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这部动画片是在小破站看喜欢的生活up主的日常vlog,她好像是会讲粤语的,应该是广东那片的吧。
做完美食吃饭的时候经常看《我们这一家》,弹幕也很多说喜欢看的,我就记下来了。
到后来某一天感觉好无聊啊都不知道看什么,就想起来去看看。
我一开始还喜欢这就是港片,没想到居然是日本的,不过因为一开始就看的粤语配音版,就感觉特别贴合。
这就像第一次看蜡笔小新看的台配版之后甚至不习惯日语原声一样😂就这样我慢悠悠的开始补番了。
真的很好看啊!
花师奶,花老爷,阿桔和阿柑一家四口仿佛就是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缩影。
特别是花师奶,就像看到了我妈妈一样。
她就是千千万万家庭主妇的一个缩影,是我的妈妈,是你的妈妈。
花老爷也像很多的普通爸爸一样。
四个普通的人组成了普通的一家,在社会上仿佛毫不起眼,仿佛就是路边和你擦肩而过的某个路人。
也许这就是平凡的生活吧。
06年年底开始在tvb播出,那时候我读高三, 播出时间下午四點半刚好是我们的第四节课,讨厌无聊的自习课, 不惜翘课回家,返屋企第一件事就是看《放学ICU》。
刚好响起“We are family,無聊日子,都有意思,很多趣事…”心情即时松晒。
首先被很囧的人物造型吸引,再来就是搞笑又十分平实加贴近生活的剧情,适合阖家观赏。
普通百姓家庭生活琐事.有很多烂gag,很简朴很日常,好像自己家中也会发生。
喜欢这种温情动画多过那种一味热血的。
那时很迷这部动画 有时会不自觉哼起主题歌 ,画阿桔的似颜绘 ,中毒太深了,记得我还把它推荐给同学,结果被说幼稚。
^_^!
各种版本的配音都喜欢个人认为粤语版和台版的配音平分秋色,日语版的配音中规中矩反而不够吸引人。
为数不多的中配配得比日配好的动画。
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关系觉得港版翻译的更好,所以这篇评论会以港版为主。
首先说一下花家的两只化骨龙,两姐弟看起來怎么都不像中学生,最初还以为是小学生。
阿柑嘛,很平凡的女高中生,神经大条,经常出糗,缺点一箩筐,最爱啤啤熊。
阿桔 闷骚小正太一个, 对妈妈和姐姐的白痴举动常常想要抓狂。
阿桔实在好鬼得意尤其是弧度嘴巴和一条线的眼睛 他们家好像只有他比较正常。
不过有点希望他可以和川岛一起, 人家川岛暗恋他很久了,一片痴心。
(川岛的日配太萌了,川岛打电话到花家那集太经典了)第三季阿桔把声变了,准确来说是换配音员了,难道考虑到阿桔进入变声期。
印象深刻的片断有很多,有一集阿桔要换发型,花师奶幫他剪了个超劲爆的头,現在想到還是很好笑 偷偷喜欢丸野丸美那集, 阿桔是我最心水的一个角色,地位要超越花师奶。
花老爷 传统的日本男人,话很少,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基本上没什么个性,怪癖倒有不少。
还发现他长得有点像范伟....花家的灵魂人物就是花师奶啦,花师奶的外形像是鯰魚+恐龙的综合体, 她就跟你我的老妈子一样,唠唠叨叨,精打细算,有很多生活小窍门, 对花老爷倒十分包容温柔, 其实是很传统的日本女人。
印象最深就是片头的锅碗瓢盆打击乐。
台版花妈的特色就是半国语半台语口音。
俗搁有力的欧巴桑。
港版花师奶则有主打歌“别怪他,别怪他别再伤心了吧...”还有“凡事每天都变更” 说真的,两母女个性还真像 。
还有一帮三姑六婆同学仔就不多说了,具体人物介绍还请参考百度百科,比较全面。
片尾曲大爱~画面是一家人在转圈圈 “看那夕阳那么美丽,明天定是个好天气!”以致以后每次听到威风堂堂进行曲就会笑。
篡改交响乐,麦兜的音乐也常这样。
一部能让我找回小时候看动画片那种单纯的快乐的片子。
没有精致的人物,甚至街上的路人甲乙都是一片紫色,沒有华丽的画面 。
别怪它,因为它是《我们这一家》。
我几乎每天都在看,pps上的《我们这一家》。
柚子有个同学叫川岛长的好可爱对柚子也真是痴情。
本人觉得橘子以后会和吉刚结婚。
如同去年这个时候不久后,每天靠《老友记》活着一样,现在每日两餐基本上是《我们这一家》陪伴着吃的。
虽然注意力不在饭食上,这多少有些糟蹋了好吃的东西,但是心情好些应该有助于进食,总比轻度抑郁下很难吃进东西要好。
起初看这个动画片,也许会觉得片子倾向于幼稚,但是越往后看,认同感就越强,于是就越来越喜欢了。
有些集讲述的故事真的很生活化、很搞笑,至今还记得有一集里,花家爸爸喝醉酒穿错了鞋子,将两只颜色不同的左脚鞋穿了回来,一路上只觉得一只脚上的鞋子总是掉。。。
生活中有些情节仿佛曾在梦中见过,生活中有些情节与电视上演的简直一模一样。
这种认同感是电视演出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让人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体察那种情节状况下的人物情感与命运,从而为自己的人生得到一种更好的审视和体悟。
