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战略』暂不谈画面表现和时髦值。
与《少革》的决斗、《美战》的变身兼用卡一样,生存战略同样属于几原私人发生学的范畴。
几原很喜欢命运、发生学、受胎这些名词。
《少革》中,一堆男性的决斗者在一个上阔下窄的广场、争夺一个乖乖站在原地的新娘,令人想起了什么?
对,就是一堆精子争相游往卵子受胎的画面(解译了为何兼用卡配乐绝对命运默示录中,多次提到「出生」一词,而歌词“灿场,宇叶”亦是“产婆,乳母”的同音异字)。
也难怪说决斗者们那么看重「蔷薇新娘」的拥有权了,同时「蔷薇新娘」的任人鱼肉的态度,及随时准备出嫁的觉悟也和卵子不谋而合。
再说《企鹅罐》的兼用卡,白衣火箭进入一个大球体然后脱掉外壳,整个就一受精画面,对应了口号「生存战略」。
『1995』1995年3月20日,奥姆真理教发动地铁恐怖袭击的日子。
高仓一家以及企鹅会都能在此事件中找到原型。
但是,整个剧情并没有表示出对此进行更深刻地探讨与反思的意思,而是将关注重点放在了这之后受其影响的人们(尤其是孩子们)身上,赋予现实意义的同时,巧妙地避开了视角的局限,因为爱与家庭才是全人类共通的永恒母题。
立意俗不俗,见仁见智吧。
『宫泽贤治』某种程度上,《企鹅罐》的世界观以及设定取材被认定来自童话《银河铁道之夜》:第一话与最后一话小学生谈论的话题(直接概括了整部剧的主题)以及为什么会选择苹果作为意象,阳毬所乘坐火车所见窗外之风景,苹果牺牲自己拯救他人而被天蝎之火焚烧(天蝎这个角色在贤治早期童话也是银河铁道的前身《双子星》中的表现与苹果在剧情前期表现的也有相似性),种种细节一一对应。
『儿童粉碎机』“儿童粉碎机”将被世界抛弃的孩子们集中起来,用粉碎机将他们碾碎,变成透明的存在。
个人推测,应该是暗喻某些社会现象。
《企鹅罐》角色们大多都受到过父母和亲人所施加的压力。
苹果为了成为亡姐桃果而实行“M计划”是因为父母离婚,家庭破裂。
苹果想要结合的多蕗是因为钢琴才能不足而被母亲舍弃,送往儿童粉碎机。
和多蕗结婚的时笼百合受到了雕刻家父亲的身心虐待。
夏芽真砂子则是夹在极度“父权”的祖父和舍弃家庭加入“企鹅会”的父亲之间长大的。
现实社会中,由厚生劳动省统计的儿童虐待事件自1990年的1101件上升到了2010年的55152件。
尽管有人认为数字升高只是因为近年来对虐待的关注升温,而实际上虐待数量却没有变化,因此只关注数字是不正确的做法,然而由于经济状况、工作环境的变化以及家庭成员的多样化所造成的儿童问题事件的频发是不容忽视的。
接着就是众人皆知的少子化。
15岁以下的儿童数量已经连续30年减少了。
反过来说这正体现了社会无意识地向着“不期待孩子的社会”转变的过程。
『真俐』真俐要毁灭世界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儿童粉碎机,真俐的身世没有交代是因为他在剧里是类似神的人物,而且第23话有句台词:我是诅咒的隐喻。
也就是说他是那些被儿童粉碎机变得透明从而被社会抛弃、失去存在感的人们的代言者,代表了他们对世界的诅咒。
真俐代表诅咒的选择,相对应的桃果代表爱的选择。
『企鹅罐』ピングドラム这个词,意象化的理解就是“命运的果实,得到它的人将其分开,分给了本来无法得到的人,在两人间就连接了羁绊,也就成了ピングドラム,这样本来被命运抛弃的人才可以活下去。
”亦成了命运换乘的咒语:运命の果実を一绪に食べよ(让我们分享命运的果实吧)。
『回转』ピングドラム的传递流程为:于箱中发现苹果时 冠叶: 1 晶马: 0 阳毬: 0 冠叶把一半苹果分给晶马 冠叶:1/2 晶马:1/2 阳毬: 0 儿童搅拌机处晶马把苹果的一半分给阳毬 冠叶:1/2 晶马:1/4 阳毬:1/4 第一话生存战略中企鹅女王代替阳毬取走了冠叶的又一半苹果: 冠叶:1/4 晶马:1/4 阳毬:1/2 最终话晶马将剩下的所有还给冠叶 冠叶:1/2 晶马: 0 阳毬:1/2 最终话冠叶把剩下的全部给了阳毬 冠叶: 0 晶马: 0 阳毬: 1结语毫无疑问,《企鹅罐》的第一卖点是感受和演出(几原一贯的舞台剧形式和意象化处理人物剧情的风格)——要看完整的故事当然可以,慢慢拾掇碎片自己拼出来就对了,跟IQEQ无关,纯粹是思维方式的问题。
不得不说几原和庵野不愧为一对好基友,都是深谙此道,和《EVA》一样,细节做得如此精细考究,Nata量如此庞大繁琐,直接让观众参与到剧本的补完与再创作中。
要说缺点嘛当然也有:剧情太过追求神展开而导致整体结构有些“纺锥形”。
限于集数,除了前两集埋下的伏笔在最后得到了精彩的呼应和利用,其他弃掉的坑太多非常可惜。
... ......然后新作似乎还遥遥无期?
