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生之后的生活细节就只剩下几句文字,存于世上。于是就纵情地想象:爱憎分明不分界限的情感,关于创作和找寻世界位置的任性…比起首季做得更为大胆,也更加没了什么包袱(比如必须在什么时候留下个段子、流行文化引用),所以看得很畅快。直到《布里奇顿》大爆,我才“惊醒”原来这种尝试早已经在这部剧中存在,所以也是感叹做得漂亮。这季最难忘的或许是Emily在第四集最后与Timothy Simons饰演的“Frederick Law Olmsted”在树林里的相遇再到她的迷走,那个画面真的十足让人想起Sally和Tilda的《奥兰多》,都是如此酷却又有新意的尝试。
在看的途中,查阅了狄金森很小量的生平,编剧赋予ta的理解串联起这些故事,很不容易。
她一生之后的生活细节就只剩下几句文字,存于世上。于是就纵情地想象:爱憎分明不分界限的情感,关于创作和找寻世界位置的任性…比起首季做得更为大胆,也更加没了什么包袱(比如必须在什么时候留下个段子、流行文化引用),所以看得很畅快。直到《布里奇顿》大爆,我才“惊醒”原来这种尝试早已经在这部剧中存在,所以也是感叹做得漂亮。这季最难忘的或许是Emily在第四集最后与Timothy Simons饰演的“Frederick Law Olmsted”在树林里的相遇再到她的迷走,那个画面真的十足让人想起Sally和Tilda的《奥兰多》,都是如此酷却又有新意的尝试。
感情线怎么乱七八糟的,人设崩塌,剧情稀碎,看得我好气!没想到这季sue好婊,出轨好闺蜜的丈夫,人前人后各一套,艾米丽爱上有妇之夫也挺操蛋,还TM是同一个男的,最后一集她俩咋麦都没用😡
我不知道对狄金森不严肃的看待她本人是怎么想,总之我受不了。特别是让150年前的美国人滥交和LBT,恶心。狄金森本人最 Shocking的,是她对上帝的态度,这个美国女人写诗像顺口溜,我不喜欢她,虽然因为真心喜欢我翻译过她几首。美国不产诗人,英国人也绝不引用他们。
苏的人设飘忽变化太大,怀孕又流产的孩子也模糊的没说明是谁的。
这个剧里几个主角的演技都非常烂…百合线二人化学反应为0
好🍵
派对和药物、民主和战争、环保和灵修、lgbtq和女性主义、平权和觉醒、名利和流量时代写作、自由职业和斜杠青年、占星通灵和求婚暴力、f word和小女孩的中指...到底是怎么如此幽默轻巧地调和融入那么多令当代人心领神会的topic和issue的?怎么能那么神那么妙那么灵呢?所有角色的变化和成长群像也生机勃勃,譬如Lavinia从第一季自画像那瞬间开始过渡到第二季的觉醒之路每一步都很得劲。
Fame & Love
一家人在第二季除了哥哥沒變,其他初代人設都換了是嗎?不過我還是很喜歡妹妹的角色,太討喜了~最後一集什麼鬼!
我感受到了制作人Alena强烈的磕姑嫂CP之心,她执笔的每一集几乎都在猛磕。每集的主题不比第一季的精打细磨,每集的金曲联唱也不再耳熟能详。失去了歌曲的诗好像也失去了灵魂和魅力。
fame,what about fame
第二季的Sue变化也太大了 害
节奏和配角人物变化很快的一季。虚幻和现实穿插,狄金森似乎也在快速成长。
在ig刷到最后一集的片段于是速速重新捡起来看。比起第一季,尽管现代改编得更加肆无忌惮、Gen Z网络梗更多了,但喜剧之外却增加了更多深刻的话题,名利、战争、文学的意义、命运的可控亦不可控,用四两拨千斤的讽刺来探讨女权,废奴运动的背景下贯穿全局的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Nobody的设置实在是太巧妙,太有悲伤的诗意了。插曲安排得特别有灵气。Emily的两个幻象中最喜欢剧院和隐形那两集。不过苯文盲最爱的当然是最后一集啊啊啊啊嘶哈嘶哈🥵Sue宝宝你可能是真的是一款天菜🥺
kswl!
结尾美爆了,女人就应该爱女人。
sam的走向还有各种都各种莫名其妙,编剧去死啦
结局还可以哈哈。这个剧有种以前cw台经典剧的味道,比如每次“美男子”登场自带配乐,就好像一种嘲笑
剧情已经没眼看了,Sue和Emily的感情线支撑着我看完了,最后一集是强行发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