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很严重,观看需谨慎。
——————————————————————————————初中的时候买过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的青少年版的《凯撒大帝》,大概当时看的是缩减版以及翻译的缘故,以至于我现在都不记得是没有看完这本书还是看完之后忘了。
还好记得前期的剧情以及一些简单的人物名字,如凯撒,安东尼,西塞罗,屋大维。
好像还记得书里有这么一句话:西塞罗是个阴谋家,当时就想,哇,还有阴谋家这种职业啊。
再后来就看到了HBO出的《罗马》。
现在第二季看了一半,想总结下。
几个悲哀:1、战败后的庞贝一直被以前的挚友凯撒追杀,最后投靠埃及友人,不料却被友人杀死,还是当着妻儿的面。
2、乌瑞纳斯在军中一直想着自己的妻子并且禁欲,回家后发现妻子还是出轨了,并且还有了孩子,最后也亲手害死了自己的妻子。
3、凯撒接受布鲁图斯的投降并好生招待他,结果最后却被布鲁图斯为首的元老捅死。
4、乌瑞纳斯从奴隶贩中救出自己的儿女带他们回家,他的儿女非但不心存感激而且还怨恨讨厌自己的父亲并且策划逃走。
5、西塞罗临死前故意拖延时间以让自己的信使把重要信件送给布鲁图斯,结果信使途中遭遇乌瑞纳斯,信件掉落,但信使并不知而且又快马加鞭找布鲁图斯送信。
6、布鲁图斯当年和其他元老乱刀捅死凯撒,最后自己也是被凯撒的士兵乱刀戳死。
7、安东尼以为埃及艳后殉情然后自己也殉情,结果埃及艳后是诈死。
PS:有剧透.内战接近结束,安东尼兵败逃遁埃及。
意志消沉的安东尼纵情酒色,甚至当屋大维的罗马士兵潜入之时,他浑然不为所动。
他给情人克娄巴特拉,埃及艳后演示猎鹿技巧的情节,简直是一个悲伤无力又骄傲的暗喻。
他搂着克娄巴特拉,手把手地告诉她:要在鹿最放松最惬意的时刻射它。
因为此刻,它的警惕最低,弱点最暴露。
安东尼一边说,一边观察扮演鹿的奴隶。
当“鹿”低头喝水的时刻,安东尼手松箭出,奴隶被无头箭射得哇哇惨叫。
喝水的时刻是最惬意的时刻,也是鹿最弱的时刻。
而旁边就是疑惑的罗马士兵。
安东尼知道此刻的纵情酒色的自己最虚弱,他也知道罗马士兵会在此刻潜入。
然而,他却将这猎鹿游戏展示给士兵们看,分明是在历史生命终结的时刻,无力又骄傲地向士兵证明自己的可怜残存的政治智慧与感知危险的本能。
第二集里,百夫长逐渐黑化,从一个堂堂正正的军团将官、平民英雄转变成一个时常躲在阴暗处的黑帮老大。
这一集,百夫长的黑化进一步加剧。
和身份的变化相比,心理的变化才是最可怕的。
或者说,一个人身份的变化往往与心理的变化高度关联。
作为曾经的13军团百夫长,他恪守军纪、英勇善战、是非分明、原则性极强。
因为有这样的品格,在恺撒撕破契约带兵越过分界河后,他毅然决然离开了军团。
因为有这样的品格,在第一次成为平民后,他宁可饿肚子也不充当黑帮杀人的工具。
也是因为有这样的品格,他放过了老庞贝,拒绝了艳后的交欢命令,并一步步走向政坛。
可自从迈步政坛后,他的信仰就越来越摇摆不定了,是非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了,对兄弟的情义、原则的坚持渐渐让步于政治利益。
也许他自己并不知道,仅仅是短时间地浸淫于政治,他的精神世界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巨大改变。
不客气地说,13军团时期的百夫长与从政之后的行政长官、元老,几乎不是同一个人。
