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杀人犯第一季

Making a Murderer Season 1,谋杀犯的形成(台),制造凶手,制造谋杀者,杀人往事

主演:史蒂芬·艾弗里,多洛雷斯·艾弗里,艾伦·艾弗里,布兰登·达西,肯·克拉茨,劳拉·里奇迪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制造杀人犯第一季》剧照

制造杀人犯第一季 剧照 NO.1制造杀人犯第一季 剧照 NO.2制造杀人犯第一季 剧照 NO.3制造杀人犯第一季 剧照 NO.4制造杀人犯第一季 剧照 NO.5制造杀人犯第一季 剧照 NO.6制造杀人犯第一季 剧照 NO.13制造杀人犯第一季 剧照 NO.14制造杀人犯第一季 剧照 NO.15制造杀人犯第一季 剧照 NO.16制造杀人犯第一季 剧照 NO.17制造杀人犯第一季 剧照 NO.18制造杀人犯第一季 剧照 NO.19制造杀人犯第一季 剧照 NO.20

《制造杀人犯第一季》剧情介绍

《制造杀人犯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看完感觉无奈

当人性受到司法的考验的时候,咱们普通百姓只能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无奈,且不说本片的主人公是不是凶手,第一次的十八年会因为第二次的事情就算了?

第一次的人员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就算是第二次他是凶手,也不应该为第一次买单吧?

我感觉他不是凶手,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现场在哪里?

一个人被割喉,又开了11枪?

那现场怎么没有一点血?

只是车里有几滴血?

而且没有发现他的任何指纹?

他要是带着手套血是怎么出现点滴的血形状?

我开始感觉他凶手的可能性大,感觉警察不会去栽赃他,但是看到之后,感觉他吗的他们什么事做不出来?

我也不敢说警察会不会杀人冤枉他,但是看的出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要给他定罪的,也有可能是他们镇上的人做完之后栽赃他,现在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死者那天自己出现了,他还会想第一次那么幸运,显然哪是痴人书梦了,至于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可能只有死者和凶手知道了,

 2 ) 看完回家背一百遍忍字诀

1. 在哪也别惹政府和公权机关,包括标榜自由与民权的美国,因为他们有100种方法玩死你。

2. 花钱请个好律师往往比公派律师强,但即便再强也不代表你能赢,因为最终是陪审团说了算(至少是刑事案件)。

3. 别做不合群者,一定要和社区内的邻居搞好关系,尤其是美国这种以社区为基本组织单位的国家。

想象一下,有个非常恨你的邻居成了陪审团成员然后由他决定你是不是坐牢,有多可怕。

4. 说话一定要小心,很多文字或视频资料都可能被保存下来。

5.“你可以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犯罪,但是不能保证一辈子没有人控诉你犯罪。

” 6. 在美国监狱里居然还能交新的女朋友

 3 ) 威斯康星州代表月亮消灭你

在netflix两天看完全片!

Steven究竟是不是murderer我不希望主观做判断,但是从检方漏洞百出的取证过程与建立在诱供基础上的证据链,可能没有人会反对定罪Steven Avery是不合理的。

Steven生活在威斯康辛州的小镇上,粗俗不合群,甚至在片中的前女友也在近期采访中指责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hBHTC30aDU)视频中,前女友描述在2年的交往中,指责:曾经被掌掴,家暴,上班被跟踪,洗澡时被威胁扔电吹风,被问原因,回答就说他是疯子,并未涉及实质问题,而说到分开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自己被太多曝光没法去工作。

其实这个和我们了解的SA并没有出入。

在费车厂工作粗俗,虐猫,有偷窃史,没有人说这是一个文明爱讲道理的Steven。

撞了表妹的车,打飞机给她看,用枪威胁她,正是这么一个野蛮人的形象让威斯康星州的法院警局宁可做出证据也不能放过这个野兽。

但是杀没杀人讲证据不是凭猜测的,“我不惜……也要讲他绳之以法的观点”在我认可的逻辑中始终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说我们曾经在电影中见过高智商大魔头密室杀人,屡次脱罪,心思缜密,那么他一定不是在威斯康星作的案,因为威斯康星州可以代表月亮消灭一切罪恶!

