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TVB剧集被称为“续集年”,第一部播出的续集式作品就是《仁心解码》了。
延续上一部的人物和故事,核心人物当然还是方中信,不过女主角就换人了,徐子珊撤下,换上蒙嘉慧。
蒙嘉慧和方中信在《烈火雄心2》以及《争分夺秒》都已经合作过,算是老搭档了,而且从外形和年纪上都比跟徐子珊要衬得多。
而另一女主角杨怡,她的角色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物,是卧底警察,而且还有一段痛苦的记忆,且看她如何去驾驭这一复杂的角色了。
而这次和杨怡演情侣的是黄智贤,这次不用演奸角了,角色并不复杂,但是到了后段,他卷入杨怡的暗藏回忆之中时,才是这一角色展示的时候。
另一位男主角是萧正楠,这回他牺牲自己的形象,演一个“哨牙仔”精神科医生,专职是帮助警方做精神鉴定的,因此在角色的描写上,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神探”。
方中信是负责耍酷的,而他则是负责搞笑的,且看这一冷一热的两大型男,如何擦出火花来。
跟萧正楠搭戏有苟芸慧,还有陈茵媺,尤其是“萧陈配”,算是再续《法证3》的未了缘吧。
和以往的续集类剧集一样,一旦更换了主角,必然要把这位主角给“写死”,徐子珊甫一出场就“被撞车”了。
不过接下来蒋志光引导方中信走出“丧偶”的困局这一段戏,倒是让人看得动容,方中信想念“敏儿”而流下男儿泪的场面,足以显示他老练的演技。
至于剧集中的个案,有相当部份是取材于现下社会的所发生的事,譬如首集里面的第一个案件,强奸犯假扮精神病患想脱罪,不期然就让我联想到如今在现实之中,有许多案件的凶手、嫌犯,都首先被定位为有“精神病”的嫌疑。
说真的,现在“精神病”真的被用滥了,如果所有凶徒都是精神病患,这个世界还了得?
千万不要让“精神病”成为这些灭绝人性的凶徒脱罪藉口啊,真心希望警方和精神鉴定的专家们,能够像戏里的角色那样,深入调查,别草草了事。
另外,还有诸如“巴士色狼”这样的桥段。
信手拈来一直是港剧编剧们最拿手的。
除了新的东西,也有“旧瓶装新酒”的桥段,譬如“邪教”题材,上集也有这个题材,但这次则是把末日、邪教和凶杀案捆绑在一起。
心理加探案,这样的题材向来是最能吸引观众的,但港剧的探案在悬疑度上,不及欧美的同类剧集,但她里面不止探案的元素,更多的还在于把案情与现实结合,带出“关注”的信息。
我给《仁心解码2》打分:☆☆☆★
超喜欢方中信和蒙嘉慧的CP。
这一对,两个都很傲娇,但是心态都特别健康,一切随遇而安,好像人生什么坎都能过去。
喜欢这种冷静的勇气。
希望自己也能进化成这样的人。
另外,剧荒时候就打开埋堆堆,刷TVB的经典职业剧和探案剧,感觉现在的很多网剧都还在沿用港剧一二十年前的套路,却少有能超越的。
甚至国剧良心的山影,在炮制剧集的时候,都喜欢模仿港剧很多年前的招数,比如主角家里的电视永远在播自己公司的自制剧,甚至会出现主角的脸,造成时空错觉感。
港剧的演员都特别真诚,卖力,可能因为大家都是拿人工费的打工仔吧,没有人摆明星的款,扮什么人,就特别有章子怡说的“信念感”,所以塑造的角色总是惟妙惟肖。
有的黄金配角,你知道换个剧还是他,但是看剧的时候总会忘记是他,会被带入剧情。
无线台虽然没落了,但是曾经很有诚意的剧集还真的是一批很宝贵的财富呢。
我觉得这一部精彩很多,虽然和第一部相比少了几个角色,不过这部的角色也都很精彩。
没有想到在这部里莫敏儿会不在,这个角色的结束有点仓促了。
故事背景换在了博安医院里发生,我感觉这部里的医生整体水平比上部高,每一个角色的戏份都挺有意思的。
搞笑的“煎酿三宝”高立仁,有能力,不用多说;Lois卓慧翘,她前后想法转变挺大,有思想;梁启荣、ken还有另一个这三兄弟平时打打闹闹也挺逗的;sclaate太漂亮了!