真想将其中所有的认同感都记录在案。
不过这看似是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现今认同感一直很强烈的一个情节便是:柚子不喜欢下雨天,一到下雨天他就“关上心灵的灯”,无视上学路上的坑坑凹凹,无视周围经过的任何人群。
“关上心灵的灯”,让自己避免被坏天气弄得很沮丧,算是一种自我保护吧。
有些令人沮丧与痛苦的念想,以及念想中的人与事,只要“关上心灵的灯”,便很快可以忽略,很快可以逃开。
我看的是台语版的,配音半台语半国语很有味道。
小时候还一直很迷惑味增汤是啥😂剧情也很符合日常生活,是儿时的记忆。
爸爸严肃,妈妈操持家庭,姐弟间时不时有点小摩擦,平凡家庭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喜怒哀乐都可以在这部动漫看到。
印象很深刻的是台版片头曲里面那爸爸坐着电车回家的场景,很温暖。
值得重温
有一种特别的魅力,能让作品具有这种温柔魅力的作者,境界一定不简单。
对生活和其中的困难,作者想必是抱着爱和理解的态度吧。
容易对这种作者产生尊敬。
同类作品里最最杰出的!!
但是还是从这些日常中看出日本家庭某些传统观念。
比如男生可以不用参加家务劳动之类的。
我一开始觉得作者没有要刻意体现这个问题。
它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
但后来我发现,离这个问题比较近的一集是橘子问为什么花妈对她比较严格这一集。
花妈的回答是在这个社会上,做女孩子比较辛苦。
这个回答可以算隐约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我觉得这部剧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弱化矛盾(这里没有谴责的意思)。
比起批判,作者倾向于用温柔的眼光去看生活中的问题,但也不是说完全没有立场。
典型的例子就是石田这个角色。
有一集说黄豆面的,柚子夸奖石田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围绕特立独行的石田,有些内容会涉及石田过于特别而引人注目的剧情。
而柚子对她是持有欣赏态度的。
但是在现实中一般是什么情况呢?
像石田这样的人物可能在班级里状况是比较糟糕的。
可能没有朋友,受到排挤。
但在我们这一家里面,作者没有选择写一个残酷的故事,而是用小柚的视角告诉观众她自己的态度。
其实关于家务,虽然家庭主妇的任务就是“家事”,但是这个分工其实存在模糊地带。
难道因为男人出去工作,女人在家打理,除了女人之外的家庭成员就可以完全不帮忙吗?
这是不可能的。
主妇的工作内容多,没有休息日,不帮忙是不行的。
而且家事说到底,还是一家人的事。
他人多少要协助主妇工作才行。
但是仅仅是动摇这件小事,就要撼动思想上的大树。
这对于一个日常番来说是很困难的事,只能去避重就轻地谈论。
在我看来,作者可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选择接受它。
作者的立场在我看来没有问题,自己接受这个现实可以,但是在教育下一代上,还是要尽力输出正确的价值观。
所以我看到花妈不要求柚子干家务,觉得这其实是很失败的教育,等于又培养了一个需要供着的祖宗。
(但是角色本身是意识不到这点的。
)其实作者选择花妈这个人物,以及柚子这种敏感的性格,都在某种程度上回避矛盾。
比如更照顾柚子可以有这样的理由:因为柚子更敏感一点。
虽然是这样,我觉得作者选择在这里弱化这种矛盾还是不妥当的。
但是这毕竟是日常,这样去要求可能还是太过了。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爱可以遮盖很多罪。
(罪在希伯来语的原意是“击不中,达不到”,可以指不完美的状态)我觉得这其实也是作者想通过她的作品向人表达的东西。
就算生活中有很多不够美满的事,通过爱,就可以暂且忽略它们。
爱可以让人坚韧。
坚韧和忍受是两种不一样的东西。
看上去可能差不多,但是坚韧的人内心是强大的。
不过同时不要忘记,虽然爱掩盖了很多罪,但是这些“罪”并不因为爱而消失。
一味地接受而不做出坚持是不妥当的,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外界做出改变。
这一直是最好的家庭动漫片。
看到新番的时候,想起了捉蟑螂的童年,想起了我一直很想买的一毛钱几个的塑料青蛙,可以那家店一直没开,也没见买过,从此我的青蛙军队的梦想就此存放在我的脑海里。
在打dota的时候,脑子也做不出其他的事情,经常会把母亲说的东西忘掉。
走过老地方回想起童年的时,小时很穷。
难得一家人去公园坐一下都会觉得买一支可乐都很贵。
没住过五星级酒店,没出过省,没去旅游。
我家不同的是,我是大的一个,我是哥哥。
兄妹会因为东西的一个吵翻天,会一点小事打架。
随便动我爸的东西,以后自己的东西被乱动之后就会。
特别爱的一部动画!
