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友友回复,说是篡改历史了,我懂了谢谢各位友友挺好看的(这是以前的文案),但是为什么下架啊,麻烦各位路人回复我一下然后就是凑字数数数数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李现是一个优秀的品质演员,内外兼修,低调踏实,不浮躁!
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看了预告片,非常看好他演绎的民国很有电影质感的《人生若如初见》!
👍由编剧江奇涛,导演江伟执导,由李现、春夏、朱亚文、等领衔主演的近代革命大剧《人生若如初见》以庚子国变为叙事背景,通过主人公良乡的跌宕经历展现了在那个战争年代,有志青年为民族兴亡奋勇抗争,书写人生华章的故事。
国难当前,满目疮痍,有志青年愤而崛起期待@李现ing 与一众优质演员们共同演绎一场盛大的家国情怀!
期待电视剧《人生若如初见》!
一开始,我也被俞天白烦到了。
他满嘴花言巧语骗小姑娘上床,口口声声革命理想但似乎一事无成,在轮船上又喝又吐还让被他连累的女主伺候,到了日本似乎又靠色相赊房租饭费。
我困惑朱亚文为什么要接这种角色。
然而这并不是他的全部。
他是那时海归的化学phd,怎么会没有才华能力?
在其他人认为晚清亲王有明君之相时,只有他坚定说,一个腐朽不堪的王朝,在这时候出现一个“明君”,是好事吗?
他在女主对人生有自己的思考,并且找了份工作时,认真地夸奖她鼓励她,试想一下,同时间的三个男主哪一个能像俞天白这样尊重女主的思想并启发她为她引路?
虽然目前仅仅只有六集,但是俞天白的形象已经越来越立体,他才华横溢,浪漫热情,愤世嫉俗,思辨不凡……这也能叫丑化革命党人?
俞天白是一个欲扬先抑的角色,我相信越往后会越展现出他性格的魅力,革命党人的光辉。
开篇屠杀革命党人,革命党人贪生怕死。
临死前做不到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寄希望于抓阄,苟且偷生。
对待造反,眼下时局动荡,革命局势风起云涌,星星之火,眼见燎原之势。
都杀掉,杀是杀不完的。
要杀一批,放一批,杀头是为了威慑,开释是为了感化。
处决现场,一位八旗子弟与一位革命党人意外相识,旗人骑马带着离开。
画面从阴暗灰暗变得明亮,寓意步入光明。
画面回来如纳粹屠杀完犹太,旗军回到驻所,上午还在处决革命义士,下午回到家里摇身一变与邻里开着玩笑,慈祥和蔼地牵着孩子手的父亲。
看了开篇十五分钟,主旨从头到屁股都是歪的。
让不了解历史背景和没有判断力的年轻人,很容易误以为真。
官方给出的停播原因是历史虚无主义,其实这个东西怎么说呢,历史剧多多少少会有虚构的东西在里面,只是晚清民初离现在不远,加上爱国主义思潮近几年盛行,剧中有一些内容会让一部分人不舒服,上层嗅到了气息,及时叫停了。
从前四集的观感来看,下架的原因除了官方说到的内容,可能还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文明与蛮荒的对比,在前四集里,很明显将西方包括日本作为文明的标志,而国人只要没有接受西方干预的都有一种野蛮人的感觉,比如坐没坐相,没读过书,而接受西方教育的人优越感很足,会让一部分人不舒服。
其次是“美化”日本,至少前四集有这样的感觉,就是我们要向日本人学习。
在历史的某个瞬间,或许是有一部分人对日本抱着学习的态度,但就当下的大环境而言,这种东西不能明说。
就像很多民国谍战局一样,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要心中有谱。
至于保皇派与GM派的问题,前四集最明显的地方出现在朱亚文扮演的GM派身上,这个角色举止轻浮放荡,还有一些不尊重女性的迹象,一上来就把女主睡了,还利用她做各种事情,给她说一些大道理,有点职场PUA的感觉,最后把人家骗到了日本。
这个角色在以往的电视剧里一般都是反派人设,但在前四集里与GM派联系在一起,会给人一些误解。
如果这样的尝试能够过审,我觉得是中国电视剧的突破,不再是好人必须好到底,坏人坏结局的“指导思想”,因为世界上没有圣人,只有特定环境下的人造英雄,但往往这样的人设就会碰到审核问题,除非是没有任何背景的小老百姓,可以体现小恶小善,如果给你套了一个敏感的身份,比如GM派,或某党人士,就需要谨慎了,毕竟我国的电视剧有一个审核的大方向,某些特定的东西必须好坏分明,必须立场分明,这是制度问题,很多孩子也是在这种制度下长大的,看到与制度相反的东西时容易反感。
最后想说的是,编剧也是名人,不太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一些傻事,我觉得他是想把人性中的小善与小恶,和立场中的大善与大恶分开。
这一点我很佩服他,但也容易引起一些误解。
无论你的立场是对是错,作为人,一定有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
但在我们的制度之下,立场对的一方,必须是善头善尾的,立场错的一方,结局一定是惨的。
身为GM派的朱亚文,他身上有人性中的恶,有大男子主义中的恶,有看不起小地方女人的恶,但他同时打着GM派的标签,需要他展现立场中的大善,这需要很高明的编剧技巧,就前四集来看,还没有体现出来,可惜下架了,也不知道后面的剧情如何发展。
而这也是我佩服编剧的原因,以往这类题材,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给立场对的一方设定一个完美的人设和光辉形象,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我们知道是假的,但也接受了。
而这部剧的编剧给一个立场对的人,扣上一个放荡浪子的人设,需要很大的勇气,这是最近十年国产剧的一个突破,可惜还是下架了。
撇开以上这些剧情之外的东西,这部剧相当不错,就前四集来看,是今年目前为止综合实力前三名的作品。