如果不是波罗在角斗场上誓死捍卫13军团的动容表现,他的精神世界大概已经被地位和名利重塑。
随着得知自己被绿,并引发了妻子自杀、恺撒惨死、孩子下落不明等一系列后果,百夫长早已混乱不堪的精神世界终于坍塌了。
他认定自己是黑暗之子,认定自己被神灵谴责,一心只想等待神灵结束他的残躯。
在这种背景下,接管黑帮,无疑成了他加速堕入地狱的通道——或许这也是他选择接管黑帮的原因。
总之,接管黑帮后,百夫长越发变得冷酷无情、不讲道理,俨然翻版的安东尼。
自己的手下让一位12岁的男孩吹箫,引来了对方家族的不满。
连波罗都表示手下这一行为对男孩不公,应该收到惩罚。
百夫长却拿出了老大的架子,公开训斥波罗,并拒不接受对方的请求,公然纵容手下作恶。
果不其然,由此引发了对方的单方面报复。
波罗认为报复合情合理,这事儿就这么翻篇儿得了。
百夫长却要求手下展开进一步的报复,引发了进一步的派系纷争,并在争吵中和波罗撕破了脸,俩人大打出手。
波罗无奈之下再次选择了离开。
回到罗马的政治局势方面,安东尼进一步巩固独裁统治,西塞罗继续过着受气包的生活,布鲁图斯等处境日益艰难,屋大维则领导了一支1万人的军队。
安东尼原本计划的是卸任后去马其顿行省养老。
但在阿蒂亚得知马其顿是不毛之地并吹耳边风之后,安东尼决定索取熟悉的高卢作为养老地。
为此,安东尼再次威胁起西塞罗,要求他在元老院发起相关议案。
西塞罗原本是个喜欢口嗨但又胆小怕事的怂包,曾经跟随庞贝对战恺撒,后跟着布鲁图斯一同投降,一方面长期对恺撒心存不满,一方面又不敢公开干架,甚至还带头发起了加冕恺撒为元首的议案。
说他两面派一点不为过。
但这次安东尼失算了。
怂了半辈子后,西塞罗竟然硬气了一把,选择缺席元老会议,并留下了一封讨伐安东尼的檄文。
不过咱就是说,真有种,自己当面念檄文啊,自己跑得远远的,让同事代为宣读檄文,结果导致同事惨死于安东尼之手。
同时也不得不说安东尼这个人,人家只是代为宣读檄文的,有怨愤你得去追杀西塞罗啊。
说起来这个场面与三国时期,袁绍讨伐曹操时的场景很相似。
时陈琳洋洋洒洒作檄文,历述曹操之劣迹,吓得手下不敢往下念。
不同的是曹操并没有杀念檄文的手下,反而称赞其对方的文才。
说回西塞罗,逃跑的路上,还给屋大维去了书信,请求对方起兵讨伐安东尼。
这个策略倒是在线的。
果然,时隔几年,罗马战事再起,安东尼成了元老院的敌人,成了叛乱者。
屋大维则加入了讨伐安东尼的阵营。
真是世事多变迁啊,谁能想到曾经不被安东尼放在眼里的小孩子,竟然真地能拉起一支队伍,并成为自己的强劲对手呢。
与此同时,第二集挖下的坑又有了回应:一是波罗离开三个月后,再次割舍不下百夫长,回到了罗马,并与百夫长的大姨子重逢,得知了孩子们还活着的消息。
下一集,大概率会上演波罗单骑救孩子的剧情了,颇有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的赶脚啊。
二是犹太人泰门再一次被阿蒂亚放了鸽子,并很显然很气愤。
而在泰门回家时,再次看到了犹太老乡鬼鬼祟祟的动作,不知道到底在酝酿着什么…三是那个甘当奴隶性奴的男子,原来竟是塞维利亚安插在阿蒂亚身边的刺客。
只是塞维利亚要求不许伤害屋大维的姐姐,所以刺客迟迟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
又不得不说了,罗马人的恨是真有原则,要杀对方的母亲,却又不允许伤害对方。
话说连阿蒂亚都称自己的儿子为叛国者,甚至要求安东尼处置屋大维的信使,这种母子归母子、情人是情人的原则感真是神奇。
片尾,刺客终于在粥里下了毒药。
悬念来了:阿蒂亚会中毒吗?
btw,布鲁图斯接下来又该去往何处?
