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两次原著,从宣布拍摄计划的时候,就在心里幻想这部剧的人设,剧情以及阵容。
先设置一下剧情吧,限于各种条件,整部参考原著是不现实的,毕竟还是要稍微尊重下历史,否则瞬间出戏。
所以把剧情设置到娶公主,其余的全部不要,或者留着以后有能力的时候拍续集,版权在手,怕啥。
切以为,现世的内容应该用一集来讲述,云烨,三十岁左右,身为当地土著,受文化局委托,接待两位外国友人。
一边筹备婚礼,一边接待歪果仁,使得云烨分身乏术,不意间,两位歪果仁故意离开了云烨的视线,外出意图不明。
隔夜后,云烨才得知两人失踪,于是带装备外出寻找,在历尽艰辛之后,云烨找到了歪果仁的帽子,同时身陷流沙之中,最后穿越。
接下来,军营的生活预计十集到十二集。
首先捡到被狼(这个一匹狼应该还是能做出来特效的吧)围攻受伤的小马旺财。
接着跟随小马找到水源,并且顺利被唐军俘虏。
此处着重介绍唐军的简陋装备。
漏风的帐篷。
旧兵器,破铠甲,满头的虱子,熏人的体味,总之越惨越好。
从古至今,这都是正常现象。
由此引发云烨强烈的不适之后,为了能活下去,云烨制盐,做饼,烧羊汤,缝伤,治疗所撒石灰,强迫士兵们洗澡洗衣服《至于输血就算了,太让人出戏了》,军训。
最后去调查云烨出身的士兵找回背包,背包里面有土豆。
(背包里为啥有土豆,可以在第一集交代一下,万一背包里食物不够吃的,可以吃烤土豆)包的缝隙里还找到两三颗玉米种子辣椒种子。
以及若干辣椒面。
与此同时。
云字狗牌被取回长安验证云烨身份,云家剩个祖奶奶,以及若干姊妹。
证明云烨身份得以证实。
云烨一时兴奋,给老程烧了一锅土豆烧牛肉,导致土豆只剩余两个。
无意间说出土豆产量后,土豆被奉为祥瑞,种在大缸里,有亲兵亲自把守,看护。
这样,云烨由保命到立身,到进阶,顺理成章,不违和。
孑与明明已经把故事写的这么完整了,编剧你发挥,也别太离题好不好。
接下来就是回长安的内容了。
行路难可以着重拍一集,总之,怎么苦逼怎么拍,没有这些苦逼的经过,云烨哪来的动力往上爬。
偶遇李安澜,追李安澜,土豆丰收求李二赐婚。
中间救治秦琼,李靖,尉迟赓。
创造炒菜,嫁妹妹,打姐夫,内容不够十集都可以继续填充。
至于忽悠李渊打麻将,被迫与太子一同读书啥的都能写,顺便埋下侯军集造反的线。
再之后,救皇后,抓叛逆,大婚,结局。
挺好一个故事,我这小学文化的人都能脑子过一遍了。
大哥们,长点心吧!!
说人设,1,云烨,第一主角,西北人,性格坚韧,果决,判断力强。
长期西北吃风喝沙的,别弄小白脸糊弄人好不好。
小字辈感觉只有张一山能凑合。
2,李安澜。
女主,没啥好说的,温柔贤惠,负责美就行了,别弄女侠吓唬人。
爱奇艺这版女主还可以。
3,太子,男二,小正太,或者小胖子,必须看起来要比云烨年轻,不然太子的面子放哪里。
云烨是作为太子半师半友存在的。
演刘星弟弟那个夏雨应该可以了。
4,李世民,霸气的穷逼,永远的欲求不满。
红雷哥或者影帝夏雨来演,应该都可以。
5,皇后,温柔贤淑的典范,夹杂着腹黑属性,华妃或者孙俪都能胜任,范爷都比那谁强。
这个主要是看气场。
那谁一股子小家子气。
6,程咬金。
这家伙不一直是络腮胡子大傻冒的形象吗?