真的很很很漂亮!
好美
好美赖瑶珠Jade依旧完美驾驭短发💇🏻♀️这个角色的成就很多,是个很有能力的。
看他们二搭,还挺配的罗永铿,变得老奸巨猾、嫁祸别人、不择手段了。。
林颂恩,一开始认为她是一个很干练、正义、勇猛、坚强的madam,后面竟然会反转。
没想到她开始自己动手消除罪恶,更没想到她自己患有人格分裂,幻想出了她爸,终究是害了自己😔。
这部分很精彩很好看👍🏻👍🏻
最后结局也不错,几位医生“元神归位”,其他的结局都很好,高立仁和Lois拥有一个孩子,他们的感情线不跌宕不起伏,挺特别的。
也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喜欢构图(特别是第一张👆🏻)
片子留了几个男角,其他的换了。
徐子珊的角色开始交待出事,于是就有了方中信的念念不忘,无法排遣的忧伤。
剩下的蒋志光、张国强都不错,关键是我一直觉的港剧的男角都很经老,他们和方中信一样都已经年过50,可是看上去都不过40左右的样子,说女儿20多,会吓人一跳。
主角方中信,只能说叔叔确实是靓仔,身形外貌无懈可击,早期男模出身,拍过亦舒的《朝花夕拾》、《喜宝》,中期警匪片常见,后来去演电视,还拼掉了马景涛演费云帆。
和马帅哥大幅度肢体运动以及过火的表情比,方叔始终是疏离冷淡的,可能后期琼瑶阿姨的审美取向变了,冷静男代替咆哮吼比较能显出中年人的处变不惊的气度,爱情来了咱先等等,不是以前的套路,飞扑上去双手环抱凑耳边腻语:想死我了小东西。
这里头大部分时间看心理病人,所以要看和女主亲热的,要失望了。
倒是开头杨怡的舞女卧底一直在勾搭他,搞得他有种不胜其扰的尴尬,每看到这里都要笑死。
杨怡完全是一幅反客为主要把对方摁墙上的作派,当然啦,方叔已经被摸过腿、揽过脖,看他一幅生人勿近的模样,还是觉得应该鼓励一句,其实人家对你有好感么。
后来居然安排去过情侣酒店了虽然是为了工作,看病的看病,有心理压力的舒缓压力,其实这段完全可以多花点笔墨渲染各自的心结,结果方叔缅怀前妻还不够几分钟,镜头已经切了(电视剧就是这样,赶赶赶,因为差人要拉贼,坏人要伏法,一集40分钟,节奏还是蛮快的,有追的冲动)。
杨怡演精分女警真的还蛮有趣的,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次选的几个案子有点吓人,白天看就好了,晚上就会有《恐怖鸡》之类CULT片的感觉。
杨怡的卧底干探演得不错,BOBO头比后面的长直发更能修饰脸型。
其实这角色刚开始的粗放直接倒是跟真实个性接近,蛮像男孩子的。
想起她演工于心计的姚金玲时完全是悖逆个性演出,还有李秀宁那种眉目淡远的贵族小姐,基本上视后再不奖励无线艺训班的学员,于情于理都有点说不过去。
现在的无线,戏路宽广、可塑性强的女演员不多,以前多为选美、选秀出身力捧,但有些演了好多年都还是咬字不清、表情僵硬,再漂亮都觉得欠了火候。
从去年尾到年头,民初、现代倒来倒去,反正今年也是几剧在手,希望她运气好,能碰到反差大的戏剧让她再火一把。
对比一下戏里两位选美出身的陈茵溦和苟云慧。
都长得不错,模样还像,导致观众以为是一人分饰两角。
陈苦练了一下台词,虽然还略有口音,但毕竟进步了,但角色给人一种硬板一块的感觉;苟长得更圆润甜美,选美时完全是青春版林熙蕾,大方得体,但始终就是演技拘谨,当然做高登女神也不错,至少有男观众喜爱,女观众对她之类型也不排斥,但要再这么演呢,估计也就女二了,看她说台词有点着急,尤其要哭时,幸好是如此美貌,补救大半。
