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了《故梦》,想说说自己的一些见解。
故梦 既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又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说它是无法实现的梦想是因为剧中主角因躲避内战来到台湾,但内心一直渴望能够重回故乡,可是生前都未能实现,直到死后自己的骨灰回到了北京。
说它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一段关于陆家的时代变迁史,因为陆家皇亲国戚的特殊身份,以及中国近代历史的巨大变化而显得那么脱离实际,这样的人生在平凡的人看来确是像一场梦。
虽然故梦的情节可能并不够特别,不够惊心动魄,吸引眼球。
可是在平实的叙事中感受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那就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于人如何在困境中生存,如何处理爱情,做一个善良,优雅的中国人。
特别是背景离乡,步入晚年的天恩看到生在台湾的女儿海棠喜欢京剧时的喜悦,还有天恩毕生的心愿是希望女儿能完成自己父亲的遗愿,将自己所经历的近代时代变迁写成历史。
在面对诸多感情纠结时,天恩,莲君,素琴三个人所展现的从怨恨,冷漠,到互相理解,包容,勇气,奉献,这些都是传统的中国人本质拥有的优雅和气度。
这应该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质。
我觉得这种宣扬传统文化,爱国精神,让国人更加了解中国历史的电视剧应该大力提倡,在故事中,我们能找到我们的故去,找到对自己是中国人的认同感,对中国文化更深了解,也许剧中有不足之处,但是我相信这种尝试一定会在努力中更加完善。
我和该剧作者有着同样的希望,希望国人能够更加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化,在做酒店前台的日子里,从外国人的眼里我看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痴迷,终于明白了小时候写作文时常用的那句话,“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对,我们有着灿烂的历史,文明,文化,这是很多国家没有的。
我们应该对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感到自豪,骄傲,对作为中国人感到幸运。
同时肩负起传承文明的使命。
在现代社会,中国人常常会迷失自我,迷失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不推崇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自己的信仰,教育上草草了之,不去深究我们自己的灿烂文化。
长期以往下去,恐怕我们的子孙可能会忘记自己与其他民族的区别。
那我们的民族就没有希望了。
42集精装情感大戏《故梦》日前正在北京卫视晚间黄金时段热播,这部电视剧娓娓讲述的是故事主人公陆天恩(陈坤饰)一生的感情经历和成长故事。
因而,陆天恩这个角色自开播以来就一直是争议度最大的人物之一,有观众认为他是韦小宝式的花心公子,有人则认为他敏感多情很可爱。
最近,更有追剧网友大胆联想,认为陆天恩就是现代社会俗称的“富二代”、或称“小开”。
生于清末年间的陆天恩,怎么能和现代流行词汇“富二代”扯上关系呢?
网友们对此却评述的有理有据——有权 身世显赫更胜家产万贯现在的大热词汇“富二代”,一般指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富一代”们的子女,他们出生于富裕家庭,继承过亿家产,主要以80、90后为主。
他们不仅与80%的社会资源和财富直接相关,而且身系着富民强国的重任以及中华民族的未来。
再看陆天恩——1904年生于京城一个显赫的皇亲国戚之家,祖母陆老太太是亲王格格,已逝的祖父是慈安皇太后的侄儿,外公是蒙古亲王……《故梦》男主人公陆天恩相比现代的“富二代”,除了家底丰厚之外,还更有纯正的贵族血统!
有钱 奢华名车彰显不菲身价“富二代”动辄会收到一辆最新款宝马的生日礼物;或是像普通人集邮一样以集各款奢华跑车为乐趣;还以在各种上流会所、PARTY夜店忙与交际玩乐为时尚。
他们身边,最不缺的就是香车美女。
再来看看《故梦》里陆天恩的座驾,居然也毫不逊色!
