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人类第一季

For All Mankind Season 1,太空骄子(港),太空使命(台),为了全人类

主演:乔尔·金纳曼,迈克尔·多曼,瑞安·施密特,莎拉·琼斯,珊特尔·范圣滕,乔迪·巴尔弗,克里斯·鲍尔,克莉丝·马绍尔,诺亚·哈普斯特,奥利维亚·特鲁希略,梅根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为全人类第一季》剧照

为全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1为全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2为全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3为全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4为全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5为全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6为全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13为全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14为全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15为全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16为全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17为全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18为全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19为全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20

《为全人类第一季》剧情介绍

为全人类第一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倘若太空竞赛从未结束,我们这个世界又会如何? 剧集由开发《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的罗纳德·D·穆尔共同创作及编剧,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宇航员为主角,描绘这群在那个年代被视为英雄人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家庭故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晓之春第一小分队覆流年好久不见暗影特工那个时候~男子喧闹物语寻找明日雪路意式情歌逆罪外道之歌酸世代ThunderboltFantasy东离剑游纪3我的真爱旅程盛宠娇妻春风化雨风之王国新甜蜜的事业狼与香辛料行商邂逅贤狼也有从认错人开始的恋爱骑鲸少年英雄凌凌GO八月焚心朝鲜男人在韩国食为奴穿越少女梦异空感应雄霸四海

《为全人类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不喜欢那个墨西哥小女孩

本能的觉得丫像泡屎,不是编剧这种角色根本没资格出现在太空题材的影视剧里。

从小神经病一样玩儿火又傻逼一样看着不去想办法灭火,然后借老爸工作的便利接近顶级女科学家等于天赋加外挂,考上了万人渴望的学校却被眼前的儿女情长羁绊迷惑,说实话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不论男女我都没见过这种。

编剧埋这条线肯定有某种政治正确,但感觉挺恶心的,好像喝完咖啡发现个苍蝇,虽然是个偷渡过来的会高等数学的苍蝇。

 2 ) 从《为全人类》体会叙事语法的异同

本剧其中一个不足之处在于,力图塑造开阔体验的同时又想塑造一种封闭体验,然而又无法让两种体验完美融合在一起,因而造成观感上的割裂。

事实上两者采用了不同的叙事语法,而这两种语法是存在矛盾的 - 我们可以把前者看作第三人称的叙事语法,它允许观众在许多角色之间周转,像观察展品一样审视每一个角色,同时又能观察到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换言之是机制的运作,它是以事件为中心的叙事语法,我们称之为「间离语法」;后者显然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语法,它要求观众深入角色的内心,探求角色一举一动背后的动机,在此基础上与角色发生移情,观众在角色身上看到了自己,在相同的经验中找到了现实生活的答案,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语法,我们称之为「沉浸语法」。

间离语法的代表作,比如《权力的游戏》《火线》《大西洋帝国》等一系列HBO自家的历史/架空题材剧集;沉浸语法的代表作,伯格曼的大多数电影都使用了沉浸语法。

火线 第一季 (2002)9.42002 / 美国 / 剧情 惊悚 犯罪 / 克拉克·约翰森 彼得·梅达克 克莱门·维果 艾德·比安奇 乔·施佩尔 格洛里亚·马齐奥 米尔科·曼彻夫斯基 布拉德·安德森 史蒂夫·希尔 蒂莫西·范·帕腾 / 多米尼克·韦斯特 约翰·道曼

野草莓 (1957)8.81957 / 瑞典 / 剧情 爱情 家庭 / 英格玛·伯格曼 / 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 毕比·安德松我们能看到HBO一贯的语法特色,那就是通过均匀展现每个社会阶层/集团的代表人物,来窥见整个社会的运作模式,揭示一定的社会规律,以及生活智慧。

伯格曼的电影就无意追求这种宏大的格局,他的视线总是聚焦在有限的几个人物上,探求小群体的运作,然而这不意味着他所传达的思想意志就弱于HBO,事实上伯格曼电影中关于个体存在的思考是很多宏大叙事的电影无法企及的。