蒙嘉慧影视都有涉足,角色也还可以,虽然是中女,但有种永不服输的老少女气质,我想是碰对了她的个性,所以看上去倒还比较自然。
坚持立场,遇疑则必须追根索源,也会因为最终的释疑而感到心伤,但还是能积极地面对工作和人生。
剧中她作为职业女性对于怀孕生子的那段挺有意思,方中信饰演的男医生的看法还是比较中庸,比起来她的陈述倒是蛮直接有趣,搞得对方略尴尬。
一边往后退一边劝对方不要冲动,说:我有妈妈的抉择的电话——为什么我总想到琼片在海边战战兢兢抱住寻死的姑娘,规劝对方的男主:小姐,有什么想不开的,也不要轻生啊。
还有两人常规性互相吐槽也很有意思。
“我帅得这么紧要,可是却有老花,啊会令那些小女孩失望——哪,所以我赶紧做了视力矫正手术。
”“我也是一个靓女,可是居然有老花,不公平!
”(你们凑一堆说相声算了。
哈哈哈)萧正楠,大咖秀扮张国荣和郭富城,个子挺高,脸也清秀端正,歌手出身,可惜当年气盛一句话,搞得有点点背。
这里头装了幅匏牙,有点认不出,我终于相信整下颌可以改头换面,匏牙把整个脸型都改变了,虽然也不知道哪里,总之整牙微调就能换脸。
角色因为外形的关系,有点新意,这个医生是有点小八卦、热心、多嘴的全能小医生。
搭档的两外两个就不用说了。
梁唯烈医生三男组里是打酱油,还要搞搞身世之谜,为什么印尼华侨一定开海鲜铺呢,编剧觉得这样赚钱是不是?
不过他长得好讨喜,绝对童颜。
案子太吓人了,完全简单直接粗暴把受害者一个个端出来。
“盖亚教杀人事件”编剧对“那些年”是有执念吧,女被害人叫沈淑宜,是男中学生心里永远的女神,结果她误信邪教,甚至和该教“天兄”走在一起,抛弃在上海做生意的丈夫。
(真的沈佳宜的先生在东莞做生意)。
里头的教众走火炭之类的情节吧,就算场景确实粗陋,但也够那个的。
里头对宗教还是做了反思。
心理学家是完全不为所动啊。
“宙斯之谜”除了影射现实中的某人,加入争产这么港剧特色的桥段。
男主宙斯倒是跟本尊真的很像(据说留长发蓄须时像谢霆锋),但是下手的阔太是学医的,直接拿刀往大动脉上割。
法医呢,毛发什么的都去哪了,还有血液喷溅分析呢。
“连环推堕事件”这个倒是真的蛮吓人的,就是一系列“坏人”被推下楼致死,最开始被误杀的人,引出一系列被私刑惩罚的案子,法律似乎制裁不了某类人。
然后还要追溯到很多年前孤儿院的往事,凶手有强迫症+创伤后遗症。
其实刚开始就觉得他非常沉稳一人,突然开车露出的笑容太诡异了。
后面演得不错。
就是有BUG,在他是10岁左右幼童期间,怎么能把一个成年男性从窗口把脚一抽就推下去。
神父演得不错,尽管可能上部戏演的角色不同,但感觉神父还是蛮有爱心的,为了这些孩子顶罪。
如果能在拍摄手法上像《熔炉》那样细致就好了。
给人感觉就像《警讯》犯罪过程重放。
今天看完了第二部,虽然是讲的一个行业,其实生活在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剧中的角色,虽然在社会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但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无奈,然而遇到这些时,你会怎么选择?
