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女儿的罪人帮着女儿给婆婆做东做西,女儿还在婆家受罪,还被老公打,明明是最聪明最优秀的孩子,但是却因为结婚成了三个孩子里最惨的一个,过得最辛苦的一个,其他两个男孩即便不够聪明,也过得相当舒服。
母亲心疼的的要命,母亲听女儿哭诉的那一段真的太令人难过了。
父亲在门外听完母女的对话,出来竟然还在要求母亲去做饭,真的看的我气得要死。
母亲这时候开始反省自己对媳妇儿的态度。
哎总而言之,这个母亲才是最惨的。
年轻人们好歹还能抱怨还有机会从困境中脱离,可是这样生活了几十年的母亲却很难脱离苦海。
还有一个点真的太实际了,作为岳父岳母的人们对女婿就是毕恭毕敬,作为公公婆婆的人们对媳妇儿就是呼来喝去,我再想想自己的生活,有女儿的罪人这六个字简直活生生的放在我面前了。
我心里极度不平衡极度气愤,恐男恐婚恐育又上一层楼。
真的恨这些不公平,愤怒极了。
聚焦新时代女性和旧时代思想下的婆媳关系,表面在讲婆媳关系,实则是在讲旧时代观念在新时代思潮下的冲突。
编剧将公公婆婆 兄弟姐妹 同事朋友各种角色人设都加了进来,做了相当鲜明的对比。
大哥大嫂走清醒一条心的爽剧路线,这无疑是新时代思潮下最令人钦佩的方式。
男女主走传统男的自私女的讨好,但后面受不了试图反抗的路线。
结局看来,差强人意。。。
小姑子走的是受不了压迫,处理不了家庭关系最终走向婚姻破裂的路。
堂弟家,也是痛定思痛搬离了婆家。
女主上司,选择折中。
男的在家包揽家务,来换取节日女上司回婆家的忍气吞声。
将各自人物放在一起,是很有戏剧冲突的,特别有可看性。
思考性主要体现在,我们看到每个人的性格弱点,或是软弱 脸皮薄,或是自私 享受着好处全然不知 指指点点。
表面是婆婆为难女主,再看是男的不作为 不担当 自私自利,实则是整个社会裹挟下的畸形,不光男的为难女人,连女人也在为难女人,一代代人被禁锢了思想。。。
我们能做的就是 坚持自己 在泥潭里努力挣扎 一代代摆脱旧思想。
家务婚前写好保证书,男人只会讲好听的话,无法确认婚后能保持心意ep8里讽刺赚钱时男女平等做家务时女性做太到位了,以及这集最后女主老公不再敷衍哄着女主而是连哄都懒得哄直接留女主在家自己去妈妈家吃饭的态度太真实了,看的好压抑ep9男主发现自己亲妹妹也不想去婆家才能带入自己老婆这里编剧写的很不错ep11只有恋爱是甜的,婚后男人的承诺会抛诸脑后最后一集男主在女主生气离开独自旅游散心后看到冰箱上贴的曾经的家务均摊保证书反省自己一条都没有做到(优点是会反省,缺点是健忘:/)向父母提出今年过节在自家过了,明年过节先去岳母家第二天再来自己家依旧被父母所不理解,其父亲:过节家里连个儿媳都没有怎么行?!
(看得我拳头硬了),因为是夫妻,节日要公平地分一半,其母亲“那工资也分一半,家也分一半,不能谦让一些吗?
”男主:但每次都是她谦让啊!
其母:啥?
她这么说的吗?
总是她在谦让所以委屈吗?
其父怒:你们怎么一个个都都这样!
(结合男主妹妹被丈夫扇耳光离婚)母亲此处的吵架的收尾非常细微写实,说既然你们这样想,那我和你爸商量,只要你们过得好,我们就别无所求了。
好话都让你说了,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儿子内疚的心瞬间又复燃,这种情绪勒索话术变相逼儿子回家一起过节。
男主妹妹感叹妈妈这辈子只活成母亲,妻子,儿媳,在成为这些之前,应该首先成为自己。
为什么不想要不立刻说,碍于情理禁锢自己,因为有教养?
(顶嘴可能会被说没家教)为了给足老公面子,爱自己老公不想让他难堪?
最坏的结局是当下说了(向大嫂学习)就开吵,而不说,做完后再抱怨其实并不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每个人性格不一样,所以处理方式也不一样,但总有爆发的一天。
结尾男主反思后去找女主回家,然而大部分真实的家庭生活能等到对方反思么?
不乏如男主父亲一样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还发出我到底做错什么了的抱怨?
是什么都不做还长了嘴啊西八!
