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热但很有质感,人物塑造相当饱满,除去Don这个复杂角色之外,还有两个女性角色值得记录:Peggy:初进公司时,她只是个刚毕业的黄毛丫头,任职Don的小秘书,依靠Joan的提携和自己的努力站稳脚跟,后在一次口红样品测试中,勇敢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结果一位部门经理慧眼识英才,立刻把这“文案”告诉了Don。
再往后,她职场之路可谓平步青云,Don给予她无条件的支持,而她也敢于在男权横行的职场中为自己争取一切机会,最后成为公司里第一个拥有办公室的女部门经理。
感情方面她也非常果断,快刀斩乱麻,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和“在做什么”的女人,就是这么酷,她是这剧里最励志的人物形象。
Joan:秘书组的小头目,心地善良,情商巨高,跟谁打交道都游刃有余,对待自己的部下也非常照顾。
偶尔在一次机会中她显露出高水平,让客户大为赞赏,她希望通过这次展现能转职或兼职做些高阶工作,却遭老板毫不客气地拒绝。
工作10年仍然只能做着秘书琐碎的工作,面对Peggy的步步高升,她没有显露出妒忌和不甘,相反,她处处隐忍,按部就班。
感情方面,跟了一个略微变态的医生,她不爱他,同样也是为了身份与地位,隐忍再隐忍。
如果说Peggy完成了女性意识觉醒并走向了独立自主的康庄大道,那么Joan则仍处于卑躬屈膝不得不依靠男人来实现自己价值的阶段,她有能力却不被认可,没有舞台可以发挥,她代表了那个时代绝大多数受压制的女性的状态。
最后,剧的主线只有一条,那就是Don与Dick的天人交战,尽管他是一个出身不幸,内心极其撕裂和痛苦的伪装者,但在遍地渣男的衬托下,他算得上是一个善良又温暖的人了。
刘天昭有篇文章:《人格的形式感》,讲的很好:“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格魅力,可能特别多时候就是一个形式感。
一开始你要与别人不同,能够被从人海中辨认出来,这时候别人是反衬你的背景。
之后你要让那些关注你的人感到你有内容可以被阅读,故事讲起来里面有曲折,包裹抖出来里面有惊喜。
这时候你自己要做自己的反衬,你要够丰富,够复杂,甚至够矛盾。
传说中的性格张力,大概是这么一回事吧。
”“对比和曲折通常更能吸引人,对凡夫俗子来说,没有转折没有起伏的东西让人无法深入,感到乏味。
”这也是为啥“闷骚”通常比较招人喜欢:表面普普通通波澜不惊,但是往里面一走一看,碰到一个与外表截然相反的丰富的世界,“对比和曲折”让人感到有趣和新鲜。
《广告狂人》正好可以这样解读:剧集表面上平淡无奇,第一季看下来都没感觉到啥惊喜,但是慢慢地,跟着编剧一直走下去,你看到了丰富的角色设置和无数的别有意味的细节,一个表面上还比较保守平庸实则暗流涌动一切蠢蠢欲动的时代。
闷骚的《广告狂人》讲述了一个闷骚的六零年代,让人惊喜异常爱不释手。
Don的年龄焦虑:成年人所有的焦虑都源自年龄焦虑,在上一季中战无不胜的Don,本季开始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和来自年青一代的威胁。
虽然在医生面前佯装镇定,但私下也开始靠阅读《Medtation in Crisis》来缓解焦虑。
同事的施压也给了Don心理压力,新来的客户主管Duck开始代表品牌来要求Don的创意团队吸收年轻血液(婴儿潮一代)。