陆天恩虽然没有兰博基尼也没有奔驰房车,但是人家有清末当朝皇上溥仪御赐的铜质“自行车”一辆。
这辆自行车在当时不仅是一件价值不菲的稀罕玩意儿,更是显赫身份的象征,光有钱也不一定淘得着。
陆天恩的第二任妻子也是因为学着骑这辆自行车引发的“车祸门”事件,使她和陆大少爷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郁闷 烦恼的不是钱 是寂寞缺意义、缺追求、缺自由、唯独不缺的就是钱,似乎已经成为中国“富二代”的集体精神症结。
而陆天恩亦是如此。
显赫的家世能带给他锦衣玉食的丰厚物质生活,却不能给他一颗快乐的心。
他像所有的贵族公子哥一样不谙世事、游手好闲甚至肆意妄为……他心情飘忽、空虚,没有理想,没有奋斗的意愿。
他没有金钱的概念,为了帮小韵仙赎身,他出手阔绰的程度让戏院贪婪的老板娘都能笑逐颜开、爽快放人;他要承受来自家族的巨大压力,众人的瞩目和被预设的辉煌人生压得他喘不过气;他缺少自由和尊重,他的话总会被母亲打断,和茶园戏女水飘萍的交往才让他第一次尝到被人理解的快乐……尴尬 同是时代畸零人 历史变革中我成长“富二代”族群主要是现在的80后、90后,他们大多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逢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的大转型大发展变革时期,疾风骤雨般的社会变化在富二代身上也有着集中体现,比如他们中的一些人饱受争议的“炫富”行为、叛逆、甚至社会责任感集体缺失等现象比较突出……再看陆天恩——清帝退位、民国政府成立、帝国复辟、抗日战争爆发、军阀混战、国共内战……陆天恩的家庭也接连大受影响,贵公子的身份不再,旧的秩序价值观在打乱重组,新旧时代在混乱中,陆天恩摸不着头绪,“尴尬地生、尴尬地长、尴尬地爱”。
不管陆天恩跟“富二代”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留给我们的都是一个关于人生的哲学命题,也是《故梦》热播带给当下社会的人生思考。
本文已发表在以下链接的各个网站:http://news.baidu.com/ns?word=%B9%CA%C3%CE+cont:3744554399&cl=1&tn=news&rn=30
看了一下简介,这个陆少爷好垃圾啊!
画面颜色鲜艳,但整部电视剧带着浓重的台湾腔,演员的儿化音发得十分别扭。
演员……陈坤长得还可以,水飘萍那个演员的鼻子好大,每次看见她做柔弱状时我都要忍不住盯着她的鼻子看,然后感到非常滑稽。
最近因为武汉疫情,一句话特别流行: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我觉得这句话来形容《故梦》,再贴切不过了。
形容我们每个人,可能也都会如此。
我们都是每个时代的产物,我们都无法逃避时代的雕刻与禁锢。
大清如此,皇朝如此,陆家如此,天恩亦如此。
很多人看这部剧都会对天恩不断地批判、怒其不争,视为渣男。
可是我看完之后,只有深深的悲哀,无力和无奈的悲哀。
想必天恩对自己,也是一样吧。
他的性格中确实有太多不被我们当代人、甚至历代主流价值观所认同的特质:懦弱、心软、自私、左右摇摆、逃避等等,对比我们倾佩的英雄来说,他是一个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可是即使他再反面,他也是确实存在的,甚至是未来也会继续存在的一类人。
他们无力或者没有办法全力去左右自己的人生,有人会说为何不反抗、为何没有勇气?
可是你们以为勇气是如人的自然属性那样,自己就可以野蛮生长的吗?
你以为自我牺牲等这些被我们传颂并崇拜的精神是上天自然而然就赋予某些人的特质吗?
不是的,他们是需要习得、需要锻炼、需要激发的。
正因为它们不会像我们吃饭睡觉这种生物习性那样,随处可见,是生存本能,所以它们才会历来被我们反复歌颂。
人的性格可能大部分是基因决定的,但是人的品格绝对是后天塑造的。
但很时候,大家都会把性格等同于品质、品格,殊不知性格没有优劣之分,而可以一较高下的品格等,才是后天努力塑造的结果。
只是这种塑造的力量不能完全靠人自身来完成,而是在他幼小时期由自己的父母、家庭、社会大环境等多种力量合力完成的。
而幼年时期的这种力量的作用和影响,要远大于自己日后的改造。
当然不否认还是有很多人以自己的努力,摆脱以前的桎梏、完成自我进化的。
但是要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自我成长与突破,甚至是打碎、重塑,付出的代价不是外人口中几个无关痛痒的名词可以概括的。
所以我对天恩无比的同情,从一开始就是深深的同情。
他太不幸了。
富贵造成了他不必体会普通人间的疾苦,却也无法拥有正常人的喜乐;一切都是他不能决定和左右的,除了自己的真心。
可是真心无法成为化解现实的利器,反倒是再次禁锢他、伤害他的囚牢,当然,也伤害着别人。
你说,他不该爱、不配爱、不值得爱吗?
如果爱是可以衡量的,那么爱又怎会是千百年来、古今中外最永恒的主题呢?