真讨厌,不快点碾碎几原的话!
神作?
《回转企鹅罐》按隐喻和社会问题的角度来看确实蛮神的,这种“神”不是说那种看不懂的“神”,这部作品中各种意象,比如苹果、企鹅罐、改变命运的咒语等等认真看了以后是可以理得清楚的。
但是剧情确实相对松散,容易让人抓不到重点。
突如其来的回想、变身、第三空间在剧中重复出现,给人感觉有点浪费篇幅,这样的表现手法也容易让人误解《回转》是“电波”、“妹控”、“中二”的主题(尽管这些部分都不是动画想要表现的重点。
其次我个人觉得一些恶趣味实在没有必要,比如阳毬真的每次单独和冠叶一起的时候都要裸着(??
)作为女性观众感到些许不适。
这一点或许可以理解为两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但考虑到剧情中并没有谈到阳毬对冠叶是否是恋爱感情,这个设定就显得略有些多余了。
苹果即爱苹果=爱。
这一点其实是很明显的。
苹果在剧中多次出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都分享了苹果。
其实这一意象最早出现可能是在苹果(“变态女”小姐)做的咖喱里面。
苹果喜欢在自己做的咖喱里面放苹果。
在她生日那天,她想和妈妈一起吃咖喱,但是妈妈叫她在外面吃。
这里隐含了苹果想要与家人分享“苹果”,分享“爱”,可是却被拒绝的含义。
我在初中第一次看这个动画时也是感觉苹果真的是一个又变态又自私的女生,很讨厌她(估计看完前面几集的人都不会特别喜欢这个角色)。
可是8年后的今天进行二刷,看到后面才觉得她的这些行为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苹果这个角色代表了其中一个被放弃的孩子(多蕗、百合和阳毬其实也都是)。
她缺爱,而且是很缺。
生日即姐姐的忌日,父母长期不和,父母离婚,父亲建立新家庭(甚至更珍视新的女儿),母亲工作没时间关心她,经历了这些,苹果的“爱”无处安放,她发现怎样努力都得不到爱,于是把希望寄托于姐姐的日记。
因为她看到姐姐桃果是被爱着的,所以她想成为姐姐。
她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姐姐留下的日记。
姐姐喜欢多蕗,多蕗喜欢姐姐,那么我只要成为姐姐,多蕗就会喜欢我了吧,我就能得到“爱”了吧。
苹果一定是这样想的。
于是苹果将她过去生活上所有的压抑都释放在追求多蕗的过程中去了。
可是后来她遇到了高仓一家。
记得苹果和他们相遇的第一天晚上吃了什么吗?
