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作品,就连主题曲也那么贴切,直叫人听过便无法自拔,就好像为这个故事量身打造的序幕,将男女主角感人至深的爱情娓娓道来,好久都没有看到如此经典又让人百看不厌的电视剧了,被独特的异国娘惹文化和风情,还有感人肺腑的剧情彻底吸引。
王子邂逅了灰姑娘,尽管遭到阻挠和反对,他都只一心一意喜欢灰姑娘,无视原本应该许配给自己的千金大小姐,他们一起经历了很多惊心动魄的瞬间,只可惜曾经的死里逃生却没能换来一生的厮守,无情的大火让陈锡以为月娘死了,白白错过了两个人能长相厮守的最佳时机。
即便后来再相逢又如何,感情早就已经回不去当初最唯美的时刻,对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人来说,最残忍的其实是曾经拥有,因为要在漫长岁月各自和不一样的伴侣白头到老,是命运最残忍的惩罚,因为他们只能将那份对心爱之人珍贵的爱恋,藏在心里,然后消耗着仅剩的人生,直到生命尽头。
《小娘惹》在新加坡可是红翻了天,据说打破了新加坡15年的收视记录,每天有110多万人观看(新国总人口400多万)。
而主演《小娘惹》的欧萱也被捧为继郑惠玉、范文芳之后新传媒的第三代阿姐,新人戴天阳也凭借此剧成为新炸子鸡红不让。
《小娘惹》红在哪里,究竟有没有说的那么好呢?
小编与您探究一二。
《小娘惹》讲的是一个土生华人大家族姨太太之女菊香虽为聋哑却美丽、善良,爱上了日本人山本而私奔,被家族成员所痛恨,适逢日军侵华两人在战乱中先后死去只留下他们的女儿月娘。
月娘重回家族,为了保护自己的嬷嬷(外婆)而受尽屈辱、屡遭陷害。
期间偶遇隐瞒身份的豪门之子陈锡,并相识相爱。
怎料天意弄人,月娘被逼迫嫁给卖猪肉的刘一刀,唯一对月娘好的表妹玉珠为了帮助月娘而被恶少强奸,陈锡不得不娶月娘另一个狠毒的表妹金珠。
最终月娘与刘一刀结为兄妹,从商打拼,并与外国人保罗结婚。
玉珠被恶少折磨至疯。
陈锡发现金珠的真面目,与之断绝却未能与月娘再续前缘。
了解的剧情大纲后,我们来聊聊这个台庆大剧的看点、衰点和话题点。
《小娘惹》之看点:1、 新传媒新势力的全体出动《小娘惹》筹拍之初变吸引万千目光,这不仅是新传媒第一次涉及该类题材,而且受新传媒力捧的“七公主”都有意参演。
先是欧萱、谢宛瑜、刘芷绚三公主的女主角之争,最终大公主欧萱胜出,挑起大梁分饰菊香和月娘两个角色。
后有“七公主”中曾认为素质最好的两个公主白薇秀、陈靓萱参演。
三位最有可能成为新一代“阿姐”的公主同台竞技一时间成为城中话题。
男生方面,“阿哥掌门人”戚玉武、方展发、戴天阳组成了非常养眼的绿叶阵容。
在加上老牌阿姐向云、潘玲玲护驾,这部集结新传媒精英与希望的《小娘惹》还没出炉就卖点十足。
2、 神秘丰富的娘惹文化当然,小编认为本部剧最大的卖点还是那神秘而丰富的娘惹文化。
新加坡剧不像中国剧那样多元化,他们90%以上是现代剧,到处都是美丽的花园景观,好是好不过时间长了就缺少新鲜感。
特别是2000年以后,大制作的古装剧都少了。
而展现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这个纷繁复杂时期的恩怨情仇,特别是表现峇峇娘惹文化的历史剧,据我所知《小娘惹》是第一部。
“峇峇娘惹(或称土生华人/侨生)是指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和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新加坡)一带的中国明朝后裔。
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
娘惹文化既有马来族文化影响也有华人传统形成独有的综合文化。
”(摘自百度百科)在《小娘惹》中,我们可以听到对族人的不同称谓、纷繁的族规,看到美丽的娘惹服饰、刺绣,还有独特的娘惹菜(从剧中看来应该是偏咸、味重、以肉为主)和歌舞(方展发主要负责)。
正如《大长今》展现韩国古文化一样(虽然多是效仿中国),《小娘惹》展现了新加坡在那段历史中的人情风貌,这不仅对于中国人甚至对于很多年轻的新加坡人而言都是神秘而陌生的。
3、 《如燕》之美新加坡剧的主题曲大多是由剧中主角演唱,比如文芳的成名曲《示情》《stay》就是《神雕侠侣》《星锁》的主题曲。
不过此次新传媒高层却没有给三位公主演唱《小娘惹》主题曲的机会,因为她们都“不能唱得”。
最终在千呼万唤中,《如燕》纷飞而出。
“思念如燕它飞舞舌尖/若是真爱配尝几分苦甜/意念婆娑时间里推磨/追随到何处才结果” Olivia Ong温婉而纯净的声音将怀旧而凄美的曲调演绎的天衣无缝,每每听到总有流泪的冲动。
再切合剧情的悲欢离合,《如燕》不知不觉中将我们地带到那个遥远的年代。
《小娘惹》之衰点:1、 关于剧情——似曾相识看完《小娘惹》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论女主人公身世之悲惨,遇人之不淑,再加上期间贯穿的饮食、刺绣,和一点点的商战,让我联想到了中国大陆的《凤穿牡丹》、中国台湾的《今生今世》、韩国的《大长今》。
故事虽然说得精彩不过并不新鲜。
此外,在我看来《小娘惹》并不及《凤穿牡丹》或者《大长今》。
首先,采用老年月娘回忆式的叙事方式,在我看来是画蛇添足。
现代的故事平淡而无趣,影响了整个剧情的连贯性与节奏感。
难道只是为了让陈靓萱露一个脸吗,如果让她演金珠,而把现代部分删去,也许效果更好吧!