直爽,霸道,外表装疯卖傻,实则大智若愚。
这是我心中的程咬金。
成奎安如果还在这角色非他莫属。
其它角色都是这个版本里不重要的小配角,随便配吧,只要遵循一点就行了,武将必然是黑皮肤,文臣才是小白脸。
不然太出戏了。
别弄大场景了,在现代人云烨看来,一群土著,傻冒,又穷又土,有什么好装的。
又费钱,还掌控不好了那种大场面,不要以为自己是国师行不行?
长点心吧,编剧,导演,给云烨留点优越感行不行?
说实话,自从《唐砖》和《庆余年》要拍电视剧后一直关注着,这部剧一出来就迫不及待冲会员一天看完(2倍数),然后迫不及待来吐槽。
先说感受,一开始觉得把《唐砖》原著都改了,旺财那么大的吉祥物被改了,辛月那么好的角色改成悲惨模式,所有角色与原著没有一点关系了,想想冲的钱得看完;看到中间简直无力吐槽了,全体人物智商下线,整部剧就当一个古装爱情剧算了;最后简直是2倍数加干别的事听音,完全没法看,因为sb编剧改了剧情后开始胡乱抢救填戏,已经没有理智可言了,本想陈述一下,发现最后所有事情都是莫名奇妙,连个事情都叙述不好怎么当的编剧啊。
—————————分割线—————————以下开喷有剧透,反正你也不会看————————— 1. 最让人喷饭的是拍卖会头顶的照灯,导演你当观众都是傻子啊?
还不够让人出戏的啊!
这头顶一排排的是嫌大家出戏不够?
2. 《唐砖》小说至少读了3遍,小说叫唐砖本就是“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意思,小说中的君臣共进,太后慈爱,各将关怀、神医大爱等等,全是正能量的一部小说,生生改成了一部古装爱情剧,而且还是在古装剧中垫底的烂剧,拍到最后拍不下去匆匆结尾的吧。
就说如果抓住小说中任何一个故事来拍一部都是可以的啊,玉山书院的迷阵和熊猫可以是青春题材、白玉京的话拍出来肯定比狄仁杰还好看、举世攻唐那么好的战争戏......电视剧直接把高大上的原著改成烂大街的你爱我死,还各种事情杂糅连剧情都没过度,最后就是一团浆糊。
3. 演员演技只能算中等,个人感觉这部剧当个舞剧看看算了,人物已经和小说对应不上还感情一团糟,还有杂糅导致的莫名其妙:红拂女的事扯出来相当牵强、辛月爹强行作死、太子莫名黑化,还有男女主被刺着刺着就习惯的不忍直视感。
整个故事的杂糅让各人物的特点完全没有建立起来还十分尴尬,孙神医的路人甲、黄鼠的尴尬逗笑、妹妹的鸟饲养员、黑锅观音婢,就连男女主都给人感觉不断作死,就算喂狗粮你也要秀的专业点啊喂。
4. 那些都不掩饰的敷衍。
整部剧给人就一个感觉就是敷衍,从一开始考古穿越过来竟然带了一堆急救器材(原著至少在救人途中),到土豆七日成熟可以提供数十万人口粮,到最后本来中间都用了火药后面又贡献火药还各种保密,陈彪因为一把石灰反水,“申”字也不解释。
反正就是强行插入剧情还有挖坑不埋,强行出戏。
5. 打着穿越的各种尴尬笑点,金的杰瑞?
黑人问号啊。
倒是每次刺个胸透都不死觉得很好笑,最后侯君集数一声刺一下云烨倒是笑翻了,还有云烨最后的死是编剧实在编不下去了吧,强行凑陈彪死的悲壮然后一群人各种速死来拉剧情?