曾经有段时间白天看,晚上看,表面轻松搞笑,细细品味又挺有点深度的!!
我们这一家:白天静悄悄的家里,花妈妈在客厅的地板上睡午觉,太阳晒的暖融融。
傍晚,孩子们下学了,吵吵闹闹的要吃布丁,花妈从从容容的准备晚饭,时不时的唠叨孩子们几句,爱吃美乃滋的柚子,总在吐槽柚子的橘子,花爸爸永远是沉默又固执的!
真是平淡又温馨的一家!
我看的是台湾配音,花妈那特别的“厚” “橘子,柚子!
”太有辨识度了!
我喜欢花妈,花妈身上有着一位普通妈妈的特点爱唠叨,爱自己的孩子,有点贪小便宜呵呵,还有很多很多。
看到花妈,感到很亲切,很真实不过并不想做她的小孩,只是看到花妈会想起自己的妈妈,想起她的唠叨,想起她爱我的点点滴滴这些才是最温馨的其实也许真有这样的一家生活在我们身边,看着他们的幸福,想到我的家,这样的感觉很好呀!
看了好几遍了,看似夸张的幽默,其实很现实,生活就是这么琐碎,但透露着愉快...堪比樱桃小丸子的喜爱程度。
第一遍看的时候最喜欢柚子和他班上的那个迟钝的女同学,叫石田,嘿嘿,因为觉得他连长相都像我弟弟。
甚至回忆起十几年前,他收集CD,我向他借巴赫,他回答我说:这是正版,很贵哎,你会给我划了的,不借。
有时我在想等我四十多岁的时候,会不会和花妈一样...哈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吧。
我看的好像是台湾配音,一直以为是台湾的。。。。
只看了十几集。= =蛮好笑的。回家继续补。
我不太喜欢这种画风……
妈妈的口音深记脑海啊
稀饭稀饭稀饭死了
腦殘片又如何,小雲雀好搞笑吖~ 哈哈。典型悶騷男……
花妈是我看日常番以来最讨厌的母亲形象,欺软怕硬,重男轻女,满嘴歪理,极度双标,拥护父权,俩孩子青春期饮食上各种克扣生怕多用一分养老钱,对好说话的橘子成天大呼小叫,对完全不惯着她的花爸屁都不敢放一个。
翡翠台啊翡翠台~
我终于把我们这一家看完鸟 嘘呼……
还记得是在台湾学校旁边的卤味店,边吃锅烧意面猪血糕变弱智儿童欢乐多地围观那台语的配音,哈哈大笑。
翡翠台在放,为什么那么高分
很一般,看得让人觉得不爽
超爱花妈 超爱台湾腔版的 很像我家的感觉
明明姐姐感觉的人物
就我们这一家~
冷脸洗内裤,考虑到片名,里面男角色建议删了
老實說看宣傳還蠻不錯的,片子本身沒那么棒了就。畫風不夠可愛,故事比起櫻桃小丸子又有點裝。總體更像裝裱過的生活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272889_orderby_9_page_1.html(觀看地址)據說是陶晶瑩配得音?沒聽出來
阿桔&花老爺~
一个人在家吃饭就边吃边看这个,花妈的恐龙头深得我心=。=
花妈虽然有时候有些顾自己,但这个家没有她还是不行的,我永远记得她感冒时为了省200块而冒雨去取外送披萨时的表情。她举着200块时是那么高兴,花妈,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