其次《小娘惹》拍得过于小了,只集中在三大家族间是是非非,而对当时浩瀚的历史场景把握不足,仅在菊香时期有一些日本侵华的场面,到了占主要篇幅的月娘时期就从历史剧演变成了家族剧。
当然,对于国土面积不大的新加坡来讲,忽略了这种大气感可以理解。
最后最让我怨念的就是剧集的虎头蛇尾,都说TVB剧爱虎头蛇尾,不过照《小娘惹》还差一个层次。
也许是前面交代的线索过于复杂,使得原本30集的篇幅增加到34集,不过多出的四集也没起到太大效果,导演在收尾时明显显得仓促。
月娘从商一部分过于简单,她如何从火海中逃脱没有交代,玉珠、刘一刀的后事没有交代,家族的衰落被一带而过,金珠的转变过于突兀等等。
总之最后一集原本以为会将所有谜底揭开,谁想又絮絮叨叨地讲了大半天现代的事情,想知道的答案都没有说出来而草草落幕,可谓最大败笔。
2、 关于角色与演技——颠倒错位先说角色的设定上,恶人过于直白、彻底,缺乏立体感。
以金珠为例,看到亲妹妹玉珠被强奸时不去阻拦可以理解,但应该有挣扎的表现啊,之后她也没有悔意,对亲妹妹的陷害也毫不手软,真的很缺乏说服力。
而好人表现的过于软弱,比如玉珠的逆来顺受。
再说演员与角色的切合度上,陈锡这个角色,他的出现似乎只是来与月娘谈恋爱的,简直浪费了715(戚玉武)的演技。
同样陈靓萱的角色也是很难发挥她的演技。
相反月娘的大起大伏的传奇经历和玉珠大喜大悲的境遇选择由欧萱和白薇秀来表现总感觉单薄了些,欧萱长相比较大气,但本身气质却很难压得住台,内心戏流域表面化;白薇秀笑的很甜美,前半段表现不错,不过到被恶少强奸、虐待至疯的戏码是内功还是不够,没有给人震撼、让人心痛的感觉。
因此,小编以为主角的选择未能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小娘惹》之话题点1、 欧萱晋级第三代阿姐?
小编以为未必然。
虽然,媒体开始捧欧萱成阿三了,这只能说她借了《小娘惹》的光。
欧萱在《小娘惹》的表现最多打80分,没什么过错,但绝非精彩、惊艳。
花这么多篇幅、用这么多角色去展现一个女人,她却没能让人在看完后有心动、爱恋的感觉。
要知道小编在看完《大长今》之后深深陷入对李英爱的迷恋中,以致将她的作品却都翻来看,对于《凤穿牡丹》的李小冉亦是如此。
当然,演技不足并不意味着就成不了阿姐。
郑惠玉、范文芳也就拿过一次“最佳女主角”嘛,而拿过三次“最佳女主角”的黄碧仁、李锦梅怎么说也做不了阿姐。
为什么呢?
就是气势,无论是惠玉还是文芳都有,“阿姐一出,谁与争锋”的气势。
想当初谁敢在颁奖礼上向范文芳、李名顺逼婚?
只有郑阿姐了!
谁敢在出道一年多就在红星大奖上连拿三个大奖,没有痛哭流涕还戏谑地甩了一句“明年该拿什么呢”?
只有范阿姐了!