当然很多人包括我往往会选择摒弃自己的仁心,剧中的一段话很好:从前有个人问神,天堂和地域有什么分别,所以神就带着这个人到地狱那边走了一圈,原来地狱也一样山珍海味的,但他们每个人都要拿着两尺长的筷子,一直抢来抢去,但是筷子太长根本吃不的,至于天堂的那些人呢,恩很厉害,他们个个都吃的很饱.......为什么呢?
是因为他们大家你为我我为你,很快大家就吃的很饱啦....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不错,我已经很多时候偏向地狱(虽然我是无神论者),但是还不能忘记自己还有仁心,每个人都有,只是没有去解码,我只求能时而解码下自己的那块未泯灭的仁心,保持天平的平衡,在现实形形色色的诱惑和无处不在的压力下,能让自己的仁心一直解码就是一份坚持一份毅力.....一部好的电视剧不在于情节多么曲折离奇,而在于是否会给人以启发,是否会让人体会到自己应该吸取些积极的向上的一面,而摒弃丑恶的消极的观念,那么这就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在结尾处,当阿恩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回头了,但依旧让自己死得其所,造福了千万人,也同时体现出了导演想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努力让自己做的正直,即使没有很大的成就,努力让自己活的开心,即使只是平凡的生活,努力让自己错的有价值,即使已经无法挽救......
一篇好文章开头一定引人入胜,一部好电影也需要有一个抓人的开篇,好看的电视剧经常有一种看完第一集想看下一集的冲动,更好看的电视剧在看完第一部之后,还会让人想看下一部,仁心解码就是这样。
仁心解码这部TVB剧分两部,是讲法医精神科的故事,里面通过一些情节曲折离奇以及和心理学有关的案子,展现博安医院(I里面是仁爱医院)精神科的医生的生活和感情线。
II中的主角,除了从I中继承的几位老而弥坚的男主角:高立仁,连志森,钟国彬,罗永铿之外,其余全是新鲜血液,与高立仁在同一医院的,有干练的女医生卓慧翘,和蔼又八卦的大叔医生卢应奇,五位年轻实习医生:长着一排整齐突出的龅牙的口水荣,大马海味世家富二代但实际有一个孪生兄弟在香港的Edgar,一切从现实出发有点小自私又很讲义气的Ken,说一句话就鞠一次躬内心善良但又非常自卑的Sunny,以及漂亮的乖乖女Scarlett,在连志森新开的诊所的,是连志森老婆的好友Cara,和口水荣的小学同学新晋的心理医生刚从美国回来有一个自闭症哥哥相貌美丽性格坦率身患癌症刚刚治愈的Jade赖瑶珠。
警察里面在钟国彬麾下多了一位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帅气警花林颂恩。
一开始由于第一部中的人给我印象太深,又觉得高立仁和连志森这两位死党应该在一起,所以很难接受这种布局,但人确实是善变的动物,或者再加上香港编剧的妙笔和演员太强的表演力,我又开始非常喜欢II中的人物了。
其实港剧有它的缺点,每个案件都比较简单,没有太复杂的剧情,有时还有点说教的意味,人物又很脸谱化,就是阴险的人就非常阴险,变态的人做的全是很变态的事,而正面主角又完全的正直聪明善良,尤其是高连两人,那真是打着灯笼都一点毛病也找不出来,是两个用卓慧翘的话讲女人心目中梦寐以求的男人形象。
虽然说如此,港剧还是大大的好于大陆,在九十年代的港剧黄金期过后我本来以为港剧不行了,这次看到新生代的出色表现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新生代中有些人演技极佳,比如萧正楠自毁形象演口水荣,一排龅牙让他本来的俊朗外表大打折扣,但是他那极有个性的含着口水又如洪水般滔滔不绝的口才,非常热情非常直率非常正义又非常冲动的个性,博爱而搞笑的精神,真是现代香港青年的正面示范,只要有他在的剧情就一下子欢快起来,看到他都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很阳光,这样就叫做从心里喜欢这一角色吧。