没错又是咖喱。
苹果做了她拿手的苹果咖喱,她终于有人可以分享了。
但其实刚开始她是不情愿的,我们看到她告诉妈妈还是觉得在家里吃的咖喱最好。
她还是更愿意亲近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后来的事我们也都知道了,高仓这一家人都特别有“爱”,他们慷慨地将“爱”分享给苹果。
苹果的心结打开了。
她知道这一家人对她的好,她知道自己是被需要的。
这个角度来讲,苹果其实与高仓家分享了另一种形式的“苹果”了,也因为这样,苹果的命运和这一家人联系在了一起。
命运即诅咒命运=诅咒。
命运和诅咒是硬币的两面。
有人喜欢命运,有人不喜欢命运。
而桃果可以说是看得最开的一个人了,(真)圣母一样的角色。
她没有说自己喜欢命运还是讨厌命运,但无容置疑的是她是命运的掌控者,真俐同样也是,不过他们两人对待命运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说桃果是圣母,那真俐就是恶魔。
一个想拯救一切一个想摧毁一切。
他们的共同点大概就是同样意识到了世界的扭曲并都以自己的形式尝试改变现状。
这里就要提到真俐及主角爸妈所在的企鹅会了。
这是个相当神秘而庞大的组织,暗中策划各种行动,美其名曰“生存战略”,组织成员梦想通过破坏秩序来打倒命运对人的支配。
他们反对整个社会,却不愿去拯救那些真正有困难的人(比如小孩回收站的孩子们),大概是想象着只有造成了破坏,人类才会反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吧。
然而桃果是站在这一组织绝对的对立面的。
桃果爱世上的一切,她不愿让任何人受苦,所以甘愿牺牲自己,由自己来承担命运。
企鹅会对抗命运=毁灭世界。
桃果对抗命运=毁灭自我。
为什么企鹅会会遭到那么多人的痛恨呢?
为什么桃果能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呢?
不言而喻,只有付出爱才能得到爱。
真俐总是爱把命运说成诅咒,在他眼里,诅咒是不可违抗的,没有办法逃脱的,所以他觉得毁灭才是正道。
而桃果认为命运是可以“换乘”的,她选择接受惩罚以换取他人的幸福。
家人的伪命题在《回转》里,我们已经看到太多恶劣的父母和支离破碎的家庭了。
几乎每个角色的家庭都不是幸福的,父母不是逃避责任就是心理变态,这也导致了小孩内心巨大的心理阴影。
我觉得这一点也是《回转》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它提出了一个问题:“家人到底是不是一种诅咒呢?
”真俐说,就是一种诅咒。
看看剧中角色的家庭,我们或许都会同意这个观点。
为什么有些孩子就能幸福成长,而其他孩子必须要忍受家人的虐待?
这不是诅咒是什么?
所以无法逃脱“诅咒”就必须要毁灭吗?
(真俐举双手赞成)《回转》告诉我们这是错的。
高仓一家是假的“家人”,他们的爱却是真实的。
尽管有来自恐怖组织父母的“诅咒”,但他们最终摆脱了父母的影响,改变了“命运”。
或许是因为他们最开始就主动“选择”了命运吧。
选择命运即是选择“诅咒”,伴随他们的是各种各样的“惩罚”。
可是正是因为三个人都拥有“苹果”,他们不会抱怨这种“诅咒”,这种注定悲剧的命中注定。
搭乘命运的列车,牺牲了自我,但“苹果”还在呢。
高仓一家不是血缘相连的家人。
但互相分享苹果使他们成为一家人。
冠叶分给了晶马苹果,晶马分给了阳毬苹果,而阳毬对冠叶的关心其实也是无形中分享了“命运的果实”。
爱将所有人联系在一起,爱是迷人的诅咒。
所以《回转》大概想告诉我们,没爱的话家人就不是家人了,相互分享爱的才是真正的家人,共同分享苹果,分享命运。
命运,因为“爱”的存在,让人不再害怕未来。
圣诞前夕,回转企鹅罐完成了它的转动,迎来了最终站。
真心觉得这片子相当不错啊!
刚一开始云里雾里的 还真怕是搅基片(少女革命来百合 如今赶趟儿玩搞基><)不过随着剧情的深入 实在是渐渐的被吸引住了啊!
一次次的超展开使主线渐渐明晰,大量的暗喻 铺垫,再加上意识流的表现手法,都为本片增色不少。
音乐的编配也把感情烘托的很到位啊!
要是考据起来每一话的信息量我觉得丝毫不会比小圆差!
(为什么是小圆?因为小圆脸的考据太火了啊- -)这是一个爱的故事,登场的每个角色都缺少爱,但是他们每一个人却都全力的爱着自己的命运之人,就连粉毛,或许也是在以他的方法爱着这个世界。
分享爱,才能被爱,得到幸福。
而为爱献出生命的人,也会得到命运果实的奖励,最后粉毛和桃果在列车轨道上会话后,桃果牵着帽子离去,相比也是缘于对这个世界能够分享爱的信心吧。
而奥姆真理教、沙林毒气事件、小孩粉碎机这种种暗喻,又一次次进行着关于罪者后代、单一社会化、孤儿关爱问题、人与人间的障壁隔阂等等关于这个社会的讨论。
你可以把它作为几个少男少女被过去诅咒的跌宕命运的故事来看,你可以把它作为探讨当今社会症状的思考来看,你也可以把它作为反思当年灾难的自省来看。
正是这种多维度亦不失深度的存在,足矣将其推为神作之列了吧。
愿我们能够一起品尝命运的果实。
三只企鹅果然只是用来卖萌的!!!