反观欧萱,缺的就是这个气势。
比如今年跨年晚会上,8个我最喜欢的女主角评选,欧萱独占4个可谓风光无限,可惜当主持人问她“四个角色入选是不是很惊讶”时,她却紧张到连问题都没理解清楚,而含糊过去,还需要身旁的陈靓萱帮忙解围。
因而,在我看来欧萱没有当阿姐的气势,相反我更看好陈靓萱。
2、 红星大奖为《小娘惹》延期?
原本08年11月举行的红星大奖,推延到2009年3月(据说又推到4月),坊间一致认为是给《小娘惹》让道,甚至有人断言欧萱会得“最佳女主角”。
坦白的说,论人气她够了,论演技她不够。
而《小娘惹》另一受益人戴天阳,必然会是颁奖礼中的热门了。
“最佳新人奖”十拿九稳,“十大”就要看粉丝的努力了,应该有半成胜算。
而要拿“最佳男主角”就等待奇迹吧,毕竟他的角色只在前几集出现,若要成为“男主角”太名不正言不顺了。
白薇秀呢,如果运气好可以进入女配角节选之列。
不过《小娘惹》中恶人配角那么多,搞不好哪个可以出头呢。
至于男主角方面我认为715是白忙了,陈少爷获奖甚至入围的机会都不大。
《小娘惹》盘点至此,09年新加坡剧我最期待的当然是《双子星》,郑惠玉、范文芳、陈靓萱三旦配李南星、郑斌辉、黄俊雄三生,超重量级阿哥阿姐联手,老中青三代通吃,想不看都不行啊!
糟粕集成一体的剧,有一丢丢不理解为什么热榜上评分高,大家可能一样觉得因为是制作精良的好剧,大量的广角镜头把背景拍进去更容易讲出一个好故事,更不用说演员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演技在线,俊男美女长相身材都不错,特别是戴向宇!
洋介君和他的猫猫嘴唇🥰,太可爱了,在原版里的服化道很用心,连眼睛都带着灵气在发光,喜欢到一见他出场就兴奋的捶桌子🤩本来是为了了解娘惹文化和娘惹菜,朋友也推荐看原版才打开的,有一说一剧里红红绿绿的娘惹糕点看起来很有食欲,只吃过马拉糕(九层糕),现在还想去马六甲新加坡看看博物馆了。
说到剧情,08年的时候或许还能适应这种价值观,毕竟是大长今之后,韩剧也都还流行苦情虐恋,不过还是觉得小娘惹编剧有毒哇,全剧都在斗完这个斗那个,为了虐而虐让人生气,仿佛又看到了镇魂原著HE被改编成Shit ending。
虽然有时代背景的原因,但恕我直言整个剧只有菊香和洋介是勇敢的真爱,月娘除了厨艺和珠绣明显没得到菊香真传。
认真的想一下剧里三代都悲剧了,陈家黄家张家,不得不说陈老太太眼光真差,两次包办婚姻选秀(其实是厨神争霸赛吧!
)都选到人品最恶毒的那个还沾沾自喜,搞得陈家都被黄家渗透完了,陈盛和陈锡实惨,但关键时候又懦弱不敢违背娘惹家习俗,而黄家从娶了大太太就烂了,家里上梁不正下梁歪,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上一代的秀凤秀娟菊香完美复刻到下一代,张老板家罗伯张算是笑到最后,儿子被月娘收养🙄,即使不按有后那一套来看待,反派还是得逞了,有条弹幕说“罗伯张的儿子/后代继承了月娘的财产”,那可不是!
一点都没报复到他们身上。
所以要宣扬的是好人都没有好下场,黄家一家子反派坏事做尽破产了还能被月娘接回去住祖宅???
善良是这样用吗?
做人不要太白莲啊,剧中月娘台词“他们可以不仁,但我不可以不义”😅,他们是没杀你还是没杀菊香和niangniang?
晚年还供奉最恶毒的大太太,他们到最后有觉得自己错了吗?
圣母光环开太大了吧?
开场还有点硬气的月娘,活生生被菊香麻麻带成认命忍忍忍,天兰说了三遍“因为我们出身低微,所以要有骨气xxx”,可是你动不动跪下来求求你求求你,你说的有骨气做到了哪点?
你自己和听你话的菊香月娘日子有变好过吗?
不还是任打任骂。
菊香麻麻开局自带的软弱buff害了三代人,如果月娘和菊香生活的更久,也许能像她一样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唯唯诺诺忍下来折腾来折腾去,黄家有什么留下来的必要,菊香麻麻要是让月娘早点走,早点搞事业变成南洋董明珠不是挺好的,结果全剧过了70%事业才启动😓,又是被赶出去,被安排和刘一刀成亲才成功的。
老实讲不觉得月娘没和陈锡在一起可惜,进了陈家一样被规规矩矩束缚着,还有美玉姑姑压在头上,日子能好过吗,事业脑因为菊香麻麻暂时压抑又不是消失了,遇见过真爱又不能在一起是会留遗憾,只能说编剧让律师保罗来的有点晚,其实这才是更适合月娘的人,和菊香一样脱离娘惹家庭才有出路,不然进了陈家天天做厨子怎么发家?