看到本集最后在电梯间Don教训两个菜鸟的镜头时,突然觉得这要是换在《老炮儿》里,Don要像冯小刚一样挨打吧…办公室例行撕逼:Weiner对广告公司内部权力斗争的描绘非常细腻写实,Duck并没有像菜鸟Pete一样自杀式地在提案会上搞事,而是很聪明地通过Roger来向Don施压,比较符合老油条的战斗作风。
这也可以看出Don的创意团队在公司内部是有高度自治权的,Roger需要搬出Cooper来说服Don,让他无法拒绝Duck的提议。
话说回来,高级打工仔也是打工仔,需要血槽拉满,时刻应对危机四伏的职场,Roger和Cooper作为合伙人,就从来不需要为自己的地位担忧。
Peggy还能再打十个:Peggy绝对比整家公司里的男人都强悍。
Pete贱兮兮地来问她想不想要孩子,这个曾经令她陷入深渊的男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往亲手制造的伤口上撒盐。
而Peggy竟然没有拿笔戳他脑袋,反而照例把下巴扬到发际线的高度,淡定留下一句”Eventually, yes.” 小不忍而乱大谋的最佳典范诶。
职场女人太恐怖了。
Betty的情人节:Peggy觉察到时代的天平稍稍倾斜向自己的性别,于是果断地抓住了机会,而Betty还沉浸在自己”American Family”的梦里,梦的一部分---穿着考究地和丈夫出入情人节酒会---已经实现了,而另一部分却有点尴尬。
酒会结束后,Betty换上黑色丝袜吊带想和丈夫秉烛夜话,但Don却毫无兴致地起床去撒尿…这也是情人节之夜后,Betty重复想起她那个应召女郎室友的原因---她怀疑自己失去了sex appeal。
虽然在和汽车修理工打情骂俏之后,Betty似乎又找回了自信,但对失去丈夫关注的恐惧,会在未来始终伴随着她。
ps. 主角太帅的问题之一,就是很难表现其生病时的狼狈。
看到本集开头,一个明显有脂肪肝和高血压的医生,在给拥有完美下巴线条并且毫无肚腩的男主看病,感觉有点奇怪…
广告狂人 第二季 (2008)9.12008 / 美国 / 剧情 / Tim Hunter / 乔恩·哈姆 伊丽莎白·莫斯
唐在这部剧里真的是一位男人味超足的角色,但是她在芭比的关系里,处理的让人厌恶,仿佛贝蒂在第8集中的愤怒、怀疑、验证,把全衣柜唐的衣服拿出来去找证据,看到了一个已婚妇女,付出的所有,而终将被付之一炬,其实很喜欢他们一对,颜值气质俱佳,错就错在贝蒂没有自己的工作,专心做家庭主妇,失去了自己的圈子,其实贝蒂真的很爱唐,不然她不会如此的失态,回想这么久,贝蒂一直是美若天仙的装扮,这一集好几次素颜、狼狈,让人心疼。
其实力荐或许只适合喜欢广告或者说与广告有关的受众.几乎每一集的结束导演都用"拉镜头"淡出,每一次结束我都要呆在屏幕前一阵子.的确,这片子不适合每个人,尽管它加入了很多感情吸,可是对于热衷于悬念,美女,性,暴力,科技...的人,这绝对是超级无聊的片子.美剧在中国的影视学院派看来,绝对也是嗤之以鼻的.(那帮吃饱了的家伙)可是我真的是被片子电到了.时代的背景,细节的处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香烟包装,都让人觉得服.你可以说它是商业片,不过他更像是现实主义的陈述,不过有绚丽的包装.美国的广告是生机勃勃的,诱惑的,兴奋的,性感的,可谁又能想象其中的痛苦和无奈呢?看着中国广告畸形的发展,再看看MAD MAN里广告人的经历,只能说,梦不能做太多,现实点还是好.PS,废话一堆,能坚持到这里的说明你也很无聊:P
各位客官,你已经开始看第二季了吗?
第一季真得看懂了么?
测测先第一季已经过关了对吗?
如果说第一季潦草得涂鸦出一组狂人集体照,每人一个角度;
那么第二季,主线和副线交织,勾勒出一樽樽凹凸有致,血脉相连的身躯。
<图片2>测试开始 3,2,1第一题:阅读理解,“Meditations in a Emergency”这段诗的中心思想?