爱就是爱了,无所谓值与不值、该与不该;爱是无法选择,但不爱可以选择。
所以燕笙选择了离开,莲君选择了坚守。
很多人也会争论天恩到底最爱谁。
我个人觉得爱没有办法比较,在某些时刻它们所带来的心里的震荡都是同样的震撼。
他肯定会爱燕笙的,因为她带来的是新的世界,人对异于自己的人总是有一种天然的冲动和向往,因为那是自己所不具有的东西,需要靠他人来完整自己;他必然是会爱莲君的,始于最初的相遇,也始于最后的和解。
我不认同他爱莲君的理由是“陪伴是最长久的告白”,我认同的是他自我的完整与对自己的和解。
他终于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他终于不再靠从他人身上寻找自己的补充之后,他才可能真正的去爱这个人。
这个人,可以是与自己相似的,可以是与自己不同的,这些都没有关系,唯一有关系的,就是他知道自己是自己,他也能知道自己的爱究竟在哪里。
原本是看过本片后太过压抑了,想写的东西很多,但最后还是落笔于个人命运与男女情爱之中。
因为这些才是这个厚重主题下,唯一可以轻松谈论的素材吧。
时代,真的是太沉重了。
我忽然想起陈坤在天盛长歌里对知微告别时说的话:过去已经过去了,我们无力改变什么,我们只有向前看。
但是你要记住,向前看和放弃,是有区别的。
我们告别了那个时代,我们唯有向前看,那些在时代洪流裹挟下逝去的人们,以他们无法左右的命运和悲情,提醒着我们不要忘却、不要停留、不要悔恨,更不要回头。
我不否认我是真的太偏爱坤儿了。
虽然很早就看过他的作品,但故梦和天盛长歌,让我对他真的是肃然起敬,并由衷地心疼。
好演员真的不少,演技炉火纯青的也比比皆是,但是,能让你有如此代入感、能有此揪心的,真的不多。
对于我来说,上一个这样的人,是哥哥。
看他们的作品,你不光是赞叹、感动,而是心疼,深深的心疼,心疼到不想他们在演这样的角色,虽然你知道这些作品很好、真的很好,但是你不忍再去看。
哥哥的电影如此,坤儿的两部电视剧,也是如此。
所以,我希望陈坤以后不要在演这种角色,甚至去演喜剧都好,就像哥哥那些年拍的那些喜剧,虽然算不上好作品,但是却只希望他们能够快乐。
至少,看起来是很快乐的。
希望我们看到的这些悲情,也只是我们看到的吧。
因为《天盛长歌》开了豆瓣。
所以把以前写过的《故梦》观感也搬过来po上。
强调一遍:天盛之前,故梦是我最喜欢的坤儿的电视剧。
************************************************释然了,总算看完了。
这20天来,我随着北京卫视和优酷视频,陪着《故梦》里的陆天恩或喜或悲,跌宕起伏地走过了他并不算精彩,但足够传奇的一生。
有感而发,写下这些啰嗦话,现在终于可以正常地洗漱、吃饭、走路、睡觉和工作了。
唉,让我喘口气,休息、休息休息。。。
但在开篇之前,我还要说一句:不喜欢的人可以漠视我;不赞同的人可以反对我;但我做为一个坤迷,决不背叛自己的感受!
Are you ready? Let’s go! [故梦征文] 女人是男人的路——记陈坤演绎的陆天恩:一个人的成长励志篇第一次写电视剧的感受,发现真的难写: 一是剧集太多,不知从何说起;二是每天看2集,一连20多天,看了后边忘前边,这还怎么写!
随便想到那说到那,想起什么说什么吧。
最开始给我的印象是舞美的精致,服装的讲究,色彩的鲜艳和画面的新颖:有些画面有意不以人物为中心,而是特写人体的一部分或人物把玩的物件,借物喻人,很巧妙。
另要单独一提的是音乐。
首先表明本人对音乐一窍不通,在此纯属“胡批”。
我大概只清晰地听出了2个主要主题:一、满清宫廷主题;二、陆少的爱情亦或可以说是成长主题。
我觉得满清主题落寞、阴沉,有点诡异、有点邪门歪调,倒是很好地衬托出了满清的末世宿命情节。
至于爱情和成长主题,有些欢快,温暖,憧憬,但也露出一丝无奈,孤独和惆怅。
剧集的最后,两个主体的变奏交替出现,混杂成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故乡的向往。
音乐做得挺好的,我觉得。
取景方面,有几处小硬伤。
只有几处记住了:秦燕笙当学生时的学校,教学楼楼梯是水泥的、一楼还围了铁的防护网。
这个太现代了,应该是木质楼梯、窗户上无防护网或只有半截的木质栅栏。
秦燕笙游泳时穿的泳衣也太现代了,貌似尼龙的。
那时应该没有。
家里有一件长辈留下的泳衣,是线织的,厚且弹性不大,连身裙式。
天恩上船后有几个货船航行的中、远景,水波太假,一看就是模型造出来的。
另一点是关于船期。
剧集里几次提到去中东的近洋轮往返只需一个月。
实际上现在单程从中东回中国主要港口都需要20多天。
难道现在的船没以前开得快了?