首先声明虽然已经有六集流出,人物形象也已初步建立,但当前分析仅针对已有剧情,至于该剧之后是否魔改就不在谈论之内了鉴于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屁股问题,看待历史人物必须要坚持一点就是历史局限性的同时人物行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最终站在了人民这一边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以此为出发点,已经出现的五个主角中,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俞就是最正面的人物,前六集里这个角色表现出很多缺陷,包括风流轻浮私德有亏,不计后果行事莽撞,但同时这个人物的思想也是最进步的。
一心争取民族独立唤醒民众实现国家复兴,对于封建帝制和满族统治阶级极度仇视,放在当时的中国就是最大的zzzq: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相对应的,秋这个角色看来淳朴善良聪慧漂亮近乎完美,同时这个角色也是完全没有家国和民族主义意识的,不仅没有而且对俞的观点比较反感,她所代表的就是当时中国未完成民族主义觉醒的普罗大众,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她必然会在俞的引导下完成蜕变并最终成长为新时代的进步青年。
然后就是同袍三人组了。
杨17岁就参加革命而且差点就义,也敌视特权阶级,同时对先进事物保留学习的态度,由于前六集其表述不多暂无法确定其全部思想就不过多叙述了。
良和李都属于特权阶层,所做所为都是为了巩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且船上的对话就很清晰的展现出两者的价值观。
良认为无论男女有能力者都是可以做家长,因为自己身处特权之中(虽然家族没落算是特权底层)所以无法反对特权,言外之意即我只认皇族内能者治下的家天下。
而李出自袁世凯私军,所以看不惯满族特权阶层但也对朝堂不感兴趣,目前只忠于统领本人。
除此之外,良本身受过较好的儒家教育,性格谦逊正直加之日本公爵对良的点拨应该也会引起良对于愚忠的思考,也许将会是人物思想转变的诱因之一。
而李人物性格油滑缺乏底线好勇斗狠应该是后来北洋军阀之流。
以上就是六集所大致展现出的主角思想性格,真实的历史洪流下曾经的革命者也会背叛新的革命思潮,仅以屁股作为剧情人物的评判依据未免太过浅薄。
只要剧情表现出的是历史不断滚滚向前的必然性就不失为好的历史剧。
至于对历史人物的抹黑或者粉饰,只要剧中名字不完全对应真实的历史人物就依然只存在借鉴意义,我的暴论就是坚持划等号便是二极管!
优秀制作,优质团队我喜欢的演员,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一群爱国志士有着什么样的跌宕起伏故事情节,李现的良乡会给我们观众带来什么样的视觉盛宴,什么时候上映啊,焦急的期待上映,李现,春夏,魏大勋,朱亚文,等等,人生若如初见,历史能否被改写,还会有当初的选择吗,遇见良乡,未来不明朗,东方却终会冉冉升起太阳
年代史诗剧《人生若如初见》导演王伟代表作品《隐秘而伟大》《白夜追凶》,编剧江奇涛代表作品《亮剑》《人间正道是沧桑》,还有优秀演员李现、春夏等精彩演绎,展现了近代中国青年救亡图存的风采。
该剧主线聚焦了五位奋起挽救民族危亡的有志青年交缠起伏的命运,描绘革命志士们浴血奋战,推翻存续千百年的旧秩序,最终走向振兴中华、民族复兴革命道路的年代史诗。
风云百年,铸就新中国。
吾辈青年,探寻革命路。
热血而不忘其志,无畏而砥砺向前。
感恩同行,静待相见。
制作精良、人物丰满,花了很力气做的剧却不能上线,因为方向出了问题,至少犯了三个低级错误:1、美化保皇派,没有显现出近代推动革命的中坚力量;2、丑化革命党,以俞天白为代表的革命党在剧中简直就是个不着调的流氓;3、不合时宜地强调赴日留学,日本正在美国围堵中国崛起的行动中扮演不光彩的急先锋角色。
其实一部戏因为技术问题上了热搜,反而说明这部戏的关注度很高。
为什么关注度高呢?
我觉得有三点:第一、剧情比较吸引人。
我记得纪念甲午战争的2015年开始,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关于清末的书籍,毕竟这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比较多,从1895到1911,至少能让市场吃“纪念日”的红利吃好久。
但是与图书市场的热闹相反,影视化方面就谨慎很多。
网传根据某著作改编的一部电视剧,拍了一个MV,然后剧组就解散了,至今杳无音信。
当然,这段历史确实需要慎重,因为太复杂了。
似乎谁都能说一句,但又说不清楚。
那,索性就不说了。
正因如此,不知不觉就造成了一种类似“饥饿营销”的客观现实。
第二、同期可看的历史剧太少。
去年,有一大批优秀的纪念建党百年的历史剧上映,真是让大家好好地看了一年。
这些剧题材多样,有说新文化运动的,有说百年奋斗的,有说抗美援朝的。
但是今年又沉寂起来,大家回头想一想,咦,最近十年,似乎就没有几部正儿八经的历史剧了。
不少拍戏的,把市场搞的乌烟瘴气。
但这是一条巨大的产业链,你看实名举报的某导演,现在是不是几乎消失了。
在视觉垃圾遍地的时候,观众对于历史剧就更期待了。
第三、。。。
单田芳先生的评书里常说一句话: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啊。
想说点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普通观众,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