相爱容易相守难诚不我欺。
结局女主虽然第一次嘴上因要去米兰看家具博览会拒绝了被婆婆要求参加公公70大寿的要求,但行动上还是没有去,拿着婆婆给的机票补偿金默默告诉自己下次一定拒绝到底,属实讽刺。
女孩都要看一看,真的女生要聪明一点,狠一点,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要一开始就完全交付信任给任何人,因为你也不知道你即将面临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影片中大嫂就有自己的原则,坚定且不在意别人怎么说,因为生活是自己的,像二嫂一样真的以为妥协,痛苦的是自己,还会让自己积攒了很多怨气。
虽然可怜二嫂,但同样觉得她活该。
生活里没人负责拯救你,能救你自己的只有自己。
每一个如此的婆婆都是被公公看不起且自己曾经的婆婆折磨出来的,再去这么对待下一任儿媳,所以男生的原生家庭真的蛮重要的,毕竟像大哥这样还愿意自己看孩子、维护妻子的人不多。
二哥虽然也会维护妻子,但明显因为二嫂反应不大,二哥也容易妥协,甚至有和父亲有一样的不以为然,觉得“也没做什么饭呀”,这发展到后期就是觉得你带娃也没什么不对。
所以女生如果自己不聪明、不心狠一点,你只会找到老二这样的怨种,毕竟相似的人才会结为夫妻。
被朋友M安利了个好剧,好久没看韩剧了,在人人打开看了几集,就被剧情吸引,继续看了下去。
本来看到人人的题目“儿媳过渡期”还是“媳妇过渡期”,再加上封面海报,对我毫无吸引力,但好在,朋友安利的时候,给了个视频小片段,正是里面“大嫂”的理智发言片段,有了“大嫂”这个人物,就有了点开它的足够理由。
这部剧的手法很像日剧,剧集节奏不拖沓,每集一个主题。
看了十集,还安利给了更多的朋友,甚至也陪妈妈看了,想听听她的看法。
才想起来要来豆瓣看看,信息栏一望——啊是个女导演拍的,一点不意外。
这部剧里很多的‘呼吸’时刻,都需要相当敏感的切身观察和体会才能理解,如果哪位观众在看的时候没有发现那些仿佛瞬间清醒的时刻,那其实也许是很幸运的一件事,因为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漫长的苦役’。
不同于《82年的金智英》的压抑,它用很浪漫戏剧性的手法指出问题的时候,也设置了几种出路和解决办法。
里面“大嫂”是个方向,然后这个主角小两口的慢慢转变,也是个方向,包括帮忙来干活的那个别人家的儿媳,看到自己女儿被“规训”成下一个‘媳妇儿’的时候,立刻做出了决断。
依然是个方向,——无论如何,它的本质是在告诉你,发现,然后遵从你的真实感受,理性的思考,然后去行动,做出改变。
表现女性的觉醒,也可以用如此礼貌的,克制温柔的笔触。
它有一种温柔的力量,在这里面,不断指出了,能够人人生而平等,大家和谐共处,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牺牲上,家庭才能和谐。
作为既得利益者的一方(在东亚,大多数是家庭和亲密关系中男性的一方,但也不乏女性)无论男女,都需要反思,而且这种反思是有意义的,是双方的成长和更长久和睦的关系。
人与人相处还是要靠共情、互相帮助和爱与责任才能走的长远,之前不是有研究说人类幸福的关键是有良好和谐的社交关系么,亲密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的幸福指数。
如果一方一直在痛苦忍受,所谓的“既得利益者”又不是反社会人格,也不会真的开心幸福。
这剧真的值得一看,对想要进入婚恋啊家庭关系的现代人来说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它甚至可以帮助那些借口“女生就是无理取闹”的男性,更懂女人,当然,前提是如果你想要改变。
本电视剧的宣传和收视都是小规模,以至于今时今日才无意中发现了这部电视剧。
朴河宣无缝衔接《产后护理院》,人妻这个角色算是玩明白了。
韩国,日本,都属于全职主妇比例较高的国家,且女性的社会地位都很低。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剧里许多魔幻现实一般的情节就不奇怪了。
家里桌子不够大,大桌坐了男丁,小桌坐了女性。
祭祀准备食物的是老母亲,儿媳。
家里的男人,女儿都不用管。
但是祭祀的是男人和女儿的祖先,为什么要外姓的妻子们准备呢?
老人帮忙照顾小孩子,可是给女孩子灌输大男子主义的思想。
说是帮忙,可是越俎代庖,到底是帮忙还是添堵?