这是第一集片尾的终结,大致文案是这样的:“Now I’m quietly waiting for my catastrophes to seem beautiful again. And interesting, and modern The country is grey, and brown and white trees. Snows and skies of laughter are always diminishing. Less funny, not just darker. Not just gray. It may be the coldest days of the year. What does he think of that? I mean, what do I? And if I do, perhaps I am myself again. ”笔者的理解是这样的:这首诗和Don Draper一样晦涩,但倒过来就是本季的主线:“ And if I do, perhaps I am myself again",全季的开头以Don和Betty对过往的缅怀中开始; "Now I’m quietly waiting for my catastrophes to seem beautiful again", 以Betty因为Don的出轨暴露撕破脸,却发现自己怀孕了结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你看得懂开头,就猜得中结尾。
<图片3>第二题: 阐述广告公司Account Executive的具体职能和核心价值 很多人不知道Account Executive 究竟是什么意思,说白了是广告行业的销售,他们的地位与他们手头的客户,客户预算成正比。
用Roger Sterling的话分析,有些Account做得好,是因为他们让客户感到所有需求都被满足了, Duck和Pete属于这类,Duck甚至在美航坠机惨案上与Pete相互利用,拿下订单,巩固在Firm里的地位;有些Account做得好,是另客户觉得自己没有任何需求了, Roger和Ken 就属于后者,他们风度翩翩口吐莲花,如果你做了一个梦,也会更喜欢梦见他们。
第三题: 小人物如何抓住机遇证明自己的价值?
第三集里,两个办公室小人物的经历给荧屏前的各位上了一堂生动的职场课。
如果要拍Madmen5人或7人海报,媒介经理Harry Crane是绝对排不上的,因为他在才华和性格上都没有太大的闪光点,在媒介代理只充当“掮客”的年代,媒介经理也并不太容易向老板证明自己的价值, 因此老板得态度也是“better to keep but not that proudly”. 但是Harry中庸的个性和平凡的家庭从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他在专业领域垂直发展,他之后做了两件很牛逼的事情——电视内容营销以及引进计算机进行媒介数据分析。
Harry如果积累经验并活到今天,会比Don Draper值钱。
这集的一个反面例子是Don的秘书Lois因为头脑简单,暴露了老板上班溜号撒谎被Don怒开。
不过Don不愧是创意,连fire人用词都精准又含蓄:You ought to manage people’s expectation!
再想想,为什么要浪费胶片去拍Lois这样的小人物呢, Mad men没有任何一个镜头是浪费的。
秘书的离职,除了为后面的新秘书的引进铺平逻辑,也反衬了Joan的优秀。
为什么又和Joan搭界了呢?
不用细思,Joan也是行政职位出生,那个年代并没有太多其他类型的岗位会向社会公招女性的。
除了Peggy转创意,后来的Jane和Megan转老板娘以外,Joan后来甚至获得了公司Partner的管理权,主要靠的就是“manage people’s expectation”. 职场小人物我们多看几遍Madmen, 真得很励志。
<图片4>第四题: 是独立意识撕扯了传统家庭观么?
第四集有几个小故事像我们揭示了传统家庭观念与独立之间的冲突。
首先是Peggy追求自我价值不愿意在爱情上妥协,与虔诚的基督徒家庭的冲突;接着是Roger公开召妓对Mona回忆婚礼情景的讽刺;最后是Betty与Don的矛盾上升到子女价值观的教育上面。
总得来说,这是个选择很多,机遇很多,发展很快的时代:自由与责任,快乐与忠诚,追求与妥协,一对一对矛盾正将传统家庭观念撕裂。
第五题: 乱象丛生,一朵芳华 —— 在男人眼里婊子为什么更可爱?
Don对于姘头Bobbie说:“I don’t feel a thing”, 你什么感觉都没有,那乱搞什么;Bobby怀疑Peggy帮Don遮掩婚外恋的动机是——他俩也有一腿;Pete得知他和妻子不孕可能是妻子的问题居然很开心;总之第五集里,没有人能了解身边人是怎么想的,他们甚至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知道。
只有一种感情在当下是确定的,那就新来的秘书Jane想做老板娘。
“Clairvoyant”是Joan用来形容Jane的,她对于Don无计可施,却很快躺在Roger的怀里写诗。
芸芸众生中只有这朵花的欲望是清澈的。
第六题: 女人们为什么关注Marilyn和Jacqueline?