而且陈锡勇敢过,一起私奔去英国能过挺好,但事实是有缘无分了,他早期并没有违抗陈老太(从带丽贝儿参观陈家那段可以得出),另一边月娘私奔到一半,又转头回去也说明了不够爱,其实编剧这样写有什么必要呢!
前面代价都已经付出了,偏要两败俱伤,导致最后已经很多事(愧疚感)横在他们中间更不可能了,月娘想做自己事业没关系,硬要假死升华成让陈锡死心大可不必吧,好在陈锡和丽贝儿一起也不差,起码思想开化。
总结一下,剧可以分成1到8到33,从8到33中间的跳过看结局都行,为了看看现代安琪那条线究竟讲了什么,还有像吐槽up主一样负责,看完才有资格发言,开两倍速都嫌多忍着把剩下的到34集都看了。
第八集算全剧终刚好,后面的真没必要看,连好看的娘惹菜/糕点都没出现过几次了,菊香自从能讲话之后(变成月娘)槽点一箩筐,一丁点都没把菊香受的苦讨回来,还好黄家总算是全家GG。
安琪那条线不明所以,月娘把故事说完是为了帮助安琪在李修文和劈腿(?
)男友中间选一个她真正喜欢的?
什么鬼🤨,和李修文一样只是用来倒退故事的工具人,顺便铺垫下安琪到现在看了照片才知道自己不是亲孙女?
看完剧像顺便把《娘道》也看了一遍🤢🤢🤢,所以都什么年代了,有翻拍的意义吗,还不如高清重置原版,起码里面的演技和英语不塑料,场景更真实,还是原汁原味的南洋味有代入感。
八年,菊香每天晚上背着孩子在门口张望。
即使陈盛(这更让我感动)的男人出现,她还是依然每晚等待。
为何相处了一年的男人,她这么相信他。
并只他不爱。
为什么,你为什么这么相信他,对着在人群中等待的菊香问一声。
还有为什么这么爱他,明明他是个很普通的男人在《英国病人》中,女主角受了重伤,男主角让她待在在山洞里等他,不要出去,他会找救兵回来的。
于是,女主角直到死也死在了山洞里,即使快要死了,她都没有想过到山洞外面找其它求生方法。
死前,她都坚信男主角会回来找她的。
这是怎样一种相信—————男女之间,无法相信,感情也就很快没了吧。
这部剧10多年前看的,冲着男女主和新加坡看的,最后被结局弄得很多年都意难平。
倒不是说一定要看到月娘和陈锡在一起(事实的确也差不多)只是觉得剧里为了要两人不在一起,编了许许多多很别扭的桥段。
例如曾祖母80大寿,月娘毫无征兆地当众跑了;玉珠被强奸,月娘非要陈锡娶她。
特别是后者,以前觉得月娘很纠结,后来觉得月娘很自私,想要补偿玉珠,就把不爱她的陈锡推出来。
要知道玉珠善良却也是有自尊的,如果让她嫁给陈锡,她难道就不会察觉月娘为了弥补她,把心爱之人让给她的心情?
还有陈锡,他一定会对玉珠好的,但是能放得下月娘吗?
这对他公平吗?
就因为他爱月娘,月娘就觉得可以心安理得地在他面前提出任何非分要求吗?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希望改写这个故事,把月娘和陈锡写到一起,为他们配一个最幸福的结局。
但也是年岁的增长,曾经很希望的大团圆结局现在想想的确太过俗气,或者说强行团圆反而削弱了月娘本身的气质。
因为月娘又不是为了嫁入豪门,给人做少奶奶才练就的这许多本事。
当然,她外婆把珠绣,把娘惹菜的厨艺教给她是希望她能凭本事出人头地,靠自己的力量摆脱卑微的出身。
虽然这个委曲求全直到死的外婆,无论行事做人都透着卑微,不过当发现月娘偷拿黄家的猪肉,煮焖猪肉给自己吃时,她狠狠地教训了月娘一顿,用柔软到几乎有些有气无力的口吻说,就因为出身低微才更不能让看不起,更要扬眉吐气。
让人隐约感觉菊香的独立确有渊源。
只不过菊香比自己的母亲将不认命体现得更淋漓尽致,也比月娘更忠于自己的内心(当然,如果菊香和月娘的处境换一换,面对善良的玉珠,她会怎么做也很难说)但不管怎样,为了要让月娘脱离出当时女人普遍的处境,编剧硬是牺牲了人物个性的逻辑,安排月娘嫁给刘一刀,而后者的孑然一身和一贫如洗正好给月娘制造了良机,让她彻底跳出传统女人宿命。
难道编剧想传达这样一种信息——人要想改变命运,必须要走到无路可走的地步?