 4 ) 这也许只是一部纪录片,然而这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

首先,这部美剧是年度最佳,无可置否,因为这部剧至少让我们思考,让我们看清真实的人性。

我在微博推荐中看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花了2晚看完这部纪录片,被震撼,深深的震撼!

我的意思是他们生活在所谓的文明国度,而美国又是文明过盛的佼佼者,他们面对的是所谓的文明人,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贴着为人民服务标签的文明人,然而,就在这些装裱无害的面具下,却展露了人性最肮脏的样子。

似乎让steven,一个在狱中含冤渡过18年的少年,变成恶魔是一件成功的成就,那些官员和警察人员享受掌握主动的特权,他们享受来自熟识亲朋的愚善,他们甚至享受将一颗灵魂狠狠的鞭打,一次,一次,又一次。

我敬佩一直为steven辩护的两位律师,他们真的很努力,他们在维护辩护人的权利,他们在争取当事人的自由,他们在寻求正义,他们虽然败诉,但他们得到了真正的尊重。

导演用心的拍摄,这部剧的成功之处在于,也是称呼它为年度最佳的原因是,至少它引起了美国人的关注,它让更多的人看到了steven的故事,它让大部分无知的人看到了真相,而最重要的是,它或许能为自己未曾犯过的错的steven,一个清白坚毅的steven,一个忠于内心的steven,得到他本该得到的公正,得到那遥不可及的freedom.ps:这种对于本人和家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伤害,是无法想象和挽回的,希望steven能再次站在阳光下,拥抱着家人。

祈愿。

 5 ) 你选择相信什么?

本片看后十分震惊,不禁联想起聂树斌案、佘祥林案等,我们看到的答案往往是我们愿意相信的。

人们常说,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但迟到的正义真的是正义吗?

史蒂文含冤入狱18年,被释放后他笑着说,我不怨恨任何人,但等待他的并不是新的人生,而是另一场噩梦。

再次卷入谋杀案件,被判谋杀罪成立后,片中史蒂文的律师说,关于史蒂文的审判他感到悲哀,不仅仅是案件本身,更是作为一个个人对整个刑法体系的悲哀, “我们在正义的道路上始终没有进步”。

诚然,我们不能确认史蒂文是否真的有罪,但两次在证据链不完整,诸多疑点矛盾无法解释的情况下,陪审团草率做出有罪裁定。

在我们常识认知下所谓“疑罪从无”,史蒂文不是应该得到一个无罪的判决吗?

是否警方导演了这一场阴谋,要交给时间去论证。

我们可以保证自己不去犯罪,但永远无法保证自己不被起诉。

在生活中我们太容易对某件愤恨至极的事情发出这样的慨叹“这样的人就应该拉去枪毙”,像片中研究员对斯蒂文一家评价一样“这个家族十恶不赦,我们要将他们连根拔起”,站在正义的制高点上带着偏见与不满对某人进行审判。

只有司法体系的不断完善,从业者的公正严谨负责,社会集体意识的觉醒才会让普通小民面对权贵时活的更有尊严,更有安全感吧!

 6 ) 2023.5最新证人

Steven的律师Kathleen在2023年五月份向法院进行了一项新的动议。

在这项动议中,Kathleen称一位名叫Thomas Buresh的拖车司机在今年5月10日向其提供了一份新的证词。

Thomas称他在Teresa Halbach悲惨地死亡后接下来的几天里看到了Bobby Dassey驾驶着她的丰田RAV4。

车中同时还有另外一名乘客,并且那名乘客并非Steven Avery。

证人Thomas表示,"我注意到那辆RAV4是因为在晚上的那个时间段里很难看见其他车辆在那个路段出现。

"在2006年和2007年的秋天,Thomas在电视上看到了对Steven的审判,并且“认出了Bobby Dassey就是2005年那个晚上他看到的司机。

 7 ) 胜利者就代表着正义?