因为一个热水袋,结果我通宵把这个补完了。
整个世界观不接受,人物除了真砂子之外其他都接受无能!!!
真路和百合的黑历史算啥啊,中二小学生总是春!!!
桃果这个设定也是我雷点,最烦救世主了!!!
人只能自救!!!
别老想着命运啊等着别人来爱你啊好咩!!!
最后那集算神马意思,故意弄得那么抽像伤害我的脑细胞!!!
反正我真没太看明白它要说什么啊啊啊!!!
不过最后一集看完真有点小感动。
【第一话:運命のベルが鳴る】【第二十四话:愛してる】——「輪るピングドラム」幾原邦彥所以说,苹果就是宇宙本身啊,寄于掌心之中的宇宙,是连接这里的世界和那里的世界的东西 ——那里的世界?
异次元通道或是通往其他城市的世界啦 ——这和苹果有什么关系?
, 也就是说,苹果是给那些为了爱选择死亡的人的奖励 ——但是死去的话一切的事物不就终结了吗?
才不是终结呢 应该是从那里才是真正的开始 这才是贤治想要表达的 ——完全不明白啊 是在说关于爱的话题啊 为什么不明白呢?
【第九章:焦班尼的车票】——「銀河鉄道の夜」宮沢賢治 ……"海面月光微薄,浓雾弥漫。
救生艇左舷已经有一半淹没在水里,人们全上去肯定要同归于尽。
我就拚命叫喊,‘让小孩子们先上去吧’。
旁边的人立刻闪出一条路,并为孩子们祈祷。
然而到救生艇之间,还有很多更小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我实在没有勇气去推开他们。
但当我想到拯救这两个孩子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时,还是推开了前面的孩子。
可又一想,既然想拯救他们,莫不如把他们送到上帝面前,更能使他们获得真正的幸福!
至于那违背上帝意志之罪,可由我一人承担,说什么我也要搭救这两个孩子。
……“啊,那片大海是叫太平洋吧?
在冰山河流北边的大海上,不知什么人乘坐小船,与狂风,与冻结的潮水,与刺骨的严寒作斗争,他在全力以赴。
我实在同情那个人,并感到过意不去。
我究竟能为那个人的幸福做些什么呢?
焦班尼垂着头,陷入深思。
”何为幸福,我也搞不清。
其实,无论多么痛苦的事,只要能正道直行,即使赴汤蹈火,也能一步步接近幸福。
”灯塔看守安慰道。
“是呀。
为了达到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就要饱尝各种苦涩,这是上帝的旨意。
” ……“怎么样?
这种苹果您还是头一回见到吧?
”坐在对面的灯塔看守,双手捧着金黄色和红色光泽的大苹果,并用腿接着,唯恐苹果掉落。
“呀,从哪儿弄来的?
真漂亮!
这里出产这么漂亮的苹果呀?
”青年又惊又喜。
他眯着眼,侧着头,贪婪地端详灯塔看守手里捧着的那些苹果。
“喂,请拿着吧,接着!
” ……灯塔看守总算腾出双手,他把最后两个苹果轻轻放在熟睡的姐弟膝盖上。
……男孩子突然睁圆双眼,说话了: “刚才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妈妈了。
她在一个有漂亮柜橱和很多书的地方,笑咪咪地向我伸出双手。
我喊着,‘妈妈,我给您拾一个苹果吧!
’就醒了。
啊,这是在刚才的火车里吗?
”————「蠍の火」———— “那当然。
那它也是好虫子,爸爸说的。
从前,在巴尔都拉原野,有一只小天蝎,专门吃小虫子什么的。
一天,它遇上黄鼠狼,险些被吃掉。
天蝎不顾一切地逃命。
眼看就要被黄鼠狼抓住,不小心,天蝎掉进一口水井里,怎么也爬不上来。
天蝎眼看就要被水淹死,它就这样祷告说:‘啊,我以前不知吞食了多少生命,如今当黄鼠狼捕捉我时,我是那么狼狈地奔逃。
但终于还是落到这一地步。
啊,天哪,我已经没有救了。
我为什么不乖乖地把自己的肉体让黄鼠狼吃掉呢?