考虑到制作经费和时间以及其他一些原因,这些都可原谅。
演员方面,主角下面单述。
其他角色里,荣安、莲君、陆老爷和太太演得都不错。
要说的陆少天恩,下面正式开始。
少年天恩说实在的,前面的我都忘了。
印象最深的就是天恩老闯祸,是个真正意义上的祸害精。
他自己也为此沮丧、害怕、无奈、不知所措、却又不能悔改。
记得只有两件事让天恩很高兴。
一件是为姑姑和毓仑撑腰,花钱免灾。
回家后兴奋得夜里不睡觉,眉飞色舞的坐在皇上赐的自行车上猛蹬空轮,头高高地仰着,看着天空。
就好像他终于干成了一件大事,太成功了,从此后就可以扬眉吐气,干天大的事业也不在话下了。
殊不知天是黑的,前途渺茫;自行车空转,寸步难行。
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爱空想的孩子呀。
当然这些都不是天恩说出来的,而是坤少演出来的!
他的表演让我看到了这些潜台词。
应该说这里不是陆少的成功,而是坤少的成功!
另一次高兴就更孩子气了。
是燕笙在院里骑车,天恩围着圈追着跑,一边笑一边叫,一边蹦一边还忽闪着马褂下摆。
想想,这不就是一十几岁孩子的动作和表情吗。
还真被坤少挖掘出来了。
青年天恩在此跳过n段忘了的按下不提。
陆老爷一家已迁居上海。
天恩看到小韵仙演的戏,一下子犯了HC(比我们HC坤少更甚一筹,嘿嘿),瞪大了牛眼非说小韵仙她没在演戏,“他就是我!
”那股认真、执著、不管不顾、一往直前、谁不接受就跟谁拼了的劲儿,现如今恐怕只有yumi什么的可比了。
莫不是拿来做了点参考?
有点不HD。
“娶还是不娶?
”这是个问题。
在第22集,陆少和荣安有一大段对话,算了算有7分钟之久。
几乎没有什么动作,两处比较明显的动作就是陆少用仟细的手指摩挲着桌子边,还有就是无奈的用一只手捂住半边脸。
在7分钟的时间里,两个人就这么几乎静止地坐着,你一言我一语,声音都不大,自然、连贯、倾心地表达着两人对事情的看法,就像现实生活中两个好朋友的促膝长谈,有倾诉、有不屑、有欣慰和满足,有否定和质疑,还有迷茫和无措。。。
不是靠动作,也没有太多的脸部表情,完全是靠台词推进情节,观众一点不觉得拖沓、缓慢、废话或做作,逻辑分明,叙述流畅。
相比当年陈坤在《三像》和《金粉》中说台词时夸张的面部表情,现在陈坤的台词功力真是已行千里之外。
当然,这里荣安的对手戏也给得非常精彩。
在这,我有一个疑问:有那个电视剧(电影更不必说)有过这么长的静止的、一气呵成的对话?
怎么想不出来呢。
这段生活里最高兴、最开心的莫过于和莲君婚后回门那段了。
打心底里舒畅,放松,体贴、大度、温暖、憧憬。
坤这段里面部表情最轻松,笑得最开心、最灿烂。
让人见了也不由得跟着高兴和欣慰。
后面就是痛苦又开始了。
哦,对了,当年天恩执意要娶燕笙,跑到燕笙客房跟她摊牌时,第一次表现出了坚持和明确的态度。
再就是当莲君首次提出离婚时,天恩坐在汪大夫家里不走,再一次表现出坚定的态度。
正像旁白说的:他被拒绝,但已经学会争取和等待,去做他该做的一点点事。
这或许该归功于燕笙的教诲,但也可以说是陆少在长大。
天恩在身体和精神上遭到了莲君的遗弃,百般无聊和沮丧之下,想到素琴屋去寻得几分宽松和慰籍,不承想却看到素琴在一个人投入地练习怎么讨好少奶奶,一瞬间天恩仿佛看见了镜子里的自己:自卑、无用、厌恶、窝囊、尴尬。。。
不免恼羞成怒,冲素琴、更是冲自己一顿叱呵发泄:你除了、除了、除了低三下四的讨好她还会什么?