本人下午下载的,看到现在一口气看完了。

说说我的感觉。

就像有人往我身上泼了一盆冷水,心寒。

1个女孩死了,2个嫌疑犯被判终生监禁。

那么凶手是谁?

脑袋里一堆疑问号,惊叹号。

说一说我对案情的理解吧,说的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咱们把最主要的几点指向杀人罪名的立项列出来:1、凶器在哪?

案中的凶器检方提出的有:刀、铁链、2.2口径的猎枪、在法庭上被列举的900多件证物里没有出现它们。

在05年3月案发封锁现场3个月后,在车库里找到了弹壳!

弹头呢?

开了11枪,脑袋里一个弹头没有?

尸体焚烧完,焚尸的地方和骨灰里一个弹头,弹片没有!

那把猎枪去哪了?

STEVEN给扔了?

解释不通。

2、作案地点在哪?

开始的时候检方认定作案地点是在ST住的屋里先囚禁,强奸,捆绑,割喉,枪击。

最后在车库后焚烧(屋里什么痕迹都没有,明显不是作案地点。

)找到弹壳后检方认为行凶地点是在车库,血迹被清洗了,地上也凿出了坑也没血迹和DNA。

唯一能找到ST和女孩血迹的地方是哪?

是汽车里!

驾驶室有ST的血迹但是没指纹,后背箱有女孩的血迹,而且血迹和头发混合粘在后备箱内饰上。

这能看出汽车很有可能装过女孩的尸体或者运输过。

这里疑点很大,ST不可能把那么明显的证物还留在车场里,汽车是后来放到车场的,不然要是ST杀得女孩,焚尸。

不可能不销毁汽车,女孩失踪到警察去车场封锁有5天的时间,还有车钥匙,为什么只有ST的DNA而连车主女孩的DNA都没有,有人破坏了物证,栽赃。

栽赃的那个警察知道谁是凶手,也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他们选择隐瞒真相,栽赃嫁祸ST。

因为ST的存在就是挑战整个郡上的警察的脸面,所有人巴不得ST是凶手,去死。

即使放过真正的凶手,他们也愿意。

3、焚尸地点在哪?

检方坚持认为焚尸地点在车库后边,但是后来在车场16英里外又发现了部分烧焦的头盖骨碎片。

这很明显的吧,尸骸被搬运过,焚尸地点肯定不能是车场啊,烧完了往远处搬?

焚尸地点在别处,尸骸是有人整理好后搬到现场的。

辩方也问过检方,检方的人说,法医去那的时候尸骸已经整理好了,整齐的摆放在一个木箱子里,连土都塞干净了。

真特码神奇啊。

4、ST和外甥的审判结果也真匪夷所思。

ST的审判结果:1、强奸杀害成立、2、焚尸不成立、3、非法持枪成立。

外甥的审判结果:1、协同杀害成立、2、焚尸成立、3、强奸成立。

到底焚尸没焚尸????

5、谁是凶手?

本人认为最有可能的是ST的妹夫!

他在全片只露过一次脸几秒。

原因如下:能让家里人做伪证的只能是ST的妹夫,14岁的女儿和16岁的儿子为了父亲做了伪证。

后来14岁的小女孩在法庭再一次出庭的时候哭了,她害怕了,,她没想到会把自己哥哥牵扯进来,因为当初大家商量的是栽赃舅舅ST。

外甥后来也翻供了,他也明白了,他也会坐一辈子牢他不想坐牢。

当初大家商量好保护他的父亲栽赃舅舅,但是没想到会把他自己也陷进去,这孩子刚开始就瞎编,后来实在编不下去了,全编乱套了。

经过可能是这样的:整个郡上都传言他们ST家族乱伦啊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想可能不是空穴来风,再加上ST坐了18年牢。

大家对他们家更加不待见。

发现没?