—— 因为男人喜欢第六集以的三个女主人公穿上内衣为开始: Peggy为了融入创意的圈子不得不坐客户大腿,Betty为了取悦丈夫穿上性感泳衣反被奚落,娴淑识大体的家庭主妇Trudy精心打扮迎接的只是习惯性出轨的丈夫。
60年代的纽约,不做女性主义的标兵,就会沦为炮灰。
第七题: “Do I need to remind you the finite nature of life?” 整整7季中最能解释Roger Sterling这个人的,就是这句话了。
如果不用传统道德去评价,这个人能迅速断定事情和人的价值,因此他很少陷入痛苦的纠结,绝大多数时候他表现得善意和慷慨,就其原因,上过战场并患有心脏病的他更透彻得领悟到“The Finite Nature Of Life”这句话,因此只要生活中有享受,他不会与任何人过不去。
Firm的另一位合伙人 Bert Cooper很少出镜,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倒回去听三遍,这集里Bert采用完全不同的方式与Don和Harry沟通,展现了非凡的领导力,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第八题: 因为上帝点头,所以我们原谅?
这是神父在片尾唱的一首歌,他对送走私生子的未婚妈妈Peggy说:There is no sin too great to bring to god, you can reconcile with him and have a new start. 小鸟Betty显然不具有这种哲思,倔强而敏感的公主一把年纪了还要经受真实的洗礼,从摊牌到重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第九题: “Because you couldn’t help.” ——你就是无法自制!
这一集中,Draper夫妇矛盾激化让主线重新聚拢了起来。
Betty用手去拽毛衣上的线头,结果却发现拉出来一个大洞。
她与第一个递上一件狐皮大衣的男人结婚,因为两人像“蛋糕上的俩糖人”那样般配。
而他们的关系也像建立在蛋糕上那般空洞,即便做一个模范妻子,也不意味着能够明白枕边人在想什么。
第十题: 以人为镜,不要吐槽Pete看到很多小伙伴很讨厌Pete, 其实他“无意识依赖”很普遍的说。
比如,即便实际上,他已经沾了家族不少光(见第一季EPS3 Bert不开除Pete的理由),他依然觉得家道中落给他带来很诸多不变,而他得成就全部来自与自己得聪明和努力。
这点在与和妻子的关系上更明显,在战场上Pete是权杖了岳父的行业地位的,但他从内心上不能产生“感激”甚至心生怨恨。
<图片8>请注意,Peggy这句话意味深长,因为她曾经偷偷产下Pete的私生子然后送掉,然而Peggy为何会从办公室消失这么久,Pete却未真正关心过。
举个与Pete完全相反的例子——Betty. 我并不是说她是完全无私的,但她是“有意识依赖”的模范版本,她所追求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家庭基础上的,这让她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可悲的无私”。
当丈夫不忠,父亲去世接连发生,Betty居然连一个宣泄的方式都找不到,参见这季中Betty试图通过出轨来报复丈夫平衡自己,然而结果只是加深对自己的伤害。
重申一句:Madmen是女性教科书第十一题: 男人为什么都爱逃避?
因为人生苦短,问题深重 。
年轻的Jane给了Roger新生,计算一下婚姻的价值,Roger果断将逃避改造成了解决方案。
Don是个思维方式迥异的人,他的逃避尺度,一季大过一季。
如果世界上有无害的鸦片,人们一定会趋之若鹜,因为问题太多了,如果不能放下主流的价值标准去享受片刻宁静,那指不定人人都疯。
第十二题: Resurrection 是什么意思?
第十二集中出现了一个天使一般的人物,她叫Anna,她提到一个词“Resurrection”。
很多年前,她的宽容给了从死亡战线回来的Don重生的身份,而她的放手,更是给了Don展翅翱翔的机遇。
当Don不想面对自己不堪的人生时,再次来到她的身边,寻求宽容和重生。
Sterling & Cooper也即将接受重生考验,广告狂人所面临的,是资本的洗礼。
第十三题: 你了解历史上的“冷战”期么?