槽点太多,突然发现写这么长也太对的起这部剧了,还是花时间再看一遍小说吧。。。
看过原著小说,这个完全是当做新故事看的,由于看过原著,对安澜的印象不是很好,前几集没太注意她,看了几集之后才发现,这个安澜并非书中的安澜,看着看着,竟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安澜公主。
后面的剧情可以说很烂俗,全是套路,把男主改成白痴,但我仍然没有弃剧,因为舍不得安澜,记挂着,担心着,几乎整部剧,都是在看安澜。
我认为这是张佳宁最成功的角色,没有之一,当年看容嬷嬷的时候我没有恨之入骨,看甄嬛传的时候心中也无波澜,这些年也算是阅剧无数,为了剧中的角色黯然神伤,我这还是第一次。
安澜抱着战死的云烨,悲痛难言,守望一生,终不得见。
云烨战死,穿越回现代,惊醒之时叫着安澜的名字,从DV中可以看出,原来时间才过去短短一瞬,刚刚还抱在怀里的挚爱红颜,却已经消逝在了岁月长河之中,大梦一醒已千年,世间再无李安澜,
《唐砖》最后一集,男主“醒来”,穿越仿佛只是黄粱一梦。
然而在彩蛋中,他穿越去唐朝有了一段情的女主,生下孩子,与他的家人欢喜生活在一起……虽然失去了他,但她望着杳杳天际,露出欣然的微笑来。
他走了,但他来过。
我突然第一次不想投射到穿越者的身份来看这部剧,这个故事,而是如果以一个遇见穿越者的身份来看待它的话……——如果我们生命中遇见一个人,走过一程,但后来又失去了他。
也许他就是回到了他所来的未来吧。
毕竟,每个女生对白马王子的想象都是“踏着七彩祥云而来”且“无所不能”——如果他从未来穿越过来,那这个要求就合理多了。
就像《唐砖》的男主云不器一样。
影视剧中,穿越梗并不新鲜了,但有些东西就是自古套路得人心,看得人还是很开心。
云不器穿越到唐朝,先是制造细盐令人大吃一惊,接着又用输血的方法救了太子,成功引起皇上李世民的注意。
国家饥荒要打仗,他就让大家广种土豆,解决了军粮的燃眉之急。
土豆没有储存好也没关系,还有planb:制作了大量方便面,可以干吃,可以泡着吃,简直是行军路上的良伴。
还将拍卖会引入朝廷,成功在国难时期,从官员夫人手中搞来许多银两充盈国库。
闹蝗灾,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他组织大家吃蝗虫,成功将天灾变成天降祥瑞。
……不过我觉得最绝的还是把麻将给带到了唐朝。
李世民和李渊父子关系不睦,但麻将让他们坐到了同一张桌子上,一起愉快的玩乐了起来。
在国粹麻将面前,再大的仇恨也能放下,再多的恩怨也要胡牌了再说。
真的没有比麻将构建和谐家庭更好的利器了。
当然,有时候也难免玩脱。
比如进了程咬金的军营,男主就把现代军事的训练方法教给了程大将军,程大将军这个开心啊!
就先把什么都会但不会武功的男主练了个半死。
《唐砖》的有意思不光在于男主把现代的科技、思想、观念引入古代,同时,其实每个穿越者也都不得不受到那个时代的影响。
云不器穿越之后,发现自己在唐朝的身份云烨正是自己的祖先,且还是三代单传。
完了!
这下走不了了,走了也就断了香火,云不器也便不存在啦。
这便是被这个身份,被穿越给困住了。
就算是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古代,再神通广大,该对皇上下跪还是要下跪;该迷恋上公主还是要去求赐婚;该见证的太子谋反还是会谋反……
我起先看这部剧是因为女主张佳宁,刚刚在《如懿传》中见过她,演草原来的爽朗妃子巴林·湄若,剧中的性子很是直爽,甚得我心。
结果女二居然还是《如懿传》的陆沐萍。
只能说《唐砖》的男主也是艳福不浅了,左拥右抱乾隆的女人啊!