想当年萧正楠02出道04在香港红极一时,但是因为脾气恶劣,骄傲自满,为我独尊让他得罪了所有人还不知道,被公司放逐北京(原来香港娱乐圈到北京表面美名内地发展,实际是在香港混得不好),其间父亲又去世,语言又不通在内地也历尽坎坷,终于成熟起来了。
08回香港为了亲情都放弃了爱情,现在在TVB从二三线慢慢做起,但还真是金子在哪里都闪光,虽然原先是歌手,做起演员来勤奋也有收获,他这次的演技比法政先锋更有质的突破,搞笑精神赛过星爷啊,想必以后必成喜剧大咖。
卓慧翘的扮演者蒙嘉慧,这个最相识,最初是妙手仁心,那时真心觉得她一点也不美,怎么能让吴启华忘记蔡少芬而和她在一起,完全的不喜欢,之后的陀枪师姐和法政先锋等重量级剧集里面也有她,不过可惜都未能坐上头把交椅,不过她的魅力我觉得已经渐渐展现,成熟而不世故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不管是演医生还是警察还是法医都得心应手,总觉得香港演员之前一定做了很多功课才能演得那么好,对业务的纯熟完全就是专业选手,而国内那个很有名的想仿妙手仁心但一点也仿不像的,出了什么问题只会上抗生素,至少编几个长长的英语长名或缩写也好啊,拜托国内不要写这种一年级的小学生都能写出来的桥段了。
嘉慧现在看越来越好看了,甚至都喜欢上了她那种皱起眉头的笑(她一笑起来就那样),但还是不笑严肃的时候最好看,因为身材巨好所以她身上稍搭几件衣服就是时装,完全符合这部时装医学的定位,除此之外,最好最好的还是性格,这次仁心解码II坐上头把交椅,完全发挥出她那种利落坦率纯真痛快的性格,绝不勾心斗角,敢于直面强权,热情大方又进退有度,极高情商的模范,我想不管是卓慧翘还是口水荣应该都多少带一点他们本身的性格在内,所谓面如其人,从相貌上也可以多少看出他们的性格,要不然最后郑伊健选择了她呢,其实她没有梁咏琪貌美,但久处之后,性格好还是关键。
男主角们都仍保持他们的高水准,方中信演的高立仁拿手好戏还是扮帅耍酷,蒋志光扮的连志森如阳光如微风总是温暖如春,又宜演奸又宜演忠的李成昌这次将搞笑八卦的奇叔又出神入化了一把,最后一集中高立仁率领下的一干人马,与讲求办公室政治是你死我活的奸诈大BOSS罗永铿对峙时,他们的团结齐心真让人大快人心。
这里其实特别还是感谢编剧和监制(监制叫罗永贤,他为什么非得把大反派叫成和自己的名字差不多,真不明白),剧里有些桥段有模仿的感觉,但学习得很好,比如最后林颂恩成为连环杀手那段,明显仿美剧杀手信徒那种布置,在杀人之前先审判而且杀人屋用塑料包上,为了符合国情和剧情去掉肢解部分,以及不像能人家一样逍遥法外。
还有一个镜头是口水荣,Edgar,Ken三个都情感失利时,三个人并排走在街上,情景很像印度的《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三个主角,搞笑风格也差不多,不知道是刻意的还是巧合。
其实所有东西都是学习的过程,只要用得好,那就不是模仿而变成了自己的东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是更好么我还是比较喜欢仁心解码原先的标题杏林心处,我觉得好美,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后来也就泛指医生了,出自典故三国时的道医董奉,当时他治病不收钱,如果治好了别人的重病,就让人栽五棵杏树当诊费了,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片杏林,中国古代能有这么美的故事,香港既然可以拿来用,不知道什么时候国内才能把传统美好的东西发扬光大呢