为了清楚比较两种语法的异同,我们列举同一题材下的两部影片,《登月第一人》与《阿波罗11号》,刚好他们与本剧也非常契合。

登月第一人 (2018)7.72018 / 美国 日本 / 剧情 传记 历史 / 达米恩·查泽雷 / 瑞恩·高斯林 克莱尔·芙伊

阿波罗11号 (2019)8.82019 / 美国 / 纪录片 历史 / 托德·道格拉斯·米勒 / 尼尔·阿姆斯特朗 迈克尔·柯林斯《登月第一人》运用大量浅焦、特写镜头来展现主角的精神状态,通过大量的室内对话/场景来展现主角的所思所想,他对航天、太空以及家庭的看法,他如何面对失去,如何面对潜在的风险。

整部影片着力塑造[尼尔 阿姆斯特朗]一人,登月第一人,其他人都是尼尔的映射,都是代表观众向尼尔发出疑问的“提词机器”。

最终我们在尼尔身上看到了自己,我们看到作为登月第一人的阿姆斯特朗,也有一个与我们无比相像的本我,一个普通人,却有着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超我 - 或者说品质。

《登月第一人》的巧妙之处在于,她放弃了同题材影片中常见的宏大叙事,放弃了冷战背景的展现,放弃了对NASA管理层的展现,放弃了登月这一举动对世界的影响,而聚焦于登月对主角本人的影响 - 站在月球上的尼尔得到了宽慰,他治愈了自己。

最后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故事,而主角本人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影片想要传达的,是一个人该如何面对过往和失去,如何平复伤痛 - 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母题。

在有限的场景中,我们得到了无限的视野。

而在《阿波罗11号》中,我们无法看到上文所说的盖亚式的人文关怀,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宙斯式的奥林匹亚精神,冰冷,直接,粗暴,向每一个胆敢直视他的人展现自己的骄傲 - 这并不是否认《阿波罗11号》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事实上造成这种截然不同的观感的原因就在于,本片忠实地呈现了登月的每一个环节,作为一部纪录片他甚至不需要还原,观众看到的都是百分百的真实,由此带来的冲击力是其他类型的影片所无法给予的。

另一方面,我们无法在《阿波罗11号》中看到立体的人物,而且影片无意对此做过多展现。

影片对准的是“登月”这一事件,而非登月的人物。

我们无需对人物的家庭、背景、性格做过多了解,这些细节无益于对整个事件的构建。

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人物在事件中的即刻反应,而不是他们对事件的所思所想 - 事实上他们对“登月”的唯一看法来自于返航途中的一小段对话。

对比《登月第一人》,《阿波罗11号》的叙事语法明显是以事件为中心的,由此造成了第三人称叙事特有的疏离感,抑或冷眼旁观的质感 - 更多时候我们感觉自己在目睹一项人造奇观,而非真的参与其中,我们是观察者,而非参与者 - 这与《登月第一人》的观感完全是相反的,后者用各种方式让我们产生参与其中的幻觉,以此消磨银幕的存在,让我们与角色产生共情。

 3 ) 一部执行好于立意的剧

看完了一整季后,以这部剧的整体质量来讲,我认为评分应该可以更高些 -- 虽然我认为它值得7.7左右的评分,但是电视剧由于观众代入感强的原因,通常有着更高的分数。

这部剧里,在节奏上,人物塑造上都还勉强算比较成功,情节上虽然还有提升空间,但是也达到了一个标准的水平。

虽然不能说是一个多么精彩的电视剧,但也算是中规中矩了。

不过,我十分理解这部剧的评分不高的原因 -- 立意不好。

作为初次涉足网络影视的苹果来说,这次是做足了功课来的,首发的这几部剧都有十分明确的受众,类型也都十分鲜明。

如果这些剧有什么共性,就是它们都无可救药的主旋律。

除了这部剧很明显以外,早间新闻,作为一部新闻剧,第一集竟全程没一个人物说出“观众(audience/viewer)”这个词,全部都用“美国(America)”来代替。

难以下咽,让我第一集就弃了。

这部剧的缺点也于此 -- 人物太酸了。

看见了苏联人先登了月就仿佛世界末日一般,NASA宇航员在酒馆里的所作所为难以让人联想到他们是美国的精英,而更像是乡村红脖。

而第九集Ed令苏联宇航员缺氧,又把他绑起来更是十分令人费解,这完全不像是宇航员所为。

美苏都知道太空探险的艰难,在太空里都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作为为科学献身的人,都会把科学放在政治前,难以想象这是宇航员能做出的事。