男主王天辰之前演过《芳华》的男二,就是那个被好多文工团姑娘喜欢的小号手陈灿。
我记得在电影里现代装还挺帅的,但是古装……有点撞脸张一山、魏大勋、窦骁,所以你懂了,帅谈不上,但是机灵、傻萌、实诚。
当然也因为这部剧男性角色颜值都挺高的,虽然多是新人,连程咬金的儿子都长得很是俊美。
不过最帅的当然还是演皇上的张智尧,虽然已经肉眼可见的老了,不再是花满楼的巅峰,但依旧是屹立不倒的古装男神。
英俊的男二太子在前期追求女二时特别可爱,一段感情深情又养眼,于是到了后面虐的时候才会让我们观众觉得不舍和心痛。
《唐砖》其实还对一些我们已经有了固有印象的历史人物作了一些自己的解读。
历史,毕竟是胜利者写就。
比如造反的太子李承乾,在以前的影视作品中大多是个阴谋家的形象,但在《唐砖》中他确实优柔寡断,但也深情有义。
只不过,作为一个太子的人生太过艰难,优秀是必须的,责难也首当其冲。
你要做表率,懈怠一日都是过错;你要有雄心,然而野心太大可能就大祸临头……人生全不由自己做主,与所爱之人也只能擦肩错过。
还有著名的忠臣魏征,这大概是我看到最可爱的魏征了。
一开始你会觉得他又迂腐又顽固,每次在朝堂上都能被他气死,想着自己是皇帝早就砍了他十次脑袋了——他的很多次进谏真的非常过分。
比如:张佳宁演的李安澜是李世民遗落在外的公主,一回来就请求皇上册封自己的母亲为先皇后。
魏征自然百般阻挠。
后来,异域王子求娶李安澜,为了与对方修好,魏征立刻请求皇上封李安澜母亲为先皇后,封李安澜为公主……可是仔细想想,这不就是一个一心为朝廷尽忠的忠臣么?
他心中没有私怨,只有国家。
所以后来蝗灾皇上祭祀,带领百官吃蝗虫,魏征大口吃得好香,吃完了还要,你就觉得他还挺可爱的。
《唐砖》中有很多祭祀啊,婚礼啊,和亲啊这样的需要繁琐礼仪的场合都拍得挺好的。
毕竟张晓龙是该剧的艺术总监。
我一直觉得在现实生活中,繁琐的礼仪是为了让人在执行的繁琐过程中一点一点趋于理性——面对人生大事不要过于激动,也不要过于哀伤。
而在影视剧中刚好相反,是让我们看的时候更加体会主角的真实心情,多舛命运。
比如李安澜和亲那里,她回头认真拜别李世民,她越认真你就越泪目,你就越能体会他们的父女之情。
《唐砖》中还有段李渊组织的从黑夜跳到白天的舞蹈特别美。
你知道现在很多古装剧里的舞蹈真的就是甩甩袖子意思一下糊弄糊弄,于是看到一段那么美的舞蹈真的忍不住又倒回去看了一遍。
当然,作为一部网剧,《唐砖》还是有一些瑕疵的。
比如剧组真的很穷,有些群戏护卫皇上的人实在太少了一点。
有些镜头很不严谨,我知道冬天拍夏天的戏很不容易,但能不能不要中秋赏月,镜头扫到房顶还有积雪呢?
至于情节上,穿越来得太快。
我们还没弄清楚男主的身份,他就掉坑里,然后穿去唐朝了,于是后面又是展现医学知识,又是展现烹饪能力,又是展现天文学……我们就有点接受无能。
毕竟,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观众,假如有一天我穿越到古代去了,好像我在那样的条件下啥也做不了(其实这才是我为什么不愿意投射到穿越者,还是遇见穿越者的真实原因吧……)。
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当钦天监出场的时候,我跟他说:“要不我们来聊一聊星座吧,我是天秤座,你呢?