第一次写多多包涵。
很久之前看过《仁1》,记忆力对高人形象所剩无几。
回去翻找视频得出对他的结论就是闷骚。
还有永远的三人帮。
这一次花了几天时间把《仁2》看完,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彻彻底底的TVB迷,我不得不说这几年的警匪片越来越有突破,加上以医院精神科作为背景专业成分就更加浓厚。
如果说《法证先锋》系列是这类片子的best of the best,那么《仁心解码》应该就是unbelievable、comfortable、wonderful。
相对《法》系列的越拍越脱离主线,《仁》系列反倒扣住主题,即使主角大变动也让人不觉变扭。
1.女主角变动+感情的变化第一部里很多人记住了徐子珊(敏儿)和方中信(高立仁)、黄浩然和杨秀慧(就是那对肥肥的女生在男护士关心下减肥成功的那对)这两对情侣。
一对闷骚曲折一对励志感人。
而第二部里感情线明显复杂得多,敏儿逝世、连志森差点外遇、一群医生的多角形恋爱(这里颇有美剧feel)还有杨怡那一条线。
虽然各线交错但编剧明显安排的有理,因此为剧的沉闷增添了一丝亮点。
而人们最关注的高立仁和蒙嘉慧这一条线也没有让大家失望,两个都是成功的医生,为了孩子纠缠不清最后明白自己心意所属。
由于两人演技都不差,把角色刻画的入木三分,搞得我每次看到他们为了捐精的事情吵闹都乐。
2.小帮派《仁1》里的三人帮——高立仁、连志森、李应春固然经典。
但《仁2》里Jackson、ken、Edgar三个年轻医生的对整部剧的喜剧提供也功不可没。
他们三人充分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女人和兄弟必须分得明明白白的道理’。
而在高立仁家里的四人帮(高立仁、连志森、龅牙仔、警察)的聚会也让我忍俊不禁,原来四个老男人真的会聚在一起打麻将啊!!!!!!
3.剧情发展不知道这部剧收到多少有关‘造成观众不良情绪’的投诉。
反正我就被货车箱女死者那里吓到......总的来说近几年警匪剧突破就突破在拍摄越来越大胆,不再是《陀枪师姐》那时候的遮遮掩掩,自《刑警》后对于案件真实和血腥程度越来越讲究真实。
虽然案件离不开那几个卖点劫杀、邪教、连环杀手,但也许是加入了心理的研究看点还有存在。
4.通病感情线增加、角色增加的后果就是主题鲜明性被削减,依稀记得第一部还是出现很多典型的心理病案件。
但第二部明显减少了很多,而且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病。
也许对于很多希望高度延续第一部感觉的人来说,这是会失望的。
就总体来说,这部片子还是值得一看的。
没有永远的坏人,也没有人能冲破命运的束缚。
人生来便被定数,我们不能改变出生,但能改变自己过上更好的人生。
PS 心乱时正好遇上片里father在说圣经,也是件好事。
说句题外话,我看的这剧时候倒是为方中信感慨,之前几年本来都往电影上走了,《窃听风云》男四号,《枪王之王》反转关键大神角色,《窃听风云2》就变成了一个打酱油的,最后又回到了TVB演电视。
我看左小青编剧的TVB,总是觉得左小青和我一样是个佛教徒。
而看这部剧,总觉得编剧是个信耶稣的信徒。
从头到尾都在讲信主得救赎,信主能幸福,邪教歪曲主,不幸是考验,主才能审判等等,和我身边信主的几个朋友口气三观如出一辙。
但让我赞赏的是,女主苦逼到底之后终于开始怀疑主,而神父生气之后对她说,若你不信主了,我尊重你的选择。
这样才对,若人行善积德,不信主也应该上天堂。
若人为非作歹,信主也不得宽恕。
不过这就是佛教的三观了。
我本来以为故事的最后是女主挣扎善恶间,男主皈依天主信主祈祷,然后就信主得永生大团圆HE了呢。
没想到并没有,所以TVB这几年的梗已经变成了好人帮必要死一点,女主往往会跳反,好人的感情必定有些三观不正的纠缠了么?