他是军官罗马军团安东尼旗下的大将博罗是他手下的兵他接受罗马军团纪律的训练对于博罗,犯了错误,有惩罚执行命令,会带上大兵执行任务完成任务开始他支持共和反对凯撒独裁回到家退休想着从商还是不行后来得到了凯撒垂青成为了民政官后来还进入元老院平民进入元老院阶层跃升来自于跟对了老板熟悉能干凯撒被刺老婆自杀子女失踪一蹶不振在兄弟支持下成为了教父精英阶层执行阶层有荣耀感回归军队回归安东尼
1、凯撒殒命,屋大维初露锋芒:凯撒之死引发法律悖论--承认凯撒是独裁暴君,但不推翻他作出的各项决定;2、13-16,在丧妻失子以及因为自己失职导致凯撒遇刺的接踵打击下,那个正直无私的乌瑞那斯开始向一个刚愎自用、人狠话不多的黑帮老大转化,黑化进程不可逆转……3、17集起,以利益为核心建立起的联盟总是难以维系的,屋大维与安东尼之间的联盟,在将布鲁图斯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之后,很快出现了不易察觉的裂痕……4、一将功成万骨枯。
无论独裁也好,民主也罢,最高统治者的桂冠戴在一个人头上总要稳固一些。
年轻的屋大维成为了万众拥戴的“第一公民”,即将书写他的时代华章;安东尼与埃及艳后魂游太虚,乌瑞纳斯在弥留前实现了与子女的和解。
ps:最佳男配角非胖胖的、萌萌的新闻官莫属,他的敬业精神表现在无论城头变幻大王旗,他都问心无愧地在为罗马代言……
如果你曾被《斯巴达克斯》的血腥与激情深深吸引,那《罗马》绝对是你不容错过的下一部史诗级大作。
作为HBO的经典之作,《罗马》不仅有着令人咋舌的制作规模和大尺度场面,更用细腻的叙事和恢弘的历史背景,将古罗马的荣耀与衰落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
《罗马》Rome
这部剧的投资规模惊人,尤其是第一季,耗资高达1亿美金,用于打造逼真的古罗马城邦、壮观的战斗场景和精致的服装道具。
每一个细节都完美还原了罗马共和国末期的风貌,让观众仿佛亲临那个权力争夺、动荡不安的时代。
故事发生在罗马共和国末期。
剧集以恺撒的崛起、胜利以及被刺杀的历史大事件为主线,逐步过渡到屋大维的崭露头角与罗马帝国的建立。
剧中恺撒的形象极其丰满,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果敢与智慧,却也因此招致了最终的背叛与悲剧性结局。
作为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从一个不为人知的青年一步步成长为罗马的统治者。
他的冷酷、智慧和无情使得他成为那个动荡时代中的最大赢家。
屋大维与他身边的每一个对手、盟友之间的权谋博弈,以及他对罗马帝国的野心,都让这个角色令人又敬又畏。
除了这些宏大的历史人物,剧集还通过一些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比如忠诚的罗马士兵卢修斯·沃雷纳和提图斯·普洛,两位平凡士兵的命运贯穿整个剧集。
通过他们,观众能够看到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抉择,他们的人生同样充满了苦涩与悲欢。
他们有时被卷入上层的政治斗争,有时又成为那个动荡时代中见证历史的亲历者。
这样的小人物刻画为整部剧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也让观众有了更多的代入感。
《罗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毫不避讳的暴力与血腥场面。
作为一部HBO出品的剧集,在大尺度的表现上可以说毫无保留,但这些场面并不是单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更加真实地还原那个时代的残酷与复杂。
从凶狠的斗兽场决斗到政治上的阴谋诡计,每一场冲突都被血腥地展现出来,这种真实感让观众对古罗马的暴力美学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剧中的X爱场面也非常大胆且频繁,这些戏份虽然让人脸红心跳,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欲望的赤裸表达和对权力的追逐。
无论是为了操控局势,还是纯粹的情感宣泄,这些情节都反映了罗马社会的奢靡和腐败。
《罗马》绝不是一部依赖大尺度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它的剧本同样深邃而富有内涵。
剧集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罗马共和国从辉煌走向衰败的过程,同时深入探讨了人性中的贪婪、背叛、忠诚与欲望。
总之,《罗马》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美剧迷已集结,带你get追剧新技能
阿波罗吹响了清晨的第一支号角,亚平宁已经醒来。
跳过西庀阿的头盔,胜利在哪里?