好吧,如果是这样,也完全可以编一些更加正常的桥段。
例如陈锡作为一个三代单传大少爷有许多身不由己的任务,最后在家庭责任和内心情感的冲突中,选择了前者,而和月娘分道扬镳。
或者在相处的过程中,月娘和陈锡有了很多分歧,陈家的高门大户,让志气比天高的她实在融入不了。
这一点可以从月娘总想踏出房门,到外面潇洒自由地好好体验一把人生深挖下去。
总好过三番两次的私奔,玉珠被强奸,珍珠守了许久的活寡最终受不了离家出走,陈锡以为月娘死了,又和丽贝尔在一起好吧。
说起来,陈锡和珍珠离婚娶丽贝尔,难道月娘就一点都不为珍珠心疼吗?
好吧,她心疼过。
当陈锡提出要和珍珠离婚,和她结婚时,她立刻反对,认为两个人结婚了,就不该轻易提离婚,因为离婚的女人会让人看不起。
天啊,月娘当时已经走出自己的路了,就不能找一个更好的理由吗?
竟然用这种说辞,不是说这种想法是绝对的错,只想说,已经实现了人格独立的月娘原来一点都没领悟出一直让女人甘愿忍受各种不幸,就像黄家大太太、美玉、秀凤、玉珠、珍珠那样或人性扭曲、或疯狂迷失的正是她这句“不能离婚,离婚的女人会让人看不起。
”为什么会看不起,是离开男人,无以为继生活?
还是来自社会传统的刻板印象?
实话说起来,月娘虽然也很善良,但是她潜意识中的独善其身和这种隐晦的观念却间接害了陈锡和珍珠。
难道只要他们不离婚,就能好好过下去吗?
那不过是重复陈盛和黄美玉的悲剧罢了,当然一定要我说月娘不这么做,又该怎么做才好,好吧,我也不知道,听编剧吧。
反正过了10年,新版非但没给出一个更好的答案,还用一个虚伪的大团圆将这个问题彻底掩盖了,不知道是我们路漫漫其修远兮,还是我们的时代在曲折前进中暂时出现了退步的态势?
玉珠第二次被毁之后其实已经放弃自我了吧个人觉得,玉珠值得干干净净的一辈子。
月娘很本事但是为什么还要帮黄家人赎回房子,觉得太圣母了,黄老太太应该无依无靠。
最不值得原谅的就是珍珠,有能力阻止玉珠被毁却躲起来撒谎、助纣为虐,她自己被罗伯特轻浮的时候还好少爷在。
要不然,呵呵。
菊香他娘不应该劝菊香认命的,认命了菊香会更惨。
黄老爷就是个精虫上脑的人,菊香他娘太窝囊,唯唯诺诺,虽然是小老婆也要拿出点气势来啊。
月呢嫁给外国人也不错了,毕竟两人再也回不去了。
其实当时是我娘看这部剧,我就蹭着看,后来又重看了一遍,不明白菊香母女落水之后怎么就去了马六甲还是新加坡?
小月娘是怎么独自回到外婆家没有被拐卖什么的,就比较顺利的回去了。
有点让观众摸不着头脑哈。
关于剧情基本感想就这样了。
当时很吸引我的就是音乐啊服装啊这些,对异族风情毫无抵抗力的我ヾノ≧^≦)っ吃我的小拳拳233333,其他的想到了再写吧。
很多年不看新加坡的电视剧了,也很多年没有追一部戏了。
那天无意在“电视剧频道”看到这部剧,是从开始1/3后看的,菊香的戏没有看到,是从男女主角那场“还我鸡汤”开始的。
初看觉得很搞笑,也没有想到这是故事正式开始了,因为陈锡,太过普通了,绝对不是那种第一眼帅哥,没有让人眼前一亮,初初还在想这是哪位?
看那个发型,想起《阿飞正传》结束时,梁朝伟那段戏来......看下去,渐渐发现自己原来是错了,原来一个男人的眼神可以这样如水般注视着一个女人,可以这样爱得浓烈如火,也可以如此爱到无悔!
总以为这份感情经历了大起大落,最终可以开花结果,执子之手......看着看着想起了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陈锡,如玉般宜人!
接着找到了《任我遨游》、《意》。
我更喜欢《意》,特别是前面两段,第一段是ROSE进入厨房,JOE边切菜边回答;第二段是他端上菜时,二人的一段点烟,那份眼神和语调拿捏得真是恰到好处,只不过这部电影后面一半太过草草了,有点失望!