已婚已育的女性太能感到共鸣了,可能就像大嫂说的那样。
心里有些不舒服才是好的状态,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些距离。
性格真的会决定自己拥有什么样的生活,也会决定自己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女主一开始妥协,默默的干活,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想要努力融入的讨好型人格,再加上传统的风俗习惯,而男主看中的正好也有这些东西,因此当初一拍即合结尾,我看到有评论说,婚姻就是这样磕磕碰碰,没有且也不应该一言不合就要分开,离婚的,虽然大家都有所改变,但是岁月漫长,以这样的结局来判美好与不美好还不足够。
父权制+资本主义=东亚三国的低生育率长期生活在父权制中的女性会把压迫结构自我内化,这也就形成了媳妇熬成婆的恶性循环。
再生产劳动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家务劳动仿佛是专属于女性的享受。
如果说作为“一家之长”的父亲在职场上受了委屈还可以把情绪带到家里发泄,那么母亲的愤怒和委屈都去了哪里?
这也就是退休了的中老年男性在家庭中地位不高的原因吧,他们失去了社会价值之后在家庭中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从上一代的“男主外女主内”到这一代的“双职工家庭”,当国家和社会在福利领域退场,个体需要承担养育的全部成本,只能依靠家庭(或者说婆婆和妈妈)作为最后的支撑,矛盾和冲突就被压缩在了婆媳之间,作为结构性原因的男性却悄然消失了。
女性共同体是多么难啊,婆婆和小姑压迫媳妇(嫂子),而自己换一个场景也是被压迫的人。
朋友们组成家庭后连聚起来吃饭都很难。
女性变成了私有家庭的所属物,广阔的公共空间就被男性占领了。
公公在儿媳妇面前奚落婆婆没有工作过,婆婆担心儿媳妇挣的多,儿子会抬不起头,公公说在韩国女性怎么可能挣的比男性多,更何况儿子在银行上班,这几个场景连起来看真是太有意思了,婆婆(象征着许许多多的女性)就是一个典型的被父权制荼毒而不自知的女性。
其实,我看完之后,想的是,过渡期结束之后,和婆家的关系归宿是什么样子?
是像嫂子一样,“很有主意,妈妈只希望她和哥哥能够好好生活不要离婚”?
还是继续贡献自己最后成了第二个婆婆一样的武家媳妇?
我觉得最舒服的婆媳关系,是真的婆婆为了儿子好,把儿媳妇当女儿一样对待,而儿媳也能将心比心把婆婆当妈妈对待。
这一点要求婆婆和儿媳都有很高的情商。
而最轻松的婆媳关系,就像大嫂一样,过节的时候,各管各的。
自己的爸妈自己管。
而其他的,或糟心,或冷漠的婆媳关系,也是各有各的心酸和苦涩。
那么过渡期后,是要把婆媳关系经营到哪种地步,才是完成了过渡呢?
果然这里面还是最喜欢大嫂和大儿子了,丈夫的态度真的能改变公公婆婆的态度。
男女主颜值很高,这一点肯定,但还以为女主会像大嫂一样变得好厉害,结果,还以为男主家里会改变,也没有,即使有女儿。
婆婆还是不能对儿媳感同身受,也许很真实吧,就很难改变?
但觉得女主也奉献太多了吧。
没结婚前,活泼又阳光,而且,能看出来,女主工作也很有实力啊!
很喜欢大嫂的性格。
大哥也很好,大嫂这么有底气,除了本人性格好。
也有大哥一份力。
而且,大嫂好有气质啊!
五分预定 谢谢 又坚定了不婚不育的决心
希望不管什么时候,女孩子都能做自己
原来任劳任怨像个保姆像个女佣 这样才叫善良 好的那我一辈子都要做个恶毒的人 | “男人光长嘴”这话说的可太对了
挺好
体现的素材不错,但是最后结局还是没有跳出帮婆家做家务的圈子。可能有的人会说提出拒绝就已经表明了态度,但实际上最后还是回到婆家做家务,以后也不会有改变
看的生气死了,女主的性格真是烦!这种儿媳反正我是没见过!!!
最后一集什么鬼啊 气死我了 为什么不去米兰了?!
不婚不育保平安,喜闻乐见。
2021-02-24
烂尾过渡期
婚姻到底带给女人什么?熬夜刷完,想来自己还算幸运,婚后婆婆往来不多也没有让我做过啥家务,妈妈在身边帮我带娃,一切都围着自己转,但偶尔还是会觉得累,觉得自己总是放不下心,不像老公那样心大。希望我的女儿,以后可以幸福、自在,过想过的生活,做喜欢的自己。
结尾实在~唉,如果只有前十集想给4星,现在一星半都感觉多了
只配得到比第二部多一星的分
妈的看哭了
什么鬼结尾…要被气死了…
最后吐了
性别为女大概就是原罪吧。劝你单身的宣传片
这部+产后调理院,日常恐婚恐育
很多场景都引起了我的共鸣,社会的普遍观念、原生家庭的教养对人的成长都是如此深刻。只是最后的结局有点失望
因为结局扣两星,结尾看了个寂寞极度不爽,内容过于真实,推荐给还没结婚的集美,能不结婚就别结了,一直谈恋爱它不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