这部剧另外一个大缺点就是科技不可信。

就说最后一集的太空营救,在舱外施展营救,哪怕是21世纪都十分艰难,而剧里彷佛很轻松。

还有,月球上有水是2009年才确定了的,而且只有极微量,哪怕是部架空历史的剧也不应该架空物理学。

而月球的深坑,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力派机器人下去,更别提频繁的人为采集了。

此外,我虽然不是专家,但我十分怀疑它们可以频繁的在月球进行视频电话。

还有其它种种的科技型问题,我就不一一枚举了。

还有人批评这部剧的重心一大部分放到了人物背景与家庭上,我倒是很喜欢,这也是迎合了许许多多年代剧的粉丝,并且这个年代的宇航员家庭很有代表性,是一种美式精神的体现,也是那个时代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据说已经预定到了第三季,如果我有期待的话, 我很好奇这部剧里一个不同于历史的政治环境。

历史上,泰德肯尼迪在芝加哥遇刺,尼克松连任,这剧里肯尼迪当选总统,不知道会开创一种什么样的历史。

若按历史来说,这样的政治环境应该更加进步开明,更有利于片中诸如黑人、女性和同性恋者等少数群体的平等。

另外,苏联在剧中很明显是比真实历史里科技更加发达,不知道编剧们会如何处理苏联的地位与形象。

同时,会不会有欧洲、中国的太空探险者的加入。

此外,我很担心这部剧的进展过快,从开始的1969年已经到1975年了,不知道将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走向。

总而言之,苹果的这次尝试有些缺乏大胆的精神,虽然不是烂剧,但和一部性格鲜明的神剧,还是有点远。

 4 ) 全世界太空迷的幻想

真实的历史走向中,苏联在载人航空上遥遥领先,但在登月时功亏一篑,最终美国人率先登上月球,太空争霸结束,完全转向毫无意义的军备竞赛,人类太空探索几乎止步半个多世纪。

而本片假设的就是苏联赢得了太空竞赛,美国人开始发起第二轮,然后是第三轮,第四轮。

这几乎是全世界所有科幻粉丝,太空迷都会幻想过的事情,假如太空竞赛没有停止,人类现在飞到了哪里?

苏联不过是作为一个背景板提供一个动机而已,全篇就是"领先“”领先“”领先“。

某些走到哪都非要大谈特谈意识形态,屁股一坐就领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反抗帝国主义的我只能说简直蛇精病。

 5 ) 不吐不快

1 冯布劳恩因为在纳粹统治下研究火箭,而受到责备。

难道整个登月计划不是在冯布劳恩的帮助下完成的?

有骨气就废掉整个工程。

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

装什么高尚。

在黑人身上实验梅毒的也是美国政府。

2 进步需要牺牲,横穿北美,跨过大西洋的那艘小船代表着进步的力量。

这句话有多么的无耻。

这两件事背后是整个北美印第安人的灭绝。

现在还有人辩解说在北美没有发生大屠杀。

这帮人连搜索一下都不愿意。

当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手绢、毛巾、枕巾等送给印第安人当礼物,他们是为了全人类的进步吗?

3 为了全人类,应该改名为了盈格鲁撒克逊人。

谁给你的权利代表全人类?

美国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这种自大。

4 其实,能够拍出这些东西已经不错了,起码国内还能吐槽一下。

也许,都是导演故意的。

 6 ) 没有太多亮点

1 美国全民变傻,和苏联玩太空竞赛游戏。

2 讽刺几十年来人类科技进步缓慢讽刺得对!