讨好她是没用的!。。。
你干吗呀、你干吗呀、你干吗要赶我走呀!
干吗要小点声?
嘘什么?!
所有人都围着她,她还是不高兴!
在你这也赶,在她那也没地方呆!
像个家吗!
笨蛋!
这一大串诘问急不择词,放肆、粗鲁、气愤、崩溃、自唉自怨,五味杂陈。
台词太流畅、太棒了!
不是演出来的,就是发自内心的,自己的感觉。
与前面“娶还是不娶?
”的那段台词形成鲜明对比,一静一动,一迷茫一张扬。
这是陈坤的又一次胜利!
光阴荏苒,八年抗战胜利了。
在大家普天同庆的时候,倏忽在那安静的一隅,天恩默然躺在当年阿玛舍身取义的地方,呆呆地动也不动。
看他那眼神,他在想什么?
是快慰和高兴?
思念和悲伤?
仇恨和痛苦?
决心和期许?。。。
眼泪始终在眼眶里,心潮澎湃,无以言表!
陈坤的表演,让我一下子泪如泉涌。
他拿捏得也太恰到好处了,自己不哭,生生把观众都若哭了!
在青年天恩部分的最后,我要小小地“批评”坤少一句:抗战胜利后,陆少准备带全家长途北上,这时他说了几次“收拾收拾,不日出发,啊,不日出发”。
我能理解坤在此处加“啊”是想表达陆少彼时已年过四十步入中年,语气应有所改变。
可我现如今已四十大几了,说话也没“啊、啊”的啊。
听起来颇感别扭。
想必是坤少此时刚刚开始演中年天恩,还有点摸不着北。
到后边的演出就越来越好了。
呵呵。
成年天恩明明是要说天恩的中老年,但我偏要用“成年”。
因为他是在中老年才长大成人的,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造化弄人。
天恩被逼去工作,反倒成全了他。
工作使天恩可以有能力试着和莲君去沟通,而不似以前那样:躲在他人的身影下,只能望其项背。
在第37集里,有一段两人的喝酒长谈。
印象里这应该是第一次天恩与莲君面对面,平起平坐,认认真真地谈话。
这时的天恩虽然还不能说服莲君,但他已经能够平静、坦荡、温暖、坚定地掌控这次谈话。
而莲君此时反倒开始柔软,心里那尖硬的顽石开始慢慢融化。
并没有任何大的动作,连脸部表情都变化都不大:笑,也只是浅浅地笑;话,也只是缓缓地说,但陈坤确实准确表达出了此时的意境,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天恩长大成人了。
接下来,在第38集里,听说张大夫给莲君看了好几天病,一下忌妒心起,劈头盖脸地冲莲君发火。
这可真是天恩的第一次忌妒心大爆发!
在此之前,除了水姑娘是他拿来爱怜的、素琴是他拿来恩惠的,他的三位真正的妻子从来没把他放在眼里,天恩只有尴尬和无奈的份儿,哪还敢去忌妒。
现在他忌妒了,说明他终于长成男人了!
这一段,坤先是皱着眉,低头不语,酝酿着爆发,话语里有酸溜溜的揶揄,有毫不掩饰的责问。
最后镜头里只有陈坤的一只手在直接而有力的点着莲君。
然后是画外大吼一声:小顺,跟我去找人!
天恩终于长成男人了。
在39集里,天恩策划帮莲君的姐夫跳船回大陆见妻儿,并向莲君隐瞒了真相。
莲君知道了,心里积蓄了20年的纠结终于烟消云散。
莲君在那一晚走进了天恩的房间,天恩也在那一刻完成了他人生三部曲中的第三跳——成了一个有担当的大男人!
此时的天恩已年近花甲。
正如剧里说的:女人是男人的路。
陈坤带领着观众,以陆天恩的脚步,走过5个女人,跨越历史,成就人生。
天恩的出生犹如红楼梦般花团锦簇,而他的成长又如唐憎取经般荆棘密布。
与其说《故梦》是一部民国年代大片,更不如说它是一部个人的成长、奋斗励志篇。
这部电视剧教会我们:无需感叹人生、蹉跎岁月,你只要去做、去争取就好了。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上天是公平的。
老年的陆天恩被陈坤演绎得自然、平和、宽容、大气、相濡以沫,爱子爱家。
形体上的老化还在其次,关键是陈坤在内心感受上的流露,水到渠成,毫不做作。
放眼当今国内三、四十岁一线演员,男女不计,这样的演技几乎无人能敌!