二战之后的美国经济飞速发展,无数的冲突以“遏制”的形式存在着,西装革履,歌舞升平的Man Men心中的迷失,挣扎,漠然,欲望,信仰,奋斗在这部优秀的剧作一一展现。
这段岁月史称冷战:最外在背景要属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太空竞赛。
剧中的广告狂人预计,军事航天将成为下一个商业机遇,但当恐怖的导弹在幻灯片上展现时,创意人回顾战争曾对自己所造成的创伤,不知眼前所面对的是机遇还是毁灭。
第二重遏制,创业热情经受资本的洗礼--当Duck在合并前股东会议上宣布将把以创意为导向转变成以业务资本为导向,引发了Don的拍案,对于他来说,创业者的热情在于事业本身,而一旦资本介入,逐利就成了首要条件。
广告狂人拍案离桌,这种博弈历练了双方的智慧,在50年后的今天仍然每天上演。
第三重遏制,家庭责任与个人自由。
看Mad Men众生像,对于这对词儿的相生相克有了颠覆性的理解,男人的背叛和女人的依赖孰是孰非,随着时代的发展,趋势明显。
第四重遏制,宗教束缚和自我实现 :查了一些资料,只知道最初移民到美洲的都是欧洲受到迫害的新教徒,1960年的总统选举诞生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新教徒总统肯尼迪。
然而6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内外局势动荡,宗教保守派复兴,剧中也有不少反应宗教复兴的桥段。
在Peggy这个人物上尤为凸显。
很明显,神父始终疏导Peggy承认和忏悔未婚先孕的事实,在这集中,局面甚至有些冲突。
但事实是,Peggy并不是上帝的信徒,而是自己人身的信徒: 她有才华,知道自己追求什么,且意志坚强。
于是,宗教对于她来说,束缚大于支柱。
最后让我们重温开季的那首诗:Meditations in a EmergencyNow I’m quietly waiting for my catastrophes to seem beautiful again. And interesting, and modern.The country is grey, and brown and white trees.Snows and skies of laughter are always diminishing. Less funny, not just darker. Not just gray. It may be the coldest days of the year. What does he think of that? I mean, what do I? And if I do, perhaps I am myself again. 最后,作为一个Madmen迷同时一个广告从业者,我想要做一件事, 如果大家有idea能献计献策,请到这个贴下面聚集哦~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4117637/
短评好多人骂Betty,有个高赞的还骂Betty是闷骚的slut。
好笑,到底是谁先出轨,谁出轨次数比较多啊?
而且讲道理,在分居之前,Betty最多也就是想想,从来没真踏出那一步吧?
Don可是每季至少两个了。
碰上这种事,要么离婚要么各玩各的,还指望女人忍气吞声继续当贤妻良母啊?
有个长评说Don出轨,最后一步是Don自己踏出的,前面99步都是Betty推他的。
好家伙,娱乐圈出轨男星们快来抄公关文案!
那年代风气就这样,我也不想在出轨这方面多骂Don。
单纯就长评作者所说的99步来看,Betty在娘家受宠这个是事实,但不懂眼色不至于吧,大大小小聚餐宴会都还是挺妥帖的。
说到几次因为孩子起的冲突,第二季最气的就是Don对孩子疏于管教,Betty基本上是丧偶式育儿了。
老公心情好的时候逗逗小孩,平时不管不问,做错事也不管。
熊儿子在爸爸眼皮底下烫伤了,换成我早骂死爸爸了。
Betty自己带儿子去医院没劳烦Don,只是让Don带女儿去公司,竟然被人说影响老公工作。
要不是对儿子疏于管教,这孩子能这么熊吗?
后来熊儿子餐桌上又闹事,Don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回家,当着孩子面发了通大脾气,平时不教育,现在发脾气,有资格吗?