”
其实我也是从抖音跟过来看完这部剧的,原本我很不喜欢男主的轻浮,而且男主相比几个配角颜值也不高,靠着拖进度条一晚上还是看完了三十七集。
这部剧有很多硬伤的地方,虽然我没看过原著暂时体会不到原著党对于乱改的愤怒,也不提制盐、做蛋糕这些技术问题,爸爸,感冒,谢主隆恩,这些穿越乱入台词真的是非常出戏。
但这些并不严谨的壳子,包裹的其实是一个神仙眷侣爱情剧,甚至有点让男生有种马开后宫的代入意淫,也算是成功了。
这其实也是网文的逻辑,为什么网文要分男频女频,因为男女的爽点是不一样的。
虽然作为考据党我很喜欢服化道讲究,各种称谓符合朝代,但是脱离了剧情这也只是一层壳子而已,只要不带智商看就行了。
在这里还是想继续夸一下长安十二时辰,无论编剧,导演,服化道,考据,演员演技台词,都是值得大赞的。
但是这部剧作为贩卖幻想的网文翻拍,至少在代入感和爽点这一方面合格了。
虽然女主很作很冲动,男主轻浮浪子,虽然我知道恋爱根本不是那么谈的,女孩也没那么好糊弄,夸一两句就芳心暗许,但是能在荧幕上贩卖这一份幻想就很成功了,女生喜欢各种大女主穿越肥皂剧,大概也是同样的心理吧。
一个小屌丝,穿越唐朝,不仅自己利用现代知识碾压古人充分装逼,而且碰到武艺高强又盛世美颜还有传奇身世的公主跟自己谈恋爱,皇帝储君跟自己是哥们,而且为了救太子哥们的心上人娶哥们的心上人做老婆,最后还勉强拍出权斗阴谋原本单纯美丽做公益的辛月黑化,最后南柯一梦回到现代,真有恍如一梦的隔世感。
虽然剧情各种硬伤,不带智商看,就足够了。
作为一个原著党,编剧不入流水平,人设完全崩塌。
原作者的说法是为了能过审,对剧情做了改变,可是看到十几集之后,WTF,这是个什么鬼人设?
山东大儒卢寿用李世民的话说就是个骂街泼妇,编剧你对大儒是有什么误解?
李安澜的人设改了侠女我忍了,卢辛月的人设是个什么鬼,路人甲一样的台词,性格在哪里?
李泰这么聪慧的皇子,在这部剧里变成了二傻子。
最最不能忍的是主角的性格成了什么,原著里那个沉稳内敛又不失风俗幽默的男主在哪里?
这部剧里全然变成了一个小混混!!
最最不能忍的,原著中放归旺财的那一段我看哭了,那段人马兄弟情是多么的沉郁压抑,在这里通人性的旺财马成了一只毫无存在感的鹦鹉?
无力吐槽了,剧情敷衍,对白苍白,人设幼儿园水平。
至于演员演技就不喷了,遇见这样的剧本神仙也没辙。
百度给出的两位编剧我看了一下,一男一女,豆瓣评分一个比一个惨淡。
一颗星,全看原著的面子。
好吧,第一次的剧评就献给这部完全扯淡的改编剧。
作为原著党,基本上看到会改编电视剧的时候就没啥期待,按照网剧的套路,毁原著是一定的,只是毁多毁少的事情。
直到看了第一、二集,我才发现我还是很傻很天真,原来真有如此没底线的改编存在,原来真有为了版权金可以把自己的读者当傻子的作者存在, 孑与2,你厉害,你赢了。
说实话,与动辄需要各种“五毛特效”的玄幻小说相比,《唐砖》改编至少不应该是这样一个情况。
《唐砖》原本应该是一部走心的剧,而不是扯淡的不入流的狗血三角恋爱情戏……不需要什么特效,就连原著里面的战争场面不拍出来,我觉得读者都不会如此的愤怒。
这原本是一个能成为一部很走心、很经典的剧集,就这样被彻彻底底的毁了……编剧,你牛逼……之所以我们喜欢《唐砖》,是因为我们对“天可汗”制下的“盛世大唐”有着太多的难以割舍的情愫了。
作为中华历史上少有的“万国来朝”的强大王朝,我们有着自豪与惋惜。
《唐砖》的出现从某个角度弥补了我们心中的遗憾,让那个强大、自豪的“大唐”在文字飞扬中逐渐的沁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喜、为之忧,为之笑,为之泣……在我们的记忆当中,《唐砖》弥补了我们太多的遗憾。
哪怕在书后段,作者已经黑化的够可以了,但是那也是提升了整体厚重感的黑化。
但是这部改编的、扯淡的、搞笑的网剧,在这份美好的记忆上狠狠的砍上了一刀。
除了主角是同一个名字,剧情与原著还有什么关系么?
就连最基本的核心人物关系都被改变了,辛月和太子还有上一段,这编剧是看琼瑶奶奶的书长大的吧。
这就是一部粗制滥造的典型代表,那巨大的制作费究竟是怎么用掉的,是不是相关部门应该查查看……最后,豆瓣是不是真的应该可以打个“0分”?