让她屈身相迎。
上帝创造了,古罗马的奴隶!
女人永不餍足的欲望,生存焦虑,指引,渴望,驱使着男人(权力意志)永不停歇地征服,征服,再征服,然后有限的男人不可避免地倒在征服无限的不可能之路上,为了抵御混沌的宇宙但难道不是!
堵住女人永不餍足的欲望的黑洞吗?
统治者?
倒不如说只是家庭里的丈夫和父亲。
日理万机让他疲惫不堪,处理最复杂的万事事务需要他绝对理智,脆弱的感情是危险的,他由不得自己,他不能有任何感情,而家里尖声嘶哑的母亲,缺爱求爱的儿子,只让他疲惫不堪,只想逃避,而这疲惫不堪,不堪应对,这暴露出来的后背!
就将诱使儿子,弑父者,潜在的权力者,新的父亲,这一一切造物中所能达到的最高的狮群形式,完成弑父冲动。
年轻的狮子的狩猎欲望涨红了脸颊,眼睛布满了血丝。
父亲的权力本身就在演示儿子如何夺取他,一个最好的权力者是一个父亲,而一个最好的儿子就是一个弑父者。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家人,妻子和儿子的欲望已经牢牢地绑住了他,动弹不得,他必须为他们服务,或被他们抛弃,他由不得自己,罗马,这一一切僭主政治中所能达到的最伟大形式!
而我们其实一直都知道,婚姻夫妻父子这些也不过都是将随着罗马和上帝一样一块逝去的东西,婚姻,夫妻,父子已经名存实亡,形同虚设,不再存在,里里外外就那么回事,只不过都在苦苦硬撑心照不宣装作还存在而已,罗马与父一开始就没建立过,都是权力和伪装。
上帝第二次死是人们假装不知道或不愿承认他其实已经死了。
永恒轮回是尼采发明出的抵御创世记-启示录/线性时间观念的力挽人类衰颓命运的补天阙之石,只是他自己不得不复刻他的恩师的命运,先知耶稣的死,自己的牺牲,都未能弥补这个越来越大的天阙。
我们最后和最小的人,在上帝不存在的尸体上唱吧,跳吧,笑吧!
我们,发明了,幸福!
也许推罗王已经预言了罗马和人类的结局,过强的光最终会从内部烧毁他自己。
祇园精舍钟声响,诉说诸行本无常。
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
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
试图用随便找来的偶像比如上帝来填满第一因渴望的缺口只会因偶像的破绽毕露而虚无,斗争到最后只会毁灭,也许学佛陀般的方式,放手,原谅,宽恕,宽容,释怀,遗忘,才能继续走向未来。
衰老的雄狮是不必要的,他必须统治共同体,他们的毒蛇,他们的欲望,要么,就得被他们的统治,被下一个父亲,年轻的儿子,新的权力者弑杀。
与其叫其统治者,不如说我们可怜的父亲。
当他年轻有力时还能勉强保护我们抵御外界的侵害,勉强堵住我们无限欲望的嘴,但当他老了,无力再满足我们,保护我们,就将死在新的权力者的屠刀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压一切。
人类社会就像一个军团,一个永不停歇的战车。
欲望是他的方向,权力意志是他滚滚向前碾碎一切的车轮,而人类,就是那个被碾碎的东西,诸权力意志角逐的战场,就是宇宙万物,就是混沌,就是此在的上帝他自己。
人类渴望一个父亲,一个上帝,征服他,统治他,驯化他,毁灭他,或被他毁灭。
人类这一一切造物中最嗜杀成性的动物,最伟大的权力意志,征服者,统治者,竟想征服,统治,驯化,他自己!