他舀起一瓢清水,微倾。
泥彩纷落褪去,一张斑驳污浊的容颜渐呈剔透,水墨浣濯人如画。
她低眉浅笑,如净瓷上初绘的茶花,一半衬以留白,一半开在他墨色的眼瞳里。
他有些微无措,问,姑娘,你没事罢?
她只是摇头,笑而不答。
菊香不会说话,亦只能依约辨得他的唇形。
娘说,女子命本如草芥,成就终生归宿的,是无常的风。
七岁聋哑的她,尤其如此。
可她偏不信。
若落地便能生根,世间何来苍莽大漠?
离家,抗婚,逃生,竖起全身的刺,将叫嚣而过的风扎得百孔千疮。
纵然是仙人掌,也有自己追寻的一瓢清浅。
谁是谁的沙漠,谁是谁的江湖。
我临屏而坐,叹她一生的辗转浮沉。
风景淡处方为浓,音色默里知真言。
絮语如尘,无语者才最为干净。
爱恨悲欢,无须斟酌,不假雕饰,就在哑女菊香的笑颜和泪水里璞色如初。
以至于十六年后,她的女儿月娘以绝类肖似的容貌舌灿莲花时,我竟觉不及她半分温煦美丽。
但凡初见倾心,终不能以红笺写一纸合欢婚书。
初见,是爱情里最不忍卒读的情节,美丽正如一道淬了毒的谶语,却是扼杀爱情的原罪。
天偶有垂怜,他与她逃出宿命的指缝,走在了一起。
想必是因了配角的缘故,才得以免去主角般缠乱纠葛的错综命运。
毋庸置疑的福分。
主角月娘的爱情故事,反倒不想看。
太多深重夙缘,太多纷繁后情,人性弱点渐次明晰。
犹疑,怯退,爱情的殿楼经不起蠡啮,一滴泪,足以轰然倾城。
倘若剧本可编,角色可选,这一生,只作配角。
爱过,痛过,挣扎过,或水色缠绵,或烈火焚身,终归于一条跌宕分明的起伏线,刻骨的纯粹。
总好过桃花万丈红线千匝纷乱如麻,惘然叹息间,那人已远在了天涯。
幸而,他没有错过菊香。
这个叫山本洋介的日本青年,深深懂得菊香之于他的意义。
缘分是掌心之外的东西,垂手身侧、握紧成拳的等待,叫做错过。
他在家书中写道:“我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人了。
我要和她结婚,给她幸福。
”青年这么念着,唇瓣棱角分明,仿佛有樱花飘落。
彼时,我从未觉得日语有那般动听。
尽管侵华战争已在他所属的那个浪漫国度蠢蠢欲动,酝酿杀机。
一年之后,她坐在他的单车后座上,长长的蒿草如水底青荇,牵出暖阳迷蒙的光絮。
看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她恍惚想起与他清水澄澈的初见,想起新婚时盛在雕花瓷罐里红红白白的汤圆。
她轻轻将侧脸贴在他白衬衣的后背上。
馨暖。
此一刻,岁月静安。
人生言语,本是多余。
左心房与右心房的紧贴,碧血深知;左手与右手的交执,掌纹最懂。
之后的八年,是我不愿述说的扼腕。
战乱,离散。
他被迫服役,又做了逃兵。
她从身怀六甲一直等到女儿八岁。
闲看花落云舒,若可称为不经意又无所属的等待,八年,便不算长。
然而,战火纷飞的年月,一个孱弱的妇人,一个待哺的婴孩,她甚至没有奶水可以喂她。
默默深爱她的男子伸出有力的臂膀,她始终婉拒。
门前小路蜿蜒曲折如心肠,却被她的目光望得很短。
需以何等坚执,方能自欺,无数人淡入淡出的十字路口,还会重现故人的旧时青衫。
等待如斯,其中的指向性昭然若雪。
决绝而彻底,似花一开,必至凋零才愿罢休。
终是等到了他。
那一刻,他落魄仓皇,而她八年的泪水,打湿了落进尘埃的笑容。
只有拥抱,失而复得的心爱,终不相负的等待。
烽火狼烟,苍穹都成灰烬,世界满目疮痍。
鲜血中的琥珀,一刹那的永恒。
美丽,是一切易碎的物事。
人间残桓断壁,都是曾经的姹紫嫣红。
她负伤带着女儿与他躲避日本兵的追杀,一路生死相悬。
为保妻女,他只身诱敌。
当远处密林里一声枪响,她知道一切过往已被忘川寒水浸透,而他凝望她的眼神,已然隔着一层无法触摸的温度了。
再也无法支撑,她气绝而亡。
徒留小小女儿,哭声喑哑了天边冷月。
八岁的月娘能否理解,父亲是母亲体内的最后一滴血呢?