那我一定送个这部“唐砖”
所有脱离原著的改编都属于对观众和作者的极度不负责任。
请不要拿着最近一些国产改编ip来和《东邪西毒》这种电影里程碑来比较。
你是改编比得上,还是演员的演技比的上?
那些水军是用什么心理才能把他们拿到一个水平来看的?
水军们?
你们难道是真的没有正常的审美吗?
你们就真的一点都看不出什么是真正的演技?
我说的水军,不只是说那些脏手!
也包括那些抛开原著剧情来谈改编ip的“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
一部好剧,导演最重要。
一个从来没有导过高质量作品的导演,怎么可能会有出人意料的好作品问世呢?
又是凭什么让观众来抱有期待呢?
专业的人缺少专业素养,从来都是成功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一部好剧,演员的演技是支撑整部剧的皮肉。
一个美人,缺少了这些皮肉,怎么可能让人会有看的勇气和欲望?
更不要论愿意为这个美人买账了。
演员们演技出色就是美人,让观众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演员们演技离线,就是东施,东施效颦只会徒惹笑柄。
三集过后可以快进看,十集之后可以跳过看!
其中有个卢寿的戏,演得莫名其妙,一个大儒竟然泼皮耍赖,还打赌招雷劈的桥段,直接把古装剧拉成无脑儿戏!
三集过后可以快进看,十集之后可以跳过看!
其中有个卢寿的戏,演得莫名其妙,一个大儒竟然泼皮耍赖,还打赌招雷劈的桥段,直接把古装剧拉成无脑儿戏!
作为一个原著粉,这篇剧评我只想写给打算看看这部剧的原著粉们。
非粉勿看。
我一直觉得,唐砖这部作品,最难得的就是云烨和家人、朋友之间那种让人看到微笑的温暖;最动人的就是孑与2大大笔下的那群大唐人身上的铮铮傲骨。
可惜的是,这些最难得、最动人的的东西在这部剧里毫无踪迹。
旺财从一匹马变成一只学舌鹦鹉这个就算了。
云家的大妇、玉山先生的孙女、那个敢爱敢恨、外柔内刚的蜀中女子辛月姓了卢,变成了山东豪族炮灰卢寿的孙女,更是和太子承乾强行组了CP;牛伯伯一家被删了个干净,小牛瘸腿的桥段也被嫁接到了秦怀玉身上;李安澜强行加戏,不仅是墨家女矩子之女,还精通武功与墨家机关术;慈祥、坚韧的云家老奶奶选角上出了大问题,不仅一张面孔令人倍感惊悚,还一口一个“云哥”的叫云烨,“哥儿”是对年轻男子的爱称,“云哥”就是真的叫哥了,令人倍感尴尬。
云烨在书中是那么洒脱、重情义,那么智珠在握;在剧中变得轻佻、轻浮,和程伯伯、秦伯伯变得生分了,动不动就爆个英文或是网络俚语,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这是个穿越剧。
侯君集是老将里最年轻的一位,剧中搞的比李靖年纪都大。
魏征变成了和亲派,跪舔和突厥之间虚伪的太平。
长孙皇后的扮演者袁咏仪粤语口型令人出戏,长孙皇后的人设变成了一个看似伟光正的心机女人,足智多谋贤皇后的韵味全无。
巍巍初唐,满朝的妖孽,如过江之鲫的英杰,悉数不见;一个秦琼代表了所有武将;一个魏征代表了所有文臣;一个侯君集,就是最终BOSS。
36集通篇虐恋。
什么民族,国家,亲人,朋友,统统草草带过,一切都要给恋爱让步。
整部剧就是一部李二一家的宫斗伦理剧。
何其浅薄~小说中有不少的闪光点,让人每每回想起来都感佩至深:程咬金提携后辈的良苦用心;牛进达心怀苍生看到土豆时的老泪纵横;云家老奶奶忍辱负重,抚养云氏遗孀的含辛茹苦;黑小子程处默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豪爽忠诚;千古帝王李世民的厚黑霸气和长孙皇后的温婉机敏;承载着太多故事的玉山书院,调皮的旺财,贪吃去拉车的熊猫……这么多让人想起来就感觉到温暖和幸福的人和事,都不见了啊……剩下的,只不过是编剧肢解了唐砖后的一场荒诞的个人秀,甚至可能只是一本为了应付差事而赶工的工业化垃圾。
不管原著中主要人物是什么形象设定,剧中只剩下通篇的“颜、颜、颜”······你的观众那么喜欢颜,干脆找些“颜王”,扮上,在镜头前不断摆姿势好了。
要什么剧情?