它也会为此多活一日。
上帝呀,请体察我的心意。
不要这么白白地送命,为了使大家获得真正的幸福,就请用我的身体吧。
‘不觉之间,天蝎望见自己的身体燃烧起通红的火焰,照亮了四周的黑暗。
爸爸曾经说过,这火至今还在燃烧。
没错,那边的火焰就是天蝎火光。
“
看了一些短评,骂大哥妹控的一堆。。。。。
卧艹,在这种口味重的不行的年代,尼码妹控算重口啊。。。
浮躁埋没了好片子啊。。。
惋惜现在放到20,3人根本没有血缘关系,傻眼了吧。。。
====================我是分割线==================完结了。。。。。
追了半年啊,各种回忆,不枉我追了下来第一次看到这种类型的片子呢,虽然很难看懂,各种抽象意味,各种隐喻难以表达的感觉,但是很感动呢,决定放假的时候看第二遍,也决定看看少女革命了一开始追是被第一话的企鹅萌到了= =我爱2号,越看越觉得这片子真是深不见底啊,但是有这样的好奇心,即使不能了解那些内涵的表达,华丽却不做作的过场,我觉得也值了如果你也愿意静下心来,抛掉一些浅短的见解,我想你也能收获很多,用心去感受就好了,让那些优秀的,温柔的思想渗透进来,人生一定会获益颇多
一个不管亲弟弟妹妹的哥哥,为了干妹妹毁灭世界也不惜;一个反人类儿童保护组织领导人孩子傻白甜弟弟;一个捡来的强行吊命的废物干妹妹。
一个想要把自己活成死去姐姐的直率神经病苹果;一个拯救了众多被变态父母养歪儿童的万人迷桃果;两个桃果的青梅竹马,一个臭美,一个爱才,但都是别人的错。
一个被抢走哥哥的碾碎姐和她几乎毫无剧情的弟弟;一个拥有迷之救命技巧并且迷之想毁灭世界的粉毛,剩下的全是纸片人。
最后振臂高呼,一切都是为了爱,哥哥弟弟死光了,又换了个世界线,这故事情节离奇曲折韩剧都不敢写。
总归,都是自私的,爱就是自私的,没有什么为了别人做的事,都是满足自己。
傻白甜最幸福,扛把子死得快,能力越大责任越重,做得越多错的越多。
人类真是莫名其妙。
沙林,一种致死性极强的神经性毒剂。
在成分不纯的情况下,会散发出一种苹果般的甜香。
1995年3月20日,它被日本邪教投放到东京地铁里,约5500人中毒,13人死亡。
“东京沙林毒气事件”也成了16年后,动画《回转企鹅罐》的故事原型。
片子里充满各种隐喻:《银河铁道之夜》,宫泽贤治,村上春树,法国蓬皮社,阪神大地震……几乎所有沾边的梗都被监督玩了个遍。
萌系角色稀松活泼的日常生活夹杂着世界的崩坏,荒诞意识流的演出手法反衬着故事原型的悲剧性,不断提示着观众:“要把「自己注定无能为力」这种不幸当做命运去接受,是非常痛苦的。
”但最后,还是回归到了一个最朴素的主题——“是在说关于爱的话题啊,为什么不明白呢?
”“一起来分享,这命运的果实吧。
”
“双生子”冠叶和晶马,共享命运的果实这句话最初的实践者,组合家庭的开端;晶马和阳毬,阳毬看到晶马和苹果一起洗碗觉得家里没了自己的位置,真砂子逼阳毬回忆,阳毬的记忆里没有冠叶只有命定之人晶马;到了冠叶和阳毬,竟然是一个创可贴换我保护你一生?
虽然是个常见的救赎剧情,但在揭示了冠叶和真砂子的真实关系以后,很难不让人想问,就这?
就这?