3 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归根结底还是资金不足。

4 看到第五集,这才叫真正的探月。

5 架空剧很少见,且看且珍惜。

6 对比现实,很多东西实在让人唏嘘。

7 只有不停竞争才能让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真正成长。

8 剧里把尼克松总统塑造得跟奇葩。

9 太偏家庭伦理剧。

10 很多地方非常写实。

 7 ) 边看边写

我被第一集里酒吧的两场打动了,一个是集体对着red moon的发泄,一个是问如果你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你会说什么“lift their eyes and look pass that hate and see something bigger, like, hope”。

在月球上蹦蹦跳跳的快乐😭politics 和 理想主义:I lost the moon. Did you know. Progress is never free.笑死了马克思列宁生活方式,first woman on the moon. Karen显得忧愁,因为她意识到这将降低丈夫上月球的机会,但Gordon的妻子在骄傲和兴奋地笑。

选女飞行员的这场简直classicalKaren: A mockery of what you do第三集是换编剧了吗,观感直线下降。。。

第五集Into the abyss,一切都有点太顺利了;1973年,在月球上发现水后的第二年,第一个与月球基地降落了,风格逐渐科幻起来。

将大量资源集中在尚不能直接带来收益的宇宙项目,会对地球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第六集 every system is flawed,every bureaucracy is corrupted.

 8 ) 抛却政治因素不谈,剧情还是不错的。

抛却政治因素不谈,剧情还是不错的。

首先宇航员其实就是普通人,优缺点都具备,道德在某些地方很烂,教育孩子也烂,为了达到更高目的的方法也烂的快没底线。

当然他们有他们的出类拔萃的地方。

片子里充斥了人种歧视,政治歧视,当然导演编剧能看到这些也毫不遮掩的表现出来了。

抛却政治因素不谈,剧情还是不错的。

首先宇航员其实就是普通人,优缺点都具备,道德在某些地方很烂,教育孩子也烂,为了达到更高目的的方法也烂的快没底线。

当然他们有他们的出类拔萃的地方。

片子里充斥了人种歧视,政治歧视,当然导演编剧能看到这些也毫不遮掩的表现出来了。

 9 ) for human

想起了一本书《人类群星闪耀时》太空因为其深邃和未知,在人类有了技术之后,就开始不畏艰险,探索未知。

1、人类的好奇心,我觉得是应该有的,每个人都知道这很难,因为探索意味着代价和牺牲,但是也是人类得以进步的阶梯。

2、人类在茫茫外太空,放下政治偏见,能够互相帮忙,人性中的善良总是那么的耀眼和令人珍惜。

3、生命总不如人意,我们的选择也不可能完全的自由,放下固执,选择肩上的使命才是更现实的选择。

4、Ed参加朝鲜战争,后来成为航天员,为人正直,使命放在第一位。

Ed训练女飞行员,他们中的四位参与了飞行,一味在训练中牺牲5、Gordo和Tracy,角色设定算是一对在感情中出现危机的夫妻通过航天加深认识了彼此,结局很圆满。

6、Deke专业,爱护自己的航天员,一生为航天事业奋斗,坚持原则。

本剧全是虚构,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之后,太空军备竞赛暂告一段落,但是一个疯狂的时代,政治可以左右很多东西,朝令夕改、真相被雪藏也是常事,但是在所有事情服务于大选和政治的美国航天算是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在Ellen成功在太空接到能源罐,本剧达到最高潮,也最惊心动魄。

虽然总能创造奇迹,但是现实可能没有那么走运,持续关注Elon Mask的龙飞船,加油,人类!

 10 ) 贴近生活的奇妙科幻剧

这个剧名,真是大气,符合美国一贯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做派,类似NBA的世界冠军。

开篇是1969年6月26日,熟悉的登月直播、总统演讲、全球轰动画面,只是,这一次变成了苏联宇航员的“个人一小步”。

由此,宣告此剧的科幻类型。

苏联的首先登月成功,逼着美国加紧部署太空竞赛,特别是大力发展载人航天技术。

不同于其它太空题材,该剧将宇航员这类精英人物,按照普通人去展示,有情有爱,有困惑有烦恼,有家庭纠纷,有如生活肥皂剧。

刚好在这个年代,平权运动、越战、同性恋争议、总统选举也是风起云涌,在剧中也是故事推进的重要社会背景。

每集都有当年的流行音乐,总统的录音回放也显得如此和谐,让人忍俊不禁。

唯一与现实不同的是,月球上发现了水,后续进程就与真实世界大相径庭了。

第一季剧终,美苏刚刚开始考虑在月球上建立太空基地。

《为全人类第一季》短评

总统一般不打电话祝贺第二个登陆的,不是为全人类,是为了打败苏

3分钟前
  • kitty62888
  • 还行

是不错的剧,不过编剧还没把人物情节调适好,走向不太自然。有人说美国人骄傲自恋,难道要觉得清国人有多棒才对?老庄孙子,周礼诗经,三坟五典,那么多本本答案都在里面对吧?