舅舅智商不高,外甥智商不高,ST的妹妹智商也不怎么样,好像还有对孩子的暴力倾向。

案发那几天,ST正和监狱里酒驾的未婚妻保持通电话,当晚5点多也来电话了。

5点多ST妹妹出去看望朋友了,很晚才回来。

而且整个案子里,没人提ST的妹夫,外甥没提,外甥女没提,妹妹没提。

估计也一个智商不会高的人,要不然车不会被发现。

妹夫应该是把女摄影师强奸完(具体经过就不说了吧)放上受害者的车里和他的儿子(也就是ST的外甥)一起把车抛在了野外。

几天后,大家寻找女孩的下落的时候。

那个警察(打电话询问交通局车辆档案的那个)发现了那辆车,上面有女孩的尸体。

这时候他和警督商量之后,回物证科拿的ST的血样撒在了车里,把女孩的尸体烧了装好运回ST的车场悄悄放好。

中途不小心掉了几块头盖骨的碎片。

打电话给女摄影师的家属那个女的,让她去找车。

那个女的自告奋勇找到女摄影师的前男友和家人,说她去ST的车场看看。

巧的是去了10分钟车找到了。

接下来,就是那里证据不足,警察在哪里下手。

因为这已经不是个人行为了,代表了这个司法体制的脸面,裙带仕途的发展,整死一个蹲过18年大牢的人,没人会觉得不对,胜利就代表正义不是吗?

好吧!

影片结束的时候,司法体制胜利了,ST冤不冤?

他从头到尾不知情的人,被判无期。

ST外甥冤不冤?

不怨!

因为他做了假证,很有可能是同伙。

他在监狱越来越胖,为什么?

自暴自弃了,认了。

而ST呢,他没放弃,他还在争取上诉。

但是我想在他父母有生之年出来,简直比登天还难吧!

 8 ) 谁真正杀了TH是我最毛骨悚然的

看完可以说每个人对TH的死亡有着一部分责任,AS有不能百分百排除的嫌疑,警方令人无语的言辞的态度,还有民众参差的态度,这整个事件与这一个woman的死亡都在大环境上推不开关系。

但总有那么一个人,那么几个人,是真正下杀手的人。

这个人或这些人,让我看完后寝食难安。

你或许是cop中的那几个被上级派来执行命令的下属,有可能是AS的亲属邻里之一,有可能是TH身边人,还有可能只是一个random people。

我只想说,祝你 睡 得 着

 9 ) 一些随感

第一再也不信美国罪案剧宣传的程序正义了 我看了许许多多的美国罪案剧 曾经我真的信了 如果是在犯罪现场调查或者识骨寻踪啥的剧里如此多的程序错误获得的血液 钥匙等证据早就被直接判定为不可用了 第二 个人反抗权威太难了 尤其是权威控制上上下下的一切 第三好律师太重要了 史蒂文后来的那两名律师真的是厉害 可惜最终也不敌庞大的司法系统第四近亲婚姻真的要不得 艾弗里一家的近亲婚姻传统不光导致家庭成员的智力问题 也因此导致与社区的大多数人格格不入 间接造成悲剧第五控制自己的脾气 别犯罪 我不是受害者有罪论 但史蒂夫艾弗里确实脾气暴躁不是啥好人 如果他最最开始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气 没有得罪警局 那第一次的十八年冤狱都不用蹲的 更不会有第二次牢狱之灾了 第六视角立场决定了本片是完全史蒂夫艾弗里向的 也许难免有偏颇 最终能够定罪检方应该有些证据啥的没有拍出来第七就我个人认为人应该确实是史蒂夫杀的 巧合太多了 但证据证词很可能来自于栽赃和诱供第八可怜天下父母心 艾弗里的父母太可怜了 最后一集的那次探访步履蹒跚 引人落泪

 10 ) 永远别放弃绝地反击

2015年,美国有两部轰动一时的纪录片,一部是《纽约灾星》,一部是《制造杀人犯》。

两部真实的纪录片在同一年连续释出,精彩程度击垮所有虚构故事,并且从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殊途同归,令观众悲愤绝望。