后来Betty摊牌知道Don出轨之后,Don竟然理直气壮地不承认,那态度就像是Betty无理取闹无中生有一样。
但凡他直接承认了,我也敬他是条汉子,“男人的通病”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罢了。
这态度简直渣男中的孬种。
这剧不带入三观看的话,还是很精彩的,关于职场,关于60年代背景,关于广告业,以及职业女性的崛起。
颜值都很养眼,剧情也够狗血,每个角色都很饱满,几个女性角色都还挺有代表性的。
每个角色都有优点和缺点,人性值得探讨和反思。
但要因为男主颜值和个人魅力而骂男主老婆不守妇德或男主老婆造成男主出轨的话,您还是适合生活在三妻四妾的古代。
第二季的戏剧冲突较上季更为激烈精彩,每集均可独立的剧情如同一颗颗饱满的珍珠,隐隐发出温润的光泽。
观看的过程如同串起这些珠宝,编织成一件华服。
Don draper,最近找来《广告狂人》是因《繁花》,剧中阿宝太乖,各色人物都比金宇澄原著里干净。
原著中人性如同上海弄堂逼仄的空间——逼仄、复杂、幽暗,倒是在美剧中更好的体现。
Betty,第二季有了从金屋娇人到独立女性的意识觉醒,本以为其出轨是给腹中孩子找一名义上的父亲,离开樊笼。
没想到最后一幕似乎又回到原点,一家人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处处险滩暗流,期待下季。
Peggy Olson,本季虽然是独立女性蒸蒸日上,但除了最有一集告诉pete生子一事, 表现力较上一季减弱。
复杂的人性真是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Duck phillips,因促成兼并而当上总裁,但过快的在桌上与Don摊牌,有些失态,有些意外,后面剧情也对英国人,似乎抱有美式偏见,对英美文化背景不了解,期待看到相关文字。
Pete campell,吸引力上升,优渥家世背景的自负,家道中落、父子不和的自卑,职场逢迎的善变,积极上位的进取都在其身上体现。
网络上,少年时期的照片,真是俊秀。
全季中那位因小便失禁被裁的职员的一段戏也令人印象深刻,三人晚餐时,先是试图幽默的化解危机,不失尊严的云淡风轻,无果后,夜总会里看似恣意的放纵,让观众误以为没心没肺,但离别时与Don的对话却告诉人们他对日后艰难的清醒认识。
人性的复杂及多面的处事方式在我这太少见,或过于原则,似乎会毫不犹豫的拒绝晚餐后的那次夜总会之行。
刚刚看完《广告狂人》第二季,准备先搁一段时间缓一缓。
《广告狂人》是我看的最慢的一部剧,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看的慢,一集50分钟我差不多要看两个小时,动不动就要停下来想想,或者截图,或者就是单纯地被震撼了,心服口服地发呆。
第二个原因是有时看完会去贴吧写帖子聊聊。
但是有时候越写越没把握,因为感觉自己够不着边,不知道自己很多时候理解得对不对。
这也是为什么看了很多美剧之后,这部剧在我心中一直还是没法超越的经典。
因为经典的意义就在于,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某种意义上经典和观众同样重要,因为阅读经典的过程也是作品和自我的一个激荡,召唤出内心真实的自我。
比如你会怎么样去解读这个世界?
你对生命是悲观还是乐观?
你为什么会觉得林黛玉楚楚可怜、仰人鼻息?
所以你是不是忽略掉了很多东西?
是不是你对人的理解就到了那个层次?
同样的,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读出什么样的Mad Men。
你为什么觉得Don又正直又虚伪?
你为什么看到主人公厌恶年轻人就说出“保守主义”这个词语?
你为什么看到Peggy的进取就想到1960s’的女权?
这是编剧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吗?
又或许这只是你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只是你自己的小框架?
这就是你没有认识到的你自己。
所以我要感谢《广告狂人》,它让我深深地自我期许,也深深地自我警惕,不轻易让自己模糊、让自己粗糙、让自己想当然耳。
广告狂人的主人公Don是纽约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
广告业被称作“工业界的摇滚乐”,这是一个需要艺术气息的行业;与此看似矛盾的是,Don是一个efficient、self-interested的男人。
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他,人不可以没有工作而心安理得。
正式凭借这种信仰,他才努力工作得到现在富足的生活。
但是这些在许多人看来很不屑一顾。
Don当然会怀疑:这种步步为营,小心谨慎,随波逐流的利己主义,这种中产阶级奉为圭臬的生活准则,是不是很荒谬?