陆天恩的一生成就了陈坤第一个演艺十年的辉煌顶峰。
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坤,加油!!
外一句,最后一集很感人,悲喜交加,让我泪奔!
因为看了天盛长歌,开始找陈坤的剧,看完了陈坤的书,知道了陈坤自认为演的最好的剧是这部故梦,也是他几年低谷后重回荧幕的首部电视剧。
确实对于那个年龄段的男演员来说无人能超越,不得不说有些人天生就有演戏的天分。
再回过来说说男主人设,基本一直一边看一边唾弃,但是直到女主到最后开始原谅他,解脱这段感情的痛苦的时候,我也开始接纳了男主的多情和不一。
因为人物的命运感情离不开时代的裹挟,家庭的束缚以及与生俱来的个性。
第一次豆瓣评分给这部十年后才遇到的好剧,一部配角也十分精彩的剧。
与常见的宅门戏、家国戏不同的是,《故梦》里没有那么多剑拔弩张的戏剧冲突和光芒四射的强势人物,更多的是淡定、从容的情感积淀和端庄、儒雅的古典情怀,很罕见。
陈坤饰演的陆天恩是民国版的贾宝玉或者光源氏,五个性情各异的女子伴其一生。
然而此剧讲述的又断然不是风月,风月不过是一幅华丽清冷的屏风,遮蔽着天恩内心里的《天问》式的人生追索与探寻。
极度的耽美,极度的真诚,又极度的软弱,却极度的坚韧,天恩的性情,更像是一种象征,那种如水般随物赋形的看似妥协,也许正是一种民族气韵的绵延不绝。
心怀天下,大隐隐于市的陆老爷是天恩的底气,而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溥仪营造了一框混乱、沉郁的时代风景,天恩的路,注定多劫又多姿,却没有刀光剑影,只在五个如花美眷中徘徊,没有现世安稳,尚有岁月静好,哪怕只在瞬间。
金灵芝暗示家族负累,水漂萍唤醒纯真年代,秦燕笙彰显少年意气,小韵仙曝露男人本尊,汪莲君回归平淡生活,共同雕刻贵族遗少的世纪记忆。
百转千回间,天恩一步步靠近真实的自己,斟酌深酒陈醋里的人生。
这厚重的、沧海桑田式的人生,莫不是情感和历史的交响曲。
它是文化的,也是人性的,是家族的,也是民族的,是男人的,也是女人的。
既然要讲述的是情感而非情节,要营造的是意境而非传奇,本剧的画面、光影调配与节奏掌控就格外精心,像是一部行云流水似的文艺电影,平心静气地沁人心脾。
天恩与莲君睽违二十年后相对无言,唯有尺素千行的相濡以沫是故梦的梦醒时分,是剧情收束进而升华的关键处,处理得很精当,——当天恩在碧海蓝天中的远洋轮甲板上背着海风品读莲君那封酝酿了二十年的心声时,所有人都会禁不住在袅袅的画外音中潸然泪下。
剧本是改编自台湾作家林佩芬的同名家族寻根小说,难得有这份雅致和清静。
这是我第二次看《故梦》,第一次看是在两年前,或者,三年前。
当时是冲陈坤看的,几集之后,果断弃剧。
原因很肤浅,看不得坤哥演这样脆弱的角色。
但是,今天,我想看看这部剧,看看这部陈坤和李小冉各自很喜欢并推荐过的,有那么多老戏骨好演员参演的,却不为人熟知的电视剧究竟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四十二集,从陆天恩二十岁讲到他老去,死去,漫长而短暂的一生。
对于陆天恩的前半生,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
他性格软弱,唯唯诺诺,在应该有一番作为的年龄却是终日的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这当然不能却怪他,他生长在一个封建贵族家庭,却处于一个朝代更替的乱世之中。
总说“乱世出英雄”,可他尴尬的身份和处境似乎注定他永远成不了英雄。
而他的后半生,我又是心疼的,看着当年风光无限的堂堂陆家大少爷,本以为躲避战争,旅居台湾,可万没想到,这一短暂的旅居却是半生。
纵然有万贯家财,也被一湾海峡相隔万里,迫于生计,只能上船当苦力。
有一幕印象非常深刻,陆天恩差点掉进海里,被大伙儿救上来后,蹲在甲板上,因害怕无措而蜷缩着发抖,像个受惊的孩子。
坤哥啊,您演技怎么这么好啊!