及至懂爱的年纪,她的眸子抹了通透的光:“娘亲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拥有了完整的爱情。
一年,抵过在不爱的人身边呆上一世。
”原来,世界上最痛苦的距离是,在心上,却不在身旁。
这是一个简单到让人落泪的故事。
菊香,是一片蒙了尘的薄胎瓷,惟有洋介指间漏下的君子水,方能洗出当年天青的釉色。
试问,陌上初遇时,你能否以一眸清远,为我浣去满面风霜,辨识出前世的素颜?
擦肩之后,若我的背影唤起了你恍如隔世的记忆,探手已来不及。
渐行渐浓的烟雨,是你手中唯一能握住的憔悴。
它在说,错过,已成注定的往事。
2010/04/01
这部剧真的很虐,看了很久才终于看完。
自始至终,心情一直是纠结不甘的,怨念编剧为何就是这么喜欢折磨观众,怨他为什么不给那些恶人更彻底的报应,怨他为什么让有情人在经历了这么多大风大浪坎坷波折后,仍不能终成眷属。
最后一集结束的时候,看到萝卜张的儿子在祠堂拜祭月娘时,忽然间释然了,那些恩恩怨怨纷纷扰扰都是过眼云烟,原来,月娘的放手与宽容,才是整部剧的亮点。
对于陈锡,月娘所作的一切或许显得无情。
岂知,爱不一定是得到,爱是彻头彻尾地为对方着想,月娘是聪明的女子,她爱得深刻爱得理智,她可以独自背负一切却不能奋不顾身,因为他们背负了太多。
这一切一切,像是蜿蜒的荆棘藤纠缠着两人将他们拉向两边,他们越是靠近就会伤的越深,月娘不想让陈锡受伤,所以选择放手,残忍的转身,然后默默的祝福,默默的守候。
在陈锡的心中,月娘或许已经成为逝去的美好回忆,但在月娘的心中,这份隐忍刻骨的爱却从未褪色,迟暮之时,仍能道出他的点滴,可见月娘的良苦用心,她用一生的时间见证了他的幸福。
他幸福,所以她也幸福。
对于黄家,月娘是宽容的。
她不是没有恨,这个家庭从来没有让她留下过美好的回忆,(除了善良的玉珠带给她一点点光明),但月娘的善良开明不允许她以牙还牙,她在舅舅落魄的跑来借钱时倾其所有,她在大太太屡次置她于死地之后还伸手相助,她在黄家落寞到无家可归时掏出血汗钱为他们赎回旧宅,她收养了大人渣萝卜张的儿子,视如己出并竭力培养他成为正直勇敢的人·····月娘说过,人不能忘本不能不认祖宗,即便是遭受种种虐待,这个家,是mama耗尽一生的地方,是Nia出生并长大成人的地方,是曾经收留了自己那完全不像家的家,她不能舍弃。
为命运抗争需要勇气,以德报怨需要更多更多的勇气,因为简简单单的“宽容”二字,真的不是谁都做得到。
月娘一生艰辛苦楚,她聪明却不奸险,勇敢却又懂得张弛。
这样一个女子,美丽柔弱,但从未对命运屈服。
她总是临危不惧,活得潇洒淡然,就像是歌词里面所说,“在风雨中盈步婀娜”,就是月娘一生的姿态。
套用同学写博的题目。
花了三天时间把电视看完了,看电视剧也是相当的累的。
听到这个电视还是婶婶他们看的,由于从中间开始看的,开始不感兴趣。
后来朋友也说了电视,后来遂下来看。
喜欢上了,很喜欢,可能看的新加坡的电视剧不多,感觉很新鲜。
看电视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原来自己喜欢单个的人,不喜欢看故事,嘿嘿。
其实剧集还是很宏大的,因为我觉得涉及的角色还是蛮多的,三家三四代人的故事。
第一代菊香和她娘的故事,黄元占有了他娘的侍女水兰,然后就有了菊香,菊香是一个漂亮聪明善良坚强的女人,可惜却是聋哑,所以就有了陈家不娶的理由,而陈家的陈盛却深深的迷恋菊香,却也没有坚持到娶菊香进门。
水兰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传统女人,认为自己的命运就由别人来安排的,软弱的人永远很失败,记得我在PPS上看到,说26集水兰终于死了,月娘的人生枷锁终于解除了,很好玩。
菊香为了逃婚,与日本人山本杨介相爱并且结婚了,虽然菊香聋哑,我却觉得她很幸福,生活人际关系简单,虽然陈盛还深深的爱着她,我觉得这一段时间很奇怪,菊香一直坚持等她回日本的丈夫,陈盛还自私的爱着她,这种爱情方式也很奇怪,不过却感觉很和谐,呵呵。