上位成功的权力意志就变成了权力者,普爱者,祝福者,散发他所能散发的最强最亮的温暖和光芒的恒星,直至他不堪重负而死去,失败的权力意志就变成了咒诅者,怨恨者,诽谤者,吸收他所能吸收的最强最暗的冰冷和幽暗的能量与力量的黑洞,指引太阳的光芒去往何处。
最强大的权力意志祝福整个世界,而最衰弱的权力意志咒诅整个世界,两者都是最伟大的权力意志,而两者仍都必须被克服,分别变成了我们的父亲和母亲,这一宇宙中的光明与深渊形式。
而接受自己的命运的权力意志,接受自己衰退的权力意志,就变成了温和者,智慧的倭黑猩猩,哲人。
眼泪只是粘液的衰弱形式,恨只是爱的衰弱形式,我们没有敌人,除非我们自己。
人仍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过于原始的动物,无法统治他自身的动物,必须被克服的动物。
城市是罗马的钥匙,而家庭,就是城市的钥匙。
一部罗马史,半部家庭书,西方社会,这一人类文明所能达到的一切原始部落形式中的最高组织形式,就像狮群,就像战车一样,欲望驱使着权力意志去生,去死。
欲望是权力意志的目光,方向,指引,而权力意志就是射向目光,实现目光所指的箭簇。
家庭中的母亲,狮群中的母狮,驱使着父亲,雄狮,而疲惫的父亲不得不满足母亲的要求,外出征服,或被年轻的雄狮,他的儿子,所取代,只是这一次,父亲再也没能回来,只因杀人凶手,就是我们自己,徒留下无法归家之人,无家可归之人,望月兴叹,与望眼欲穿之人。
人类!
这一最雌性的动物,渴望一个父亲!
渴望一个丈夫,来孕育她的儿子。
权力之路,遍地狼藉。
一开始我只是带着对罗马的无限好奇,憧憬,向往,带着对父,君主,权力者,上帝的向往而看这部片子,而看着看着愈发发现,是我们杀死了父亲,皇帝,主,而感到内心无限悲凉,寻神者就是弑神者我们自己,我们钟爱的罗马,众神眷恋的幻想乡,已经变成了弑君者小丑和妓女的妓院,赌场,我们的父亲也早已枯萎,他伟岸的尸体上布满了平民与妓女穿刺的孔洞,而孔洞中却流出了牛奶与蜜糖,长出了霉菌和野蜂蜜!
一切如计划进行...是我们无限的欲望谋杀了过劳的父亲,是我们屠戮了上帝,父亲,权力者!
是我们手上沾满了父亲的鲜血,还在惊恐迟疑地问,“他是谁?
他是谁?
”。
他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就是弑君者,弑父者,弑神者!
我们,会孕育我们的弑父者,我们,会杀死我们自己。
这,就是希腊神话,这,就是罗马帝国,这,就是西方社会,这,就是人类历史,一部父与子的血泪家书。
我们是父亲和母亲的孩子,我们是父亲和母亲的结合,我们是光明与幽暗的孩子,我们体内流着同一种血,却来自父亲和母亲。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现在我们庆祝!
坚信一致的胜利,庆祝节日中的节日,欢迎友人查拉图斯特拉,客人中的客人!
现在世界欢笑,灰幕已经拉开,新娘迎接新郎,新郎迎娶新娘,世界将仍有如新妇,预备她的丈夫,光明与幽暗的婚礼,已经到来...