陆天恩是多情的,多情而不滥情,对待每一段感情他比谁都真诚。
这让我想起徐志摩,徐志摩对待爱情是勇敢的,可陆天恩不是。
性格决定命运,陆天恩的性格也就使他造就了剧中一系列的悲剧。
陆天恩的一生有五个女人,水飘萍,金灵芝,秦燕笙,周素琴,汪莲君。
水飘萍是他的初恋,他们之间的情感像极宝黛恋,相爱不能相守,令人怜惜。
金灵芝是他的无奈,落花无意,流水无情,却因为陆老太太专制,一番“好意”酿悲剧,断送了金灵芝年轻的生命。
秦燕笙是他的人生导师,一个受新式教育的时代女性,一个在陆太太眼中离经叛道不懂规矩的儿媳,却是对陆天恩影响最大的人。
周素琴是他的尊严,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戏子,有谁对她好,那人便是她的全部,何况这个男人还风流倜傥,温柔俊美。
在她那里,陆天恩才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是被需要的,这使得内心缺失的他感到一丝安慰。
汪莲君是他的人生伴侣,见证了他从一个男孩到一个男人的蜕变,与他携手走过风风雨雨,仍旧不离不弃,是真正陪他一起慢慢变老的女人。
这五个女人串联起他的一生,少了任何一个,他的人生都不完整。
接下来只是我的片段记忆,没有逻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陆老爷在百日维新中曾经尝试兼济天下,但他失败了,历史的车轮迫使他无法成功。
于是,他选择独善其身,做一个隐士的儒者。
然而,作为前朝遗老,皇族后代,命运并没有让他安然死去,面对日本汉奸的威逼利诱,他毅然决然选择悲壮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死明志,令人钦佩。
再说陆夫人,她是一个要强的女人,一个能干的女人,然而,她心气太高,而心气太高的人,一旦受到打击,最容易精神崩溃。
所以,她的后半生,是在清醒与恍惚中度过的。
汪莲君是有精神洁癖的,在她与陆天恩第一次见面时,它就跟自己打赌,赌他会不会将掉在地上的手帕捡起来并清理干净。
对于汪莲君而言,这块手帕就好比她理想中的爱情,容不得半点污渍。
是的,陆天恩这样做了,汪莲君以为自己赌赢了,她以为他就是她的理想爱情,可她终究错了。
当她发现周素琴的存在,她便开始与陆天恩长达十多年的冷战,她在惩罚他,惩罚他的欺骗,惩罚他破坏她对美好爱情的愿望。
秦燕笙是爱陆天恩的,但是,他们对人生的追求却是天壤之别,秦燕笙的精神境界是陆天恩永远都追不上的。
一开始,她还能领着他跑,可是,当他跑不动了,她为了追求前方那个目标,只能把他留在原地,自己继续向前。
对此,我保留自己的看法,我也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
想起余光中的一首诗 ———————《乡愁》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这是这部剧的结尾给我最深的感受。
陆天恩为了让姐夫跳船回到大陆与妻儿团聚,坐了六年的牢狱,换来的却是首次见面的女儿的一句“别人的爸爸是爸爸,为什么我的爸爸是爷爷,他的头发都白了”,这是何等的心酸。
这是一部集个人史,家族史,民族史,国家史于一身的电视剧,是一部意义深远值得一看的电视剧。
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替,环境的转换,人物的命运,都值得静下心来好好的寻味一番。
陆太太评陆姥爷“他不承认自己是遗老,他却是个遗老,他忠心于皇室,却不拥戴皇室,他是个四不像的怪物”。
秦燕笙评陆正波,他看似隐士,实际上是有大智慧、已看透时局的人,只是他选择无为,是一个地道的儒士。
秦燕笙和陆天恩的婚姻注定会不幸福,秦接受的是新式教育,脑子里都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而陆府满满当当的都是规矩,陆太太和其父兄还想着复辟,天恩虽然温柔善良但是很没有主心骨,二人就是两条轨道的火车。
陆太太演的太好了!!!