冠叶一个人跟随父亲换取弟妹的自由,因为“爱”被选择拥有苹果,没有家长的夏芽家和高仓家来往并无障碍,再对比对阳毬极致的“妹控”,对真砂子除了生死之际外的冷漠,这份“爱”又消失得莫名其妙。
结局阳毬走向冠叶,而作为三人纽带的晶马仿佛一个局外人,或者说是,晶马选择了苹果,另外两个局外人选择了配平。
可以用亲情讲的东西,却要以亲情之名行爱情之实,到头来还是他爱她,她爱他。
至于多蕗和百合,最终领悟到桃果让他们留下的意义,原以为是要各自追寻真爱去了,结果是手拉手报团取暖,多蕗从契约老公变成正式同夫。
《回转企鹅罐》是一部有关命运的动画,一部为了弱者拍摄的动画,当然这之中包含着爱情与亲情,但其主基调显然是命运,这也在几原邦彦式的独白重复中屡屡被强调了,最终,我们作为观看者似乎一直在提出一个问题:“你喜欢命运吗?
”而整部动画便是围绕着我们的责问或是这整个不合理、有问题的(間違えている)世界的一场回应,由各个角色分别给出了答案(当然我们应当留意这里所有的角色都是绝对的弱者,尤其在精神上)。
这个世界是有问题的,是从根本上就扭曲的,是自我冲突的,这是几原邦彦“恶意”地呈现出的每一个故事所一再表达的,这也是他以自己的视角对世界本身最为确实的描述。
这个世界怎么会是完满的呢?
苹果从小时候便失去了姐姐桃果,于是只能在父母的无形压力下以强迫症的方式将自己投射于姐姐的形象之上,强迫自己把一种荒谬的方式(喜欢上姐姐的“命运之人”多蕗老师并与之结合)当做挽救自己的家庭的唯一出路,这何以谈不上是绝望的精神创伤的典型呢?
当孩子被父母抛弃无处生活时,只能被抛弃到小孩回收站被透明化,这里我们还是可以把这个设定当做残酷现实的一种童话式表达,我们可否设想那些被世界不合理地抛弃的人们的命运呢(例如那些在极其贫困的地区生活的孩子或是在战火中生活的弱势群体)?
那么在这个不合理的理不尽的世界中,本作最大的精神创伤者却是以和谐美好的兄妹三人组的形式出现的,而这里的“亲情”之纽带才是使三人的精神维持正常的唯一途径,但当世界的不合理之力量再度降临(这里几原邦彦运用童话将残虐的女神-大他者的以施虐为乐残酷地表达了出来),要将最小的妹妹夺走时,这种无比坚实的亲情之纽带也注定会出现断裂。
在虚伪的家庭之联系被取消后,三人也理所当然地爆发了各自的精神问题。
大哥冠叶成为了变态者(pervert),他将自己同已经死去的父亲所留下的“父亲之名”绑定,成为“革命的伟大事业”的接班人,通过顶替父亲以希冀实现自己对妹妹的爱,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能够每天去废弃的拉面店里同自己父亲的尸体聊天的原因,那里存在的是最纯粹的“父亲之名”的实证存在(父亲的尸体以及革命团体成员),也是他继承“父亲之名”的仪式场所。
他已经彻底地沦为了一个实现“使命”的行尸走肉,他心狠手辣,他对弟弟大打出手,他毫无疑问地把这项事业等同于自身的存在,他一再重复“为了治妹妹的病需要钱啊”也只是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开脱(因为他显然已经不对自己的行为抱任何反思与质疑了)。
他必须成为父亲,他必须以一己之力挽救这个家庭,必须像父亲一样伟大、崇高,这样世界才能给他赏赐。
二哥晶马成为了歇斯底里症患者,他始终在感叹:“都是我的错!