要什么人设?
只要不停地换衣服,作出“怜爱”、“生气”、“悲伤”、“开心”这些脸谱不就好了。
拍什么电视剧?
拍写真吧!
云烨是一个平凡却活的认真的现代中年男人,不幸回到了千年前的祖宗身上。
当意识到自己正身处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拐点时,被巍巍大唐的精神所感染的他毅然决然地贡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可是,那些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那些血浓于水的血脉传承,那些肝胆相照的手足之情,统统都被该剧剔除了,只剩下造作扭捏的恶俗虐恋。
云烨身上有一种如朝阳般的昂扬精神,一直温暖着身边的亲友。
他不是独夫,他有些怕吃苦,他总喜欢在嘴上抓挠,他有时候也会沮丧、也会想一走了之。
但是他对这个民族有着深沉的爱,真正爱到了骨子里。
所以无论挑战多么艰难,他总是不放弃。
到后来,他的朋友越来越多,他的敌人越来越少,一切都是因为他身上那种真诚饱满的感染力。
让人即使流泪,也会哭到微笑。
我本是满怀着期待充值了会员,打开看了第一集心就已经凉了一半;忍着毒看完,人已经不行了。
小说里那透纸而出的灵气已经没了,只剩下满篇的荒诞、恶俗和狗血。
剧中那些角色,给他们换个名,你甚至不知道这拍的是唐砖。
这部剧已经彻底沦为剧情狗血、人物形象呆板弱智的虐恋宫斗剧了。
这不是在改编,是在剥皮填草骗流量。
编剧,导演,和水军,请你们善良,你们不是在弘扬什么大唐文化,你们是在亵渎它。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7.3 还真是大师式电影,摄影美轮美奂,文本语焉不详,缺乏讲故事的激情让观众难以进一步接近人物。
很久没看大师电影,感觉很好。三十年后的沙丹力荐,资料馆场场满座。
痛苦的观影过程,确是我一直迷恋的母题。
【BJIFF】第四场,坚决下周来北京要提前保证充足睡眠。这部真的很喜欢,好喜欢结尾的音乐(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吗?)。静态的诗歌。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14thBJIFF No.6 @英嘉 无数的跟踪镜头和广角镜头轻轻地推进和拉远,提醒观众这对无名而孤独的父女所居住的土地是多么广阔,但同时两人又不得不被对方所牵绊拘泥于窄小的车厢内部,这或许映照着某种政治现实。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2024北影节第一站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24北影节 缓缓的,一切都恰到好处。父女关系对我来说好像就是这样的。大家一起坐下来看电影那一刻,竟然有点感动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3.5
好的意境只是一部好电影的一半,一定还需要有好的故事。2024北影节看了2/3逃跑打卡。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萧条冷冽的公路片 父女 母亲的骨灰 松散的叙事与冷静克制的长镜头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广袤的大地上,一对父女开着一辆破旧的电影放映车似乎没有方向的前进着。单身父亲和女儿的对话不多,可是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叛逆,她看到自己的生长 也发现了身体的成熟,也发觉父亲对野女人的性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电影、电影院),大家静静的看着电影里的故事,好像有一世我们也是这样生活着。
很独特的公路片,辽阔国土之下,父女关系的疏远,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显得如此逼仄;两人仿佛在轮流争夺车的使用权一般的生活,父亲以父亲之名,始终对女儿颐指气使;万花筒小夜灯、形形色色的过客的拍立得,发圈,使女儿无声的抗争。冲动的导火索是父亲在女儿丢在一边,毫无顾忌地向过客宣泄欲望,既自轻父亲的形象,也无父亲的担当。太多镜头与调度都令人不明觉厉,开头的横摇,女儿的突兀入场;稳定的拧焦;场内场外的声音空间……女儿对背影的执着,否认了人直面彼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