能感受到她是一个心气很高、望子望夫成龙的女人,陆老爷不管事,整个陆家靠她撑着,但她错在逆势而上,一心想让天恩去已经没有希望的小朝廷当差。
她和陆正波的婚姻也是个悲剧。
看这部剧的最大感受就是绝对不要嫁一个没有担当、懦弱的男人。
“再见面我以为应该是陌生的,却原来是惨淡的,却是如此惨淡,也罢,我其实是想问候问候,久违的老友”“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了记忆,历史的记忆,情感的记忆,便堆积成了人的背负。
”陆天恩这样概括他的前半生:因闲而尴尬,因尴尬而闲。
富贵的出身,所处的乱世,造就了他尴尬的人生。
尴尬人遇尴尬事,也必陷亲人于尴尬。
幸好有海棠。
陆府的女主人不好当,但是汪莲君当得不错,至少废物少爷有担当了,莲君的一生也是够委屈。
我一直以为陆天恩不离婚是想找个羽翼后来发觉并不是,就像莲君想离又没离一样,他们还有爱,最后的天恩很多行为就是吃醋而无理智造成对莲君的伤害。
我之前觉得天恩最爱的是秦后来发现并不是他只是向往,就是崇拜羡慕那种自由,而和莲君是交流是沟通是爱。
他在回门的时候天恩洞察到莲君对父亲续弦的抵触情绪后就想在船上坦白纳妾事宜这说明心里有她,而当初他明知秦想出国还一直躲避就想奶娘说的看到好看的花要摘但是最后又压坏了,他只是喜欢美好的东西向往美好的东西最好占为己有。
后面离婚让秦出国留学,他其实就是知道秦他是得不到他也不想争取而汪他却势在必得所以坚决不离婚还做出很多改变。
他一直积极主动地寻求莲君的原谅,之前他就逃避和灵芝在一起,和秦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是各种逃避。
秦想当一个救世主但是又没法包容陆府或者说她无法改变天恩所以她毅然离婚出国。
她爱天恩但是更爱自己而且对于他们家族她是了解的却没有提醒莲君也没有让天恩好好反省。
但是她是幸运的,远离了陆家的漩涡独善其身完成了自己的理想,事业批的典型代表。
莲君是悲哀的,一个传统的大家闺秀有能力有智慧有模样,却用大半辈子来等待天恩的成长,她是舍小我成陆家,有她在的陆家是安宁的,一派祥和。
分房20年守活寡的蜜汁操作太傻了,有时我都觉得她是陆府的管家,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感化天恩,但凡莲君轻易原谅或者太过强势他们都不会最后和好。
陆太太第一次看到莲君就说是亲戚这就是缘分也是莲君的命,莲君说别人看不上的我却当成宝,恋爱脑典型代表。
陆天恩摸鱼躺赢代表,各类美女追随其后,有钱有势可惜不懂珍惜,一手好牌被他打烂。
但是他所经历的也是他需要承受的,索性本质不错最后还能工作养家。
剧很真实,把那个年代各式各样的人物都刻画的很饱满而且很忠于自我。
这是一部大时代下的家国情仇。
貌似在电视上瞟过两眼,因为讨厌的罗紫琼和李小冉所以自然是看不下去思密达,陈坤怎么老跟她们搭戏 = =
也不知道我奶怎么翻出来的这部剧 反正我是一点看不下去 陆天恩好废好渣
质感是有的,但整体的确有点沉闷,有点橘子红了的感觉,不太能看下去。
陈坤的飞升之作
莫名地突然痴迷陈坤,感觉曾去过的川渝一地现在想起来都是他给人的感觉,那种实在太舒适的妖美。然后好像自己整个人突然空了下来,又无比地想要逃回自己的空间,做梦和发呆的空间,开始失眠。开始怀念上海,破旧的出租房和所有含混未明的感受。
好看好看
这样精良的电视剧以后还会不会有啦?这BGM配的太神了,慵懒又缠绵,熊乃瑾真漂亮。
前面故事很沉闷,压抑,陆天恩是个懦弱,想追求自由,又缺乏勇气。陈坤演得很好。不知道为啥这部剧这么冷门,真的很好看,超喜欢后期的陆天恩,超赞,演得超好!最后几集,眼泪是不值钱的。
陈坤演技巅峰
不好看
挺精致 罗海琼的说话腔调太那个了
让我想到了《像雾像雨又像风》
因为陈坤,因为李小冉、因为片花,我对这部剧抱着好感,看了以后失望了。拍的不太好,张力不够。不吸引我。
精品剧中的精品剧,难得。
画面好赞的说,其他的都退后,恩退后。。。
部分剧情比较矫情,男主人设也是一言难尽。不过还是挺人文精神的。所有演员都不错。陈坤李小冉罗海琼。从像雾像雨又像风走来,那么多年还是精致的。
李小冉⭐⭐⭐
4.5 剧本和制作精良,原著作者的家族(没落贵族)故事,北平-上海-台湾;离开了温室荣国府的"贾宝玉"现实版,莲君是包容他、不离不弃的人生伴侣,燕笙是他的理想,水飘萍是让他怜惜的初恋,素琴是他性格缺陷的例证,灵芝是倒霉的原配;最可惜莲君,原本可能有更好的一辈子;
玉垒浮云变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