都说罗马第二季比第一季差,不用看了,但好奇心害死猫,而且50多G两季一块下载下来了不看可惜啊。
刚看到第二集我也觉得屋大维这演员选的太烂了,但看到后来觉得选得很精髓啊,这片子就表现了屋大维的聪明和冷酷,这演员很符合。
听到有人说第二季器小,应该跟这个也有关系,第一季凯撒塑造的很伟大,解放奴隶,种族平等,思想很有进步意义。
第二季屋大维不但冷酷无情,而且大谈特谈道德,相比来说,确实差了一个档次。
其实影响第二季质量最重要的问题是编剧不行,为了凑内容制造戏剧冲突,导致人物的性格发展不合情理。
比较明显的几处,1.Polo当了二当家的之后跟老婆大谈特谈人生没有意义,Y生来就是为了打仗的,想上战场云云,其实前面塑造的Polo是个乐天派,除了打仗和做爱,见到自己的女神之前真心没别的想法,编剧也不能为了引出Polo老婆告诉他怀孕而硬加一段谈人生谈理想吧;2.泰门本来就是个侩子手,结果突然就有那么强的内疚感了,第一季色胆包天,趁人之危就敢打女主人的主意,结果第二季来了一个情深义厚的妻子和三个儿女,这个角色的问题最大了;3.乌瑞纳斯诅咒他的孩子那段也感觉不是很舒服,当然没有明显的不合情理。
说点好的,其他的主要角色都塑造的不错,亮点是安东尼、屋大维他妈和埃及女皇。
总的来说就是可以看看,虽然比第一季差,但也没那么差,剧荒的时候可以打发时间。
Vorenus “我爱她 我也要她爱我,不然我只是她的奴隶,我无法忍受这点 ”
Vorenus 太正派了,正得看起来过于固执,不懂变通,人无完人,然而恐怕只有他传承下来了传统的斯巴达人的戒律和团结精神,倔强地坚持自己心中的正义,似乎我看到了高中班上那个脾气火爆看起来有点凶但本性很好的男同学的影子。
Pullo在刑场上那一段真的热血沸腾,规则的约束下Vorenus不能搭救好兄弟,可是看着昔日的好兄弟这样浴血拼杀,他再也忍不下去了,13!
13!太燃了。
相比较之下, Pullo就更加圆滑一些,尤其在处理感情问题,明显比 Vorenus更成熟一些。
Vorenus永远失去了他的 Niobe,和自己的孩子关系也不好,尽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女儿原谅他了,可是这代价也太大了。
Pullo 的结局就好很多,妻子和儿子都在。
政治场是很险恶的,即便是 Caesar,也拿捏的一手好人心,突然感觉大众很好愚弄,只要让他们看到你想让他们看到的就好了......金钱可以买来“天意”,可以买来军队。
Atia真的是让人无语,她不爱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儿子,自己的舅舅.....她只爱自己,眼中只有物质利益。
尽管,在那个时代,女人确实只能依附于男人....但还是无法理解让女儿嫁给老男人是在想什么,还杀掉了女儿爱的人。
然后自己的儿子也变得很变态,让自己的姐姐嫁给母亲的情人....大概上层阶级没有普通人的爱情,贵族的婚姻全是政治利益的交换,华服下爬满了虱子。
一定要先看第一季,再看第二季,不然开头会看的一脸懵逼。
罗马这个剧因为突然被砍,弄得后面三季全部压缩在一季里,完完全全成了个大纲文,真是太令人遗憾了。
其实没有亚克兴海战也无所谓,毕竟太烧钱了,可以略过。
但是安东尼在腓力比之后去了东方的事情也略过,带着屋大维娅去雅典,支援屋大维舰队,和屋大维的第三次合作与分裂,把屋大维娅送回罗马,征帕提亚,和女王结婚,在亚历山卓办凯旋式等重大历史事件都略过,弄得虎头蛇尾的,很多突兀的地方。
这让艳后这个祸水显得很多余,他对她的爱情也是完全缺乏合理性和说服力的,他的堕落也是那么的莫名其妙。
明明倒数第三集还和阿提娅爱得那么深,几乎是生离死别的,结果下一集就突然不爱了,她千里迢迢漂洋过海去找他,他竟然因为怀里另一个女人的要求而对她闭门不见,显得他很渣很负心。
而且编剧可能为了向观众证实他爱艳后,特意安排了艳后骗他自杀时他阅信后号啕大哭的剧情,幸亏James purefoy的演技在这一刻可以说是炸裂性的,让我都忍不住心酸发颤,但我觉得还是想象他是在为自己的英雄末路而哭吧,而不是为了这个莫名其妙的爱情。
这个女人太多余了,还不如和乌瑞纳斯表明心迹,临死前也狠狠暧昧一下呢。
当然编剧还算良心,给他编了几句特别潇洒的台词,让我只看了一遍就几乎能背下来。
“这是个寻死的好地方,不是吗?