可是这正是自己现在过的生活。
这种身份危机贯穿了这部剧的始终。
当然Don是一个内心很强大的人,并且有自己的一套美国中产阶级的价值观。
这套道德体系某种程度上很虚伪:它鼓吹自由,却是极致的利己主义。
唐很诚恳地承认,自己也不知道生活到底会变好还是会变糟。
我们看到的只有一种虚无,你承认或不承认,困境就在那里等着你。
这是尼采说“上帝死了”后的必然结果——在现代社会摆脱了神权与蒙昧,每个人都成为了自己的主人;可是当我们在为自由欢呼的时候,世界却也不再由统一的价值来支配了,人们在一个“自由”的世界里颠沛流离。
于是,我们用努力工作,用寻花问柳,用各种刺激的方式去寻找energy,其实也就是寻找生命本身。
这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会面临的困扰,这也是现代社会的宿命,——当你自己成为你自己生命的意义,生命实际上就没了意义。
我印象非常深的第一季第12集,在尼克松和肯尼迪选情胶着之夜,公司的员工们趁着库柏、斯特林和Don都不在,开了一个疯狂的晚会,人们接吻、打闹,男员工追着女员工然后掀起裙子来看内裤的颜色。
然后,平日里文质彬彬的人们爆发了空前的情欲释放,这间麦迪逊大道上的办公室像极了N个街区以外的花柳巷。
可是,当Hildy裸着身子从Harry身上爬起来时,看到的只有疲惫。
像这种狂欢派对Don是从来不会参加的,这是他身上保守的一面。
Don作为这家成功的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几乎是个完美的男人形象——英俊,多金,有才华。
可是从剧集开始到现在,唐其实没有真诚地对待别人过(除了面对子女的片刻)。
他总是优雅地点燃一根香烟,皮笑肉不笑地让你陷入他的陷阱。
如果你是他的客户,你就会乖乖地掏钱了;如果你是他的情人,你就会乖乖地陪他上床。
这种人格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剧中也有非常漂亮的交代。
当然,我们可以把一切归罪于他不幸的童年,可是他每天回到家的状态又给自己孩子的童年留下了什么?
也许诓客户是迫不得已,但骗老婆就百口莫辩了吧。
无论多么喜爱这位男主角,都无法否认,他虚伪,自私,负心凉薄,绝对和“君子”二字沾不上边。
所以谁又做错了呢?
似乎每个人都是弱者,各有各的不幸,都在小心地过自己的生活,努力把真挚、柔软的一面隐藏起来。
在肃杀的纽约城生活,似乎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得到了富足体面的生活,却又失去了生活本该有的样子。
就像Betty说的,鸵鸟一样掩盖失落、愤怒与不甘。
当Betty握着小男孩的手倾诉苦衷时,观众只能感叹,生活啊,它真是太绝望了。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理解得对不对,身边没人看过这部剧,找不到人聊,就觉得知音难觅,挺可惜的。
总而言之,《广告狂人》很值得一看,推荐给各位。
你们怎么看第二季的 吉米?
从刚开始的感觉他跟明星摆架子,夸海口,口无遮拦的印象差不多,可是今天看了第7集,怎么感觉他是那么一个明白人,虽然他说的一些话确实让 唐 特别不舒服~唐在这一季更加的肆无忌惮,对于妻子,稍微有一丁点儿的不忠诚,他就非常的严苛,但是他自己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对芭比的行为,感觉无法原谅。
Jone太迷人,Don太老派,骨子里的。剧情太拖沓
完全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沉闷枯燥,很难坚持看完。获奖又怎样,不好看就不看了
至爱美剧NO3!
business is business,family is family,life is life,so loneliness is loneliness
这种细火精炖的剧,加上精工雕刻的每一个人物,职场,家庭的关系层层叠叠的展开 ,看得欲罢不能。女人为玛丽莲梦露落泪,每个人为古巴导弹危机颤栗,每一句台词,每一段历史的片断拳拳到肉活色生香。Betty和Don最后复杂的对视耐人寻味。
比season 1 有突破~~~
广告就是让你在一瞬间被TOUCH到。PETER那么招人嫌的性格,我却喜欢他每次看PEGGY的眼神。
love Joan
冷战了
剧是好剧,可是真的看得很疲惫,负面情绪一直在叠加却找不到一个宣泄的出口
渐入佳境,确实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的剧
渐入佳境,一群BITCH
三星半
剧荒的功劳,就像张学友唱的,有些人就像一出电影,再烂也看到日久生情。广告狂人当然不能算烂片,只能说不是我喜闻乐见的类型
广告狂人
还是引人入胜,喜欢!
当S2看到一半,只有无表情无演技的January Jones成为我唯一看下去的动力时,谁知最后一集JFK上台后古巴导弹危机的氛围塑造一下子把我拉了回来,赞啊。
皮特就是个贱!!
演员外貌质量真低下哟喂
觉得那个百货商场的女老板是唯一看透了Don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