”这与苹果曾经的心理如出一辙,当然苹果与自己和解的方法也已经成为结局的暗示(为了他抛弃自己的化身——姐姐的日记)。
晶马始终扮演的是“女性”的角色,他就像是老是碎碎念的妈妈,很会做菜但是喜欢唠叨,他始终不知道“男性”-大哥究竟想要从他这里获得什么,他想要挽救局势却永远不知该如何去做,他无依无靠,没有“父亲”的指导,没有机械降神的帮忙,他只能歇斯底里地问这个世界究竟想要他做什么,并为此把一切的责任自暴自弃地揽在肩上,好像正是因为他的选择才会有这些来自世界的报复。
妹妹则是忧郁症患者,每到陷入僵局之时,她总是想牺牲自己,因为她总觉得自己从哥哥那里获得的太多,正如真俐指出的那样,她是在恋爱中不会追只会逃跑的类型。
她不敢直面自己的欲望,仿佛实现了自己的欲望就会有来自大他者的报复,所以她总觉得在这个家里占了多余的位置,不敢奢望在温暖的家庭里获得一席之地。
尽管我们似乎对他们的身份与形象一清二楚,但他们的身世介绍却是最不清楚的,我想这是几原邦彦刻意模糊化之后的影响。
我们只知道他们大概是在革命基地互相遇见的,但除了晶马、陽毬和冠叶不是一家人以外,我们一无所知。
但这样的模糊化处理却给了我们最大的联想性空间。
大哥与二哥关在两个箱子里,没有食物,但大哥却发现了一个苹果,并把它给了晶马,于是他们成为了兄弟。
这里是对主体间身份与关系确立最为典型的范例,我们不是因为有血缘关系而成为了兄弟,而是我们行为的效力创造出了我们之间的兄弟关系。
而真砂子与冠叶的关系则形成了一种并非完全对称的对照,他们是真正的兄妹却并不以兄妹的方式相处,甚至在谜底揭晓前我们很难看出他们是兄妹,但最后他们的相互牺牲却仍然让这对兄妹的疏远化为了真正的亲情。
在这里,我们可以说,真实是依靠行动创造的,行动能够颠覆性的改变真实与意义。
这种行为的决定性意义方是这部动画唯一的救赎。
在一边,我们可以看到“反派”的真俐与两只黑兔,他们是被抛弃的弱者,但同时也是怒火中烧的复仇者,他们被世界夺取了一切,于是他们只能复仇,将整个世界破坏的一干二净,在对世界的破坏中获取些微的欢愉。
但他们失败了,也可以说,他们必然地失败了,这里并不是说这是剧本安排的必然安排,而是说在这个文本世界中,他们的革命是不够革命的革命,是注定被真正的革命所取代的革命。
一场只包含破坏的革命是叛逆少年对家长的反抗,他进行破坏,但他仍然相信家长的绝对存在,相信他们是他生活的权威,一次对世界的大破坏只能反映出破坏者的无能为力,因为世界在他们那里仍然是不可撼动的绝对存在。
在另一边,我们可以看见我们的主角所带来的真正的革命,真正的主体的行动,是对整个世界的彻底的颠覆,是命运之电车的线路切换(乗り換え)。
几原邦彦早已经把这个颠覆世界的武器列在了标题里:“企鹅罐”(Penguin-Drum),一个极典型的“麦格芬”。
我们不应该把桃果的日记本当做一种拙劣的机械降神道具,相反,它就是毫无意义的的一本小女孩的日记本,它的一切魅力实际上都是桃果本人魅力的残余。
在这里,我们发现了真正的传承,不是从高仓父亲向高仓冠叶的传承,而是桃果向苹果以及高仓兄弟的传承,一次真正变革力量的传承。
这种变革的力量就是“命运果实”的分享,一次对伊甸园神话的逆向解读:我们并非因为偷吃禁果而有罪,而是我们莫名其妙地背上了罪名所以不得不偷吃禁果。
这又把我们带回了晶马与冠叶被禁闭的场景,他们莫名其妙地被禁闭所以必须偷吃禁果,而禁果之所以是禁果只是这个不合理的世界想要掩饰并合理化它自己的罪行。
那么,分享命运之果实究竟意味着什么?
其实答案十分明显,分享命运之果实是每个个人作为主体的绝对肯定性,把一个无关的他者当做自己的命运之人,把一段偶然的故事当做自己的命运全盘接受,就像晶马拯救陽毬是一次完全的偶然但却被他们都接纳为自己的命运并把之前悲惨的命运完全扬弃,百合、多蕗与桃果的故事亦是如此,一个个体可以为了一个偶然结交的另一个同样悲惨的个体献出一切,而这就是每个人都具备的绝对肯定性,同时也是对自身不合理遭遇的绝对否定性。
企鹅罐就是这颗命运之果实,就是在动画里展现出来的人的灵魂,就是主体的自我之核心主体性。