菊香和杨介在一天之内都死掉了。
简单介绍一下杨介,很好玩的一个人,拍照片的,我心里发笑,原来气质男都是拿照相机的。
接下来就是月娘的故事了,月娘与陈家下一代陈锡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就冗长了。
菊香与杨介的女儿月娘登场了。
月娘在爹娘死后投靠了外婆水兰,后来外公一家也从国外逃亡归来。
黄元的正房照样刻薄水兰和月娘爷孙,其实剧集宣扬一个传统,待人不能刻薄,宅心仁厚,其实我也不懂什么意思,因为你不知道哪天你就落魄了,还有啊不要斤斤计较,不能把事情做的太绝。
水兰的外孙女月娘和黄元正房两个孙女的故事,月娘和陈锡深深的相爱着,不过最后却没有走到一起,月娘死里逃生被陈锡从水井里救出来的时候,我就感动了,救了你的命你还不嫁他,就是小老婆也要嫁啊,呵呵,可能人的想法不一样的,月娘后来嫁了一个律师。
我后来想,就算世界上有最最相爱的人,他们有第二种选择也会过的很好,爱情有多重,生活是也一个很玩味的东西。
陈锡后来和英商的女儿结婚貌似也很幸福,月娘收养了玉珠的儿子后来也过的很好,爱情又怎么样呢,也许百年之后重来。
生活是过出来的。
其实我满喜欢玉珠的,陈锡也很不错,貌不惊人,却很有神采。
然后呢,黄元的正房,秀风,秀娟,美玉,珍珠,简直活了就是笑话,然后天宝,金城,真的很笑话,白活了,做人不好好做人。
我看完电视,却为没有美满的结局而遗憾。
我自私的有一个想法,这可能与马来文化有关,一直都是旅居,没有根文化,菊香为了避难嫁了日本人,日本那时候是强势的表现,二战他们逃往英国,中国不强大,种族不强大,我觉得是这样的,就算菊香陈锡相爱也没有办法走到一起,这是一种文化自卑感吧,没有能力有一种美满的感觉,我这样想太坏了。
不过总体上来说,电视还是美好的,有时候我们不管做了什么样的选择,只要曾经活过就很OK了。
写文还是不强大啊,努力
虎头蛇尾 太狗血了
这部剧真的是我心心念念的一部剧,白月光,值得5分,小时候最吸引我的是娘惹做的娘惹菜,记得那时候在剧里看到黄金糕十分开心,天天缠着爸爸买糕吃,还有独特的娘惹服饰,很好看,剧里的剧情却没记得很轻😂
是圣母剧没错了,除开娘惹文化,剧情就是狗屎,这和女权完全相悖啊……慎点
妈妈的爱看的
女主很美,虽然大女主躲不过狗血和圣母,但感觉是新加坡电视剧里的经典了吧 // 还是挺喜欢这部剧的
当年还挺喜欢看的。
思念如燕飞舞舌尖女人不用听天由命,女人的命能自己掌握。感谢这部剧我从小就明白这个道理女人不必跟女人斗,女人应该和男人竞争围绕几代女人的故事,贯彻新旧时代,怀旧温暖的南洋风情东南亚美食启蒙~他们真自信,文化输出做得真好。小时候为娘惹美食惊艳,长大后深深佩服菊香、月娘身为女性的自尊自强。落叶归根,家庭、家族、传承,本质还是中华文化。一个模具刻出来的祖孙三代,精气神却不同。菊香那么美,善良倔强,纤细坚强,总微笑着。月娘从小就勇敢又聪明。庆幸两位演员演了三代人,菊香能开口表达,天兰也能挺直腰板,一展愁眉。月娘活泼开朗不拘不束,脆生生的声音一扫苦情味牛仔是一场幻梦,陈锡是这个腐朽世界为她量身定制的诱饵。因为他们两情相悦所以她的拒绝更难得。人生并不围绕爱情转。可惜本片尊崇传统时不会扬弃。
剧情虎头蛇尾,主题曲很好听
全部看完了烂剧
是一部了解娘惹文化的剧,剧情方面就略狗血
亚洲人的含蓄、忍让、遥望的爱情。
粑粑豆瓣酱倒是有点意外惊喜,就是传统剧集的狗血剧情不太喜欢。
老套,假惺惺
国庆没事 看到某频道一下午都在放这个电视剧 本本来想随便看看打发时间 没想到看进去了
时代局限性 看不下去 。强行为反转而反转导致剧情很癫,观众也是人呐!
🆘🆘充满了刻板印象,狗血泼天
剧情奇葩,但主题曲好听
至少比‘大长今’要好看许多!
这个女主角的看着双眼无神,让你特别出戏,感觉这个女主角一点都不在剧里面
那个日本人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