《纽约灾星》的主角Durst出身地产世家,凭借雄厚的家族资源和财力,从三起血案中全身而退,在纪录片播出时仍逍遥法外,窃取不属于他的自由三十载。

《制造杀人犯》的主角Avery智商70,来自问题家庭,23岁蒙冤入狱。

18年后他重获自由,在和当地警局打官司的第二年,陷入一桩审理过程漏洞百出的凶案,再次入狱至今。

13万人在白宫请愿仍无法干预司法进程,迄今他仍在服刑,为囚三十载。

两年前我的震撼来自于Avery用十八年学到的重要一课:“穷就输了,穷人永远输。

”但得知纪录片《制造杀人犯》第二季即将释出的消息,重新审视这个故事,我有两份新的思考:《制造杀人犯》的两位女导演从05年开始准备这部纪录片,整整十年,也就是世俗理念里女性最宝贵的青春,全部被奉献给了一桩冤案。

她们表示拍这部剧的核心诉求,是向大家展示美国司法体系的失败。

选择这条路的时候,没有人可以承诺她们,这十年的付出必有回报,正义终将到场。

所以如果你在人生的某个分岔路,不妨思索一下,有没有某件事,是对你真真正正有意义的?

哪怕你在十年甚至二十年,都可能无法得到答案。

但我想说的是,你的所谓“青春”,在任何路径,都一定是会被浪费的。

你要选择怎样去浪费它?

另一份启迪来自主角Avery,智商只有70,出生底层的他,在无罪和疑似有罪的案件里,都不肯用认罪,去换取少量自由。

我们无从得到上帝视角,暂且按下有罪与否不谈,真正令人敬佩的点在于,现在,他用少得可怜的智力,在监狱里自学了美国法律。

一个已经用光了所有上诉机会,失去了一半的人生,被苦难击败了的人,仍没有被打倒,并且主动选择成为战士。

你呢?

我始终记得《哈利·波特》里面的一段话:“被拽进角斗场去面对一场殊死搏斗和自己昂首走进去是不同的。

也许有人会说这二者之间并无多少不同,但我知道——这是世界上全部的不同。

《制造杀人犯第一季》短评

视角并没有很中立 对公检法有误导性 对辩方有偏向性

4分钟前
  • Pooor Li
  • 还行

真相的一侧是冤案。

8分钟前
  • ┢落┦
  • 推荐

“Guilty until proven innocent” 一句话概括全剧

10分钟前
  • Y_99
  • 推荐

基本无画外评论,原始素材剪辑。看似客观,但手法完全能表达编导意图。这类题材很适合阴谋论者,而我恰恰不信阴谋论。警察是不尽责,但也玩不出完美伪证案。该怀疑的身边嫌犯人权律师也应去分析排除过了。前后两件案子,确实十分蹊跷,必有一定末知的关联。

14分钟前
  • 沉一大白
  • 还行

作为纪录片有非常不客观的一面,作为故事 他是打动人的

15分钟前
  • mizuki
  • 力荐

看了两集,然后网上搜介绍和评论。艺术上,不是个优等纪录片。杂乱的人物关系和事件不经梳理一股脑的放出。内容上,一个每集1小时,共10集的内容,唯一的噱头就是“含冤”入狱18年。“含冤”为何加引号,记录者角度过于片面,至少前两集来看都是正面的证据,没有双面证据的容观众判别。

18分钟前
  • Leroy
  • 较差

美国版呼格案,真的让人心酸。司法公正道阻且长,这一点全世界都一样。

19分钟前
  • CR.
  • 力荐

不要尝试与国家机器对抗

20分钟前
  • Ghost
  • 力荐

原本看了第一集有点不以为然 不就是个冤假错案平反的故事?没想到后面峰回路转 环环相扣 有点意思

23分钟前
  • 刹那
  • 推荐

很简单的案子,烧猫的报应!活该噻!