典型的TVB剧,目前年度最适合一边听一边玩静音游戏的剧。
我会想念这种剧的。
初看这部剧觉得神神叨叨的,多看2遍觉得挺好看的。
蒙嘉慧的角色并不是太出彩,但符合她干练的气质和性格;杨怡的演技可圈可点,但鼻子真的出戏;方中信老了很多,不过符合他有孙子的年纪;萧正楠一说话感觉口水都要掉下来了;蒋志光很绅士……里面的演员都挺不错的,没有不喜欢的。
剧中,卓慧翘借精生子,大龅牙周旋在两美女之间,这两段比较欢乐;阿恩精神分裂大开杀戒,郑佩茹的那段戏,这两段又比较紧张。
消遣看看还可以,好喜欢Lois和高立仁的中年爱情故事。
我敢肯定这些编剧都未曾精神分裂过,否则,不会所有的解释都流于表面,兜来兜去只是那几个名词术语,症状的呈现形式还没有川剧变脸多。
抛开专业的要求不谈,近几年TVB的编剧真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每逢此类剧集,必定专业人士喧宾夺主,警察完全沦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摆设,那要警察干嘛?
精神科医生完全可以兼职嘛,追捕嫌犯之余,相互交流学术心得,彼此关心心理状况,人人都是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警察。
与第一部相比,这一部的女警又是个精神病患者,这这这。。。
未免也太巧合了吧?
编剧是在暗示警察这个高危行业的目前面临的更大隐忧吗?
亦或者是不分裂不警察?
而从几位医生的角度,可以发现编剧的开放程度已然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境界。。。
蒙嘉慧从一位只专心于事业和个人生活品质的高端白领瞬间化身满大街追着方中信要精子的花痴白痴女人。。。
萧正楠顶着大龅牙周旋于两大美女之间。。。
各种病人,无论真假无论病情深浅,我们的主角总能一眼就判断出来。。。
在所有的梗之中,最最最让我吃不消的是越来越丑的杨怡的鼻子。。。
大且丑,且都很离奇。
很想用力揪下来,狠狠掼到地上,用脚碾上几碾,再大脚踢得远远地。。。
阿恩的变态过渡有点生硬牵强..好在整部剧演员都有看点,狗血得还好...大结局还是一如既往的仓促..
TVB一拍续集,因为演员档期,就肯定要死或消失一些角色,通常都是主角的配偶。所谓的从此快快乐乐地一起是不存在的啊!特别是警匪片医生片!例如《陀枪师姐》《妙手仁心》《冲上云霄》,现在加上《仁心解码II》~真是虐心啊。
依然觉得案子好弱
哼,金铃之后再无金铃啦!
为什么又是杨怡!!虽然不讨厌她 但也不用每部戏都有她吧,不过还好有蒙嘉慧~陈茵薇和苟芸慧居然出现在同一部戏里了,好神奇的感觉... 唧荣唧荣~~萧正楠太突破了!!提前颁个最佳男配角给你!!
萌點只得瀬尿珠的傻大哥阿星〒▽〒每次從厚鏡片後面羞射地瞧唧榮我就笑翻了……人工智能複讀機阿星快到碗裡來!
杨怡演的过了点,方中信仍旧是大叔杀手。。情节比美剧要口味轻些,情感纠葛依旧是浓重的港剧味儿。。。
蒙妹子是唯一一个让我继续看下去而且不笑得源泉。
大概也就方中信老來賣萌可以一看了。
有一種濃濃的上當受騙被愚弄感,我的CP倆人按戲份多少分別是男二和女四也就算了,尼瑪手沒牽過抱沒抱過一句話就叫在一起了,打量誰是傻子呢?所有精神病都一看就像做戲,所有案件都假得不行,所有感情線就沒一條是三觀正常的,尼瑪不是編劇有毛病就是我有毛病好吧?!
竟然在跟。。。。
唧荣是亮点。蒙嘉慧借了精子生了方中信的孩子之后两个人才有性生活的……好汗的剧情
龅牙版萧正楠,这片子让我第一次觉得蒙嘉慧不错,我真是典型的后知后觉,(*^__^*) 嘻嘻……
看了这部剧 我觉得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精神病!
果然已经无法适应TVB模式的剧情了。。。
感觉非常好看,比那些雷死人的强多啦,为什么分这么低呢?
最后演变成嗜血判官,杨怡抢尽风头。纵观整片,变态倒没几个,也不出彩,男女关系倒挺学美剧的。整体没第一部好看。
还能更松散难看么?
编剧你半路出什么事情了
方中信大叔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