6分钟前
  • amitayus
  • 推荐

看到第二季弃了,很匠气

9分钟前
  • 洗衣机
  • 还行

月球和宇宙场景美得让人窒息,围绕NASA登月计划,非常严肃地探讨了如果重来一次,苏联率先登月,越战提早结束,肯尼迪未被刺杀,猫王没有早死,家庭、男女平权、LGBT、移民、美苏关系如何重写。就像《高堡奇人》《美洲纳粹文学史》开脑洞地创建了一个“如果纳粹赢了二战”的平行宇宙,苹果TV的架空历史剧创建了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格局。好几集让人看得热血又泪下,第一个女宇航员登月在月球上念出《暗淡蓝点》台词,同性恋宇航员在生死关头说出自己真正爱人的名字,美苏宇航员在月球上狭路相逢,政治和人类雄心的博弈,简直高潮迭起。

13分钟前
  • 丛林宜歌
  • 推荐

美国上太空是为了全人类,难道苏联就不是么?摄影非常讲究

14分钟前
  • 蒙咕噜海军元蟀
  • 还行

在这样荒诞的假想象中,我竟不止一次热泪盈眶。

17分钟前
  • Midnight
  • 力荐

说句实话,我是真爱不起来

21分钟前
  • 五斗先生
  • 还行

扎实但无聊

26分钟前
  • 莫卡纳达兰克特
  • 还行

真的能叫科幻吗?

27分钟前
  • Megasuite
  • 还行

反现实的科幻设定+美国主旋律,其实挺好看的,评分过低了,整体风格有些像《从地球到月球》

28分钟前
  • TM1001
  • 推荐

编剧傻屄了吗,明明是个大剧配置,好了围着家长里短写起来没完;故事打着架空不好写,角色总可以写好吧?一个宇航员因为一通电话砸电话机,那他在飞船上生气了怎么办,砸遥控杆?编剧有没有点脑子?反反复复盯着身份政治说事,假大空说完了纳粹再说性平,角色设定一定是男人婆和老处女和家庭主妇,编剧是刚从和尚庙里出来的没见过活的女人什么样??一样的桥段反复使以为尼克松属拖把的吗啥脏水都往他身上泼,你这个机械降神倒是用得顺手,干脆把片名改成for the president算了呗?!

32分钟前
  • 恶隐息烙
  • 较差

等不及要看第二季了

36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虚拟的历史不代表虚假,剧集的创作没有忽略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和曾经存在的环境,并以此为背景逐渐编织另一个版本的故事。不断触及登月这件事对人类本身对种种意义,也对照当今的种种状况询问怎样才是更好的世界。每一集都有非常动人的点。

40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力荐

索尼拍的比某台拍什么宇航员的老婆们好看多了

43分钟前
  • Lunatique
  • 力荐

所以,制作方请了一个spaceforce级别的科幻编剧加绝望主妇级别的家庭伦理编剧,煮了一锅大乱炖。。。故事世界观是什么?能吃么?这玩意得编剧说有才出现。。。需要危机的时候才需要太空设定。。。不需要的时候就要穿着太空服在月亮上啥也不干,诶,就是玩!!月亮上的灯亮着也不知道为啥,诶,就是玩!!每个宇航员就是不听nasa的话,诶,就是玩!!

44分钟前
  • 精灵宝宝
  • 很差

到目前为止,看过的 Apple 的片子都特点一致:概念有点高,但都完成得平平无奇

47分钟前
  • 大作人家王書紀
  • 还行

艹,对得起你这名字吗?

52分钟前
  • 1Z
  • 很差

标题能吐一升

53分钟前
  • 沙漏之瞳
  • 很差

这后面情绪也太假了

54分钟前
  • 刘聋子采耳
  • 还行

看完这剧的观感和初步预期完全不一样,这个what if的展开将很多现如今发生的问题带入太空,尤其苏联永远早美国一步,美国气急败坏在后面追赶的设定很有意思。本剧塑造女性角色非常多元丰满,就是对男主家庭多少太残忍了……Joel不论在地球还是月球都一样超级帅!

58分钟前
  • touy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