28分钟前
  • 珠穆朗玛
  • 很差

当年大热的纪录片终于给看完了,感觉得出来纪录片制作方应该是站的无罪派,提出了很多无罪的质疑。从纪录片里罗列出来的庭审情况来看,其实我也觉得是无罪的。的确太多疑点无法解释,甚至到最后被判罪了其实检方证据也无法捋清楚被害人到底是在哪里死的,怎么死的。布兰登的部分就更加难以理解了,但凡看了审问视频都看得出是诱供,而现场完全找不到他的指纹和dna,不说真相到底如何,只从证据上来说他到底是怎么被判有罪的我完全无法理解。只能说这个案子被判有罪简直是对于阿美一直鼓吹的疑罪从无、无罪推定原则的莫大侮辱。对比一下辛普森案,怎么想怎么觉得讽刺,辛普森案件里那么多有罪证据,但吃尽种族红利所以赢了。这俩案子里完全无法排除合理怀疑也可以一路输,真正的阿美魔幻现实主义。镜头一切到艾弗里爸妈就感到心酸。(243)

29分钟前
  • kkkkkk
  • 力荐

这种纪录片晃得不舒服……

30分钟前
  • [已注销]
  • 较差

车里的血迹、钥匙、子弹很有可能是警察栽赃,在证据受到明显质疑的情况下嫌疑人依然被定罪。Netflix揭示了美国法制缺陷,但没有展现所有证据。从控方提出的证据来看Avery确实有很大嫌疑。我倾向于认为Avery和Dassey是凶手,但不知道他们在哪里杀害了Hallbach;我也倾向于认为警察把血迹等证据放置在现

32分钟前
  • Friederika
  • 力荐

美国的司法系统和坏警察可以去死一千次了,可惜他们什么罪都不会受仍然逍遥。受害者永远只会是穷人。

33分钟前
  • DirtyDumbEyes
  • 还行

Steven真的是凶手的话,你们又该怎么办。我不太相信他的无辜,第一季很有目的性的只播放了对他有利的证据疑问。经过辛普森一案,我觉得还是不能给检察太重的证明责任。任何案子都不是100%都是证据完好充足,除非有个记录仪记录地球人每分每秒发生的案件。证据有一点漏洞,这样就能放走嫌疑犯了吗?

36分钟前
  • vivian_wwr
  • 还行

一部社会意义大于纪录片本身的美剧。仅从片子来讲,体量略长,纪录手法单一,许多地方过于主观,采访对象缺少多样性,对于事件的完整呈现有失偏驳。但通过网飞的播放量和播出之后的网络情愿人数足以说明它的社会价值。

40分钟前
  • 托马斯42号
  • 还行

这种冤假错案在中国也有,但肯定不会这样在媒体上曝光,还有律师的超强取证,这个纪录片反映了美国司法系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公平,也存在栽赃诬陷,甚至是政府部门和联邦调查局直接参与伪证,但在中国,警察连作伪证都不需要啊,这也从侧面看到美国并非绝对但相对公平的人权,至少可以有渠道发声。

45分钟前
  • 笑面人
  • 力荐

一晚加一个下午看完的纪录片,叙事非常抓人。本身是个和《因父之名》很像的故事,最无力莫过于 Steven 名声不好,涉嫌命案之后,此前鉴于他做了18年冤狱而发起的反对司法不公的 campaign 就戛然而止了?能不能一码归一码

47分钟前
  • raven.s
  • 力荐

尤其是这个剪辑和相同b row的滥用(重复出现好几次的相同镜头)透出一股低成本小投入深深的无奈。那些颤抖不已的手持和好几秒都对不上的焦不禁怀疑是不是Avery家人自己拍的。本该高潮的第八第九集沦为无聊的法庭实录。剪辑的软肋让故事的魅力大打折扣。

51分钟前
  • 好样的
  • 还行

近一周时间看完。如果带着偏见看待事物,那永远找不到真相。希望得到重审机会!

55分钟前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