总好过高卢的某个壕沟——亚历山大曾经站在这里。
”“请转告罗马人民,我死得很体面,是罗马人的方式。
”比起63版叽叽歪歪的爱情和幽怨,这一版干脆利落的安东尼才是最符合历史上本尊的真实性格的。
对比一下本尊的原版遗言:“不要因为我遭遇厄运而怜悯我有如此不幸的下场,应该回忆我过去的丰功伟绩而为我的一生感到高兴。
我毕竟曾经辉煌过,最后的结局也可以说是死得其所,只不过是一个罗马人被另一个罗马人所打败而已。
”另一个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自杀前的安东尼身边只有乌瑞纳斯这个忠心下属的陪伴,纯爷们之间的诀别是不会叽叽歪歪哭哭啼啼的。
安东尼得到了乌瑞那斯曾经向他保证过的,“至死的忠诚”,一直守护在他身边。
乌瑞纳斯回应他的告别之词同样干脆利落。
“长官,能够在您麾下效劳,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
”比起死在艳后怀里的爱情戏,本剧的安东尼最后死在忠心部下怀里的基情戏要更得我心呢。
第二季换编剧了吗?个个性情大变,草草收尾
S2胜在不仅让帝王成为帝王,同时让平民英雄坠入深渊、“浪人武士”携子田归。鲜少有剧集能兼顾两厢,并分明共同映照人性与历史。
Atia. I finally got all the Augustus era people's relationships sorted out.
好看。
如果说第一季还能找到些许罗马影子,这一季导演完全玩脱了,已经完全发展为典型的美式电视剧,女人和小人物罩着主角光环改变历史!能将婆媳间的家长里短这样的故事拍得这么英雄化和“艺术”化也只有美剧可以做到了,不看背景真不知道这是在说罗马!两星给侧脸帅我一脸的屋大维!
看过罗马人的故事专门找来看,我觉得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演的不错,不知道历史上的屋大维到底是咋样的~
不过第二季剧情还是很不错的,虽然相比第一部有所下降1.屋大维成年演员选的不够好,总给人一种呆呆的感觉,单独看还好,不过和安东尼等其他角色对比,演技给吊打2.安东尼在恺撒葬礼上演技没拍出来是个遗憾,毕竟安东尼通过这次演讲,把共和派赶出了罗马,及其能体现他作为后三巨头的实力,而且安东尼演员演技相当出色,演出来效果肯定很好3.后面剧情赶的太快了,可能这是因为五季被砍成两季有关,比如后边安东尼爱上埃及艳后就通过了一集时间,完全给人一种安东尼是渣男的感觉,如果不是安东尼炸裂的演技,安东尼人设真的会有点崩。
无聊
不得不吐槽尼玛05版那个满脸瓜笑的宾利先生怎么跑出来演皇帝了?怎么看怎么是个gay⋯⋯
越來越黃的歷史~
呵呵了
一个快乐英雄和一个悲剧英雄的命运,屋大维长大后真的很变态很迷人。
个人感觉没斯巴达好看啊……
虽然西塞罗彻底歪了,屋大维也美化成秦始皇了,可是第二季第四季男配一救出了老婆和姐夫的私生子,寓意着宽恕 原谅 与放下 西式鸡汤喝得饱饱的
中规中矩吧。
戏剧冲突比第一季要激烈,可惜战争场面依然太小,最激烈的一仗竟然是黑帮火拼。古罗马人真乱,各种淫秽乱伦。还是应该说上下五千年以来,人类一直就这么折腾,无时无刻不在乱着。PS:人人影视有好好校对过翻译嘛?三四集 七八集、九十集顺序颠倒,人物译名前后不一致,各种别字和低级错翻。
BBC
不如第一季吸引人。人民永远是被忽悠的,不知道实情的
一如既往。
最后一个verenus镜头我以为他在看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