动画的结局揭示了这种悲惨的生存之僵局的变革方法,哪怕世界再不合理,主体可以比它更加不合理,甚至可以把自己全部抛弃寄托在一个他人身上,主体为了自己一口咬定的命运甚至可以为了命运消灭自己,这种极度不合理的力量正是爱的显现。
在大结局时,冠叶为陽毬而消逝,晶马为了苹果而甘愿被燃尽,苹果为了高仓家而念出了自毁的咒语,这种改变命运的力量不应该被庸俗地理解为为了剧情方便而被创造的场外支援,反而是最纯粹的个体绝对力量的展现,就像高仓家的每一个人为了剩下的成员而甘愿牺牲一般,苹果为了这一家人甘愿牺牲一般,正是有“为了你,我可以舍弃一切”的信念,个人的命运才因此而改变,这个世界的符号结构才会被颠覆,如同作为世界之创口般的悲剧遗留下来等待着下一次的传承。
所以说,“命运的果实是给每个选择赴死之人的奖赏”,在扬弃自身之时我们才真正诠释、实现了自己,留下了我们的灵魂,彻底成为那个我们愿意为其赴死的对象,哪怕对方已然忘记,我们也会满足地踏上全新的旅途。
这便是全剧一再强调的“生存战略”,凭借死亡而得以实现的生存之战略。
我喜欢命运这个词,因为这是每一个饱受世界折磨的弱者的武器,借以生存下去的动力,就像“高仓家”这个不可能的名称,每个成员都没有血缘关系,却比一般家庭更加饱含温情,羁绊更加坚固,而这种被完全凭空创造出来的关系才是世界上最为坚固的关系。
或许企鹅罐就是我们的答案,在生活的泥潭里感到无可奈何之时,能够改变我们命运的答案。
于是查了下记录,我对企鹅罐的评价只是考察级,于2012年5月1日】可以说没看明白的回转企鹅罐,信息量太大,伏笔太多,风格太异,感兴趣可以看两遍,也可以直接弃掉。有人说神作我不否认也不赞同,因为可以有太多的视点,就内涵而言还不错。
前几集看下来眼花缭乱,头晕到对所谓后半的精彩毫无期待
一起来分享命运的果实吧。(半颗苹果)
帽子,箱子,日记,苹果,咖喱,围巾,列车,企鹅罐,生存战略,天蝎之火,冰之世界……这番除了一层一层铺符号就没干别的,故事和人物全部为符号服务。但是往短短24集里塞了这么多,结果就是每个符号都一笔带过,没有深入探讨任何一个概念,典型的假神作。成熟的创作不需要靠层出不穷的符号来营造高深。
剥洋葱式的黑白翻转,最后没有loop,而是新启timeline。众父之罪,由儿女们来偿还。
我只能说我离这样的命运相关的动画越来越远了。这个世界的问题并不是用一个爱字就能解决的。
很多描写观感不适,我几度都调小了音量,生怕往那个方向发展,而且取天蝎火心那段,女主非得要破衣全果才能取吗?明明是很深度很严肃的故事,为什么就要有这些下三流的描写呢???还有某段剧情,男二女二在车厢里谈话,而企鹅在一旁不断放屁,看得我直恶心。明明去掉这些也不失为佳作,为什么非要加这些污秽之物呢?没看完,不过会忍着继续看。只能给三星。
企鹅买萌无爱,妹控爆衣无爱,要反映的主题貌似很深刻,理解能力有限,看到最后依然意义不明。
so sick
☆(ò口ó) 生存战略!★~意义不明,中途弃...
追了半年,算是这几年鸡血洒得最多的番了。完全被监督带着走,几原大神不要再神隐10年了!请年年都来打我脸!
很厉害的动画,论大胆程度甚C一筹,单调而多变的画面,遍洒各处的隐喻,都使这部动画越来越具备吸引力,属于后热型的,无疑将是今年的神作竞选者之一,说它不行的要么是没有坚持看下去,要么的确是不怎么适合这部动画。指责它卖萌,妹控的,╮(╯▽╰)╭,你们非纠结于这些旁枝末节么?
十集往后越来越消化无力了T T.
因为看不懂,我不想看一个动画还要去查找相关资料什么的,我去看侦探剧好吗?所谓神作就是卖弄大家不知道的东西吗
真不错,文字很文艺,故事很特别
沙林的苹果味儿在这里变成了这么温馨的生命共享...这一次生存战略打的好,但是难免觉得有点儿像EVA那样矫情...假设我曾经有个哥哥,我今天一切的安逸都是他的生命换乘而来,而我的生命里却丝毫没有他的痕迹,这多么令人难过。命运的火焰灼烧着生存的我们,其实活着就是在接受惩罚。
脑波没对上 以及这分太高了看着来气多减一星
我们都在自己的小盒子里。但是,正是因为这样,有一件事才是不可或缺的。
虽然全篇还有很多待理解和解读的地方,但显而易见之处也能体现出这是一部非常富有内涵和象征的好作品。
制作质量说不上惊艳,剧情就在几个人之间不断玩超展开,不过看到后来真的是太乏味了,超展开缺乏铺垫导致逻辑性上出现了断层