游离于游戏之外,游戏部分时常拍得非常欢乐,跟校运会似的。找岛的那批人对剧情没有任何帮助,士兵方的视点也看不懂到底有什么意义。看完七集发现故事没讲完,让人火气更大。
吊在俊,最亮眼的角色,人设满分,比男人都爷们儿!
第二季中456号的人设粗看是很别扭的,仿似圣徒降临,白莲花附体;但结合群像戏、001的乱入以及其后的反转,这里面其实有很强烈的多方面的隐喻(人性、宗教、社会、集体、民主、革命等)。譬如彼时的《阿甘正传》,那可不仅仅只是一部励志片......
还是原来的鱿鱼味道,鲨疯了
第一集其实挺好的呀,为啥评论区有的人五点半就看完了?都这么天才呀
如果你一次放完,我会给五星。另外对男主想拯救大家的思想白莲花真的不喜欢。还有,提前告诉你了新一季加入了跨性别角色你看了还来特地给这个打低分也是没必要,韩国公众无所谓,你这看盗版的倒是装起来了,连某国都能恢复谷哥油管了,你们对他们管那么多干嘛呢?恶意那么大你别看不就完了。来私信骂我的更牛👍🏻还得是中文网友厉害👍🏻
所有情节蠢到能让人翻无数次白眼,但还是挺爱看下去的,好久没看到这种单纯装疯卖傻的剧了,对我来说看这部剧就是在玩一个鱿鱼游戏,既受虐又享受。
鸡毛蒜皮,叽叽歪歪,游戏又少,枪战又烂
刚看完第七集 看到导演名我还没反应过来不比李政宰崩溃哈 每个人死的都如此仓促 你既然参加过这个游戏就知道这是个多大规模大boss有多厉害 带几个散兵就能去攻打人家老巢 我也是没见过有这种送人头的主角 看到一路捡弹夹我就想起我最近玩的游戏 一边跑图一边捡垃圾 前两集看完才看到李政宰回去按照这进度最起码得十二集打底 魏河俊也不知道在干嘛 一直呆在船上从来没找对过 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就是没怀疑有卧底 我打这段短评一直在笑谁能懂?
比第一季差太多了,前几集还好,最后一集相当扯,众人的转变解释不通。钱呢?你们夺枪反杀,回头怎么还债啊?TOP演技太差出戏,他不是唯一的关系户,但是演技最差戏份最多的关系户。《黑色荣耀》的西班牙老哥变成温柔大姐姐,第三季我就看她了(本来期待她和李阵郁或许有个CP,结果李阵郁他连剧情都不走就挂了。
虽然没有第一季那么紧张刺激,但可看性还是很高,因为人性的复杂太迷人了,而且感觉第二季整体更温柔了,也可能是第一季剧情忘太多了。替换的第二局游戏燃得像校运会,第三局游戏则是散发出甜美的恐怖味道。西装男好疯啊,狂踩面包的时候笑死我了。话说孔刘这个角色真的没有个名字吗?贤珠欧尼太好了,最喜欢她,温柔又强大。然后是张京子女士,也是很强大也很柔软的女性,可惜儿子是个赌狗。警察线太废了,船长不要太明显的反派。成奇勋的计划根本都是胡闹,起义也蛮无脑的,001号真的对成奇勋有偏爱,陪他玩了三局游戏还陪他起义,最后还让他误会自己死掉。好像那种偶像剧里的大boss任由喜欢的人作天作地,最后还是无能为力,只能回到自己身边的感觉。
比第一季好看,故事可遇见更明了了。
就是一个承接第一季,铺垫第三季的过渡季,啃起来太乏味,注定无法复刻第一季的成功。制作水准倒是肉眼可见的提高了,但是剧本居然这么垃圾?完全不是平常看韩剧该有的进程发展,注水严重的离谱,废戏太多,就连摆在明面的探讨人性也不及第一季,浪费演员阵容。怀着救世英雄的决心,干着圣母的蠢事,被反派拿捏的团团转。孔刘、李秉宪不知道比李政宰强了多少倍。来玩自嘲梗洗白的top更是无话可说。
一口气看完 本质意义上我们想看的是游戏 第一季紧扣主题 完完整整呈现了集人 不同游戏 一人赢 第二季却是圣母幼稚男主带领大家反抗的故事 穿插几个游戏贯通剧情 那就拉跨了 而且想呈现的人物太多了 真的圆的回来吗? 完全可以独立制作新的一批人 新的游戏 新的明争暗斗 舍弃圣母男主这条线 然后拍个四五季之后 把五个冠军抓回来 一个冠军分配100个人 搞个终极比拼游戏 这才刺激 不刺激谁看啊 看圣母打枪 太无聊了....
人設統一:過於愛管閒事,頭腦又差得不行。滿口大義但老弱病殘可以先死,可以犧牲自己人但不准攻擊對手
比上季差一些,但也不错,现在人太焦虑太紧张了,神经蹦得紧紧的,一点支线或者慢节奏都看不了,就觉得无聊多余,只想紧张刺激的
吊在俊真是做男做女都精彩哈😆
上次被一号骗这次还被一号骗我都懒得说你
完美地维持了第一季的质量,节奏张弛有度,人物群像刻画也很出彩,越来越看不懂豆瓣的评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